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观潮的作品赏析

七绝·观潮的作品赏析,第1张

诗人写的这首《七绝·观潮》中,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内气与外景同时耦合,可谓真正的天成。江山的大气碰上了一个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当然这个知音(即是诗人)胸中的风云也只有万里江山才能容纳。

诗人眼中的钱塘潮阵容壮阔,来回奔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如此气壮山河的气魄的确也只有毛主席这样的大诗人才能胜任愉悦,一气呵成。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诗人紧扣题目“观潮”中之“观”字,具体描绘钱塘江潮涌的气势:“千里”指水域之宽;“滚滚来”指波浪之急,唐代诗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雪花飞向钓鱼台”,指后推前阻形成的浪涛飞向钓鱼台,写尽涌潮的磅礴气势,沿江而上,不可阻挡。清代诗人曹溶的《满江红·钱塘观潮》,曾有“乱涛穿到严滩歇”的诗句,意同“雪花飞向钓鱼台”一样。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人山人海的观潮者纷纷赞扬涌潮的阵势阔大,就好像那雄师劲旅凯旋归来,受到人们前呼后拥的欢迎。“人山”写出了观潮者众多,不仅站得密集,而且站得层层叠叠高低不平,形成了一座人山;“纷赞阵容阔”,是说观潮者都在赞扬潮涌的阵势阔大、气势恢宏。“人山纷赞阵容阔”,突出其他观潮者的反应。

“铁马”是古代配有铁甲的战马,借指雄师劲旅。毛泽东戎马一生,由观潮而自然想到“十万军声”。“从容”二字,写出了潮涌镇定、无所畏惧。

“铁马从容杀敌回”的诗句,是由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化出的,是毛泽东观潮的总体感受和想象。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时适逢是钱塘江传统的观潮节,毛泽东及其随从人员轻装便服,到最佳的观潮地盐官镇。这里人山人海,他们只得改到镇郊七里庙附近观潮。这天,天气晴热,毛泽东在警卫人员临时搭起的小帐篷内小憩。钱塘江涌潮时,毛泽东就步出帐篷眺望。

只见涌潮汹涌,海塘相撞,层层浪花,仿佛千堆雪。毛泽东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渐渐地平静,他又才回到椅子上,问警卫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潮汐的理论向他们讲了一遍,并且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时我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了。

现在钱塘喇叭口因为泥沙堆积变小了, 所以就要跑到海宁 , 再过几百年 , 海宁也要看不到潮了。”后来,他又面对钱塘江凝视、思考,吟成了这首《七绝·观潮》。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观潮》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件 篇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 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三)放视频(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视频后的感受。

 (四)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我们在视频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

 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

 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 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

 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视频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法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课件出示: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

 b就这种声音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b指读。

 c男女同学比赛读。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

 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

 c.指读、师读、齐读

 4.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5.学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雄伟气势。

 6.学生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7.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板书:远 近)

 (2)师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学生质疑。

 (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解疑。

 (七)课堂总结。

 (九)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十)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 潮

 远 潮来前 雄伟壮观、

 (钱塘江潮) 潮来时

 近 潮过后 有声有色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一.谈话引入

 1.今年农历八月十八,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联合现场直播钱塘江大潮,同学们看了吗?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

 2.对于钱塘潮,你还了解些什么?

 3.生自由畅说。

 4.小结:那情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

 二.理解课题

 1.“观潮”(看潮)

 2.“天下奇观”(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三.播放录象。 (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想不想再看一次?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画面,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四.教学“潮来之时”

 1.录象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也有,在哪呀?(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3.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4.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

 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模拟“沸腾”。“人声鼎沸”。读出“沸腾”感觉)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横卧”。指导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个别赛读、齐读)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5.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啊!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板书)

 五.理清写作顺序。(课件演示)

 1.填空理解:

 (1)自己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

 (2)指名填空。(课件演示:由远及近)

 2.师生分读。(是呀,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声潮水的变化。我们一起读读,体会一下。)

 六.指导背诵。

 1.老师留下括号里的词语,你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2.练习背诵。(自己准备)

 3.会背的一起来。(看着屏幕)

 4.小结:背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到钱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称为(天下奇观)!

 七.积累语言。

 1.咱们学习的这两个自然段中,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下来?

 2.开展比赛。(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反应快,很快站起来说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3.做读书卡。

 4.分组领读。

 八.运用语言。

 1.同学们懂得了词语意思,不过,会不会用了呢?

 2.选用其中的二三个词造句(鼓励选用几个好词,说一段话)

 3.学生交流

 九.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了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叙述方法,积累了好词佳句。学得不错。下节课

 板书设计:

 观潮

 (钱塘江大潮)

 雄伟壮观

 天下奇观潮来时如临其境

 有声有色

 教学反思:

        2020年9月5日,陪孩子一起去海宁观潮。

        今日是9月16日,想尽快把观潮的体会、感受写出来。若再不写,真的会把当初的感觉全部忘掉,忘得一干二净,忘得毫无踪影。

      吃完晚饭,6点15分,整理观潮的照片,理理码字的情绪,折腾到此时,7点30分,开始今晚的码字。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想过来钱塘江观潮,从来都没有。

        小时候家穷,不可能有此奢想,长大后,也没有观潮的愿望,潮有啥可看的呢。

        只是每年的秋天,各大媒体充斥钱塘江大潮的盛况,才激起哪天现场体验一把的点点欲望。

        江水为什么逆流而上?

        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何,钱塘江的江水会逆流而上形成蔚为壮观的美丽风景呢? 

      摘一段网文自问自答。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继续摘抄一段网文,因为自己讲不清啥原因。

      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又是为什么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为啥今年要去观潮?

      孩他妈说,小学四年级第一课《观潮》,为了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带孩子去观潮吧。

        问奕林小朋友,可去观潮?

        玩,谁不愿意呢。

      于是邀请同学一起去观潮,同学有事。 

        我说我和奕林小朋友两个去观潮吧。

      父子一起玩,不是第一次了,2019年暑假,为了感受课文《小兴安岭》,去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现场体验。又到福建平潭,福州,到屏南,感受闽南文化!

      喜欢和享受父子二人闯天涯,牵着小朋友的手,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那是一种美妙的体会,我牵着你,你牵着我,感觉真好!那一刻,真希望,永远留住时光。

      那时,有时晚上写一天的游记,有时累了晚上就不写,早上小家伙睡懒觉,写完喊他起床看我写的旅游杂记。

      对小子说,写文章就是把自己的感觉用文字呈现出来就可以了,最最简单的事,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来到陌生的地方,哪能没感受没话说呢。要说的太多了!

          9月5日观潮前,小朋友已经学了这篇课文。我遗憾了半天,真该早点来。

      若是先观潮,再学习这篇《观潮》,孩子的感觉会大大的不一样。课文学得更好!

      这让怀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编辑的水准,干嘛不把这篇课文安排在课本中间或稍后的地方呢。

      不懂懂编辑出于什么目的,把《观潮》放第一课。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聊聊观潮。

      前几日,凯睿妈妈发信息,“我们计划十一去观潮,你们去过一次了,可有好的线路攻略,有哪些值得去看的景点?请教一下你们啊“

      我回复,“准备写篇观潮游记,攻略、感受体会等在游记中体现。”

      孩他妈急了,“当务之急是要告诉线路、景点、酒店……”

    于是,不得不在手机上敲敲文字。

      观潮,就是去浙江海宁盐官镇观“一线潮”,就是看潮水从东向东逆流而上,形成一条白白的长线的景观。

      盐官镇是中国观潮的最佳地点,风景区门票,儿童40元,成人65元。观潮节,价格翻倍。

        依我看,盐官镇西10多公里的长安镇盐仓看“一线潮”,与在盐官镇观“一线潮”,感觉差不多,不会有多太大差异。

      但好处是观”一线潮“后,马上可以观”“回头潮”“和冲天潮”,多好啊!

      平时观“回头潮”,不收费,但每年阴历8月15日后,收取一人20元门票。

      去观潮,从合肥出发,有直达和中转两种方式。合肥南可直达或中转杭州到海宁西站,也可以是海宁站。

      海宁站距盐官镇50分钟车程,80多元的车费,盐官镇到长安镇,需30元的车费。海宁西距长安镇18分钟车程。

      “一线潮”到“回头潮”,潮水行进的时间为40多分钟,在盐官镇观“一线潮”后,正常情况下,游客无法在短短40分钟内,从盐官赶到长安镇盐仓看“回头潮”。若要看,也只能第二天下午再单独看“回头潮”,潮水行进的速度比人快多了。

      住哪里好?

      长安镇距浙江乌镇50公里左右的车程,建议从合肥乘车到海宁西,下午2点40分左右在长安镇盐仓观“一线潮”“回头潮”。

      看完后打的去乌镇,在乌镇住宿,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

      那天就这么回复凯睿妈妈,回答得不太清楚。

      今天再叙观潮,有没有观潮攻略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去过一次之后,若再去,就会知道该怎么玩。

      不仅仅知道该怎么观潮,也会对自由行的旅游有一定的体会。

      旅游者一定心中有地理的概念,熟悉地理,熟悉方位,这是最最重要的。

      学好地理,我们就会有方向感,知道哪里上车,哪里下车,不会无所适从,不会忙乱。

      地理学好,会看得懂历史。

        举一例子:海昏侯刘贺的墓挖掘后,里面的宝贝特别多。

      看到这个新闻,我们会想到什么,为啥刘贺墓中有那么多的宝贝呢?

      若心中有地位,再加上点点的历史,就会明白,这些宝贝来自哪里?

      一是来自于这位昌邑王二世,受朝廷的赏赐,有些宝贝。

      二是昌邑这个地方,刘贺的爸爸封地,刘贺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所生,汉武帝当然会把当时世上最好最富裕的地方昌邑给李夫人的孩子,人之常情。

      所以刘贺的墓中有那么多昌邑国的宝贝。刘贺被霍光从皇帝的位上拉下马,封为海昏侯,他当然会把昌邑国的好东西带到南昌的封地。

      这就是地理。

      地理,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可惜我对地理不太懂,以致很多历史看不懂。

      这是体会之一。

      体会之二如下。

      旅行是有计划好,还是没有计划好?人生是应该有目标好,还是没有目标好?

      旅行有计划,往往会为了计划而计划,计划限制了自由发挥。正如这次观潮之行,计划观潮,之前做的功课少,有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变计划。

      人生有目标,为了目标,奔目标而去,往往会忽略欣赏路边的美景。

      因此,旅行计划宜粗不宜细,细了束缚了自己,限制了发挥。人生应有目标,目标也宜粗不宜细。

      具体说到观潮,无非是感受钱塘江潮水涌动的壮观,既要在钱塘江最好的观潮地点观“一线潮”,也要观“回头潮”和“冲天潮”。

        哪里观“一线潮”最好?

      离海宁市区30公里外的盐官镇,这里是中国最好的观潮地点。

      哪里观“回头潮”“冲天潮”最好?

      离海宁市区40公里外的长安镇老盐仓所在地。

        潮水到达盐官镇后,向西挺进,约40分钟后到达老盐仓,盐官镇与老盐仓相距17公里,驾车22分钟左右,非观潮节,滴滴出行完全来得及在潮水到达老盐仓之前,赶到盐仓看“回头潮”。

        观潮节期间,人多,易堵车,车辆行驶的速度肯定比不过潮水。

        因此,观潮节观潮,一天,无法看“一线潮”、“回头潮”和“冲天潮”。

        若想一天观三潮,就在老盐仓这里,同时观看到这三个潮,这是最佳选择。

      所谓的“冲天潮”,就是前进的潮水被大堤挡住去路后,向天冲去,形成巨浪。

      外地游客坐高铁到哪里?

        海宁市有两座火车站,一座是海宁站,一座是海宁西站。

        海宁站在市区,离盐官镇25公里,打的40分钟。海宁西站离盐官镇22公里,打的30多分钟,海宁西站离长安镇老盐仓近,10公里,20分钟路程。

        观潮,选择高铁站海宁西站为好,海宁西站离杭州东站近,高铁10几分钟。

      住哪里好呢?

        住海宁市区,房价便宜,看徐志摩旧居,游览市区。

        住盐官镇,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感受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的魅力。

      住哪里,尽可能住当地最好的酒店为好,一天疲倦了,好酒店好心情,出来就是为了心情好感觉好,钱不重要,该花的不能省。

      高铁上,对小子说,“浙江就是美,到处都是水”。

      孩子说,你这是诗啊!

      打油诗,江南水乡,确实美,乌镇的美也一样,小桥流水人家,意境全出来了!

      观完潮后,既不住海宁市区,也不住盐官镇,直奔乌镇,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乌镇离老盐仓50公里,1个多小时的车程,住乌镇,感受乌镇的美。

        观潮要门票吗?

        观潮节期间,人多,平时盐官风景区门票,成人65元,儿童40元,观潮节价格翻倍。平时老盐仓不收门票,观潮节门票20元一人。

        观潮节,网上预约门票为好。

      出去玩,门票钱不是个事。

        旅游,玩这事,总会有遗憾,第一次去玩没经验,也许是瞎玩,但这种没有计划性的玩,玩到哪,算到哪,也是非常好的体验。人这一辈子一般不会再去同一个景点游玩。

        因此,很多美好的地方,这辈子,也许就那么一次,唯一的一次,再去,就是在梦里。

      下面开始流水账式的观潮记

      9月5日周六,和奕林小朋友吃完早餐后出发了。

      8:35分,高铁G7693合肥南出发,10:48分到达杭州东,离11:29分出发去海宁还有40多分钟,于是我们来到杭州东二楼,小家伙直奔肯德基。

小家伙咋这表情呢?

为了让这瘦小子再吃一口,就来这表情表示抗议。

      吃完去乘车。

     

到达海宁,再来一张照片,与绿色的火车合影。

 

      高铁上预约了滴滴出行,一出车站,就上了师傅的车。

        师傅是本地人,健谈。

        师傅问住哪里。当我们说住盐官镇,师傅说,若住市区,晚上可以出去逛逛,盐官镇小可看的地方不多。

      问师傅,可观过潮?

      师傅说,好像小时候看过,长大后一直没去看。

        从海宁站到盐官镇,乘车50多分钟,费用88元,中午1点多达到盐官镇,开始往风景区走,景区门口人山人海。

      进了景区,离潮水14:25还有40分钟,太阳大,人都地方可躲。

     

      潮水啥样子?借用电视台的照片。

     

      观完“一线潮”,在景区溜达了会儿,为小子拍张照,到此一游。

       

      从景区,小家伙觉得累了,想去酒店休息会儿,于是,沿着古镇街道向酒店进发。

       

      达到酒店,办理好酒店,直奔房间,躺着真舒服,无论在哪里,得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暂时的放松放松。

      休息得差不多后,就去逛逛街,顺便看看古镇。

     

      不错啊!还有那么多可看的?

      奔向王国维故居,遗憾的是故居改造,大门不开,游客止步。

      旁边的金庸书院,买好15元的门票,进入书院,东看看西瞧瞧。

     

      书院出来,又来到街上闲逛。

      又走累了,回到酒店小憩一会儿。

      哪里去吃饭呢?

      我的建议是到街上找个小饭馆随便吃点。

      小家伙建议就在酒店吃,干净卫生。

      他这建议不错,走进酒店,人真多,当地最好的星级酒店,居然还那么多吃饭,咱中国人懂得享受啊!

      点了一些菜,菜没上来,我一瓶啤酒解解乏,小家伙一瓶雪碧解解喝!

     

      人多,上了一个菜后,一个小时不来菜,吃了半饱,算了,退单,省了一百多元。

      没吃饱,二人出来去街上找吃的。

      “我们去兰州拉面吃碗面,没吃饱。”我对小子说。

        “你咋知道这里有兰州拉面呢?”小子疑惑。

      “有,一定会有。”我肯定道。

        果不其然,看到了兰州拉面馆,我们喜出望外,点了一大份兰州牛肉面。

      拉面上漂了几片牛肉,而不是几块牛肉,给小子分了一小碗。

      吃完继续街上溜达。

 

          走在大街上,问一位当地的师傅。

        “师傅好,景区收你们的门票吗?”

          “过去不收,现在好像要收”

        “干嘛要收呢,大堤属于所有海宁人的,也属于全国人民的,不仅不能收你们的,也不收我们外地的人为好”,我对师傅说。

        若当地政府开放景区,不收门票,说不定游玩的人更多,住在盐官镇的人更多,给当地带来的收益更多,让利于百姓,该多好啊!

      慢慢往酒店走,回到酒店和小家伙聊天,10点多咱们才睡觉,当晚的游记没写成。

        当晚写比此刻写,更有现场感。

      第二天,我八点左右起床,让小子睡到八点半。9点左右来到酒店吃早餐,哇,人真不少,看来大家都睡懒觉了。

        早餐很丰盛。

     

      吃完早餐,酒店里樊到处逛逛。

     

      看完内院,又去酒店里的砚台博物馆,看了眼界,各种各样的砚台。

     

      看完商量下午去看“回头潮”,回合肥的票得改签,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没来海宁观潮前,哪里知道观一线潮还是回头潮,哪里看潮最合适,一头雾水。

      11点30分将房卡给了服务员,飞猪预订的酒店,也不用办理退房手续,交卡走人。

      叫一滴滴,师傅很快就到了,奔向回头潮所在地长安镇老盐仓。

      12点20分左右达到回头潮。

      离3点观回头潮的时间还早,于是坐公汽去长安镇吃午饭。

      问师傅哪里下车好,师傅说奥特莱斯那里有吃的有玩的,非常好。

      奥特莱斯都有啊?

      我很诧异,问师傅,你们这里房价多少?

      师傅说,2万多元一平。

      哇,区区一小镇,房价2万多,真是牛。

      小镇高楼林立。

      问师傅,房价咋这么贵呢?

      这里跟杭州市余杭区接壤,好多杭州人来买房,这里明年通地铁。

        真是厉害。

        来到奥特莱斯,又去吃肯德基。

     

    吃完出来打的直奔老盐仓。

      师傅人很不错,江西上饶人,30多岁,2个孩子的父亲。

        20分钟后,达到盐仓观潮。

        比12点半左右的人多多了。我们找一个观潮的最佳地点,顶着烈日。

       

看见江面很远的地方,隐隐约约有一条白线,那就是即将到来的潮水。

        半小时后,潮水来了,确实壮观!

      拍视频,没有拍照片,借用网上。

      观完潮,迅速叫滴滴。

      坐上车,直奔海宁西站。

      这次的师傅是陕西安康人,在这里打工。

      聊得不错。

      下车后,小家伙说,我们这次出来,一共遇到四个滴滴师傅,都很好啊,本地的外地的都不错。

      是啊,都不错,很好,做人就要这样,热情大方!

      20分钟左右的车程,安全到达海宁西。

      售票厅看到有海宁西直达合肥南的高铁,绕道上海,3个多小时。

      而从海宁西到杭州东,18分钟。杭州东到合肥南2小时多一点。

      中转比直达车,早30分钟到合肥南。

      7点多,安全达到合肥南,10多分钟后到家,结束观潮之旅。

      旅行,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有趣有意思!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观潮》,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篇一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评析: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评析: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评析: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

 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评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评析: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评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评析: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篇二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去钱塘江边观观潮,齐读课题《观潮》。

 2钱塘江就在我们浙江省,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总有很多人慕名来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4课文已经预习过了,请拿出练习纸,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王老师听说()班的孩子写字写得特漂亮,我来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笼罩、薄雾、沸腾、横贯江面、依旧、恢复)

 5反馈:都写对了吗检查一下,把写错的马上订正在边上。这位同学的字也写得十分工整漂亮。

 二、整体感知

 1好,把练习纸放在一边。现在老师再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去钱塘江边观潮。看,课题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呢!)

 (时间顺序)

 那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你怎么知道的(你在预习的时候关注了课后习题,可真会学习!)

 2作者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时间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三、研读3、4自然段,感受“奇”

 1这三个部分,哪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潮来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潮来时的景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潮来时的景象(3、4自然段)

 2默读3、4自然段,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呢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预设:(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哪里能让你感受到奇

 犹如,这是个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我们来看一看,比喻得多形象啊!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还有谁找到了这个句子从“浩浩荡荡”中体会气势大

 “山崩地裂”山崩塌了,地也裂开了,这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啊!请你读一读。

 指导朗读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你为什么找到了这个句子(因为响声越来越大,响声越来越大,就说明潮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请你读一读这个句子。

 这句话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受到大潮的奇特壮观

 “一条白线”,请看,这就是的一线潮。出示。看了之后你又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吧!

 指导朗读: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指导朗读:

 师: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生:激动。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师:一丈约333米,两丈相当于两层楼房那么高呢!多么奇特,多么壮观啊!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吧!

 (5)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你为什么找到这个句子

 师:作者把大潮的声音比作什么

 生:闷雷滚动。

 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男生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3这两个自然段学完了,现在你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在描写潮水的变化的吗是的,作者就是从声音、形状、颜色三个方面写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的。

 四、体会顺序,背诵3、4段

 1刚才我们再学习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是。不小心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2填一填。我们班哪位同学读书特别棒,我请他来填一填,读一读。

 出示: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观察一下括号里的词,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从远到近)

 4作者不仅按照时间顺序写清楚了观潮的整个过程,还运用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把潮来时的奇特壮观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5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钱江潮!(播放视频,教师解说)

 6欣赏完了,你想说什么

 7从古至今,有很多人被他的奇特壮观所折服。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人苏轼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

 五百多年前,王在晋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

 连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也这样说: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毛泽东)

 8让我们把这种种的感叹,再化为优美的文字,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齐读、背诵)

 9同学们真能干,才读了几遍就会背了呢!

 五、结课

 1写话:你们知道吗海宁市一直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要求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列为世界遗产。为了帮助钱塘江大潮提升知名度,我们来给钱塘江大潮写写广告语吧!

 2交流。生在练习纸上写广告语

 师:可以交流了吗谁来把你的广告语与我们分享

 生:八月十八钱江潮,壮观天下谁不知

 师:有个词语叫“知晓”晓也是知的意思,建议你把知改为晓,你读读

 生:

 师:读起来押韵,就更朗朗上口了。

 (通过改字,使表达效果更好。指向运用语言)

 生:此潮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师:你真了不起,活用古诗词的句子,写出了这么有水平的广告语。

 生:你若不观钱江潮,枉在人间走一趟。

 师:建议把趟改为遭,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押韵

 生:钱江大潮,让心潮和浪潮一同起伏!

 师:多好的广告语呀,如果你能读好,就更好了

#教案# 导语《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语言细腻生动,捕捉的画面视野开阔,气势雄浑。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正是围绕这一点,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抓住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的感叹。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课件出示2)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课件出示3)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课件出示4)

 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

 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3)理解词义。(课件出示6、7、8)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课件出示9)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课件出示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3)

 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霎时屹立、昂首东望、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语,让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14)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学习第2自然段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课件出示15)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课件出示16)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课件出示17)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课件出示18)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课件出示19)

 ③比较句子(课件出示20)

 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21)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课件出示22)(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板书:顺序: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5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板书:天下奇观)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课件出示23)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课件出示24)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④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3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课件出示25)(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课件出示26)(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 2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四、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五、教学方法:变序式。

 六、课时安排: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

 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

 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今天上《观潮》的第二节课,在上节课我们分了段,列举了提纲,哪位同学能上黑板前来板书?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课文。

 2.教师讲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了许多人来这里观潮,这个“观”是什么意思?(看)看什么?(潮来时的景象)

 (三)讲课课文第二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画出来)

 (2)学生议答。(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①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静的感觉)

 ②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这涉及到“潮汐”的形成问题,可作如下点拨:潮从哪个方向来?从书中找出句子来说明。(从“大家昂首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越往西越窄)潮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潮水越往西越急)。

 ③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④人们的心情怎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急到什么程度?(昂首东望,学生可做一做动作。)

 3.讲读第二层

 (1)谈话: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想不想看这天下奇观?好,老师就领你们去看看。

 (2)放潮来时的录像片。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声音大,浪大)

 (3)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三处描写声音的句子,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找出四处描写样子的句子后,也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闷雷 一条白线

 越来越大 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5)提问: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由远至近)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冻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粗”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6)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板书:浪罕见,声巨大。

 (7)谈话: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再放潮来时的录像片。)

 (8)学生议答。(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3)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4)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3.思考: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奇)奇在什么地方?(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什么是“天下奇观”?(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读同学看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录像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读写练习

 练习用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造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322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