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第1张

做一篇阅读理解题,学生们在通读文章后首先需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常考题型:(1)怎样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各位考生若想要了解更多与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相关文章,敬请关注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专题。

昂立新课程致力于沪上培优10余年,已经成功辅导5万余名初中生进入“四大名校”,“八大金刚”和上海其他重点高校。想要快速提升语文学习成绩的同学,昂立新课程推荐以下学习课程:

课程分网络和面授,有小班制,大班制,1对1,1对3形式,授课校区分布在上海各个地域,面授班课时以昂立新课程官网颁布课时为主,具体费用可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4008-770-970。

《我爱这土地》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在中国诗人当中,艾青是一位扎根土地而又向往太阳的诗人。土地和太阳是支撑他生命和精神的脊梁,也是他全部诗歌的核心意象。如果说太阳意象寄寓了诗人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土地意象则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

这首《我爱这土地》就是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它以简练传神的笔法、精巧的构思,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环绕和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

艾青介绍

艾青,男,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毕业于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

对我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了描写,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扩展资料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 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 的记忆。

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中心思想: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扩展资料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荡离愁”,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

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未来的追求,更反映对人类的控诉。

有人说这首歌是李宗盛写他自己从“小李”到“老李”的人生体会,这是李宗盛在音乐事业上经历的艰辛和磨难的总结,从一只菜鸟到一只老鸟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每一个人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上路的时候,都是自信满满。可是当自己真的踏上这条路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脚力不够,因为跟不上前辈的步伐,左右不了人潮的方向,久而久之会疲惫、犹豫、无助甚至内疚。就好像自己是一只小鸟,有野心、有目标,却难以实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我是一只小小鸟》由李宗盛作词,作曲,这首歌曲是李宗盛专门写给好友赵传的。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李宗盛用男性视角把自己怎么从小李走到老李的心路一一道来。

赵传在录制这首歌曲的时候并没想去鼓励谁,因为外貌的原因,赵传从小到大一直是不被关注的角色,因此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赵传只是想宣泄自己心中不愉快的心情。

《我是一只小小鸟》在90年代初推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可以看做是歌手与时代的契合,歌曲发行的年份正是风云激荡的时代,个体的渺小感越强烈,也就越容易与歌中的情绪产生共鸣。歌曲中“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透露出的无力感,和赵传的心境有很大关系。

表达了对于小雨靴的喜爱之情,把小雨靴看作了活泼可爱的小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心情的美好。

原文节选: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此文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

“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3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