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第1张

[《岁月如歌》读后感]

\x05\x05\x05

《岁月如歌》读后感

王晓玉

暑假,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岁月如歌》读后感一位学术造诣、教学成效、待人之道都有口皆碑的老师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我被于老师的精神感动着,被于老师的行为震撼着

于漪老师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迈入语文教学的殿堂,成为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但她并不满足,在教学语言的能力上大下功夫使教学语言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有文化的含量,让学生置身语言美的环境中用她的话说就是“用语言粘住学生”不仅如此,还要力求课堂语言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说话节奏和谐,抑扬顿挫,创造课堂气氛,牵动学生思绪,叩击学生心弦更值得敬重的是她在实际行动上所下的苦功夫从苏联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言中,于漪老师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锤炼教学语言,研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用语言所弹奏出来的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较为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在教学语言常是不经锤炼的,而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语言技巧又是一个好老师所必去具备的于漪老师在规范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质量上,追求着完美,用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口头语言她写下上课的每一句话,自己修改,背下来,再口语化每天都要将上课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每堂课心中都很踏实,丝毫无漂浮感一步一个脚印,打造自己的语言工程我自己在教学中的这方面也时常有窘迫感,真是有些汗颜呀!自己不学习,哪来源头活水尤其在信息、知识迅猛增长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工作之前的在校学习期间,就完全掌握了他今后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教师如果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没有威信

于漪老师说的“我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但一辈子在学做老师!”这是何等谦虚的胸怀!这也是她对事业的真诚,读后感《《岁月如歌》读后感》

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不为物质所累,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这是我读完《岁月如歌》后最大的感想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也许在每个班级都有让老师头疼的学生,比如纪律不好,比如学习成绩差等等,但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不能因为一方面的情况就否定他的所有

听着于漪老师的话,看着于漪老师的书,学着于漪老师的课,她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无不使我为之倾倒回顾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岁月如歌,往事历历在目,我为她坚定的教学信念而折服,为她生动的教学语言而惊叹,为她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 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将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学做教师,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之歌\x05\x05\x05\x05\x05\x05\x05

\x05\x05  〔《岁月如歌》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教师的语言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她像一股清泉流过沙漠,于是沙漠开始有了绿洲;她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她像阿里巴巴的神奇咒语,使知识宝藏的大门訇然洞开;她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给人类带来文明之光,照彻上下五千年。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不仅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习语言。教师哪怕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轻轻的话语,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影响。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行径,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若能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教学就如添加了催化剂或润滑剂,达到因势利导、峰回路转的奇效。

一声情并茂的导语令人陶醉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应当有文采的,教师的语言尤应如此。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又含蓄的语言,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而讲究遣词造句和修辞的语言更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例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无怪乎她的学生要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了。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老师那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二循循善诱的话语发人深思

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犹如一个个路标,可以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两个名字》一课中的“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句式时,信步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同学生们进行了轻松愉快的对话。

“你好,我有一支铅笔。”贾老师左手举起一支铅笔,右手握着一位小朋友的手说。

“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小朋友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了自己的铅笔。

接着,贾老师亲切地示意这位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

孩子们纷纷争着和老师对话。这时,贾老师却让孩子们先说,自己后答,并且这样启发孩子们:“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对话的难度增加了。学生们在认真地思索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合(愉快地):“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就这样,贾老师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在一次看似随意的语言训练中,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

三幽默风趣的语言促人警醒

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幽默是一种妙趣横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是教师智慧的闪现。教师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若能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在笑声中明辨是非,认清美丑。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老教师的课,这位老师走上讲台后,班长发出了“起立”的口令。可有两个同学仍猫着腰,撅着屁股,忙着写什么。老师扫视了一下同学们说:“我站得端端正正的,有的同学屁股都不舍得离开凳子,只伸了伸腰。不行,我吃亏了,咱们得重新起立一次。但这不怪我,对吧”同学们都笑着看那两位同学,两位同学在大家批评的笑声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一次起立,全体同学站得恭恭敬敬,老师满意地笑了,大家也报以会心快乐的哗笑。

这位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学生不尊重老师,而是采用与学生“斤斤计较、不依不饶”的做法。看起来似乎可笑,实则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比起直露的语言更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

四赞美激励的言辞使人振奋

教师的语言最忌讳“冷”、“硬”、“辣”。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对学生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多几分耐心,多几分爱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雪中炭”、“三春雨”、“六月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例如:

有位后进生,学习不努力,经常**逃学,虽经班主任教育,但转变小。一天他**进校被领导发现送到班里,同学们议论纷纷。班主任了解是他来校迟到,当时校门口正统计各班迟到人数,他怕影响班级荣誉,又怕耽误上课,就**了。这时班主任便对全班同学说:“过去王某某**,今天又**,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错误。过去他是向外翻,是逃避上课去玩;今天他是向里翻,是为了学习,这中间有进步。试想,这样下去,我们大家谁不相信他一定会成为好学生”老师的话使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以后上进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

不管怎么说,他总是迟到了,批评他是有理由的。可班主任却来了一番激励,话语非同一般,效果自然良好。

五目中有人的抚慰温暖人心

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心灵的关爱。面对学生,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冷静、克制,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别让“语言暴力”(有时可能是无意中的)刺伤了学生的心!

一位老师在讲课时,解释词语“畸形”是“发育不正常的形态”。突然发现一位女生的头低了下去。动作虽小却使老师脑子里闪电般地出现了这个女学生吃力地用左手写字的形象,想起了那位家长曾介绍过,由于医生的不负责任,影响了该生右手的发育……于是老师不动声色地加了一段即兴补充,说:“有人拿别人的畸形当作笑料,这是把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极不道德的。懂事的孩子应该同情关心畸形、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这才是有高尚情操的、克服了低级趣味的好学生。”话音刚落,女学生也已抬起了头,恢复了常态。事后这位老师长吁一口气说:“我一时疏忽,差点损伤了一颗稚嫩的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只有教师多一份爱心,学生才能多一份温馨。

六正话反说的批评鞭策后进

其实教师对于学生,不光是学会赞美的艺术,但当学生有错误之时,对于学生的批评和指正也同样是一门艺术。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可以起到效果,但真诚中肯的批评则更能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起到振聋发聩和深入心田的效果。

例如,一位班主任发现不少青年学生躲着吸烟,危害极大。但不作正面指责,而是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吸烟的好处。吸烟的好处至少有四:一则可以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夜剧咳,小偷怎敢上门。二则节省衣料。咳的时间一长,最终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三则可以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就惟妙惟肖,用不着化妆了。四则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

教师正话反说,寓庄于谐,似乎是一本正经的说笑话,却设置了一种心理相容的教育环境,对吸烟学生进行了耐人寻味的教育。

当然,教师对教育对象施教,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随着科学的进步,教育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无论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程度如何之高,都替代不了教师通过讲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本方式。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增强语言基本功。

李映武,语文教师,现居湖南祁阳;杨小君,语文教师,现居湖南桑植。本文编校:高述新

  课堂评价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语言。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但是怎样把握好尺度,运用好课堂评价语言,还没有成型的法度,还要靠一线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摸索。学习、思索、观摩名师课堂,总结出一些名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从而使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能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正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将人的素质要提高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和个性的尊重,而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又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对学生个性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评价语言的成功运用,不仅能够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再来看名师们的课,看着他们在方寸讲台前激情挥洒,运筹帷幄。看着平时并不活跃的一群孩子,在名师的课堂上,真像着了什么“魔”,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妙语不断。我不禁深思: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他们的秘诀在哪里?他们的课堂魅力在何处?捧着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标的精髓,深入细致地解读他们的课堂,于是豁然开朗:且不说他们那精心巧妙的课堂设计,光是精彩的课堂评价语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艺术化的评价语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一些名师课堂评价语言艺术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评价语富有激励性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上《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有学生提问:“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笑了。问问题的学生很后悔,责怪自己怎么问了这么一个蠢的问题,谁不知道,“万万”是“亿”的意思。于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字‘亿’,反而用了两个字‘万万’呢,谁来解释?”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积极思考起来,发表着各自不同的意见。于老师最后总结说:“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这个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反问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那种羞愧、自责心理一扫而光,仿佛自己一下子又聪明了许多。于老师在这个案例中的行为、诱导,无疑是对学生最大的激励,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

老师发自内心而富有激情的表扬与鼓励,远远比形式上的让学生鼓掌说“嗨、嗨,你真棒!”要来得有实效。当然激励式的评价还应常结合体态语言来给予激励性评价:翘翘大拇指;鼓鼓掌;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一个鼓励性的点头和赞许的笑容,都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生动丰富的激励性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评价语富有准确性

有的教师由于理解上的偏差,认为课堂上如不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就是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违背,于是课堂上出现“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与奖励。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其实表扬和奖励也应有个“度”,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准确、及时、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

一位老师上《咏华山》这篇课文,在理解诗句“回首白云低”时,请了一个小朋友上黑板去贴白云。只见这个小朋友胸有成竹,不假思索地把白云贴在山顶上。老师询问下面的小朋友,这样贴对吗?几乎是全班小朋友回答,对!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白云总是高高地飘在天上,当然应该贴在山顶上。老师没有简单地否定大家,而是进行了引导:“小朋友,平时我们都是站在平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文中的小诗人是站在哪里看白云呀?”“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的白云会在哪里呀?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就明白了。”在一阵小声的读书和议论声后,原先那位贴错的小朋友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了!”老师就请他来重贴,这回是真正理解了,他把白云贴在了山腰间。老师就及时给以了表扬。在刚才老师的评价过程,针对性很强,通过引导,提醒学生处在不同地方,看到的东西的位置就不一样,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

三评价语富有幽默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进行课堂评价时,风趣幽默、生动优美的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生动的语言,与正面说教相比,它没有那种耳提面命的强制性;与批评指责相比,它不会有简单粗暴的弊端。幽默的和风细雨、诙谐轻松,可以使它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匡正纠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特级老师的课上,我们常常能听到学生们和听课老师们发出的一阵阵笑声,这些笑声,很大程度上缘于教师幽默式的教学评价。

李镇西指导朗读《荷塘月色》片断。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1

 随着《岁月如歌》一页页地翻开,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于漪老师正一步步走入我的心灵,其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满腔的热情在我的心中一次次掀起了涟漪,而整本书中我最受到震撼的就是朴素的四个字“胸中有书”,因为这恰恰是我过去教学工作中的困扰之处。

 从事教学工作也多年了,自认为还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但总感觉少了一块。备课时着重研究每一课内容,但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却没有认真思考,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而于漪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必须有整体的柜架结构,要考虑中学阶段的“序”,初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高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一定的年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含糊不得,这样思考问题的立主点高了,才能高瞻远瞩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过去我是缺乏对一门学科的整体把握,政治课作为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拥有健康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根据这个总的教学目标,每一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形成一个序列,循序渐进。例如,六年级侧重于在家庭和学校生活学会如何与师生、亲人相处,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七年级学会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己;八年级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九年级则通过国情、责任心和成才落实民族精神的教育。这些阶段目的要求,通过每年每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来实现。

 其次,胸中有书不仅仅是钻研教材,更需要读些理论,读些文史哲理经典,作为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和本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当读到于漪老师谈到诗中用词描绘色彩的多种方法时,从古诗的例举到现代钱钟书的评论,正是这种深远的文化底蕴才使于漪老师深深地粘住了学生,这也是我有时上课觉得有些知识觉得不能说透的原因所在,平时缺乏深厚积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读到这里,也真正体会到了导师王老师冒着酷暑多次到书城为我们选购好书的良苦用心了。

 《岁月如歌》的扉页上写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与其说这是于老师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注解,不如说这是对我们教学后辈的激励。我要做的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探索。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2

 最近,非常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书,感触颇多。然而,最使我心弦为之震撼的是于老师讲的”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每每合上书,”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总是牵动着我的神经,我咀嚼着它的酸辣,品味着它的香甜,感受着它的无穷韵味。这句话最好的说明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这也是我们这些刚刚步入讲台的年轻教师所要理解、领悟、行动的!

 于漪老师认为: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伤痕有快乐,有失落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教育征程中自己的不足与遗憾,每想到此,总对学生心怀愧疚。自问当时确实尽了力也尽了心,可悲在就那么点认识水平,那么点业务实力,那么点文化底蕴,用不出力气。教育事业真正就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所以教师的追求和学习也应该是永无止境,不断的探索下去。于漪老师一切为了民族,一切为了学生。于漪老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漪老师的敬佩。

 “一辈子学做教师,”需要“五心”。一是爱心。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的教育犹如行尸走肉,毫无生机。二是信心。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信心+实干=成功,如果连做事的信心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教育。三是专心。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四是恒心。永远坚持做你的这项工作,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得到你所希望的成果。第五是虚心。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心态,不要自满,这样你就能够永远的保持与时俱进的势头,永远不会落后。所以,一辈子做老师,要具备这五心,缺一不可。

 “一辈子学做教师”蕴藏着于老师豁达的胸襟,谦逊的为人。于漪老师任教数十年,她是”育人一代师表,教改一面旗帜“,是”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竟然”一辈子学做教师“,”总对学生心怀愧疚“,这样的做人,确实令我们这些后辈学子既感到汗颜,也是一种教育和鞭策。正是这种严于律己、谦逊为人的品德,成就了于老师一番光彩夺目的事业,成为师者之楷模。

 “一辈子学做教师”既是于老师从教事业历程的真实写照,更体现着于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执着和追求完善的精神。真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于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于老师,却教起了语文,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有点难度,但是于老师做到了,从开始教学时的辞不达意,到用语言”粘“住学生;从开始时”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到成为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从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到”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至高点“等等,无一不说明于老师治学的严谨、对事业执着的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于老师说,教育事业真正遗憾的是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她如此而言,是因为在不断地探索教育的新思路时,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教育永远是有缺陷的。

 轻轻合上《岁月如歌》,无论是于老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还是一名语文特级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学校领导;无论她屈居于低贱的牛棚里,还是站在那神圣的讲台上,在于老师的生命里,弥漫着的总是不变的大爱光芒,这既是对事业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做人的境界。我坚信,在于老师高贵的大爱光芒照耀下,定能激发我们这辈年轻人更健康的成长。

 于漪老师回忆录,回顾这位优秀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3

 《岁月如歌》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

 感受一、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感受二、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教师所个所追求的。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

 感受三、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

 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学校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每个现今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探索之路。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4

 读完于漪的《岁月如歌》,我最大的感触是学无止境,教育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而教师的成长首先需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书中,于漪老师的一些观点让我有切身的体会。

 她说:“我总觉得别人分析教材写的资料,是别人潜心研究所得,对我来说,总隔了一层,只有经过自己独立钻研,所得体会才是真切的。犹如不知名的小花,虽不名贵,但植根于土壤,有活泼的生命力。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指导学生学习,就不会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就能真正受益。”

 于漪老师主张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要独立思考,对于语文的每一篇文章,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解读,都要亲力亲为,毫不含糊。此外,于漪老师在《岁月如歌》的“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一章中还提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一定要非常明确,只有把文道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进行教学,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学生在弄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启发与感染。”

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5

 暑假,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位学术造诣、教学成效、待人之道都有口皆碑的老师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我被于老师的精神感动着,被于老师的行为震撼着。

 于漪老师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迈入语文教学的殿堂,成为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但她并不满足,在教学语言的能力上大下功夫。使教学语言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有文化的含量,让学生置身语言美的环境中。用她的话说就是“用语言粘住学生”。不仅如此,还要力求课堂语言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说话节奏和谐,抑扬顿挫,创造课堂气氛,牵动学生思绪,叩击学生心弦。更值得敬重的是她在实际行动上所下的苦功夫。从苏联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言中,于漪老师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锤炼教学语言,研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用语言所弹奏出来的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较为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在教学语言常是不经锤炼的,而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语言技巧又是一个好老师所必去具备的。于漪老师在规范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质量上,追求着完美,用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口头语言。她写下上课的每一句话,自己修改,背下来,再口语化。每天都要将上课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每堂课心中都很踏实,丝毫无漂浮感。一步一个脚印,打造自己的语言工程。我自己在教学中的这方面也时常有窘迫感,真是有些汗颜呀!自己不学习,哪来源头活水?尤其在信息、知识迅猛增长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工作之前的在校学习期间,就完全掌握了他今后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教师如果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没有威信。

 于漪老师说的“我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但一辈子在学做老师!”这是何等谦虚的胸怀!这也是她对事业的真诚,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不为物质所累,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这是我读完《岁月如歌》后最大的感想。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也许在每个班级都有让老师头疼的学生,比如纪律不好,比如学习成绩差等等,但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不能因为一方面的情况就否定他的所有。

 听着于漪老师的话,看着于漪老师的书,学着于漪老师的课,她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无不使我为之倾倒。回顾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岁月如歌,往事历历在目,我为她坚定的教学信念而折服,为她生动的教学语言而惊叹,为她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将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学做教师,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之歌。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读《倾诉如歌的岁月》有感

        于漪老师是我国首批特级教师,在她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从基层的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做起,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管理思想,假期里我潜心阅读了《倾诉如歌的岁月》,引发了我心理的大地震。

      《倾诉如歌的岁月》共分为:且行且歌且珍惜,韶华流年歌未央,如歌岁月鼓人心三个篇章,从旁人的视角向我们描述了于老师从教生涯中的酸甜苦辣。书中一行行细腻真情的文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教会我们教育人立德立志、为人师表、忠诚敬业,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教育大师的家国情怀、孜孜矻矻、大爱无声、诲人不倦,“一片丹心育桃李”的灼灼信念。

      一、厚植爱国情怀,扛起责任担当

        于漪老师说:“教师责任大如天。”教育的本质不是“育分”,而是“育人”,我们不能以机械的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而是要教育学生先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尤其要在教学中时刻渗透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不忘初心,身体力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践行者。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专家、学者提议,将高中语文课程设为拓展型课程,她为之奔走呼告:母语教育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最终教材编写采纳了她的意见,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基础性课程。于漪老师说:“基础教育教材是给学生打基础的教材,反映国家意志,什么作品能选,什么作品不能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因这份痴情,这份视教育如宗教般的虔诚,她就读的镇江中学曾经的校训:“一切为了民族”,成了于漪老师终身的政治信念,师魂基因,更成为了她一生的追求。

        我们一肩挑着学生的明天,一肩挑着民族的未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敢于对学生的错误价值观说“不”,不能含糊其辞,因为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关乎学生的生命质量,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我从于漪老师的身上体会到了“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奠基者,它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未来”的责任担当。

      二、追求永不止息,锤炼教学艺术

      于漪老师说:“教育是真正遗憾的事业……教师的追求永无止境。”她“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谦逊和孜孜矻矻的精神让人感佩不已。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一身正气的校长,是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尚且每篇教案后必写教学后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上千节公开课从不重复,即便是同一篇文章,一教有新,二教再新,三教更新,对教学艺术精益求精,我们寂寂无名之辈又有何停止追求的理由。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当是涓涓溪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要一清如水,教师就要有源源“活水”,就得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这样自己的教学才能大道至简,臻于佳境。

        三、播洒爱的阳光,厚积校园文化

      对教育而言,爱就是一种文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漪老师是陶行知老先生爱的教育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发扬光大者。她不仅爱工作、爱学生,同样爱家人,爱生活,爱家常劳作、爱生活中的一切。伟大未必“为大家舍小家”,往往是平凡得有血有肉。

        于漪老师将润物无声的大爱,洒向学生的心海,自己的儿子黄肃得了败血症,高烧40度,持续半月,她潸潸泪眼中仍闪现的是身后的学生;为了走近学生,她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研究学生喜爱的周杰伦,进而理解学生;她将爱播在家人心间,除非万不得已,外出参加活动,哪怕再晚,也要赶回去给黄老先做饭;为了让儿媳多睡一会儿,她总是很早起床、买菜、做早饭;她将爱种进青年教师的心田,时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爱每一位自己熟识或陌生的人,甚至爱屋及乌,涉及他们的父母、孩子。她把别人的需要当做自己的需要,在满足别人的需求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他在任上海第二师范校长时,为了把朱震国老师挖到自己学校,为朱震国老师疏通关系,解决编制,背地里欠下了一屁股的人情债,用一年几次的讲座还债,一还就是好多年。“士为知己者死”,领导如此,教师又当如何回报,可想而知!

        2020年9月,我有幸成为了学校管理层的一员,我常常感觉恍然如梦,自感德能不足,未能胜任,当老师喊我主任时,内心总是惶恐不安。我只能牢记:“你的最大需要就是别人需要你!”

      我们的温馨校园建设已经起步,挡风的棉帘、滚烫的热水、绵软的拖鞋、四中人的幸福早餐、人性化的请销假制度、不拿鸡毛当令箭过度管理……无一不慢慢深入人心,凝聚了人心,成为最厚重的校园文化,我庆幸我可以尽绵薄之力。

        四、引领深度阅读,打开学生知识泉眼

        教育要以“文”育人,以“文”化 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文化人,做学生嗜读的引领者。于漪老师也说:“一定要让学生‘嗜’书,不‘嗜’必然知识浅薄,视野狭窄。学生嗜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靠引导,靠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嗜好,就等于帮他们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的泉眼。”          作为语文教师更要热爱读书,广泛涉猎,深入学习,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你上课若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口若悬河,思路清晰,语言多彩,必能把学生引入令人神往的文化圣境,让学生亲师信道。若不读书就无法成有一名与时俱进的语文老师,若不写作更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当下,“梦想四中”领读者正在做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伟大事业,领读者队伍日益壮大,领读已成为一种时尚,藉领读者平台,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应成为读写的引领者,长善救失的医者,传播正能量的使者,殚精竭虑,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增加学生生命的厚度,让领读真正成为一种风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然而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那么教学中如何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设情景,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朗读能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一起。�

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表现越强,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效果越好。�

二、找切点,揣摩感悟�

学生在课堂上恰当的听说读写形式能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一起。�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鲜活的语言,闪烁着灵动的智慧。在一次次成功而愉悦的对话中,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他们在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受到了感染,思想得到了升华。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等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使学生把语言文字通过实践活动而内化,找好切点,取得较好的感悟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表达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作法。�

1、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钱理群先生说:“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它”学生在某篇文章中所受的触动也许不会对他的分数有多大的提高,但也许对他的人生观改变许多,我们的教育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才,而是培养有思想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作为主体所表达出的“个人观点”,提倡创新思维,教师在对某个问题解答时也不采取“独裁”方法,不但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目前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自主精神。�

2、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语文的社会教育功能一直让语文工作者争论不休。我认为,语文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不能说丢就丢掉。但是,语文是各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它和政治思想道德各有各的职责,我国自古就有“文道合一”的说法,就像于漪认为的“语文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更负有特殊任务。这是因为教材本身就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鞭辟入里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感情,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学生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不仅不会削弱语言因素的教学,反而会促进词句篇章的落实……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离开了词句篇章,文章精髓就会失去光泽。�

3、最后,在语文的“人文性”中还应关注自然,这是一个新时代话题。也许在以前提出这个论点时会有人会提出疑问,认为对自然实行人文关怀是多么可笑,但是在这里我既然把语文的人文教育扩展到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当今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已经是历史发展所需的。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紧跟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力。我们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将自然教育引入课堂,把人文的概念拓展开来。以前语文教育主要针对人和社会世态,虽然这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却是重要的课题。�

因此,我认为定义语文的人文性,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引自《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4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