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情感1

被忽视的情感1,第1张

情感忽视是一种来自童年的隐形力量,是我们在童年缺失的东西。它难以察觉,却对我们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许多成年人看起来很正常,但由于他们在儿童时期,情感上没有得到足够的照料,缺乏与父母和他人的情感联结,因此他们的内心一直处于悲伤、焦虑,或是生命的虚无感中。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情感忽视,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童年。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对孩子成长中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情感忽视有代代相传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说起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问题,我们来通过 依恋理 论看一下健康的情感是怎样培养的。

父母至少要有三个关键的情感技能:

一,父母能感到与孩子有一种情感连接。

二,父母关注自己的孩子,把他看作是一个独特而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延伸、附属品,甚至负担。

三,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这些技巧听起来很简单,但组合起来,它们会成为非常强大的工具,能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天性,建立起安全的情感纽带,使孩子拥有健康的情感来获得快乐的成年生活。

但没有人天生会当家长,父母都是在育儿路上摸索着前行。

作者列举出12种类型的父母,他们都会对孩子的童年造成情感忽视。这12种类型分别为:

自恋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放纵型父母、离异/丧偶型父母、成瘾型父母、抑郁型父母、工作狂父母、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反社会型父母、把孩子当家长看待型父母、“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自恋型父母

他们希望子女尽可能完美,不让他们丢脸。最常见的是,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就大发雷霆,不去分析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更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自恋的父母无法顾及孩子的感受,更没意识到子女是独立的个体,反而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延续,应当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

如果孩子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会教训孩子这是自私的,不善解人意。

专制型父母

他们推崇规则、限制和惩罚,用一种强硬要求的方式抚养孩子。专制型父母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孩子应当老老实实的,不要多嘴!”“孩子就得严格管教,玉不琢不成器!”

专制型的父母希望孩子事事顺从他们。如果孩子质疑父母的要求,父母会觉得不被尊重,也会因为被拒绝而产生受伤的感觉。

孩子穿哪身衣服、周末去哪里玩,都是父母做主。有的父母甚至要求儿女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结婚伴侣,如果儿女不遵从父母的意见,就会发生家庭大战。

放纵型父母

这类父母遵循“快乐”原则,不给孩子建立任何限制和规则。他们不喜欢说“不”,觉得与其教孩子做家务,还不如自己来做更轻松;当孩子惹了麻烦,他们会找理由为孩子开脱。

放纵型的父母不会和孩子发生任何冲突,也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

书中讲到的萨曼莎,她不想上学,和父母说了就可以休息一天;晚上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父母也不因为第二天上学而督促她早点睡觉。

她的父母认为孩子应当拥有绝对的自由,这样才能快乐地成长。萨曼莎为不需要遵守规则而快乐,但她在学校里,却成了一个聪明而不守纪律的问题学生,无法发挥她的潜能。

父母放纵的教育方式使她没做好面对外面世界的准备,成年后她也是一事无成。

虽然青少年渴望自由,但毫无约束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好事情。

青少年需要一个可以与他们对抗的强大的父母。他们在与父母的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后果的冲突中,学习怎样做出好的决定和管理他们的冲动,这样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离异或丧偶型父母

书中有个案例,莎莉八岁时,爸爸生病去世了。妈妈在整个过程中,很少和她说起爸爸生病的事,之后也从不提起爸爸。妈妈不会应对悲伤,更没法和孩子一起来面对,只是每天辛苦地打工,尽力来维持生活。

这种环境中成长的莎莉学会了不麻烦妈妈,怕给妈妈增加负担。成年后,她工作很成功,却总是感觉自己的世界是灰色的,一直挣扎在无法摆脱的悲伤和空虚感中。

父亲去世对她造成的情感冲击,一直没有得到消化,被埋藏在心底,使她不会处理自己的情感。

工作狂型父母

这类父母长时间工作,痴迷于他们的工作,给予孩子的需求与感受的精力相对不足。他们忙于工作,给孩子提供了物质生活保障,却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情感需要不重要。

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自我价值低、低自尊和自责的感受,并迅速累积起来变成抑郁。

“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这是构成情感忽视父母的最大类群。前面讲到的几种类型的父母,他们的内心都是爱孩子的,都会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用自己的方式来爱孩子。

但他们只是重复自己在童年所经历的东西,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有情感连接的生活所必需的养料,从而对孩子产生了情感忽视。

情感上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盲点。当他们自己成为父母后,他们不明白自己孩子的情绪,他们抚养的孩子又会有相同的盲点,继而重蹈覆辙,对下一代产生情感忽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的关爱,还要求父母能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实际上,我们多数的父母不会是单一型的,而是复合型的更多,只是在孩子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一个表现。

---来自《被忽视的情感》笔记

1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只是谈话那么简单,也是了解彼此状况的桥梁,更是彼此情感沟通的渠道。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交流,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可以与他交流成功的经验;当孩子心情不好时可以与他交流如何调整心态;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可以与他交流如何面对困难等。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与孩子一起活动

在生活中父母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比如:一起去购物、一起去旅行、一起去看**、一起做游戏、一起去游乐场等。作为父母一定要珍惜能和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因为在活动中不仅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这些活动也都将会成为你与孩子最美好的回忆。

3给孩子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父母对于孩子一定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取得一次成功时父母要及时做出表扬,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父母的表扬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另外当孩子在做某些有挑战的事情时,父母也要不断鼓励他,鼓励他敢于战胜困难,父母的鼓励有助于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

4敢于向孩子道歉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做出一些错事,父母犯了错一定要敢于向孩子道歉,向孩子道歉是一门艺术。通过向孩子道歉不仅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更为孩子做了一个好的表率,让孩子能够懂得知错就改。

5学会宽容

由于孩子年幼无知,所以他们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不应该立即批评和指责,而应以一个宽容的态度去告诉他们为什么错了,以及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另外,父母的宽容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内心感到自责,待下次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他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好的心情陪伴孩子成长,孩子都有什么特征?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建立了。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必须在这个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是亲子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心理学的实践表明,儿童早期心理潜能和素质的开发与培养将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是一个难题。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掌握沟通方法,与孩子建立信任感,让孩子更愿意与父母沟通。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关怀,有地方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烦恼。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有无尽的想象空间。父母引导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教他们思考、观察、发现、探索和尝试,这是爱的最好表达。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只有拥有耐心和智慧的人才能取得好成绩,陪伴孩子成长,感受人生最初的快乐,拥有一段愉快而浪漫的时光。

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好好想想。陪伴儿童的时间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中。当他们上了大学,大多数孩子会选择其他的大城市。所有的起起落落都在沉默中。思维和语言模式。孩子的第一个例子是父母。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想与孩子沟通,孩子的感觉是父母在家,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所谓的陪伴就是要用心去跟随,不仅仅是人在这里,心不在这里。

沟通和沟通会受到各种隐性情感交流的影响。儿童逐渐形成对世界、社会和生活的态度。所以,,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借此机会与孩子交谈,给予表扬和鼓励。我们应该用这种交流情感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这样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

有的父母的确会,这和父母自身从小的教育也有关系,其实不要把父母都当成是神,她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着身边环境的影响自己,她们的身边也不乏有三观不正的人。那么,这样父母肯定会对自己的儿女有一些偏爱。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矫正自己的偏爱,每个子女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偏向任何一方,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每一个字女都开心幸福的成长。

父母适合和孩子做朋友,因为父母从小看着孩子长大,知道孩子的脾气和性格;与孩子做朋友时,首先要懂得互相尊重,不要随意批评孩子,不要随意否认孩子的想法,遇到事情时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不要全权给孩子做了决定。

序言: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他们一定渴望与自己的父母进行亲密的交流。和父母说明当前的心理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如果父母可以及时的开导他们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将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小编觉得父母需要经常和孩子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这样对于维持亲子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需要

许多的父母工作忙碌,一周打一次电话,问一下孩子的生活以及学习的情况,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其实这种交流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等到父母工作一段时间回家就会发现和孩子之间变得极其的生疏,孩子甚至不想和父母说话。我们在看到这样的情况时,感觉到很忧虑,这时父母就需要去反思自己了。因为我们和孩子之间是需要经常交流感情的,这样才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思想动态。

二、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好处

很多父母不想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为他觉得孩子并不懂得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觉得和孩子之间有代沟,其实这样的父母就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询问他们的话,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自己解决,对于父母也不会特别信任,更别提亲密的亲子关系。

三、可以让感情变得更好

如果父母和孩子缺少交流的话,那么会让自己看上去特别的难以接近,同时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比较孤僻,这都是家庭的原因。家长要改变这种状态的话,需要时不时的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在学生放完学以及吃饭的时候询问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或者向孩子讲解自己一天中觉得最有趣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