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五世纪,在西方文明的发祥地雅典,思想家柏拉图在一本书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谐相处,各谋其事,举国上下协调一致,秩序井然。这本书就叫做《理想国》。
而在此之前大约100年,东方有一位文化巨人,也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社会,他用一生的精力,试图创造和建立一个有爱心有秩序的太平盛世,但他最终还是带着他的理想和遗憾在纷争的战乱中离开了世界。不过他没有想到,在他离开后,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了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曾经养育他的民族。
公元十七世纪初,当西方传教士跨进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时,竟把这里误认为是他们的老祖宗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令他们难以理解的是,一个凝聚着数十个民族、有着亿万子民的大帝国,依靠什么思想而如此和睦相处呢?
后来他们发现,支撑着这个泱泱大国的思想基础就来自那个东方的文化巨人,他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孔子。此时,他已经沉睡了2000多年。
这里就是孔子的故乡,2500年前,这里是鲁国的国都,当时的鲁国,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
据说孔子年幼的时候,就和各种礼仪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爱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摆上大盘小碗,模仿大人们敬拜天地祖先;而他喜欢的另一个职业是吹鼓手,遇上红白喜事,他就去给人家做吹鼓手,这样总能换回来一些干肉。
礼和乐,这两个儿时的爱好,与他从小贫寒的家境有关,同时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这个背靠尼丘山、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村庄叫做鲁源村。公元前551年的一天清晨,这个平常的小村庄,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在这个生命诞生前,父母来到附近的尼丘山祈祷,希望能有一个儿子。似乎是山神显灵,这个愿望果然实现了,他们兴奋的同时就给这个男孩取名叫丘,取字仲尼,也许这正是为了报答山神的恩惠吧。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孔子。
尼丘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永久的平静,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年轻的母亲颜徵在带着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他们来到了鲁国国都郊外一个叫阙里的地方,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在当时,必定会引来各种怀疑的目光,在这种目光下,母子俩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孔子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目光,在同龄的孩子中,他有些早熟,对人情冷暖格外的敏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变得孤僻和冷酷,相反却养成了他勤于思考、执著向上的品德。
所谓礼乐制度,就是以各种礼仪,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当时周王朝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周王朝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时代,据说周王朝统治的数百年时间里,刑法只用了40年。
鲁国的第一 任国 君周公,是周王朝开 国之 君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提倡礼治,周王朝许多礼仪典籍都珍藏在鲁国,所以这里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而周公也是孔子年少时就最为崇拜的偶像。
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以礼治国的制度已经走向崩溃,诸侯国之间开始相互吞并,人民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对周公的礼制时代就更加向往,他憧憬着一个人人以礼相待的社会秩序,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尽忠、对长辈尽孝的人。
公元前535年,孔子失去了和他的朝夕相处的母亲,他决定为母亲披麻戴孝守孝三年。这一年,他17岁。一个年仅17岁少年的如此举动,感动了所有的人,孔子孝尊长辈的佳话,也就在这时家喻户晓,就连当时的 鲁国国 君鲁昭公也对他另眼相看。
孔子19岁结婚,20岁那年,他自己也成了父亲,此时,他的博学多能已经远近闻名。鲁昭公亲自派人送去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就给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从此,他的子子孙孙就这样生生不息,一直延续到今天。
2500年过去了,当年他和他的子孙们曾经居住过的“生活空间”,经过历代的修建,已经形成了今天的著名旅游圣地孔府、孔庙和孔林。公元一九九九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鲁国的北部近邻是一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的大国,这里叫齐国。公元前516年,孔子来到这个当时被称为一等大国的地方,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在这里,他希望能够实现他恢复礼制的治国理想。而此时的鲁国,已经发生了政变,鲁昭公被迫寻求政治避难,也在这里。
齐国国 君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要维持好统治秩序,各人按照自己的名分办事。齐王听后,高兴地说:“对呀,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我就是有再多的粮食,也吃不上饭呀。”
然而齐王最终并没有重用他,他恢复礼制的主张首先遭到了当时齐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晏婴的反对,齐国的贵族势力对他那套烦琐的礼节教化也不感兴趣。重重阻挠之下,齐王不得不对他说:“我老了,精力不济,不能任用你来图谋改革了。”
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虽然失利了,却在那里听到了他从没有听到过的美妙音乐,一种叫做“韶”的古乐。据说他听“韶”乐,到了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地步,竟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他自己这样说:“我没想到我当时是这样被吸引到音乐里去了”。
从小就陶醉于做吹鼓手的孔子,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鉴赏能力。他用尽善尽美来评价“韶”乐,而对另一首叫“武”的音乐,他的评价是尽美不尽善。他指出:前者不仅好听,而且表现了一种和平思想,后者虽然好听,却有着鼓动战争的气息。
他把对音乐的痴迷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融为一体。他在学音乐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纵情去感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去体味创作者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境界。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中国东部山东省的境内,屹立着一座被称为“五岳独尊”的山峰,近年来,这里和孔子的故乡一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泰山。公元前497年,孔子登上了泰山,放眼望去,他脚下的大地竟变得如此渺小,他要用自己宏大的理想来改变这片苍凉的土地,建立一个充满仁慈和爱心的社会。
在这里,他走上了自己的木轮牛车,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唱着歌,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他55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