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给衣食住行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科技给衣食住行带来的变化有哪些?,第1张

1、衣:玉米、高粱、秸秆竟能制衣

“玉米、高粱、秸秆都能用来制造衣服。”听到这样的说法,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个玩笑。然而,依托合成生物技术,这些已经成为现实。山西综改示范区的展厅内,陈列着柔软多彩的服装布料,还有用这些布料制成的衬衫、训练服。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公司副总裁臧慧卿说,相比传统化工工艺,从玉米、秸秆里提取出“绿色尼龙”,可大幅减少碳排放量。去年10月,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开工建设;今年2月,合成生物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太原揭牌。煤炭大省山西正在发力合成生物产业,并将其作为低碳发展的路径之一。

2、食:“固碳高手”微藻变身功能食品

太谷饼是山西省的一种传统名吃。日前,一款被赋予“灵魂”的太谷饼“火”了,饼中添加了1%至2%的藻粉,味道更鲜美。藻粉是由螺旋藻和小球藻等微藻磨制而成,除了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鲜,还是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保健品。

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微藻竟然是可以用火电厂、焦化厂排出的尾气饲养的。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烟气微藻固碳减排实验中心,一套完整的工业烟气减排系统末端耦合连接着一套微藻自动化培养装置,净化处理后的烟气进入装满培养液的试管中,微藻随着水泡不停翻滚。

“微藻固碳效率比普通植物高10倍以上,可以高效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转化为生物质。”山西恩懿生物科技公司总裁张亮说。

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顺利通过中试,正在一家焦化企业进行量产应用。张亮说,这改变了排放企业在烟气治理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现状,可以为排放企业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3、住:看上去像一团烟,却能隔千度高温

一把丁烷喷枪,对着1厘米厚的气凝胶毡,喷吐出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焰,几分钟后毛毡背后的鲜花却毫发无损,手摸上去只是略感暖意。这是记者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山西智创城NO7”看到的一幕。

华阳新材料集团研发人员江旭波说,绝热毡的秘密在于他们与深圳一家企业合作生产的气凝胶材料。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看上去就像一团烟,却是绝佳的隔热保温材料,1寸厚气凝胶毡的隔热性能相当于25块左右的普通玻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西各地高速路口的防疫卡点陆续用上了“气凝胶零耗能小屋”,冬暖夏凉,为基层防疫人员提供保障。最近,这种新型气凝胶材料还被用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2毫米厚的气凝胶材料,相当于50毫米传统材料的保温效果,寿命也更长。”山西阳中新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温孝忠说。

4、行:火电厂烟囱里冒出“新材料”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但也可以转化为巨大财富。”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院长宋维宁拿着一瓶黑色粉末告诉记者,“这是我们从大唐云冈热电厂的烟气里提炼出的碳纳米管新材料,这种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电极材料。”

在大唐云冈热电厂,排出的烟气顺着蜿蜒的管道进入捕集设备,经过冷却、吸收等多道程序,成为高纯度的液态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纳米管及其下游产品。

“碳纳米管就像工业里的‘调味品’,提升产品性能同时还能节省成本。”宋维宁说,碳纳米管被视为卷成管的石墨烯,具有异常的力学、电学性能,是新能源行业急需且供不应求的原料。

今年3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产出了第一批产品,并提供给天津力神电池公司试用。目前,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已经与多家锂电池厂建立联系。“技术创新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还开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宋维宁说。

1、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山西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2、豌豆糕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山西太原传统特色糕类小吃,属甜食,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

3、太谷饼

太谷饼,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4、郭杜林月饼

郭杜林月饼选料安全,配料讲究,工艺独特,程序严谨,制作精细,味形俱佳,是山西传统月饼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以郭杜林晋式月饼为代表的双合成糕点在太原市民中享有久远的声誉。

5、清徐葡萄

清徐葡萄,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0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清徐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此时此刻,端坐在电脑面前的我,虽然眼睛在不停地浏览着太谷的相关消息,但我的思绪,却飘回到了30年前的太谷。

相传在清朝年间,太谷城南的沟子村有一位富家太太,她喜欢吃饼子。偏偏这位太太还嘴刁,对佣人买回来的饼子总是感到不满意,这可把大家都给愁坏了。

据说慈禧西行的时候,也对太谷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将其定为了宫廷贡品。至此,太谷饼的身价陡增,很快享誉华夏,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舌尖上的美味。

在我的记忆中,30年前的鼓楼就是太谷的标志性建筑。每年的正月十五,鼓楼一条街总会挂满各种各样的花灯。

说到鼓楼,不由得又想到了太谷饼。在我的记忆中,二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就是鼓楼牌太谷饼。一直到我读高中的时候,书包里还会偷偷装一袋“鼓楼牌”太谷饼。

当电话普及到家家户户以后,我妈回姥姥家之前,总会给和姥姥住同一个村子的大姨打个电话“姐姐,河里有水吗?”我妈口中的河就是乌马河。

弹指一挥间,我已经迈进了不惑之年的门槛。曾经乌马河岸边安静祥和的画面,却永远挥之不去。还有我爸那句“你是从灰渣坡捡回来的,你妹妹是从乌马河捡回来的。”

今天的太谷,正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一通电话打下来,终于得知老家的亲人都平安无恙。我们一再安抚大家要听话,不要到处乱跑。

2022年,我们的抗疫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相信我的父老乡亲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加油!太谷!

任何事情我一直都建议大家去亲自感受,尤其是食物,单凭听到的描述、看到的口味都有可能使我们对这种食物产生误解。人与食物的关系绵延千年,食物是值得尊重的。如果你对哪一款美食产生兴趣,一定要亲口去试一试~太谷饼就是那种看起来和吃起来很不一样的食物。

没有吃过的人单单看,会误以为它是那种酥脆的小饼;

只有吃过的人知道,这款特产酥松中绵软甜糯,满口幸福古朴的味道。

太谷饼该是山西佐食中最广为人知的特产了,没吃过的闲谈随遇中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二。

对于太谷饼,地道的山西人早习以为常,或作点心垫吧肚子,或作礼品馈赠外乡友人;

爱它的人赞不绝口,不喜的人 just so so,还有闻者被安利真的去购买了却认为“有点甜”。(文章后段我会说到所谓产生“甜”口感的原因)

但是山西人吃太谷饼,吃的更多的是家乡情怀和文化历史。

从我而言,它好吃,也是真的不宜多食,还有要真的会吃才能品味到太谷饼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山西底蕴。

慈禧庚子年逃难长安时,途经太谷县,吃了太谷饼觉得甚好。回京途中,慈禧下旨要太谷饼面点铺随驾进京。但小小的太谷饼面点铺抗旨不愿离开故土,后太谷饼被定为宫廷贡品。关于太谷饼,这里有很多可以知道的事。

民国23年,蒋介石来到山西太谷县看望他的大姐夫孔祥熙。

孔祥熙请他品尝家乡特产太谷饼,太谷饼甜而不腻、酥软爽口的口感使蒋介石大为惊讶。

他摸着光头,连声说:“想不到山西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蒋介石后生在台湾超爱太谷饼)

而现在,这已经是一款足够成熟的产品。从我记忆以来就已经脱离了街边商贩现做现卖的小作坊生产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