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
表达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运用了侧面烘托、心理描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或者是:诗句借对外物的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对远征的丈夫充满了思念,盼望他早日归来。此外,诗人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同时,该诗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是别具一格,句句写心境。
第一题: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年轻丈夫与妻子分离的凄清动人场面,丈夫为戍守边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只能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
张若虚诗集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后世称喻为“以孤篇压倒全唐”,但这个历史上并没有找到详实的记载,到底是谁说的,已经无从考究了,最大可能应该跟王闿运和闻一多的的评价有关。
清代文学家王闿运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又赞《春江花月夜》: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咱先来说一下这个作者吧。
如今提到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无疑是绕不过去的名篇。这个打败李白和杜甫的男人,生平不详,我们只知道他是初唐诗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可见他在当时也是有点名气的。
唯一有记载的就是张若虚曾经是兖州的兵曹,兵曹这一职位是属于兵部的,是管兵事的,且职位不高。
《春江花月夜》凭什么让张若虚压过那些写过上百首诗的诗人们所有风华?
全篇没有一个美字,却没有一个字不在诉说何为人间之美。
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
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句式。
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
句中平仄的讲究。
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化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最后来重温一下那些美的要命的句子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赏析: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没有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译文: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春,江,花,月,夜,5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登幽州台歌》深刻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极富感染力
特点:以景抒情,韵味与情感共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