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霭龄简介及个人资料,宋霭龄的丈夫是谁呢?

宋霭龄简介及个人资料,宋霭龄的丈夫是谁呢?,第1张

相比心系人民把一切献给国家的宋庆龄,呼风唤雨,长袖善舞的宋美龄,大姐宋霭龄知名度不高,因为她习惯于在幕后谋划一切。她深受西方文化洗礼,同时谙熟中国式人情世故。她去世后《纽约时报》这样评论:"这是一位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

宋霭龄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他们一家住在上海郊区的别墅里。10岁那年,父亲宋耀还特意如从美国订购了一辆自行车给她。母亲倪桂珍要女儿学习女红,宋霭龄不愿循规蹈矩,不想学做针线活,央求父亲让她到教会女校里学习。这一年,她才五岁。

转眼十年过去,宋霭龄已经是大姑娘了,父亲希望女儿留学美国。在他的筹办下,宋霭龄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邮轮抵达旧金山时,移民官员不准她入境,并威胁要把她送到拘留所,宋霭龄毫无惧色,竭力抗辩,几经周旋,终于得以踏上美国的土地。这段经历让她终身难忘,在回见罗斯福总统时质问他:"美国号称民主国家,怎么能这样拒人千里之外?"罗斯福总统不得不向这个小姑娘道歉。这件事引发了美国媒体的热议。

宋霭龄就读于卫斯理安女子学院。她不但在学业上表现优异,而且在表演和音乐上也颇有才华。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不久,她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又做了孙中山的秘书。在父亲的撮合下,她认识了孔祥熙。在那天的晚宴中,孔祥熙侃侃而谈,讲自己家族的历史,讲自己当年是如何营救被捕传教士的经历。

宋霭龄一时听得入了迷。在她看来,眼前这个男子既有商业头脑,又有革命情怀,还是基督徒,是一个理想的夫婿。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两人决定结婚。

民国时期的蒋、陈、宋、孔这四大家族。把控着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命脉。蒋我们都熟悉,不过多介绍,宋是宋蔼龄、庆龄、美龄家族,孔是孔祥熙的家族,是孔子的75世孙。

我们熟知的是宋庆龄与美龄两姐妹,宋庆龄嫁给孙中山,宋美龄嫁给了我们熟悉的蒋。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什么原因,宋氏三姐妹不是丈夫的第一任。

宋霭龄跟孔祥熙喜结连理之时,孔祥熙原配韩女士已死去,后经介绍认识宋霭龄,最后皆为夫妻;宋霭龄在1912年为孙中山做秘书,后因跟孔祥熙结婚,1914年推荐宋庆龄接手工作。

由于父亲与孙中山是好友,父亲是孙中山的认同者,所以,宋庆还小就崇尚孙。当了秘书,跟孙中山接触后,被孙中山的魅力折服。那时孙中山年近50,早娶妻生子。宋庆龄致电家人想要嫁给孙中山的事情。父亲不能接受,母亲也劝导她。不能阻止宋庆龄嫁的心。

当时,孙中山的妻子是卢慕贞。卢慕贞是旧式女子,婚后在家中照顾父母教孩子。思想上跟孙中山同步,做不了革命战友,是个令人敬佩的。在那时,封建与新兴之间的差距是大的,也因此,得知丈夫有了个亲密友人时,还是应约商谈离婚事宜。这个不懂革命,默默的方式成全丈夫,放他离开,成全他与别的女子。

孙中山离婚,变成单身人士,父母反对,宋庆龄义无反顾。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举行婚礼,此时,宋庆龄22岁,孙中山已达到49岁。

婚后,宋庆龄跟孙中山捍卫共和。思想一致、宋庆龄看来,这是美满、幸福的。幸福的日子是短暂,年纪渐大,孙中山得了肝癌,最终,在1925年逝世。

 

宋美龄活到106岁。政治生涯漫长,影响了历史。

说起孙中山和宋庆龄,立刻就想起鲁迅和毛泽东。想起鲁迅和许广平和马钰,想起毛泽东和陶斯咏和杨开慧和贺子珍和江青。曾写过:男人不论什么党什么主义,体内的荷尔蒙都是一样的。孙中山已经有了卢慕贞有了陈粹芬,但见了宋庆龄还是爱。关于孙中山的爱,原来想过一个问题,宋庆龄前,是大姐宋霭龄英文秘书的。宋霭龄就对孙中山没一点那个吗现在材料终于出来了,宋霭龄对孙中山也差一点儿,让宋查理及时发现给阻挡了。关于孙中山和宋霭龄早先为什么要那么想这男人女人不论老少,实在是在一起长了要日久生情。马克思爱燕妮不他爱,不然就不会有专门介绍马克思如何爱燕妮的小册子。可是,他和保姆照样有事。这一点,我们不能笑话马克思,马克思也是人。我们家有保姆,久了也得小心。问题是你别把人硬往神上宣传,该怎样就怎样别粉饰。毛泽东那边杨开慧带三个孩子东躲西藏,你一上山眼睛就盯住井岗一枝花就不好了。马克思和保姆是日久生情,你这也没日久呀越说越远了,拉回来。那么,宋查理是怎么及时发现了宋霭龄的变化“……看到霭龄的知识大有长进,她已不再只是给孙中山准备资料了。宋查理很为此感到满意。但他也发现了霭龄的秘密,……在孙中山谈话工作时她那毫无顾忌的含情脉脉的注视。凭他的经验,他知道女儿可能已坠入情网。”《艰难婚姻:为嫁孙中山离家私奔》于是,宋查理便把号称“山西首富”的孔祥熙引到了家里。说起来,宋查理即是老泰山亦是月下老,真是用心良苦。认识孔祥熙后,宋霭龄含情脉脉的注视渐渐地转向了。孔祥熙不是从前一些宣传里说的那样,只是蔣宋孔陈四大家族里的“孔”,这个人也很有经历。“孔祥熙在北京协和书院学习时,中国正处于反清革命到处酝酿发动的躁动中。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他和几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刺杀慈禧的密谋。”“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开始进行疯狂报复。孔祥熙为避免家乡遭受兵燹之灾,利用与外国学生的关系,在山西政府和联军指挥官之间牵线搭桥,进行斡旋,从而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避免了外国军队在山西的烧杀掳掠。”孔祥熙还是美国欧柏林大学文学学士和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也因了孔祥熙的努力,“美国人拨出了中国庚子赔款中的75万元,在太谷建立了欧柏林大学分校,孔祥熙把它命名为铭贤学校,自任校长。”至于孔祥熙是孔子的第几十几代后人就不多说了。宋霭龄要走了。孙中山说:“如果准备结婚,以后可以多留一些时间处理家务,每天只要能来两三个小时帮他处理一下最重要的事务,他都将非常感激。”“宋霭龄离开的时候,孙中山中断了和党内干部的谈话,亲自将她送出门外,握手道别后,又一直目送她的车子远去,消失在街道尽头。”让孙中山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姐走了二妹来了。“在宋查理和宋霭龄的引见下,宋庆龄与孙中山见面。当宋庆龄站在孙中山面前的时候,中山先生着实大吃一惊:“长高了,是个大姑娘了!19年前我还抱过你哩!不信问你爸爸。”全文(编辑:dq1024)

20世纪中国最耀眼的三姐妹,应该非宋氏三姐妹莫属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大姐宋霭龄,1889年7月15日生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三妹宋美龄, 1897年3月5日生于上海;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

宋氏三姐妹看上去不仅有相似的外貌,也有相似的品行,但三姐妹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甚至站到了政治的对立面。三姐妹年少的时候在家乡,青年则去了美国读书,在此之前,姐妹是一直相处在一起,随着各自嫁人,三姐妹开始聚少离多。大姐宋霭龄正值青春,嫁给了在日本留学三十四岁的孔祥熙,结婚后跟随丈夫回到国内,在家乡置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越来越大,他成为独霸一方的富豪。

都说宋霭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小妹宋美龄显得更爱权。当宋庆龄嫁给孙中山时,宋家是全然反对的,那时,妹妹美龄最懂姐姐,她支持姐姐追寻她的“英雄”。但在宋美龄想要嫁给蒋介石时,却没有得到姐姐的支持和祝福。

很快,她们已经站在了政治的对立面,有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三姐妹最后一次相聚是1944年于重庆,彼时,三姐妹也就五十岁左右,这次相聚,各自带着政治任务,为了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他们相聚于重庆。当年《新华日报》曾这样描述;孔夫人、孙夫人及蒋夫人联袂来渝,对于增强抗战力量,表现出最大热忱。

(宋氏三姐妹在重庆)

1944年7月9日,宋霭龄和宋美龄由重庆出发,同机前往巴西,宋庆龄到机场送行,这是宋庆龄和宋霭玲的永别,宋氏三姐妹亦再无聚首时。

1950年1月,宋美龄抵达台北,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大陆。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美龄独自去了美国,时空阻隔,没有再与庆龄联系。

宋庆龄跟随孙中山不断奋斗在革命的最前线,她也有了更多责任与禁锢,有一点毋庸置疑,她是爱国的,她牢记自己身上的使命,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但此时庆龄的身体也逐渐走了下坡路。

1979年五月,身体状况已经快要走到最后时刻,宋庆龄向美龄发出电报,但美龄却态度坚决地回绝了见面邀约。

1981年,宋庆龄因病去世,葬礼上也没有宋美龄的身影。但据香港《百姓》半月刊报道:接近宋美龄的人士透露,1981年5月下旬,她在得知宋庆龄病危及逝世的消息时,曾几次流泪,并为二姐向上帝祷告。

可最终,姐妹俩也未能如愿。

纵观三人的一生,她们的确走了大相径庭的道路,她们都是杰出女性的代表,因为政治,她们有了太多束缚和难以言说的苦闷,她们的选择已经身不由己。。。。

宋霭龄的丈夫是孔祥熙

孔祥熙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 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出身贫寒,办学起家

孔祥熙,字庸之,号子渊,1880年9月11日(清光绪六年八月初七)出生于山西太谷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孔家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孔宏用于明代万历年间到山西做官,后人遂落籍山西,经商谋生。到孔祥熙的祖父孔庆鲜时,因接掌堂叔孔宪仁所经营的票号,才渐臻富有。孔祥熙的父亲孔繁慈是个贡生,曾在票号担任过文案,因染上吸鸦片恶习,家境逐渐衰落。

孔祥熙五岁时由母亲庞氏启蒙教读,七岁时母亲去世,其父到太谷城西张村设私塾授课,他随父读书,从而打下国学知识的基础。

1889年,孔祥熙患了痄腮,请中医治疗未见功效,后来溃烂成疮,病急改往太谷前街基督教会所设的诊所求治,不久溃疮痊愈。治病期间,孔与诊所的洋大夫和护士们处得很熟,曾去参观教堂、诊所、学校等教会所设机构,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他由参观而留连,进而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1890年春,教会所办太谷福音小学招生,孔祥熙要求入该校读书,获得父亲的同意,但是族人多反对,认为违背了孔氏子弟读“圣贤书”的传统,经过多次争辩,最后以承诺只在校读书不信奉洋教,才被允入学。在1894年底,孔小学毕业,成绩优良,但对八股试帖之类的制艺却未学习。为将来打算,孔繁慈支持儿子继续念新式学堂,走求新知的道路。次年经教师魏禄义的推荐,到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美国公理会所设的潞河书院读书。孔在校学习勤奋,由于国学根底较好,在随同教士到校外讲道时,能把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结和起来以增强宣讲效果,因而受到书院的重视。潞河的女传教士麦美德对孔尤为关注,引导他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孔受教会宣传的“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对清政府的专制腐败不满。在听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兴中会的革命宗旨后,深受启发和鼓舞。孔和同学李进方于1899年在校秘密组织“文友会”,联络同学探讨新思想。

1900年义和团反帝运动爆发,各地教会首当其冲,潞河书院也被迫停课,孔祥熙暂时回到家乡。当时山西巡抚毓贤,正唆使清兵和拳民在各地焚烧教堂杀戮教徒,孔祥熙和妹妹祥贞也躲进福音教堂避难。由于形势日恶,孔家兄妹依靠族人和乡亲的掩护才先后逃离险境。而被困在太谷教堂内的美国传教士和中国教民共14人,则在半月后均被杀害。义和团被镇压后,孔祥熙找太谷知县料理了被害教徒的后事,并与同学张振福赴京向华北公理会汇报了太谷教案的情形,然后作为华北教会派赴山西教案善后谈判代表叶守贞和文阿德的助手,赴晋谈判。在办理太谷教案事毕之后,华北公理会对孔“忠心事主”的品质和处事干练的才能十分赏识,决定推荐孔祥熙到美国欧伯林大学学习。不久经潞河书院教务会议通过,由该校资送赴美。

1901年秋,孔祥熙在麦美德教士护送下赴美,入俄亥俄州欧伯林大学,起初主修理化,后来改修社会科学。1905年考入耶鲁大学研究院,研习矿物学。1907年耶鲁毕业时,获得理化硕士学位。孔自称对未来的抱负是:“提倡教育,振兴实业。”

孔在欧伯林读书时,与美国同学保罗·考宾(Paul L·Corbin)最为友好,曾相约学成之后返回太谷宏扬教会事业。孔返国之前,欧伯林大学的中国学社为孔举行欢送会,有人提出由孔捎回捐款,在太谷为死于庚子教难的传教士修筑纪念堂的倡议;孔则提出设立学校,启迪民智、造就人材,它的纪念意义更佳的意见,当场得到一致赞成。随后,为此募集到一笔为数可观的办学基金。

1907年秋,孔祥熙回到北京。那时正值清政府重用留学生之际,邮传部、北洋大学堂和长沙旅京士绅曾先后派人来邀请,孔均婉辞,决心返回太谷办学。起初,孔接办太谷南街基督教公理会明道院附设小学,继而在原址扩充增加中学课程,成为太谷的第一所中学。学校取名“铭贤学堂”(英文名OberlinSansi Memorial School),寓有纪念庚子年死难教友的意思。孔自任监督(校长)兼授史地、矿物等课程,教员多半由传教士担任,祥熙的父亲孔繁慈也在该校教授经史课。到1909年春,铭贤的学生增至一百数十人,原址不敷应用,经研究后于这一年的秋天把学校迁到太谷东关杨家庄孟氏别墅新址,并在这里进行了颇具规模的学校建设。(太原道注:有关铭贤学校参见本站山西高校之山西农业大学)

孔祥熙办学,德智体并重,并亲自教授体操。当时国内尚无现成的体育教材,他取法美国步兵操典,自制木枪,操练学生。由于课程内容新鲜,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太谷商会会长慕名前去礼请孔祥熙担任商团教官,代为训练商团团员。不久,太谷警局也请他担任顾问,由此孔和太谷地方治安力量也有了密切联系。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10月29日太原光复。此时太谷的清政府官员早已闻风隐匿,地方群龙无首,从太原溃散出来的清兵成群结队直奔太谷。士绅们要求孔祥熙出面维持治安,他慨然从命,称太谷义军司令,调集商团团员和铭贤学生组织的义勇队,执枪闭守四门,孔自率一队登上北门,向围城的溃兵作劝导并答允散结川资3000两,使溃兵绕城外而去,从而使太谷免遭劫掠。随后,各界集议将本县商团及铭贤部分学生武装起来,成立太谷营务处,推举孔祥熙为营务处总办。附近各县知道后,也纷纷仿效太谷的办法。当山西革命军和清军在娘子关交战时,铭贤的十多名学生组成敢死队,奔赴前方参加抗击清军,孔则负责维持地方秩序,直到南北和议告成。

宋霭龄,(1889—1973),原籍文昌(今属海南),生于上海。1904赴美国留学,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1910年毕业后回国。1912年任孙中山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秘书。1914年9月与孔祥熙结婚。婚前介绍妹妹宋庆龄接替自己的秘书工作,孙表示同意。1915随丈夫回故里省亲,帮助丈夫主持铭贤学校事务。1927年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大姐宋霭龄初时也曾附和母亲一道反对蒋宋联姻,但后来被宋美龄说服,“这桩婚事自始至终都是我自己做主,与阿姐何干?至于蒋介石和我结婚是为了走英美路线,那更是天大的笑话……”从而促成蒋宋联姻。1929年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支持蒋“剿共”。抗日战争时期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1947年去美国。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宋霭龄在学生时代,就是个聪明、大胆的女子,曾经当众质问过罗斯福总统。

宋霭龄以精明,厉害著称,连蒋介石也畏她三分。蒋介石的侄孙兼副官蒋孝镇说:“委座之病,惟夫人可医;夫人之病,惟孔可医;孔之病,无人可治。”

宋霭龄积极协助孔祥熙,使得孔祥熙在出任参议期间做了几件颇为风光的事。

宋霭龄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后才有介绍妹妹庆龄接替工作,而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正是由于宋霭龄的竭力支持与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蒋宋联姻,以致给民国历史添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宋氏三姐妹原籍河南安阳

关于宋庆龄的家世,人们只知道她原籍海南省文昌县,对其先世祖籍安阳,其远祖即是北宋名相、安阳籍韩琦,知道者甚少。

现根据专家的考证,宋庆龄的远祖就是北宋时期的三朝贤相韩琦。韩琦(公元1008年1075年)字稚圭,相州安阳人。

韩琦有子六人:忠彦、端彦、良彦、纯彦、粹彦、嘉彦。

韩嘉彦,字师茂,生于治平四年(1067年),娶齐国公主(神宗第三女)为妻,拜驸马都尉,终赢海军承宣使。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卒,谥端节。有子六子:韩恕、韩诏、韩诫、韩谘、韩瑛、韩燮。

韩诫,字文仲,生于绍圣元年(1094年),历任团练使、防御使、承宣使。孝宗隆兴二年卒。有子三人:侃胄、仿胄、佗胄。

韩仿胄,字秉实,生于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曾任韶州通判。隆兴二年卒。

韩缙选,字时举,生于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为韩仿胄独子。家居雷州海康县,曾任湖州知州,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卒。有子二人,长子韩世卿,次子韩显卿。

韩显卿,字灼道,生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曾任廉州知州。他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抱宗谱渡过琼州海峡,定居在当时尚属蛮荒之地的海南岛文昌县的古路园村。成为海南韩氏一世始祖,为安阳韩琦第六世孙。

韩氏改为宋姓,始于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宋庆龄的祖父韩鸿翼是一位崇尚儒家观念的商人,为人宽厚,热心公益事业,因经办赈务,耗尽了积蓄,家境渐趋贫寒。1863年,宋耀如出生于海南文昌县古路园村,取名韩教准,小名阿虎,弟兄三人,兄政准,弟致准。

1872年,韩教准九岁时,因家庭贫寒,不得不随哥哥政准,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当学徒。1875年,韩教准过继给在美国波士顿经商的姓宋的堂舅,并随养父远渡重洋,到美国学习经商。从此改名宋耀如,又名宋嘉树。养父对其关怀备至,专门为他聘请了一位通晓美国革命史的英语教师,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受了林肯等人的民主革命思想,从而也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暴发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的民主革命。

渐渐长大的宋耀如随着眼界的开阔,并不安于一个小店员的生活,强烈希望能够上学读书,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但是遭到一向务实经商的养父的拒绝。宋耀如16岁时决心逃出家门,外出闯荡在一艘缉私船上当了杂役,并成了一名基督教的信仰者,于1880年举行了洗礼仪式,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基督教徒。在里考德牧师的关心和支持下,终于进入了神学院杜克大学圣三一学院就读。其间除了学习神学知识外,进一步强化了民主思想,并称颂支持美国的黑人解放运动。1885年,当其于圣三一学院毕业时美国掀起迫害华人的恶浪,唐人街被烧,大批华工惨遭杀害,宋耀如对此十分愤慨,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海外华人受人欺凌的状况,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必须在千百万人心中点燃民主革命的火炬,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他决定尽快回国,用民主革命的思想去唤醒国人。1886年1月宋耀如回国到了上海一边传教,一边从事反对殖民主义和推翻清政府的宣传活动。在传教期间,与倪桂珍结婚。以后宋耀如又自己经商,并用经商所得举办公益事业,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一个儿童乐园和一间大众医药所。随后他又创办了“华美印书馆”。1894年,宋耀如见到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为他的革命思想所倾倒,从此就全身心地追随孙先生成为坚强的反清革命志士。他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他倾全部精力为革命筹集巨额经费,并在宣传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民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于1918年5月病故。

宋耀如共有三子三女,宋庆龄是其二女儿,于1893年1月出生在上海。她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并于1915 年在日本东京与孙中山结婚。孙中山逝世后,她积极支持并参与了中国***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等领导职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从宋庆龄到海南韩氏第一代始祖韩显卿为第二十四代;上溯到安阳籍北宋名相韩琦为二十九代。

宋庆龄的伯父韩政准,无后嗣。三叔韩致准,生三男:长子韩乾丰,已故;次子韩德丰,已逝;三子韩裕丰,是宋庆龄的堂弟,现仍居住海南岛古路园村,虽然年近百岁高龄,身体仍然健旺。

宋庆龄祖籍安阳,是安阳人民的骄傲,是韩氏后裔的自豪。

·宋霭龄

中国民间说宋家三姐妹,宋霭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

徐家涵说:「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三个家族发生内部摩擦,闹得不可开交时,只有她这个大姊姊可以出面仲裁解决。她平日深居简出,不像宋美龄那样喜欢出头露面。可是她的势力,直接可以影响国家大事,连蒋介石遇事也让她三分。」

蒋介石的侄孙蒋孝镇曾对军统头子戴笠说:「委座之病,唯宋(美龄)可医;夫人之病,唯孔(霭龄)可医;孔之病(孔家贪腐)则无人可治。」

《纽约时报》形容她:「这个世界上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掠夺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缄默的气氛中辞世了。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宋家三姐妹的后半生,为何彼此之间毫无来往且无昔日姐妹情分?

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宋氏三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而就是这样神奇的三姐妹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巨大。宋氏三姐妹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是宋庆龄和姐姐妹妹不和,反而是宋霭龄和宋美龄,依旧好得很。

其实,三姐妹之间关系还是很密切的,毕竟骨肉亲情这份感情是难以割舍的。在1949年以前,国民党特务曾经想要对宋庆龄下毒手,宋美龄知道以后便大怒,保护了宋庆龄。只能说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立场下,是不可能行走的很密切,国共之间,水火不容,各自自己的身份又影响太大,所以纵然是姐妹情深,也不能来往。

随着抗战胜利,国共内战爆发,三姐妹之间恩怨难平,最终由于各种矛盾不得相聚。因为宋子文与孔祥熙在职位上的矛盾,宋霭龄与宋子文之间分崩离析,宋霭龄、宋美龄、孔祥熙离开大陆,到了美国,此生就再没回到中国。

过多久蒋介石政权倒台,败退到台湾,宋霭龄的丈夫去了美国后,蒋曾打算开除孔的党籍,宋美龄一听,又站了出来。宋美龄跑去和蒋讨论此事,说着说着便争了起来,最后败下阵来的是蒋。在宋美龄的斡旋下,蒋为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不得不宣布“暂缓”开除孔的党籍一事,说是“暂缓”,实则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所以孔到死也没被开除党籍。

而宋庆龄则留在了大陆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三姐妹天各一方,不过大姐宋霭龄与小妹宋美龄两人在美国还是有来往。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去世,三姐妹曾意图相聚,但终因政治原因,没有成行!

可见,宋家三姐妹的感情从没受到过政治的影响,正是政治确实阻隔了她们之间的嘘寒问暖。

当然因为政见的不同,她们三人也天各一方,其实晚年的宋氏三姐妹,也不能说她们的关系极为冷淡,让她们难以相聚的原因就是因为政治。而宋庆龄的选择也让她逐渐远离了自己的两个姐妹,同样的道理,宋美龄和宋霭龄的选择,注定让她们不能和宋庆龄相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18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