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阅读书籍?

如何深度阅读书籍?,第1张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是习惯快速读完一本书的,可是后面我发现,囫囵吞枣,许多东西都不记得了。于是后面我改变了。

不断输入知识,保持阅读,并且坚持写读书笔记,这让我感受到“深阅读”的好处。不仅仅是和朋友说我看过这本书,而是在多年以后,依旧清晰得记得那本书的核心内容,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话讲出来,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其实大部分人看书都是草草掠过,隔一段时间就忘记它讲什么。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里我都是如何深阅读一本书的?

一、挑选适合深阅读的书籍

什么叫适合深阅读的书籍呢?在我看来,就是有营养的书籍,它们既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情感分析书籍,而是你认真读完之后,有许多知识收获,并且觉得自己受启发了,真正在变好。

比如说过去几年里我深度阅读林达夫妇的书籍,他们的各国游历见闻,不是流水账的游记、也不是一大堆,而是通过历史、人文等角度,来讲述该国游历的感受。推荐大家都去看一看《带一本书去巴黎》,他们写过的书籍里我最喜欢的一本。

不要为了凑单而买一本不喜欢的书,许多时候买回来了你也不会看,最多就随手翻翻然后放一边了。喜欢的书籍一定要当时就买下来,不要犹豫。就算没有免邮费,但是你能够及时获得想要的知识,这就足够了。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包邮、凑邮费,买了许多不喜欢的书、甚至许多不喜欢的东西,到后面这些东西都非常的鸡肋。

二、只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

许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我看书的速度特别快,一目十行不是梦。可是这样快速看完以后呢?你记得多少书里的内容,又有多少知识能够真正被自己消化吸收呢?

与其去和他人比每个月、每年读过多少本书,不如和过去的自己相比:你这个月、这一年里深阅读了几本书?真正阅读完以后,是否写读书笔记?

我的读书笔记本是买了专门设计的,大家也可以自己买方格笔记本,自己规划一下要写的内容,做一本专属自己的读书笔记。

短期内你可能看不到深阅读给你带来的效果,甚至会感觉自己阅读速度很慢,以前几个小时读一本书,现在要好几天才能读完一本。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在书中学会的知识越来越多,也在不断积累着素材。当它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就能够被使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比如说,上个月遇见一个非常喜欢研究易经的长辈,我和他谈了我看易经的感受,和他讲自己的见解,这位长辈对我刮目相看。原来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浮躁,也有能够静心下来阅读易经,并且有所领悟、有所收获的。其实《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古人写下来更多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和大自然相处、学会和自己相处。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分析自己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进的,然后对症下药。

三、你需要一个书架

我自己以前租房的时候,再小的空间都会准备一个小架子,用来认真放我购置的书籍。而在我的家里,有一个书架,它属于家里的任何人,大家有书都可以放在上面。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爱惜书籍,以前的书都会给它们包上书壳,用挂历纸或者是牛皮纸。书签就用枫叶、银杏叶等等制作,每次一打开书都有好心情。

书架的作用不是用来炫耀你拥有多少藏书、更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那么书架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当你每天都看得到书架时,也是提醒你应该阅读的一种方式。许多时候我们不看书、不读书,是因为书的位置不够显眼。当然这只是针对爱读书的人而言,不爱读书、看书的人,就算你把书放在对方面前,对方也是无动于衷。

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一本一本被我阅读完并做读书笔记时,就会非常有成就感。

四、你需要一个输出的工具

知识,不仅仅要不断输入给自己,也要学会输出给别人。

其实在输出的这个过程里,你就相当于重新梳理了一遍已经学会的知识,也在整理自己的知识架构。写下来和停留在脑海里,是完全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写下来并分享,不仅仅能够加深知识的记忆,也能够体会到分享知识带来的快乐。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做电子版、纸质版的读书笔记,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保持不断的输出,你才会进步得更快。

别吝啬你的分享,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喜欢的书籍,并且知道是一本好书,这再好不过了。

学会深度阅读一本值得看的书,比你快速阅读许多没有营养的书好太多倍。希望你也能够和我一样,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能够静心下来好好阅读一本书。

来自网络,文字由徐丹妮原创

对于好书,要把速读和精读结合起来。速读是为了初步了解一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快速建立书本、内容的知识地图,找到重要内容、挖掘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产生“问题意识”,从而促使我们更好地完成阅读,以及对部分内容进行精读。精读是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内容,掌握知识。

1、先自问自答。选择并拿到一本书之后,先看看前后序言、目录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看这本书的目的,提出几个问题(明确阅读的目标),然后用自己现有的一些知识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2、然后快速阅读。我是以每分钟一两千字的速度(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掌握的)对整本书籍、或某些章节进行快速阅读,由此建立该本书的脉络、知识架构。期间我会找到这本书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快速标记。如果有必要,就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阅读、以及精读。(如果你不会快速阅读,也建议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慢慢地读,这样不仅速度慢,其理解也不会高,尽量把自己的速度放快一点。)

3、阅读完之后,再根据书本内容对阅读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再一次解答。解答之后就可以进行“对答案”了,也就是把阅读前的答案和阅读后的答案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的回答有多少和作者讲的一样,还有哪些遗漏和差距,然后关注这些遗漏、差距、不一样的地方。

4、在对一本书或某系内容进行反复阅读、精读的时候,要设定不同的目标。目标不同,看见的东西也不同。如果每次阅读都以同样的目标进行阅读,其收获会小很多。除了阅读同一本书之外,也可以用不同的书设定新的目标。先设定新目标,然后再决定接下来要读哪本书,这样的顺序比较能用延续前一本书的心态去理解新书。透过对答案的步骤,确立下一个目标,再挑选下一本书。

5、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某些重要观点,可以尝试写作练习。写作是理解和输出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精读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阅读实用性书籍?

阅读实用性书籍有一点要牢记在心:任何实用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去解决。一般而言,实用书籍会多少提供一些可以应用在同类型特殊状况下的通用规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何去判定一本实用性书籍?通常实用性书籍都包含规则,原理,准则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指导。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说明规则的,像此书,烹饪书,驾驶指南等书籍;二,用来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像一些伟大的经济,政治,道德巨著一般也属于实用书籍。

阅读任何一种实用性书籍,一定要问自己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二,作者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要特别注意的是,实用书籍的作者多少是个雄辩家或宣传家,他必须激发读者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才能左右意志,所以阅读时要注意区分哪些是主旨,哪些是作者的情感激发。

阅读实用书籍的流程方法:提出四个问题,在书中找到答案。

1这本书在谈些什么?作出书的大纲架构,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即他的目的是什么。

2内容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即了解作者所建议的,达到目标的方法。

3内容真实嘛?实用性书籍的真实性取决于读者能不能接受作者的宗旨——作者最终的目标,加上他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这就要看读者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能不能帮助其达成。

4这本书与我何干?实用性书籍的终极目标是解决问题,与自我产生的关联就是实践。所以如果认可一本实用书籍,那么就要行动,实践。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想象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它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啦,就带来一种享受。所以阅读想象文学是一种心灵感受,感受我们内心隐秘的真实独特的世界。

阅读想象文学时有以下三点需注意:

一,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来的影响力;比如我们在阅读一个故事时,一定要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让故事贯穿我们,我们敞开心灵接纳它,将自己置身于故事的环境中,熟悉角色、故事,感同身受。

二,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譬如一首抒情诗,我们很难找到任何诗人想要说明的东西,但就整体而言,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又在陈述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

三,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阅读小说时,我们想要的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只要确实在小说家笔下创造,再经过我们内心重新创造的世界发生,就足够啦。

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

1必须将想象文学分类:抒情诗叙述故事时以表达个人情绪经验为主;小说,戏剧情节复杂,牵涉到多种人物角色,彼此产生互动与反应,过程中伴随情感的变化。 

2抓住整本书的大意,也就是说要能简要地说明剧情。情节代表的是整本作品的大意。

3要知道整本书是如何架构出来的,就小说而言,我们必须知道故事是如何推动的,剧情是如何发展的,高潮在哪里,如何发生等等。

如何阅读故事书?   

1快读,全心全意地读,将阅读时间压缩到合理的长度,否则容易忘掉期间发生的事情,漏掉一些完整的情节;

2小说是用来感受和体验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角色进入心中,相信其中发生的事件,尽可能地活在角色的世界里,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3一个故事的词义,存在于角色于情节中,所以我们要对他们很熟悉才能厘清彼此的关系。读完一本小说,我们至少要记住重要人物的名字;

4阅读完后,我们要再回顾一下,就会了解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前后顺序啦。故事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在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期望了解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或把一生全部看清楚,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便了解为什么啦。

如何阅读历史书?   

首先应该知道的是历史是故事,而非科学,即便是目击者对刚发生过的事都难以完全真实还原,更何况是通过不同历史学家去撰写,其史实更是难以捉摸。

所以阅读历史书籍时有两个要点:

一,对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历史书籍应该提出的问题:

一,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我们要清楚这本书谈了什么,哪些没谈。

二,我们要清楚历史家是如何讲故事的。比如他是按什么样的规则区分不同的章节,年代,时期,世代,又或者其他的规则;他是不是在某一章谈那个时期的经济史,而在其他章节谈战争,宗教运动与文学作品的产生;哪一章节是作者极其重视的;诸如此类,是我们了解历史,从历史学家身上学习东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然这本书中还提到一些其他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比如:如何阅读抒情诗?如何阅读戏剧?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如何阅读哲学书?如何阅读社会科学?作者在文中都提到了相关的阅读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啦,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在阅读任何一类读物之前先参考一下本书的阅读方法,这应该是对本书最大化的实践运用,也能帮助理解本书提出的一些规则意义,更好地与作者达成共识。                                             

《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 ,已经是第三次细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教学、生活、情感和亲子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根本性的书籍值得细细品味并应用于实际中。王校的解读真的很到位,现在还记忆犹新。这本书会时不时地翻阅。

在书中,皮亚杰描绘了一幅儿童如何建构和获取知识的令人注目的图景。天使一个发展心理学家,因为他所关心的是揭示个体的认知功能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变化。皮亚杰认为学习要从属于发展,而维果斯基认为发展要从属于学习。但都强调外在的塑造和内在的生长,以及教育的价值和自我学习。

还有,王校也指出,生命也是需要浪费的,同化也有必要适当时给予认知冲突。学习的两大杀手是:没有挑战力的学习;挑战总是失败。学习的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和内外交互的作用与结果。

我所教的学生已经进入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第一次达到了完全的逻辑运算的运用,思维已不再为感知所支配,他已经能够解决他经历总的现存的或以往的问题。而且他可以接受他人的观点,其言语也有了社会交流的性质。思维的可逆性已经形成。两种重要的智力运算---- 顺序排列和分类也已经发展起来。当儿童感受到与自己的预见相冲突的经验时,他们剧被去试着去重构自己的知识。这就是认知冲突。如果教师有志于帮助儿童获得知识,我们就必须发现一些方法去促使不平衡发生,并且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通过积极的途径(同化和顺应)去重建平衡。比如,教师应该运用惊奇去引导不平衡的发生。未知的和未预料到的东西会引起儿童的兴趣,且会诱发认知冲突的发生。

家有青春期的儿子,所以对《认知发展和青春期》这章节特别有感觉,道德思辨和形式推理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开始成熟起来。但“青少年由于其人格的萌发,以为自己既同成人平等,又不同于他们。他指望通过改变现实世界而超越成人,使他们吃惊,这就是为什么青少年的规划或生活机会总是既充满宏阔情调、利他或神秘、热情,又伴随着焦虑不安的狂热和有意识的自我中心化的原因。”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思维和推理是更美好的世界的梦想家的思维和推理。而当他们在世界中担任了成人的角色,能够分辨众多可能的规点时,他们也就能排除争端,获得思维的客观性,解除自我中心化。同时,青少年的社交能力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而获得发展,他们交往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争论中共同地重新建构世界。成人都应该成为儿童的合作者,而不应当充当统治者!

读这本书,有一种体会慢慢生长的感觉,特别是可以回忆儿子从小到大的过程,比如从小到大,他喜欢喃喃自语,包括现在11岁多了,有时还喜欢这样,边散步边跟自己说话。所以我一直很相信“喃喃自语的孩子有福了”这句话。生命真的很神奇而美妙!

后记: 这本书很难买到正版的,所以我们只买到了影印版。第一次共读是两年前在新乡,每周日下午的共读时光,有茶慢慢品,有美食分享,更有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今,如愿进入运城国际,共读依旧,初心未改。真可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看今朝旖旎风光秀” !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而且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就是说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看过那么多的书,我最喜欢的便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书以孙少平、孙少安两个为人物经历为主线,描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的情况,也许全书真的很对得起平凡这两个字,没有波澜壮阔的大事件,只有双水村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双水村的生老病死,贫穷与荣辱,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小人物的悲观,一幕幕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画卷,带我了解我们老一辈在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他们眼中的价值观,以及国家在那个年代的艰难处境。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细节心理描述上打动人心,当你知道孙少安内心的独白,你就知道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承受了多少悲与欢,他头上的压力有多大,再重的担子也没有压垮他,他为了家里人着想,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也许他的精神力量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不再因贫穷而捉襟见肘,不再因贫穷而低人一等,也不再因贫穷像自己一样,感到卑微,而错失了自己最初的爱情。

  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怎样能读懂心理学呢以下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关于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教你读懂别人内心的心理学书籍:

 书籍1、《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菲利普·津巴多等

 进行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关于"态度"的著作,详细讲述了“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你的态度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别人的态度和行为又是怎样影响你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等,干货满满,不看后悔!

 此处安利一个津巴多的TED演讲《普通人如何变成魔鬼或英雄》,详细讲述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过程,让你知道人为什么会变坏,以及他们是如何变坏的。生活非常真实非常残酷,一切就看你选择哪条路。

 书籍2、《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需要自控力自控力是一种美德吗——你认为的自控力,可能不仅没有对你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甚至妨碍了你的成功。这本书从心理学、经济学和神经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自控力”这个东西,好好读,能改变你的一生。

 书籍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凯利·麦格尼格尔

 你所听到的心理学,可能都是“伪心理学”,是“玄学”,是古老的心理学在发展中普通人对它产生的各种误解。这本书为你揭开真正的“心理学”的面纱,从一门科学的角度,为你讲述心理学的本质、研究内容和研究 方法 。

 友情提示:这本书刚开始看起来可能有点无聊,但忍过前三页,你会发现一个以前没见过的精彩世界!

 书籍4、《亲密关系》,莎伦·布雷姆等

 “我原是世间其中的粒子”

 一本十分经典的书,让我们对爱情、友情、亲情等亲密关系所带来的一切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用科学的、客观的、甚至是大量引用数据的方法来探讨亲密关系的选择、建立和维持,无论你是想为你找另一半做方法论知道、还是想让你和亲人的相处变得更为顺畅、还是你只是带着偷窥欲想看看别人的亲密生活,这本书都能满足你!

 书籍5、《与抑郁症相伴的日子》,马修·约翰斯顿

 觉得抑郁症离你很远和你的生活没有交集然而,作为21世纪最难解决的“现代病”,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更可怕的是,这些抑郁症往往都是“隐形”的。

 这是一本非常真实且温暖的书,一位抑郁症患者和他的妻子把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细腻、形象的画面和文字表达出来,讲述了抑郁症的痛苦,也告诉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如何用爱和体贴帮助深爱的人走出阴影。

 PS 雅人叔曾演过的**《丈夫得了抑郁症》,也是同样主题,感人至深。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看看~

 书籍6、《象与骑象人》, 乔纳森·海特

 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书籍7、《心理学的 故事 》,莫顿•亨特

 这本书追溯了心理学自18世纪从哲学中分离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知道现代的历程,讲述了在2500年漫长的岁月中,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奥秘的探索。除了介绍这些伟大人物的个人经历和研究背景,这本书更注重让读者能迅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手法和理论基础,对“心理学”这门学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书籍8、《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让人喝得舒服的鸡汤很难得,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不妨试试平静下来,真正去发现和解救自己的内心。

10本书让你了解心理学:

 1、《乌合之众》

 社会心理学必读经典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豆瓣评分:84分

 (22576人评价)

 内容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在他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推荐理由|

 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2、《爱的艺术》

 心理学大师写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作者: 艾·弗洛姆

 豆瓣评分:88分

 (11192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写作语言通俗,他提醒大家重视爱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在这里,爱不仅只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籍由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不是占有和被占有,而是一个人是否拥有成熟的人格的体现。爱,绝不是两个人独立成一个世界;爱,是两个人共同去欣赏这个世界。

 推荐理由|

 虽然语言深入浅出,但是仍感到信息量有点大啊。。这本书是能起到完善人格作用的心灵鸡汤类读物。如何处理理智与情感的交互关系呢~推荐阅读本书!

 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心理学历史上最让人瞩目的实验

 作者:罗杰•霍克

 豆瓣评分:92分

 (872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本书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

 推荐理由|

 霍克的书融合了读者的兴趣,同时文笔也很优美简洁……这本书揭示了心理学研究背后的真实故事,对每一个经典研究娓娓道来,内容全面,有趣易读。既适合心理学的入门学习者,也适用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米斯迪•希尔(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4、《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引导大家认识心理学的指南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豆瓣评分:88分

 (1324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消费者”认识心理学“ 文化 产品”的指南。

 推荐理由|

 有一本真正的必读书,无法替代,就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看了这本书才能更快速领悟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思想。——采铜(心理学博士)

 5、《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界一致推荐

 作者:库恩、 John OMitterer

 豆瓣评分:93分

 (513人评价)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对有关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系统地讲述了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运态。并以生动活泼的表达,指引人们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此书是轻松快活,愉悦享受的。您会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学知识终身受用,引导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

 推荐理由|

 心理学导论类书籍,入门必备。张俊杰(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6、《路西法效应》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评分:86分

 (3975人评价)

 内容简介|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

 推荐理由|

 情境和人格怎么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津巴多老爷子告诉我们,现在的社会把好苹果都扔到了坏箱子里会让苹果变坏。——keledoll梁嘉歆(心理学硕士)

 7、《拖延心理学》

 美国权威心理学家集体编撰

 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

 豆瓣评分:82分

 (9787人评价)

 内容简介|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推荐理由|

 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分析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中肯意见:未必要根除,而是更好的认清自己。@Top♛Ace

 读起来比较费劲,但是挺有趣的。@牛肉丸子酱

 8、《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国内首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作者:高铭

 豆瓣评分:84分

 (73035人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推荐理由|

 想挑战的话就一口气读完它,并且为此而自豪吧,因为没几个人能做到。而当我用去一周时间认真读完全部的时候,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震撼。——KelIy Guo(Stock Harverd Business School首席执行宫)

 9、《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入门必读经典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 / 菲利普•津巴多

 豆瓣评分:87分

 (10161人评价)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这本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推荐理由|

 凡是你问心理学专业的童鞋推荐书籍,一般都绕不开这本书。——治愈猫(心理咨询师)

 10、《社会心理学》

 美国700多所大学心理学教材

 作者:戴维·迈尔斯

 豆瓣评分:90分

 (8406人评价)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该书深入浅出,配合实验说明与插图,通俗易懂。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推荐理由|

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才能快速吸收一本书的所有知识?

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正在上学的学子,他们对于书本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但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的读书方法,常常读不懂书中的文字,更不用说掌握书本的知识了,因而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十分苦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书本本来就是人类知识的总结,硬读的效果并不能够直接获取书本当中的知识,每本书都有不同的读书方法,掌握好方法才能够做到高效学习,快速理解吸收书本的知识。

对于一些文学类的书本来说,最好的读书方式就是情感带入,情感是人类能够产生共鸣的一个渠道,共情的能力能够让我们做到感同身受,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而一本好书必然会带有作者创作时独有的想法和感受,不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想法,就很难了解书本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知识。因此面对这种类型的书籍,最好的做法就是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看懂作者的遭遇,看罢之后对于作者想必会有一个自己的感悟和评价,带着这份感悟再重新阅读书籍,想必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理解作者在书中讲述的故事,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而对于一些理工类的书本,实践无疑是能够掌握知识的最好办法,在读到自己不了解的知识时,我们可以用实践的方法来将书中的创意想法呈现出来,用双手创作,还原书本知识,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对于知识更加了解,快速掌握吸收。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书,细心研磨,每每通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感悟就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多下功夫研读,获得的感悟越多,看书便越能够得心应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7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