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26回中黛玉看望宝玉,叫门不应,不由伤感落泪,简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分析此处黛玉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第26回中黛玉看望宝玉,叫门不应,不由伤感落泪,简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分析此处黛玉的性格特点,第1张

贾环向来嫉妒宝玉,前几日推灯烫伤了宝玉的脸不说,现在又在贾政面前大放谗言,于是贾政将宝玉传去。黛玉不放心,意欲找宝玉问个究竟,正行走间,见宝钗进宝玉园里去了,自己随往进去,门却已经关了。黛玉上前叩门,谁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拌嘴,移了气与宝钗。后又听有人敲门,不问是谁,就说:都睡下了,明再来。“黛玉素知丫头性情,不计较,说道”是我。晴雯偏使性子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黛玉听了,倚在门边自思一番,不禁又流下泪来回去了。(此处正体现黛玉性格的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对自己感情的不自信。不过她的愁,她的泪,她所有的忧伤快乐都是围绕宝玉的,所以也正好表现她对宝玉的恨与怨。她希望得到宝玉每分每秒的重视,不愿意别人来分享她的爱。虽然这个要求有点苛刻,也比较自私,不过也正体现了黛玉对宝玉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也为最后他们铸就根深蒂固的爱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注明:黛玉的多愁善感,暗洒闲抛,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由于承受着封建末世的时代压力,从心灵深处发出的“迸裂声”。族寒势孤,寄人篱下,在那个时代就等于失去一切人格,尊严,发言权,以及婚姻问题上的所有要求。她的理想被封建制度无情的碾碎,所以只能用眼泪和叹息来反抗。她孤高自诩,表现她憎恶封建道德,捍卫纯真爱情的坚强性格。由于他和宝玉的精神都游离于整个家族之外,共同的特点铸成了他们根深蒂固的爱情,这种爱情反过来又加深了他们作为个人与封建宗法集团间的矛盾。她的气质与品格自然不适合作为宝玉婚姻的理想人选,最后只能以求速死的手段来敲响抗议与控诉的钟声。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背景下,最天然、最纯真、最干净、最不势利、最潇洒出尘的爱情。他们的爱情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世俗,超越了一切枝枝蔓蔓,如同鲜红的太阳与皎洁的明月,让人不得不生出由衷的赞叹!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儿,母亲去世后,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林如海遂让女儿远赴京都,“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林黛玉虽然不舍父亲,但父意已决,只得随上京谋职的贾雨村,到达外婆家,于是,与表兄弟贾宝玉生出一段惊天动地的今世奇缘来。

林黛玉不是尘世俗女,她是人间的精灵,世外的仙葩。比如,她有着足以,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派超凡脱俗的美。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直呼:“神仙似的妹妹”。

贾宝玉与林黛玉不管是聊天、谈心还是斗嘴、吵架,是互诉衷肠还是闹别扭,字里行间无不隐含着对对方的在意。如果不是过于在意对方,想拌嘴也拌不起来的。

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不这么想,他们相信对方是自己的最爱,相信梦是真的,现实是假的,名利富贵如浮云,弱水三千,抵不上一瓢饮……他们对得起自己的青春。

所谓青春,需要的恰是这种灯蛾扑火的疯狂劲儿。直以来,都是贾宝玉占据主动,他常用《西厢记》中的戏词来试探林黛玉。林黛玉虽然深爱着贾宝玉。

但少女天生的矜持,使得她几次莫名地羞恼,贾宝玉怕伤害林妹妹,也不敢造次。林黛玉把对贾宝玉的爱深藏心底,只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垂泪,只叹无父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做主。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贾宝玉自幼就和林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因而每每或喜或怒,都会变尽法子试探黛玉。稍明时事的林黛玉也受到那些“邪书僻传”的影响,也将真心真意隐瞒起来,结果“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的琐琐碎碎,经常引发这些口角之争,最后闹到摔玉、剪穗子而不可收拾。

(2)贾宝玉摔玉是因为这“劳什子”引来“金玉”之说,他恨这“金玉”之说,恨这“劳什子”高低不择,也恨没有林黛玉的“好姻缘”,所以,经不起林黛玉的虚心试探而暴怒异常、心冷俱灰,顿时犯起了“痴病”。他摔玉只是纯粹的想表明,对于他,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林黛玉更重要,即使这玉,也要砸了完了事了。贾宝玉内心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而林黛玉内心却是这样想的:“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需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因此,两个人本来就是一个心,却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3)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是炽热的、痴狂的,他心里一时一刻都有着黛玉,不管他自己怎么样都好,只要黛玉随意,他就是立刻死了也是愿意。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更是痴狂的,比起贾宝玉是有过而无所没有不及。正因为这样,她才时时刻刻隐埋自己的真心真意,试探宝玉,故意和宝玉怄气,故意不理不睬宝玉,故意冷落宝玉,因为只有让她看到,贾宝玉为她而着急,为她暴躁,为她生气,为她哭,为她流泪,她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贾宝玉内心里面有她的存在。

《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通过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到衰的客观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康乾时期广阔的社会画卷。而作为绾毂全书的一根主线.作者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却又使《红楼梦》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涂抹上一种理想主义色彩,具有崇高的美学意蕴。无疑,宝黛的爱情描写是《红楼梦》最富神韵的地方。曹雪芹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多侧面地展示了宝黛二人刻骨铭心、哀婉动人的爱情生活,给后世留下了一曲优美动人的爱情绝唱。其中,廿三回所写的宝黛“共读西厢”就是最为精彩的片段。

小说此回写宝玉一日闲散无聊,便携着一本《西厢记》来到沁芳闸桥边坐着阅读,在这暮春时节,潇湘馆中的林黛玉忽感桃花飘零,恐为污泥所染,便提着花锄到沁芳闸“葬花”,于是,宝玉和黛玉在此相逢,黛玉忽见宝玉手中拿着一 本书,便问是什么书宝玉见闻.慌得将书藏于身后,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后被黛玉索逼不过,只好将书递出.黛玉见是《西厢记》,内心喜不自禁,坐在石上翻阅,一会儿就沉浸在戏曲的艺术境界中。当黛玉读完后.机敏的贾宝玉便借《西厢记》中张生所说的两句话“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貌’,”向她挑情逗爱,倾吐内心的爱慕之情。黛玉因顾及少女的矜持,不觉怒嗔宝玉,说要告诉舅舅,舅母去,后见宝玉向她告饶的窘态,遂又转嗔为喜,也借《西厢记》中红娘所说的话来嘲笑宝玉是“苗而不秀的银样蜡枪头”。

无可否认,“共读西厢”所展示的宝黛爱情画面是极为优美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它却又是宝黛爱情的一首序曲。因为,在宝黛二人进人大观园之前,《红楼梦》对他们的生活场面虽有多处描写,有的甚至也写的极为精彩,诸如十七回的“林黛玉误剪香囊袋”,十八回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但即是表现他们二人天真无邪,斗嘴赌气的孩童生活,其中并没有夹杂着任何爱情成份。而廿三回所写的“共读西厢”却不同,它预告了宝黛表梅竹马的生活已告结束,那充满着理想憧憬的爱情生活正式降临,很明显,紧接着廿三回以后所写的宝黛生活场面,如“情中情因情感妹妹”,“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等,无不是他们爱情自身发展中真情流露。

在宝黛二人进入大观园生活伊始,小说就描写了“共读西厢”这场戏,显然是作者的精妙构思。小说在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已初步为我们展示了大观园这个古典园林建筑的面貌。这里山水相依,曲径通幽,雕梁画栋,亭台栏干,有着一种非常优美 和谐、宁静的气氛。正是大观园这种如诗似画的典型环境.才使宝黛在步入大观园生活之初,就迅速地孕育了那种追求精神愉悦,具有较高审美层次的男女爱情。无疑,大观园这块“沙漠中的绿州”,对催化宝黛爱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它还使二人的爱情在以后的自身发展中.仿佛经过一层滤化.显得纯洁、美丽、动人.从而震撼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无庸置疑,“共读西厢”这首优美的爱情序曲,一开始就奏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音调,它所呈现的宝黛爱情的审美意向是显而易见的。

在宝黛“共读西厢”这场戏中,最有趣味的就是他们以曲词挑情逗爱,以试真情,之句乎 **听了微道:“这倒记不得,只记得‘既见君子,不我退弃,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二人亲亲挑逗,两个母亲那里知道,只道他们谈论书中的典故,一毫也不防缣,遂由他兄妹: 人说说笑笑。

曹雪芹借鉴了才子佳人小说这一细节描写,井加以艺术的创新,这首先在于,他改变了诗作为青年男女挑情逗爱的媒介,而大胆地运用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收到了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西厢记》自明至清,可以说一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诲之书”,清乾隆,最高统治者就直接谕文内阁“严行禁止”,可见此书在统治者眼中,就如“洪水猛兽”,然而,曹雪芹《红楼梦》中为我们展示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爱情生活,就是“共读西厢”。这种高妙的艺术构思.无论是对宝黛二人叛逆性格的形成,还是他们的爱情所表现出来的反封建礼教的深层思想意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从《红楼梦》的描写来看,宝黛的爱情觉醒,显然也与《西厢记》具有直接关系。《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与在前的才子佳人小说所表现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具有很大差异。宝黛在爱情萌发之前,曾经历着一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友情生活,,又接触到《西厢记》这种优美的戏曲,书中所描写的张生和莺莺对爱隋的执着追求,无疑直接启示了宝黛内心深层的朦胧的爱的意识,可以说,宝黛的爱情觉醒与《西厢记》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具有直接的关系。 宝黛《共读西厢》之所以在《红楼梦》中描写得如此优美动人,与作者在艺术上精心处理也有很大关系。《红楼梦》是一部诗意小说,这不仅表现在小说的审美意义上,而另一方面,正在于把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移植到小说的创作中。中国古典诗词大都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4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