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短文表达情感归纳

古诗词、阅读短文表达情感归纳,第1张

仔细读诗,找能表达情感氛围的关键词。诗人多是喜欢借景抒情。这还是和平时积累有关,多看名家的点评,自然会有感觉。要知人论世,最好了解诗人的遭遇,看诗词下面的注释,据此推断出诗人心境,当然也要体会他写的景物是乐景还是哀景,仔细体会,要把自己融入诗词意境中,当然也有乐景衬哀情这样的,没点文学素养不太能看得出来

语文这门注重情感渗透的学科,她非常需要师生之间有融洽的情感共鸣。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这些充满情感的表达便可以从“天涯海角”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阴影,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尊自信,诱发心中成功的萌芽。这样,学生自信的心灵就会随着语文课堂一起飞扬,去品读景物的情趣韵味,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语文这门注重情感渗透的学科,她非常需要师生之间有融洽的情感共鸣。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这些充满情感的表达便可以从“天涯海角”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阴影,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尊自信,诱发心中成功的萌芽。这样,学生自信的心灵就会随着语文课堂一起飞扬,去品读景物的情趣韵味,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1、这是何其芳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美学的境界不断追求的思想感情;

  2、详解:

  何其芳的《雨前》收录在他的散文诗集《画梦录》中。该集子"因其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的制作"而获得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雨前》便是其中一篇精致的美文,它赋形绘色,以"色"显情,并借助思路开阔的比喻、拟人、通感等表现手法,"追求着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真正实现了他的追求--"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

二)典型题实战兵法

词曲小知识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4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