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柳树》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柳树》,第1张

谢邀。借景抒情是用写景间接刻画作者的感受,抱负等。例如 西风古道瘦马。用萧瑟的景致来刻画断肠人的心境。借境结情是借景抒情的一种形式,简单说用一个有回味的写景作为诗词的结句,表达作者的心情和寄托,使得收句放开有余韵,令人遐想无限。这正是诗词含蓄美的体现。

一般诗词作品里会运用借景抒情和借景结情,并不矛盾

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红叶青山水急流。是典型的借景抒情。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结句满天风雨下西楼,就是经典的借景结情。寂寥还是还是怅惘,是忧伤还是离愁无限想象在一句写景中。

例如 李白《忆秦娥》 结尾八字对结,写的是悲凉壮阔的境,舒的是千古兴亡多少事的情。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二 也是教科书级别的例子。并没有明说是思乡还是忧愁,而是一笔苍凉雄伟的景色,留下无限遐想。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加乐中心学校加朗小学 吴明政

体会古诗文的情感,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在古诗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多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主,对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感,不作过高的要求。但只要方法得当,化难为易,让他们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怎样引导小学生体会古诗文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适当介绍古诗文的写作背景。

如学习南宋诗人陆游的爱国名篇《示儿》时就应适时的介绍诗作的时代背景:祖国的大半河山已落入外寇之手,中原人民身受涂炭,作者也积极参加到御敌统一的战斗中。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一生的愿望。但到了临终之时自己的美好愿望也未能实现,这时诗人并不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伤,却为祖国山河破碎分裂的局面而悲伤无限。这样,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其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之情已跃然纸上。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二、以想象出诗歌的意境为基础。

意境,是诗歌的核心。教学古诗文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努力将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逼真的再现出来。如果学生只是抓住了古诗所描写的主要内容,至多只能算是抓住了一些表象的东西,算不上真正读懂了诗歌,更谈不上入其境,悟其神了。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在学生把握了诗歌的内容,想象出诗歌的意境这一基础上进行。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当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后,教师就问:你们觉得,作者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引出隐者隐得那么深,诗人为什么又要执意去寻访呢这一疑惑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合情合理的解读。有的认为是崇拜,有的认为是畅谈,有的认为是借寻访之机散心排忧。学生的见解,充分的开掘了作者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师没有在前面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内容,后面的诗歌情感的体会,就可能无法完成了。

三、以情激情,促进学生情感迁移。

如教学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和亲人的深厚感情。可先让曾有远离父母亲人,独自一人渡过重大节日经历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再启发其他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和亲人分处异地,举目无亲而又特别渴望见到亲人时,会如何想念自己的亲人?过年过节看到别人亲友团聚,其乐融融,而自己一人孤寂独处之时,又会有怎样的滋味涌上心头?再体会诗人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就不难了。

四、反复诵读、品味诗歌。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要教学生学会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诗文内容,在头脑中画画,反复吟诵、体味,进而领悟古诗文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时,让学生对照课本插图反复诵读,诵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感知诗文内容过程,反复诵读中,一幅月夜洞庭美景图便可呈现于学生头脑之中。而面对如此精美绝伦的美景任何人都会和诗人一样情不自禁的表达自己对洞庭秋夜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

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古诗词教学应特别强调:以读带情,以读悟情。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以诵读作为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既深化了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所以我们学习古诗,不求做到古人的诵读吟唱弦舞俱全,但只有努力去诵、读、吟、唱,才能形神逼肖,体现诗歌的韵律之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是喜爱古诗的,但如果把古诗的学习狭隘成单纯的背诵,那渐渐的学生又会失去原有的学习激情。

五、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古诗,固然要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意境,同样应该能够感悟诗情。也就是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可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中,可以让学生从题目到内容,先提出相关问题,再结合相关文字或感悟,或推想:隐者是谁?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隐者?为什么要成为一名隐者?作者为什么要寻隐?怎样寻的?为什么没有遇到?没有遇到的隐者心情怎样?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从诗歌中找到答案,有的必须联系相关句子去领悟,有的要联系生活经验去体会,有的则应该依据关键字词去推想了。比如诗人为什么寻隐没遇到?答案较多,可能是隐者隐的太深了,也许是诗人太迷恋于山中景色了,大概是隐者陶醉于云雾缭绕的地方,或者只顾了采药,忘了回家呢。这样一来,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如羡慕隐者的自由无拘,向往山中的清净安乐等,就很容易体会出来了。

六、演一演、画一画。

在学生熟知了古诗文的内容,领悟了其蕴涵的情感后,要求学生为之配画,将头脑中的画画在纸上,并在画中以极其精练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古诗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或者根据诗中的角色来演一演,使学生的情感和诗人的感情一起得到升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