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炉中煤》的内容分析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结合《炉中煤》的内容分析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第1张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作于1920年1、2月间,当时诗人虽远在日专本,却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发生的一切。汹涌澎湃的五四运动浪潮同样冲击着他。他后来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便是我对于他的恋歌。”

  这首诗的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是复叠形式,将全诗情感推向高属潮。从格式、韵律看,全诗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

网友回答

《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想“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第一节,诗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我”正向亲爱的祖国诉说着那颗燃烧的赤子衷心,即使化为灰烬也绝不后悔遗憾。第二节“我”向祖国表白自己的心迹,虽然外表有些卤莽,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希望不要被祖国嫌弃。接着,写“我”的重生: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埋藏不能发挥,心中有委屈、苦闷、彷徨,不过,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所以,仅有思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真诚的奉献和牺牲,效力之机已来,“我”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结尾与开头形成复唱,是诗人爱国主义感情的凝聚点。 这首诗构思自然新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本诗把祖国比做“女郎”是吸取了我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做为养分,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离骚》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浓郁,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本诗每节以“啊,我年轻的女郎”领起,从不同侧面倾诉,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四节,每行三顿,一韵到底,在形式上统一、完整、和谐。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弃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饿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2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如何?

答案

1直抒对祖国的眷念和热爱思念之情。表现“我”正向亲爱的祖国诉说着那颗燃烧的赤子衷心,即使化为灰烬也绝不后悔遗憾。

2第三节中后三行诗分别写了“我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这种写法除了通过交代“煤”的来历出身,使作品加强真实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这就是: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我们知道,在郭沫若的少年时代,祖国内受封建黑暗统治,外受帝国主义欺凌,正是苦难重重的时候。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学医,也是为了“报效祖国”;但是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感情一直郁积在心里得不到抒发;只有到了“五四”这个全国人民大觉醒,爱国运动大高涨的时代,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

1、相同:爱国诗篇。

2、不同:郭沫若《炉中煤》表达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与炽热、激烈之情。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表达沉郁忠贞志趣及严肃和沉重的爱。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作于1920年1到2月间,当时郭沫若虽远在日本,却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发生的一切。

他后来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便是我对于他的恋歌。”

扩展资料

《我爱这土地》艾青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靠作者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

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作者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作者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应试指导诗人以“炉中煤”自喻,这是比喻;赋予“煤”以人的情感,借“煤”之口抒发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