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过卢梭忏悔录的大名,他对自己血淋淋的剖析,让我几乎不敢看。看到他对自己剖析的这种真诚恳切,让我直视自己的时候,只感到无尽的猥琐。
一个尽是智慧的人,能有这种气度让人批判,凛然的样子,让人羞愧到难以直视。本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卢梭的大名,他的履历,就是历史教科书上那么一些。与伟大的承前启后的启蒙运动有关的名人,走下神坛,就这样赤裸裸地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有点惊恐。
我进入了他们的历史,他走进了我的人生。我难以想象他是以怎样的姿态去写下,对自己如此残忍的话,像一个勇士,赤裸却决绝。
他的话像是毒药:如果流动,就流走;如果静止,就干涸;如果生长,就慢慢凋零,这个世界没有永恒。
他的文章字字在忏悔,字字在剖析,却压抑不住他的才情,即便他让人觉得伟人也不过如此时,却更觉得他的伟大与难能可贵。
他是人民主权的捍卫者,他是哲学家思想家,他也是他自己!
其实,在看《忏悔录》之前,我就对他的好感颇高。毕竟,他的主权在民,强烈谴责了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给人民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他还强调“公共意志”,能在反对统治者的同时,理性的给民众一个接受制约的环境。
这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其他的启蒙思想家完全不同。
听闻一个轶事,卢梭和伏尔泰一碰面,双方就点燃战火,争论不休。两大思想家的针锋相对,追根究底,是他们不同的人生。
透过《忏悔录》,我看到了当时作为下层民众的卢梭,在各种环境下,做出的选择。
童年的读书经历,青年时期的各种混乱的经历,让他对整个社会,有完全区别于出生于中产阶级富裕家庭的伏尔泰的感受。
人近中年,他拿起来了笔,一篇论文,让他在征文比赛中一举成名。卢梭似乎开始成了幸运的宠儿,也加深了他后期人生的不幸。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学说的观点,在书中,他直接论述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财产的私有制,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他却在控诉文明进步的罪恶。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而卢梭却说:“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历史的正线上升,必伴有负线的倒退,负线的堕落。”这无疑是最触犯启蒙学派忌讳的地方,也让伏尔泰无法接受。
卢梭的政治哲学更是加重了其与伏尔泰的矛盾。当伏尔泰终身不渝地信奉洛克思想以及英国制度时,卢梭却继承了笛卡儿社会契约论的政治哲学并加以发展,简言之,就是人民革命有理,君主不服就得推翻他,这种充满戾气的政府社会契约,让风度翩翩的伏尔泰无法接受。毕竟,伏尔泰支持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没有完全反对君主制,他的民主需要王室。
再看看卢梭的社会哲学,就应该可以理解为何这两大思想家不和。出世入世,伏尔泰始终风度翩翩,出身良好的他,自然要出入于上流客厅。而卢梭不同,他深知自己的阶层,一有功夫他就得去街头鼓动,他身上没有逼人的贵气,和下层混混也合得来。这正是伏尔泰所不屑的,能入伏尔泰眼的,是有理性清明的教养者,而卢梭却完全不属于这类。他竟一味地鼓噪无套裤汉的汹汹怒气,认为街头自有活水来,两人做不成朋友是自然的。
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也反对任何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大抵天才都是孤独的。卢梭和几乎所有的同时期思想家反目。
1742年,卢梭来到在巴黎,并与德尼·狄德罗相识。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卢梭专攻音乐方面。但那以后不久,卢梭与狄德罗的关系紧张。后来,他与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分歧严重,情感主义的卢梭与理性主义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不同,人生观点甚至于完全相反。
但事实上启蒙运动始终伴随着争议,它离法国大革命如此之近,以至于哲人们一度被视为造成流血的罪魁;二战之后,卢梭曾被当作极权的思想源头。
生前的他,写书遭到国家通缉,思想遭到同伴嘲笑。他的人生经历诚如《忏悔录》中的跌宕起伏。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父亲用通宵读书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却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正是这样,为卢梭一生的奠定了基础。
直到父亲的因故离家,卢梭住进他舅舅家与表哥一道生活才一开始面向社会。他的经历,让他比他同龄人性格要更具复杂的一面。
一个真正改变他一生的女人——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可以说,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
人到中年,他著书《爱弥尔》时,这本书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书稿被当局焚烧,自己被迫走上了流亡的生活。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他了,他坚强勇敢,有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录的下半部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断断续续写下的。他说:“我对我的内心价值有所意识,它一面使我感到不公正的贬低,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感觉,并使我潸然泪下,而我生平就是让喜欢让眼泪尽情倾泻的。”
卢梭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不平化为了一缕烟雾而平衡自我心态,也正是这种易感的情怀,让他给这本没有任何粉饰的传记赋予了最原始的思想与情感,真实记录下他大半生心路里程。
人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200多年了,作为人物自传的《忏悔录》,是唯一跻身世界名著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卢梭的心血凝结的人性闪光点所带来的磨灭不息的经典。
我从未如此无限接近一个伟人。我的心情随着看书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情感上,可以说卢梭是让人唾弃的“渣男”,或者说一个私生活混乱的男人。或许正是他的性格和对待感情的方式,让他的文章与同期的思想家有很多显著的不同。他的有些行为,让人想要骂他龌龊,却又感觉这个男人,是一个单纯率真的怪人。
生前,他曾经写过很长的文字颂扬人与人的友谊,但他自己却跟每个人都反目成仇……受虐狂、暴露狂、神经衰弱、疑心病、手*狂、隐性同性恋、缺乏父母人情、早期妄想狂、孤芳自赏、满腹内疚、病态的胆怯、盗窃癖、幼稚病、易怒、贪财……说的都是他。但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所有都成为了他熠熠闪光的优点:卢梭,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志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他把政治思维和伦理思维推向新的方向。他在音乐上和其他艺术上的变革都具有革命性。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他教导父母们教育子女要不拘陈规,因材施教;他深化了友谊和爱情中的情感表现而不是拘谨礼让的束缚。他使人们睁开双眼,面对自然的绚丽多姿,他使自由成为一个几乎是人们普遍渴望的目标。这是后人写下的话,他几乎成了一个标杆。而不是那个连朋友都唾弃,对孩子都麻木的另类。
他在《忏悔录》中暴露在我们面前的人性太真实,真实到心惊肉跳!在生前,因为《爱弥儿》而饱受迫害,死后,卢梭的观念却渗入社会风气,成为时尚。甚至在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这一切他都看不到了。这个高尚而真实,淡泊而单纯的人,已经走远,永远留在历史长河中。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前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是他的话。是他的内心,他的热忱,是他的忏悔录。
谨以此文,致敬卢梭,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个卓越的灵魂!
在我住过的地方当中(有几处是很迷人的),只有比埃纳湖中的圣皮埃尔岛,才使我感到真正的幸福,使我如此亲切地怀念。这个小岛,讷沙泰尔人称之为土块岛,即使在瑞士也很不知名。据我所知,没有哪个旅行家曾提起过它。然而它却非常宜人,对一个想把自己禁锢起来的人来说,位置真是出奇地适宜;尽管我是世上唯一命定要自己禁锢起来的一个人,我却并不认为这种爱好只有我一个人才有——不过我迄今还没有在任何他人身上发现这一如此合乎自然的爱好。
比埃纳湖边的岩石和树林离水更近,也显然比日内瓦湖荒野些、浪漫色彩也浓些,但和它一样的秀丽。这里的田地和葡萄园没有那么多,城市和房屋也少些,但更多的是大自然中青翠的树木、草地和浓荫覆盖的幽静的所在,相互衬托着的景色比比皆是,起伏不平的地势也颇为常见。湖滨没有可通车辆的大道,游客也就不常光临,对喜欢悠然自得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喜欢在除了莺啼鸟啭、顺山而下的急流轰鸣之外别无声息的环境中进行沉思默想的孤独者来说,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这个差不多呈圆形的美丽的湖泊,正中有两个小岛,一个有人居住,种了庄稼,方圆约半里;另一个小些,荒无人烟,后来为了不断挖土去修大岛上被波涛和暴风雨冲毁之处而终于遭到破坏。弱肉总为强食。
岛上只有一所房子,然而很大,很讨人喜欢,也很舒适,跟整个岛一样,也是伯尔尼医院的产业,里面住着一个税务官和他的一家人以及他的仆役。他在那里经营一个有很多家禽的饲养场、一个鸟栏、几片鱼塘。岛虽小,地形和地貌却变化多端,景色宜人的地点既多,也能种各式各样的庄稼。有田地、葡萄园、树林、果园、丰沃的牧地,浓荫覆盖,灌木丛生,水源充足,一片清新;沿岛有一个平台,种着两行树木,平台中央盖了一间漂亮的大厅,收摘葡萄的季节,湖岸附近的居民每星期天都来欢聚跳舞。
在莫蒂埃村住所的投石事件以后,我就是逃到这个岛上来的。我觉得在这里真感到心旷神怡,生活和我的气质是如此相合,所以决心在此度过余年。我没有别的担心,就怕人家不让我实现我的计划,这计划是跟有人要把我送到英国去的那个计划很不协调的,而后者会产生什么结果,我那时已经有所感觉了。这样的预感困扰着我,我真巴不得别人就把这个避难所作为把我终身监禁的监狱,把我关在这里一辈子,消除我离去的可能和希望,禁止我同外界的任何联系,从而使我对世上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忘掉它的存在,也让别人忘掉我的存在。
人们只让我在这个岛上待了两个月,而我却是愿意在这里待上两年,待上两个世纪,待到来世而不会有片刻厌烦的,尽管我在这里除了我的伴侣以外来往的就只有税务官、他的太太还有他的仆人。他们确实都是好人,不过也就是如此而已,而我所需要的却也正是这样的人。我把这两个月看成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要是能终生如此,我就心满意足,片刻也不作他想了。
这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幸福?享受这样的幸福又是怎么回事?我要请本世纪的人都来猜一猜我在那里度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可贵的far niente (闲逸)的甘美滋味是我要品尝的最主要的第一位的享受,我在居留期间所做的事情完全是一个献身于闲逸生活的人所必须做的乐趣无穷的活动。
有人求之不得地盼望我就这样与世隔绝,画地为牢,不得外力的援助就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没有周围的人帮忙就既不能同外界联系,也不能同外界通讯。他们的这个希望使我产生了在此以前所未曾有过的就此安度一生的指望;想到我有充分时间来悠悠闲闲地处理我的生活,所以在开始时我并没有作出任何安排。我被突然遣送到那里,孤独一人,身无长物,我接连把我的女管家叫去,把我的书籍和简单的行李运去。幸而我没有把我的大小箱子打开,而是让它们照运到时的原样摆在我打算了此一生的住处,就好像是住一宿旅馆一样。所有东西都原封不动地摆着,我连想都没有想去整理一下。最叫我高兴的是我没有把书箱打开,连一件文具也没有。碰到收到倒霉的来信,使我不得不拿起笔来时,只好嘟囔着向税务官去借,用毕赶紧归还,但愿下次无须开口。我屋里没有那讨厌的文具纸张,却堆满了花木和干草;我那时生平第一次对植物学产生了狂热的兴趣,这种爱好原是在狄维尔诺瓦博士启发下养成的,后来马上就成为一种嗜好。我不想做什么正经的工作,只想做些合我心意,连懒人也爱干的消磨时间的活儿。我着手编《圣皮埃尔岛植物志》,要把岛上所有的植物都描写一番,一种也不遗漏,细节详尽得足以占去我的余生。听说有个德国人曾就一块柠檬皮写了一本书;我真想就草地上的每一种禾本植物、树林里的每一种苔藓、岩石上的每一种地衣去写一本书;我也不愿看到任何一株小草、任何一颗植物微粒没有得到充分的描述。按照这个美好的计划,每天早晨我们一起吃过早饭以后,我就手上端着放大镜,腋下夹着我的《自然分类法》去考察岛上的一个地区,为此我把全岛分成若干块,准备每一个季节都在各个方块上跑上一圈。每次观察植物的构造和组织、观察性器官在结果过程中(它的机制对我完全是件新鲜事物)所起的作用时,我都感到欣喜若狂,心驰神往,真是其妙无比。各类植物特征的不同,我在以前是毫无概念的,当我把这些特性在常见的种属身上加以验证,期待着发现更罕见的种属时,真是心醉神迷。夏枯草两根长长的雄蕊上的分叉、荨麻和墙草雄蕊的弹性、凤仙花的果实和黄杨包膜的爆裂,以及我首次观察到的结果过程中的万千细微现象使我心中充满喜悦。拉封丹曾问人可曾读过《哈巴谷书》,我也要问大家可曾见过夏枯草的角。两三个小时以后,我满载而归,下午如果遇雨的话,在家也就不愁没有消遣的东西了。上午剩下的时间,我就用来跟税务官、他的妻子和戴莱丝一起去看他们的工人和庄稼,经常也动手帮帮忙;也时常有伯尔尼人来看我,他们常看到我骑在大树枝上,腰里围了一个装果子的口袋,满了就用绳子坠下来。早上的活动,加上由此而必然产生的愉快心情,使得我午饭吃得很香;但当用餐时间过久,天气又好时,我不耐久等,就在别人还没有散席的时候溜了出去,独自跳进一只小船,如果湖面平静,就一直划到湖心,仰面躺在船中,双眼仰望长空,随风飘荡,有时一连漂上几个小时,沉浸在没有明确固定目标的杂乱而甘美的遐想之中。在我心目中,这样的遐想比我从所谓的人生乐趣中得到的甜蜜不知要好上几百倍。有时夕阳西下,告诉我踏上归途的时刻已经来到,那时我离岛已经很远,不得不奋力划桨,好在天黑以前赶到家里。有时,我不奔向湖心,却沿着小岛青翠的岸边划行,那里湖水清澈见底,岸畔浓荫密蔽,叫我如何不跳下水去畅游一番!但最经常的还是从大岛划到小岛,在那里弃舟登岸,度过整个下午,有时漫步于稚柳、泻鼠李、春蓼和各式各样的灌木之间,有时坐到长满细草、欧百里香、岩黄芪和苜蓿的沙丘顶上。这苜蓿看来是从前有人播下的,特别适于喂兔,兔子可以在那里安然成长,一无所惧,也不至于糟蹋什么。我把这种想法跟税务官讲了,他就从讷沙泰尔买了几只回来,有公有母,他妻子和小姨、戴莱丝和我四个人浩浩荡荡地把它们护送到这小岛上,它们在我走以前就开始繁殖起来,如果能耐住严冬的话,肯定是可以繁荣昌盛的。这小小的殖民地的建立真是一个欢庆的节日。我踌躇满志地领着我们这支队伍跟兔子从大岛来到小岛,比阿耳戈号的指挥还要神气;我也骄傲地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税务官的太太向来是怕水怕得要命的,一到水上就要头晕眼花,这次却信心百倍地登上我划的船,一路上一点也没有害怕。
当湖面波涛汹涌,无法行船时,我就在下午周游岛上,到处采集植物标本,有时坐在最宜人、最僻静的地点尽情遐想,有时坐在平台或土丘上纵目四望,欣赏比埃纳湖和周围岩边美妙迷人的景色。湖的一边近处是起伏的山冈,另一边展为丰沃的原野,一直可以望到天际蔚蓝的群山。
暮色苍茫时分,我从岛的高处下来,高高兴兴地坐到湖边滩上隐蔽的地方;波涛声和水面的涟漪使我耳目一新,驱走了我心中任何其他的激荡,使我的心沉浸在甘美的遐想之中,就这样,夜幕时常就在不知不觉中垂降了。湖水动荡不定,涛声不已,有时訇的一声,不断震撼我的双耳和两眼,跟我的遐想在努力平息的澎湃心潮相互应答,使我无比欢欣地感到自我的存在,而无须费神去多加思索。我不时念及世间万事的变化无常,水面正提供着这样一种形象,但这样的思想不但模糊淡薄,而且倏忽即逝;而轻轻抚慰着我的平稳宁静的思绪马上就使这些微弱的印象化为乌有,无须我心中有何活动,就足以使我流连忘返,以至回归时还不得不作一番努力,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
晚饭以后,如果天色晴和,我们再一次一起到平台上去散步,呼吸湖畔清新的空气。我们在大厅里休息,欢笑闲谈,唱几支比现代扭扭捏捏的音乐高明得多的歌曲,然后带着一天没有虚度的满意心情回家就寝,一心希望明天也是同样的欢快。
除了有不速之客前来探望之外,我在这岛上逗留的日子就是这样度过的。那里的生活是那么迷人,我心中怀念之情是如此强烈、亲切、持久,事隔15年,每当我念及这可爱的住处时,总免不了心驰神往。
在这饱经风霜的漫长一生中,我曾注意到,享受到最甘美、最强烈的乐趣的时期并不是回忆起来最能吸引我、最能感动我的时期。这种狂热和 的短暂时刻,不管它是如何强烈,也正因为是如此强烈,只能是生命的长河中稀疏散布的几个点,这样的时刻是如此罕见,如此短促,以致无法构成一种境界;而我的心所怀念的幸福并不是一些转瞬即逝的片刻,而是一种单纯而恒久的境界,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强烈 的东西,但它持续越久,魅力越增,终于导人于至高无上的幸福之境。
人间的一切都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没有一样东西保持恒常的、确定的形式,而我们的感受既跟外界事物相关,必然也随之流动变化。我们的感受不是走在我们前面,就是落在我们后面,它或是回顾已不复存在的过去,或是瞻望常盼而不来的未来: 在我们的感受之中毫不存在我们的心可以寄托的牢固的东西。因此,人间只有易逝的乐趣,至于持久的幸福,我怀疑这世上是否曾存在过。在我们最强烈的欢乐之中,难得有这样的时刻,我们的心可以真正对我们说:“我愿这时刻永远延续下去。”当我们的心忐忑不安、空虚无依、时而患得、时而患失时,这样一种游移不定的心境,怎能叫做幸福?
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须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它可以寄托,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础;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时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既不显示出它的绵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单凭这个感觉就足以充实我们的心灵: 只有这种境界持续下去,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称为幸福,而这不是一种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这就是我在圣皮埃尔岛上,或是躺在随波漂流的船上,或是坐在波涛汹涌的比埃纳湖畔,或者站在流水潺潺的溪流边独自遐想时所常处的境界。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是从哪里得到乐趣的呢?不是从任何身外之物,而仅仅是从我们自己,仅仅是从我们自身的存在获得的;只要这种境界持续下去,我们就和上帝一样能以自足。排除了任何其他感受的自身存在的感觉,它本身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满足与安宁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任何人如果还能摆脱不断来分我们的心、扰乱我们温馨之感的尘世的 ,那就更能感到生活的可贵和甜蜜了。但大多数人为连续不断的 所扰,很少能经历这种境界,同时由于仅仅在难得的片刻之间不完全地领略了这种境界,对它也只留下一种模糊不清的概念,难以感到它的魅力。在当前这样的秩序下,对社会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他们去履行社会职责,如果他们全都去渴求那种醇美的心醉神迷的境界,而对社会生活产生厌倦,这甚至还不是件好事。但是一个被排除于人类社会之外的不幸者,他在人间已不可能再对别人或自己作出什么有益之事,那就可在这种境界中去觅得对失去的人间幸福的补偿,而这是命运和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
不错,这种补偿并不是所有的人,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感受的。要做到这一点,心必须静,没有任何 来扰乱它的安宁。必须有感受者的心情和周围事物的相互烘托。既不是绝对的平静,也不能有过分的激动,而是一种均匀的、温和的、既没有冲动、也没有间歇的运动。没有运动,生命就陷于麻木状态。运动如果不均匀或过分强烈,它就会激起我们的狂热;如果它使我们想起周围的事物,那就会破坏遐想的魅力,打断我们内心的省察,把我们重新置于命运和别人的轭下,而去念及自己的苦难。绝对的安静则导致哀伤,向我们展现死亡的形象。因此,有必要向欢快的想象力求助,而对天赋有这种想象力的人来说,它是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脑际的。那种并非来自外界的运动产生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不错,当有轻快甜蜜的思想前来轻轻掠过心灵的表面而不去搅动它的深处时,心中的宁静固然不是那么完全,然而却是十分可喜的。只要有相当的这样的思想,我们就可以忘记所有的痛苦而只记得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能够安安静静,这样的遐想无论在何处都能进行;我时常想,如果在巴士底狱,甚至在见不到任何东西的单人牢房里,我都可以愉快地进行这样的遐想。
然而必须承认,在一个跟世界其余部分天然隔绝的丰沃而孤寂的小岛上进行这种遐想却要好得多,愉快得多;在那里,到处都呈现出欢快的景象,没有任何东西勾起我辛酸的回忆,屈指可数的居民虽然还没有使我乐于与之朝夕相处,却都和蔼可亲,温和体贴;在那里,我终于能毫无阻碍,毫无牵挂地整日从事合我口味的工作,或者置身于最慵懒的闲逸之中。对一个懂得如何在最令人扫兴的事物中沉浸在愉快的幻想里的遐想者来说,能借助他感官对现实事物的感受而纵横驰骋于幻想之间,这样的机会当然是美好的。当我从长时间的甘美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来时,眼看周围是一片苍翠,有花有鸟;纵目远眺,在广阔无垠的清澈见底的水面周围的是富有浪漫色彩的湖岸,这里我以为这些可爱的景色也都是出之于我的想象;等到我逐渐恢复自我意识,恢复对周遭事物的意识时,我连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确定不了了: 两者都同样有助于使我感到我在这美妙的逗留期间所过的沉思与孤寂的生活是何等可贵。这样的生活现在为何还不重现?我为什么不能到这亲爱的岛上去度过我的余年,永远不再离开,永远也不再看到任何大陆居民!看到他们就会想起他们多年来兴高采烈地加之于我的种种灾难。他们不久就将被人永远遗忘,但他们肯定不会把我忘却;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来搅乱我的安宁。摆脱了纷繁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种种尘世的情欲,我的灵魂就经常神游于这一氛围之上,提前跟天使们亲切交谈,并希望不久就将进入这一行列。我知道,人们将竭力避免把这样一处甘美的退隐之所交还给我,他们早就不愿让我待在那里。但是他们却阻止不了我每天振想象之翼飞到那里,一连几个小时重尝我住在那里时的喜悦,我还可以做一件更美妙的事,那就是我可以尽情想象。假如我设想我现在就在岛上,我不是同样可以遐想吗?我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在抽象的、单调的遐想的魅力之外,再添上一些可爱的形象,使得这一遐想更为生动活泼。在我心醉神迷时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连我的感官也时常是不甚清楚的;现在遐想越来越深入,它们也就被勾画得越来越清晰了。跟我当年真在那里时相比,我现在时常是更融洽地生活在这些形象之中,心情也更加舒畅。不幸的是,随着想象力的衰退,这些形象也就越来越难以映上脑际,而且也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唉!正在一个人开始摆脱他的躯壳时,他的视线却被他的躯壳阻挡得最厉害。
(徐继曾 译)
注释:
我的伴侣: 指戴莱丝·勒·瓦瑟。卢梭自1745年起即和她同居,直到1768年才正式结婚。
我的女管家: 即戴莱丝·勒·瓦瑟。
狄维尔诺瓦博士: 卢梭在莫蒂埃村时结识的朋友,博士头衔是卢梭开玩笑加的。
《自然分类法》: 瑞典博物学家、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林内(1707—1778)最重要的著作。
拉封丹: 此系卢梭之误。拉封丹曾问人可曾读过《巴录书》,而不是《哈巴谷书》。前者是次经(即历史上有过争议,最后才被列入正典的经卷)中的一卷,后者是《圣经·旧约》中的一卷。
阿耳戈号的指挥: 即希腊神话中带领50名英雄乘舟前往科尔喀斯去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
卢梭在圣皮埃尔岛居住是在1765年,而在1778年即去世,相隔仅13年。
赏析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这部作品可以说最集中、最突出地展现了卢梭本人及其创作的鲜明特色: 热爱自然,抒发感情,崇尚自我。而《漫步之五》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也是最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卢梭的人文理想在流畅隽永的描写中得到了真实完美的表达。
卢梭曾在《新爱洛伊丝》中写道:“大自然似乎不愿意人们看见它真正的美,因为人们的眼睛对大自然的美太不敏感,即使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也会看错它本来的样子的。大自然躲开人常去的地方,它把它最动人的美陈列在山顶上,陈列在密林深处和荒岛上。”因此,卢梭在《漫步之五》中描述的圣皮埃尔岛,虽是他在流亡途中短暂居住过的被称为“土块岛”的地方,但却被他看作是能够感到“真正的幸福”的伊甸园。卢梭以一颗细密的热爱自然之心,看到了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无与伦比的美。“这里的田地和葡萄园没有那么多,城市和房屋也少些,但更多的是大自然中青翠的树木、草地和浓荫覆盖的幽静的所在,相互衬托着的景色比比皆是,起伏不平的地势也颇为常见。”
热爱自然的卢梭身处在这景色宜人、幽静恬适的环境中,兴奋之情不言而喻。但在《漫步之五》中,他并没有费较多笔墨去描写自然的景色,而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自己闲逸的生活节奏完美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到岛上考察植物构造,纵目四望丰沃的原野与蔚蓝的群山;还是泛舟湖上,欣赏浓荫密蔽的岸畔;抑或仅仅是在湖边散步,呼吸清新的空气,都是那样地优美。在卢梭的深情回忆和描述中,这些恍若神仙般的生活,令读者为之陶醉,心生向往。而对于卢梭来说,记述这些生活,也是展现大自然在他心中激起的种种情怀,记下大自然启发他所作的沉思、默想和遐想。在漫步中,卢梭在和谐的大自然的抚慰下,处于心旷神怡的境界中,陶醉于广阔无垠的天地间,感到自己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同整个自然打成一片。而正是同自然的这种交融,决定了他文章风格的质朴,富于诗性,充满悠扬的音乐感。
置身岛中的卢梭万虑尽释,宠辱皆忘,宁愿就这样永世待在岛上。“人们只让我在这个岛上待了两个月,而我却是愿意在这里待上两年,待上两个世纪,待到来世而不会有片刻厌烦的……” 一生饱经风霜的卢梭,终于在晚年,在一种安静闲适的生活状态中悟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幸福不是狂热和 ,也不是转瞬即逝的片刻,而是一种单纯而恒久的境界。那里面没有什么强烈 的东西,有的只是平静与超然,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对于汲汲营生的现代人来说,卢梭的体悟不也是一种真切的启示吗?功名利禄,声色犬马,只是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狂欢的瞬间,却被无数人狂热地追逐着,而生命却在这种反复的 中麻木了。此时读一读卢梭对生命、对幸福的感悟,不啻为一剂补药,让我们发现,当这些短暂的乐趣逝去后,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可否认,让每个人都达到卢梭所说的那种境界并不容易。卢梭本人也承认,这并不是所有人,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感受的。要做到这一点,心必须静。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心静呢,卢梭认为,遐想是最好的途径。“有必要向欢快的想象力求助,而对天赋有这种想象力的人来说,它是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脑际的。那种并非来自外界的运动产生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不错,当有轻快甜蜜的思想前来轻轻掠过心灵的表面而不去搅动它的深处时,心中的宁静固然不是那么完全,然而却是十分可喜的。只要有相当的这样的思想,我们就可以忘记所有的痛苦而只记得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能够安安静静,这样的遐想无论在何处都能进行……”因此,无论是在圣皮埃尔岛,还是在家中,卢梭都能任思绪飞扬,尽尝遐想的甘美。
在遐想中,卢梭时常能够达到一种境界:“心灵无须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它可以寄托,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础;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时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既不显示出它的绵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单凭这个感觉就足以充实我们的心灵: 只有这种境界持续下去,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称为幸福,而这不是一种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这种境界类似东方的禅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焦虑不安到宁静淡泊,这对于历经磨难备受攻击的卢梭是来之不易的。那种乐天知命的超然态度,痛定思痛的深沉情感和饱经人生忧患、坎坷之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则更令人为之动容。
(张 丽)
卢梭创作的三大特点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感情作用和善于运用多种手法。
首先,卢梭的思想具有民主主义特征,他主张人民应该拥有自由和平等权利,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上。
其次,卢梭强调感情作用,他认为感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人类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他强调在政治制度中应该充分考虑人类的感情需求,包括人们的爱和同情心,而不是只关注权力和利益。
最后,卢梭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包括比喻和寓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的作品通常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之,卢梭的三大创作特点是他作品中的民主主义思想、感情作用和自我赞美,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魅力,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想真正了解卢梭政治哲学观点的人,不能指望仅仅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5)和《社会契约论》(1775)中获得对卢梭本意的解读,可以这样说卢梭思想本身
是矛盾的,其主张看起来有明显矛盾的地方,这可以说是因为卢梭本人思想的复杂性,同
时也可以说卢梭一直在为使人类摆脱自身所导致的困境多方面地寻求出路,而卢梭比其他
政治哲学家深刻的地方也就在于——他更深刻地和更广泛地注意到了人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表达了他面临这种矛盾的自我选择。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类和基础》可以说是《社会契约论》创作的基础,卢梭也就是从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类和基础》开始,展开了他政治哲学的建构,而要理解卢梭的微言大
义,首先就要清楚知道他整个理论的前提,即关于自然状态和公民社会的区分,而这种区
分的目的即发现那些是真正人性的东西。卢梭首先批判了同时代的政治哲学家像霍布斯、
洛克等把社会中产生的一些感情和权利归于自然状态下的人,并寻找人类的本来面目。也
就是说虽然“他们都否认依附于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共同体是人类完善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他们都试图从不依附于任何国家的个人那里推导出政治学的规则。但他们在描述那
个人时事实上描述的是生活于公民社会中的人”,“他们试图从人在公民社会中的全面的
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人的自然形象。”(《政治哲学史》)因为“了解自然的人需要心灵做
出几乎是超人类的努力,因为我们没有和他们接触的几乎,我们是已被公民社会侵蚀了的
文明的人。”(《政治哲学史》)。面对这样的困难,卢梭才去了两种方法来发现自然状
态下人的本来面目,第一种是借助于我们现在成为人类学的东西。第二种方式,通过反省
揭示人类灵魂的初步和最简单的动作。卢梭发现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并不具有,诸如嫉妒、
贪婪、理性等特征,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庸懒、离群索居,一切行为皆出自自然情感的
推动,也就是说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并不具有社会性,不具有希望过政治生活的倾
向,即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政治性动物”。那么这样一来,卢梭所谓的自然状态下
的
生活就是一种“离群索居”的,其特征不仅是社会的阙如,而且还是社会性的阙如,并且
人在本性上是平等的,仅仅存在的是物理上的差别,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奴役。卢梭
也以此就展开了对传统自然法的攻击,在传统自然法那里人在自然状态下服从自然法是出
于理性的选择或规定,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人服从自然法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人是理性
的动物,同时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道德的法则,而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具有理性,
他说:“我相信在这里可以看出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
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
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我们的精神活动能够使这两个原
理相互协调并且配合起来。在我看来,自然法的一切规则正是从这两个原理(这里无须再
加上人的社会性那一原理)的协调和配合中产生出来的。”自我保存和同情心成为了自然
人的本性,而自然法则是在理性产生以后才认识到的,对自然法的服从只能认为是“自然
情感”的驱使,在自然人那里这种服从是不自觉地,但把自然法植根于情感之中要比植于
推理或盘算更加强有力。既然社会性在自然人那里是阙如的,那么如何使自然人同动物区
分开来呢,卢梭又发现了在自然人那里还有两种品质是特有的,一个是意志的自由,一个
是人的可完善性,即“他几乎没有什么属性,而纯粹是潜能,没有终结而只有可能性。”
也就是说,自然人并没有善与恶之分,但却有成为善恶的可能。从这里卢梭为我们发现了
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四种本性,即自我保存(离群索居)、同情心、意志自由、完善的
可能性。而接下来卢梭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人的自然本性在公民社会状态下得以保存。
在近代政治哲学家那里,把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过渡理解为一个必然的自然过程。
那么卢梭这里,既然先于社会的人并不是理性的人,如何缔结契约组成社会呢?为了使自
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转变成为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卢梭认为自然的偶发事件如(岛屿的
形成,火山的爆发等)导致了人们心智的发展,即偶发事件将理智和理智的发展强加
给人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观念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在卢梭那里
有两中存在状态,一种是实存的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下人类自我理性并不完善需要依附于
他人,受他人奴役的状态,可是成为理性的不完善状态;另一种是理想状态,即他提出的
契约社会。卢梭认为既然人从自然状态转变为社会状态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那么要保持
人的自然本性只有在某种类型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在他看来,既满足个人又满足社会的合
法要求,解决之道就在于某种类型的社会。所以他提出的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
在于:“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
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
自由。”即“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
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
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而在这种社会下,人的自由就表现为人为自己立法,即自由就是人
服从于自己所立的法,而立法就是要公意代替个人意志,也可以说是个人意志融入了公意
那么对社会契约的义务代替了原始的自然同情心,公意下的自由代替了原来无限制的自由
,这种公意以共同体的力量进一步保证了自由的实现和人身的安全。公民在社会状态下象
自然状态一样自由,不服从于任何别人的个别意志,并且人在社会状态下自我完善,产生
了道德的约束,即对社会契约和法律的服从,更进一步说就是人们对共同体或集体力量的
保护和服从,这样卢梭就返回到了古典政治哲学的观念中去了,也就是说卢梭或者选择城
邦或者选择返回自然状态。
但人按本性来说,是懒散的动物,他们的真正乐趣在情感,特别是对他自己存在的感
受,人喜欢离群索居,喜欢品味自身的感受,而在公民社会不可能达到这一点,它要求人
达到对共同体的关注和忠诚。人离开了自然状态以后,“走向了一条通向公民社会,另一
条通向像卢梭那样的人的状况。一条期待着将来和人的转变,而另一条充满激情地渴望着
回归自然。”,“公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满足人们的深层需要,而梦幻者不能和他的
同胞很好地相处。”这也就产生了政治家与诗人或梦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也是卢梭为
我们留下的人类问题。
卢梭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上。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的文章主要在返回自然、描写自然以及崇尚感情、强调自我两方面探讨卢梭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返回自然是浪漫派的口号。
但它却是卢梭最早提出的。卢梭主张从丑恶现实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中。他在小说《爱弥儿》中,写道:“在自然的状态下,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他认为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能够更新人类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乡村。
扩展资料
卢梭的浪漫主义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有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在教育上顺应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提倡平等与自由等。
思想主张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人物简介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后世影响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卢梭在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教育的改革及方向具有重大启示。
1尊重儿童的天性,给儿童以自由
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玩物,可以任由成人指挥。儿童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卢梭呼吁保护儿童纯真的天性,让儿童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他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卢梭关于儿童的教育观点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如今不少父母都对子女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辅导班。这种对儿童刻意地、不合时宜的培养,往往抹杀了孩子内心的爱好,也牺牲了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间。如此的教育,在不情愿和巨大压力的状态下,儿童只会不堪重负,被动接受所学内容,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和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因材施教,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去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然后再给予孩子合适的引导。
2端正教育目的,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就教育目的而言,当今我国儿童教育出现了教育目的偏激、功利化的特点,考试和升学成为家长和孩子一生的奋斗目标,儿童生活的目标和内容也窄化为读书。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育都受到了轻视,甚至有些家长还利用金钱等诱惑来奖励孩子读书,读书已经失去了本身的目的。一旦升学目标完成,孩子便不知人生下步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不能在社会中很好地生存下来。这样的功利教育和卢梭的自然的教育是完全相反的,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卢梭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就是要使儿童学会谋生的手段,不受权贵、利益等的奴役,每个人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所赋予的权利。所以,儿童教育应该重视儿童的现在,儿童时期是人的整个生命中十分可贵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直接影响着人以后的学习、生活及世界观。家长、学校和社会切忌忽视儿童发展的过程而片面注重教育的结果。应该在自由的教育中不断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大自然、社会的各种联系,发展孩子的各种基本的能力,特别是重视孩子感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一个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体力和意志,面对社会具有独立思考和理智判断,符合天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3根据儿童身心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卢梭认为在儿童12岁之前的这个阶段不应该对其进行知识和道德教育,只应该对他们进行感官的训练。他认为在12岁以前,儿童理性尚处于沉睡期。因此,儿童在此前是没有理性的判断能力的,要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去对待儿童才能产生好的教育影响。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们有时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因此,当我们把自己认为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能灌人的是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而非真理。所有卢梭比较提倡采取“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目前,很多家长当他们的正面教育无效时,往往采用严厉处罚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家长在教育的孩子的问题上,应该多思考孩子的思维方式及心理特点,平等的以孩子的思维方式来对其进行教育,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卢梭的一些教育观点在当今社会看来也有不科学的地方,但是卢梭的教育思想给当今儿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启示作用。在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我们的家长、学校及社会应该坚持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科学地开展与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相适应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应该着眼于儿童的身心和谐的发展,而不是以功利的方式采取“拔苗助长”式的教育。
另外,卢梭在孩子的童年期间十分重视通过活动和感官刺激增加孩子的实际经验。他十分主张孩子接近大自然,在变化的环境和活动中进行学习。感受世界的种种变化。只有在变化中发展和成长,才能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卢梭也十分重视“直观教学”和“活动教学”的方法。这样能够激发起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且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一点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被长期关在家里,或者在学校中,生活范围狭小。学习的主要来源也源于书本,书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识有时候是枯燥和死板的,很难转换成自己的想法,孩子缺乏对世界的亲身的体验。因此适当地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回归自然,在活动中学习,适应了孩子的天性及身心特点,也使他们收获良多,便于他们理解知识并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为以后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小资产阶级性和社会局限性,但其教育理论还是有实践价值的。他对儿童的认识也值得我们参考。我们应更加关注儿童的天性,尊重他们,让儿童更加自由与快乐地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