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意象的情感内涵分类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形成了所谓意象。简而言之,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现予以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八、其他类意象
1、花草类
(1)菊:隐逸、高洁、脱俗 (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3)兰:高洁 (4)牡丹:富贵、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2、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5)竹:气节、积极向上 (6)梧桐:凄苦
(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3、风霜雨雪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东风:春天、美好
(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
(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晚秋诗
[南北]庾信
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写作技巧
庾信前期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开启了唐诗、律赋发展的道路。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对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庾信是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的诗人,其诗今存320首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后期作品,前期作品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少。由于庚信在前期完全是一位文学侍臣,因此,就今存的少量的作品看,大体体现了梁代宫体诗风的一些特点,其内容多奉和应景,不出花鸟风月,淳酒美人,诗风绮丽轻冶。但也有个别诗表现出清新才思。如《奉和山池》:“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余山气,云归带雨余。”颇能体现出梁诗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特点。
真正能够代表庾信文学成就的,是他的后期作品。这一时期,由于生活和心境的变化,他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与前期有了明显的不同。概括地说:“乡关之思”成了他后期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而在艺术风貌上,他将南朝讲究声色、长于骈偶用典的技巧用来描写雄壮肃杀的战争气氛,萧疏开阔的北方景色,浑朴质实的边地生活,从而将南北文风融合起来,形成了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风格。
关于庾信诗歌的“乡关之思”,最早见于《周书》本传。云:“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具体而言,“乡关之思”大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亡国之痛,二是羁旅之愁。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庾信后期内心矛盾与痛苦的中心,而其中最能体现他的这种思想感情的则是他的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这二十七首诗,虽非一时之作,但其主旨则有相似处,大体围绕自伤身世,思念和哀悼梁代亡国的内容来展开。而艺术上的俊逸劲健,浑成苍凉,更是他晚年诗风成熟的标志。可以说,《咏怀诗》二十七首,是将南朝文学的修辞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手段和深沉真切的感情相结合而形成的融合南北文风的代表性作品。
思想感情
庾信描写秋雁的作品也达18篇,而且其笔下的雁多具失群、单栖、无归的遭遇。庾信将自己在北地独特的心灵体会,运用于对雁的描写,使其作品中的雁已不再具有雁的自然特征,而是多在非常态下生存。如写秋归之雁“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晚秋》)这其中充满了哀怨和凄清。作品中描写的这种失群处惊之鸟的意象,正与庾信经历丧乱,东奔西走,后又沦为亡国之臣的处境相通,也隐喻了其始终难以释怀的沉痛的故国之思,是其对痛苦人生真实体验的反映。
除了《拟咏怀》二十七首外,庾信后期的创作在体裁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一些五言小诗,这类诗以强烈的感情构成深挚动人的艺术境界,其风致已非常接近唐人的五言绝句,如《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再如《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这些诗情感的深厚与表达的含蓄蕴藉,是同时代人很少能达到的,因此,庾信对五绝的发展,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他前期创作的七言诗中的一些作品如《乌夜啼》、《秋夜望单飞雁》、《代人伤往二首》等,从句法、章法、对仗等看,也可看作是唐人七律、七绝的先驱。因此,从庾信的创作来看,他是一位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对南北文风的交流与融合作出贡献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对唐代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的诗人。明人杨慎《升庵诗话》评云:“庾子山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庾子山《燕行歌》开唐初七古、《乌夜啼》开唐七律、其他体为唐五绝、五律、五排所本者,尤不可胜举。”都说明了庾信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庾信承前启后的地位
庾信前期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开启了唐诗、律赋发展的道路。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对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四库全书总目提高》评杨慎:“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笔者认为杨诗宗六朝味浓,但更得庾信风致。杨慎是明代的大学者,《明史》本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微第一”。他24岁中状元,35岁时因议大礼,“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撼门大哭”(《明史·杨慎传》),遭廷杖后谪戍云南永昌卫。投荒35年,思亲思乡心切,欲归休不得,那种“生还成梦幻”的悲苦时时煎熬着他的感情,嘉靖38年(1559年)惨死于戍所。庾信是南北朝诗人,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奉命出使西魏,正值西魏大军南侵江陵,他被扣留于长安,屈仕敌国。后又仕北周。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归,终老死北方。由此我们可以找到杨慎倾情于庾信的某种理由,即是他们人生后半期的期待和落叶归根的愿望有相同的地方。
杨慎对庾信的接受,首先体现在理论上对庾信的研究。杨慎认为庾信晚年的诗风清新不乏老成,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升庵诗话》卷九“庾信诗”条云:“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史评其诗曰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余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艳,非不清新,而乏老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概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将杜甫的诗句“庾信文章老更成”进行文学理论升华,并把庾信晚年诗风一改早年的轻靡苍白,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表达人生的复杂况味,为南朝清绮诗风注入苍灏沉著之气等特点非常恰当地表述出来。同卷“清新庾开府”条云:“杜工部称庾开府曰清新。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新者,创见而不陈腐也。”将杜甫“清新”一语释为流丽明畅、别构巧思,十分准确。该条中所列数例如《咏杏花》《寄王琳》等诗,确也代表了庾信的这一风格。杨慎还认为庾信诗清新自然的风格,“唐人绝句,皆仿效之”,故具有垂范后人的深远意义。这种断语不是空穴来风。特别是庾信入北之后的诸多诗篇,已摒落花艳,诗境清新纯净,对仗工稳,声律精美,如《喜晴》《晚秋》《舟中望月》等诗,已是标准的唐人五律了。杨慎对庾诗乃至整个齐梁诗在审美风格、语言追求上的把握极其准确到位,是与其“以艺论诗”的文艺观分不开的。他在给朱曰藩的信中说:“有厌之而学杜者,振俗近古不为无助,而专事蹈袭殆同抄剿……新律效于六朝、初唐而溯之左晋邺中,盖艳而有骨,丽而有则。古不乖时,今不同蔽者,必传之作也。走于谈艺论文,号为哽喙冷眼,而与左右独心契衷叶焉。为此言者,岂徒恃惠子之知我,亦将谐子云于后世也”(朱曰藩《山带阁集》附录,道光十五年校刊本)。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杨慎对朱曰藩“艳而有骨,丽而有则”的诗作给予高度评价,也流露出其“谈艺论文”的鲜明立场。他在《选诗外编序》中明确提出六朝诗虽有悖风教,但“以艺论之”,则颇多可取。“以艺论之,杜陵诗宗也,固已赏夫人之清新俊逸,而戒后生之指点流传。乃知六代之作,其志趣虽不足以影响大雅,而其体裁,实景云、垂拱之先驱,天宝、开元之滥觞也,独可少此乎哉!”可见,杨慎以文学自身的审美特征去理解庾信乃至六朝诗,表现出了可贵的重艺术的理论自觉。正是这种自觉,推动杨慎诗歌走向蕴藉流丽,清新工致。
在创作实践上,杨慎对庾信的借鉴接受也有明显的迹象。庾信的五言诗多写纪行(《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入彭城馆》《西门豹庙》等)、留别(《别周尚书弘正》《别张洗马枢》)、奉和(《奉和山池》《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奉和赵王游仙诗》《和庾四》等)、写景(《园庭》《寒园即目》《游山》《望野》《喜晴》《晚秋》)、咏怀(《咏怀诗二十七首》等),那种滞留异国,欲归无望,终老他乡的悲慨溢于言表。杨慎的五言诗也多纪行感兴,写景咏怀(《梓潼道中》《观刈稻纪谚》《沙河县》《白崖》《层台驿》《风雨》《卧云庵》《乌撒喜晴》《滇池泛舟见新雁》等),和答留别(《答张禺山二首》《桂湖曲送胡孝思》等),咏怀感悟(《寒夕》等),抒发身处异乡的遭遇之痛、乡关之思,欲归不得的悲情。现列庾、杨二人的两首诗略作比照探析: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茄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庾信《拟咏怀》其七)
忽见行行雁,来应自故乡。天涯多少路,云际几番霜。滇海饶葭菼,禺山足稻粱。金河尔休恋,无限虏弦张。(杨慎《滇池泛舟见新雁》)
庾信《拟咏怀》(其七)前四句叙写远在异国,心系故乡的孤独痛苦,后四句以女子自喻,写思念故国而身心憔悴,红颜衰老,最后两句表达归乡不得的绝望感伤,感情强烈凄楚。
嘉靖四年春,杨慎自永昌移居安宁,时游昆明,泛舟见雁,自北新来,因以自喻身世遭际,以示久戍边所之苦,思乡之切。其中,“禺山足稻粱”句以雁足稻粱寄慨,庾信的《咏雁》诗就已用过。
庾信以女子自喻,杨慎以雁自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慎的《答张禺山》是慎初到永昌在张愈光酒筵中谈论朝廷所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反思的悲绪和激愤,与庾信《拟咏怀》(其十一)也有某些相似点,前者以自身的际遇浮沉来反思人生,后者借梁的灭亡表达对故国的反思:
江海喜相遇,烟霜悲长年。豪华如梦里,憔悴阿谁边。天地赌一掷,风雷惊四筵。虚名身外事,且作饮中仙。(杨慎《答张禺山》)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庾信《拟咏怀》其十一)
就是杨慎的一些纪行诗在写景方面也无不带有庾信早期诗歌清新流丽的特色。如杨慎《梓潼道中》中的“素林惊夕鸟,锦石戴寒花。怅别关河晚,凭高朓望赊。上亭今夜月,流影梦还家。”和庾信《奉和山池》中“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等句用词设句,工稳而不繁富,描画景色,精巧而清新,几出同道。
当然,杨慎学习庾信的五言诗是活学活用,重在悟其神韵,而不像其学萧纲等人的宫体诗,喜欢直接在原作基础上再踵事曾华,如《华烛引》,张含跋云:“六朝初唐之作绝响久矣。往年吾友何仲默尝云:‘《三百》篇首雎鸠,六义首乎风。唐初诸子,音节往往可歌,而病子美缺风人之义。’益名言也。故作《明月》、《流萤》篇拟之,然微有累句,未能醇肖也。升庵太史公增损梁简文《华烛引》一篇,又另拟一篇,此二篇者,幽情发乎藻绘,天机荡于灵聪焉。永明、大同之声调,不杂垂拱、景云以后之语言。……安得启仲默九原共赏之耶?”也不同于他拟谢灵运的诗作。如《赤岸送别效谢灵运》,张潮评《于后江乡言辞友生》“全篇不减康乐”。《雨宿大宁馆》,张含评“近谢灵运”。《雨宿大宁馆》云:“晨栉充园风,夕沐巴峤雨。云馆枕攒峰,江亭席回浒。空水相澄鲜,林霏自吞吐。天籁坐嘨吟,烟萝共飞舞。盼涔感踬蹄,瞻乔怜滞羽。怀哉喜霁吟,倦尔愁霖苦。稜稜霜野钟,沉沉寒谯鼓。惜无同怀人,冻醪成独抚。”形式体制与内容风格,同大谢可谓如出一辙,其滞累典重的程度亦不逊康乐。
值得一提的是,杨慎对六朝的诗歌理论和诗歌语言技巧深有研究,在创作上,模拟吸收,脱胎犹过之。六朝诗风能在明代复兴,杨氏功莫大焉。以杨慎为代表的六朝派几乎完全放弃了政治、道德批评的立场,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六朝诗歌。杨慎的《五言律祖》《选诗外编》以及徐献忠的《六朝声偶集》,均以文献为基础,反拨前七子“尊唐而卑六朝”之偏见,强调齐梁俪语开启唐律的诗史意义,将六朝诗歌的审美特质和史诗地位的理论和实践把握提高到了新的水准。王世贞将杨慎的诗文风格喻为“暴富儿郎”,称“徐昌谷有六朝之才而无其学,杨用修有六朝之学而非其才。”胡应麟比较皇甫汸与杨慎:“皇甫子循,以六朝语入中唐调,而清空无迹;杨用修以六朝语作初唐调,而雕缋满前。”都表明杨慎对六朝诗的喜好和重视。
这是总结的有关庾信《晚秋》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亲能有所帮助~
乐圣贝多芬(1770——1827)集古典大成、开浪漫先河。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进社会思想,成为他
创作的思想核心,贝多芬是第一位把音乐艺术和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的音乐家。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喜
欢听农村乐师们奏乐,并将此体现在创作之中,在《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中
都出现德奥乡村乐队演奏民间舞曲的淳朴形象。《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洋溢着德国民
间歌谣中特有的恳切、质朴、热情的情感。据罗曼·罗兰研究贝多芬表达群众共同感情时,如爱情、友谊、婚
礼等,常引用民歌旋律。
欧洲古典主义作曲家音乐中的民族民间因素,是他们的启蒙意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他们接近
现实生活“到民间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反抗
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完美和谐。因此可以说古典主义音乐
中的民族民间特征是一般性的,并没有其他别的意义,是启蒙意识和民主精神的自然流露与反映。
三、浪漫乐派音乐深深植根于各自民族音乐传统基础之上
浪漫乐派作曲家舒伯特、韦伯、肖邦、勃拉姆斯、威尔第等人的音乐创作深深植根于本民族音乐传统基础
之上,音乐艺术强调民族特征。
手相上的感情线是什么意思? 有分叉可能其间一段婚姻会走向尽头。
手相感情线代表什么含义 杂乱,烂桃花。
看一下女人的手相感情线在中指的怎么说 一、“万人迷”的手相:这种万人迷的女性,手一般都是有特点的。整个手型以绵软柔长者为多,十指向手背翘起,能翘成30度以上的弧形,而手掌心又极富弹性。最显著特点的是:感情线上有许多条细纹支线往上(冲手指方向)伸出(如下图),但如果此种类型的女性,感情线不仅向上有细纹,向下(掌心)亦有细纹,而且交错纵横,方向不定,那么表示她的社交能力虽然很强,异性朋友多,但容易卷入多角情感漩涡之中,有时不能自拔而惹出事端,所以要有警惕才是。
二、爱情如烟花的手相: 爱是会变的,但当爱随着时间改变时,我们也要随时间而有所成长。拥有以下此类手相的人必须学会更成熟地去处理自己心情上的变化,懂得去经营爱情,让爱历久弥坚。 感情线如成锁链状(如图),中断或断断续续及有岛纹附上,而且拥有一双柔软很富弹性的手的话,那么,这样的人性别无论男女,均属易动情感的手。
(如下图所示),感情线下垂弯曲且长度较短,一般有这种手相的人,自我抑制能力较弱,有吸引异性的本能魅力,对异性容易一见钟情,不计后果。在开始一段感情时,热情冲动的他们很容易爱上对方,也极其投入,犹如烈火一般 燃烧。可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后,感情就变得不再稳定,一个新的诱惑很容易就会使其见异思迁。轰轰烈烈的爱情才是他们飞蛾扑火的源动力,所以有这种手相的人,一般爱情都不会长久。
1温柔体贴的恋爱手相 感情线伸入食指与中指间的女性,属于标准型,谈恋爱相当懂得体贴对方。且感情线长而深、平滑流畅、没有岛形纹和掌纹断裂,说明在强烈的感情冲动和稳定持久的温情流露之间得到平衡,倾向于在爱情中寻找安全感和心灵寄托,对伴侣能够以心相许。
2个性十足的恋爱手相 若感情线尖端断断续续,表明她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再加上智慧线离感情线而出,好胜倔强,一有不如意就表现出来。但会有一份体面的职业,也在社会上积极活动。由于较为早熟,所以年纪大的男性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女性。
3性至上的恋爱手相 若女性双手柔软、手肉隆起、手型为圆锥型,感情线只到中指下方,说明此人不重精神爱恋,喜爱感官 ,对感情的态度随性潇洒、不易持久,对性游戏相当关切,喜爱冒险。但若是在感情线的终止处,出现了细纹延伸到食指方向,表示这个人正在改正缺点、学习专情,因此仍然会有机会享受幸福的人生。
4冷热无常的恋爱手相 感情线尖端断断续续成数条,再若智慧线出自生命线,说明凡事拘泥小节,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而且此种女性大多有歇斯底里倾向,好奇心强,很爱标新立异,是“外貌协会”忠实会员,刚开始谈恋爱时可能一切顺利,但时间一久就变得冷热无常,无法专情。
5醋意大发的恋爱手相 若女性在智慧线末端有叉状纹,表示疑心较重,而感情线短促,且上下均有歧线支出,表示此人在感情上最容易全部投入,同时也喜欢对方全部投入,而且把对方给予的爱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这种女人虽有可爱的一面,但更有可怕的一面,如果调整不当,就会容易引起无端风波。
6左右逢源的恋爱手相 若女性感情线尖端在土星丘与木星丘之间分三叉,有成上升线,说明个性开朗,是异性心目中理想的对象。虽然人见人爱,但情感不稳定,也有些任性,能周旋于一众男人中,是个左右逢源的高手。如果智慧线起点与生命线同,便可弥补这缺乏稳定性的缺点。
7性感入骨的恋爱手相 如果女性手上的感情线和智慧线均呈现锁链状态,或手上有双重爱情线,那么这类女性一般喜欢与异性来往,并懂得争取自己的爱情,她们很独立也很主动,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手上感情线和智慧线均是链状的人,手掌如果再丰满富有弹性的>>
看手相看感情线准吗? 一点也不准
手相感情线中庸什么意思? 感情线不长但是也不短,长度比较中庸,感情线的末端大约在食指与中指的指缝中间。
看手相感情线 婚姻线 参考答案:
如果女人手上的感情线和智慧线均呈现锁链状态,手上有双重爱情线,那么这类女性一般喜欢与异 往,并懂得争取自己的爱情,她们很独立也很主动,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
另一方面,手上感情线和智慧线均是链状的人,手掌如果再丰满富有弹性的话,这类女人就极性感。男人总是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所以她的追求者会相当多哦!
如果说 是爱情的结,那么你会发现爱情的天地和表达的方式很宽。当然爱情也需要一种宽容的方式和技巧,而不是永远把爱情置放在纯粹的技术性手段上。
如果女人手上的感情线和智慧线均呈现锁链状态,手上有双重爱情线,那么这类女性一般喜欢与异 往,并懂得争取自己的爱情,她们很独立也很主动,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
大部分女性的掌相多是纹乱的,很少见到掌纹很清晰的靓掌。女性掌纹清代表性格开朗,处事果断,不会婆婆妈妈;反之,掌纹乱,拿不定主意,耳根子软,经常胡思乱想。
你的掌纹,明显纹多且乱,生命线(从大拇指与食指中间的掌边开始,往掌底走的纹路)中间断开,代表中年会有手术、受伤,身体易出事等问题发生。
感情线(从小指下掌边起向食指方向)多分叉,代表感情生活不太美满,易孤独。
事业线(事业线是从手掌底部往上升的纹,有的人可以直抵中指根部,也可称为命呒)从中断开,代表中年阶段工作性质有转变的迹像。
具体情况,得看你手相加八字。,我可以免费帮你看。
看手相的说我有6条感情线,代表什么意思啊 说明你将来的感情经历比较丰富!但是不要迷信与手相,因为手相长在我们的手里面,这是说明我们可以把我自己的命运。而且手相的线时时刻刻在改变。如果你细心的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一点。俗话说被好几个人爱的人注定不会幸福!但是被一个人爱的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希望你会幸福,加油!
女的手相感情线特别长是怎么回事 感情线长的人勇于付出感情容易容纳对方的缺点,对感情比较执着爱恨分明。
如果感情线很长,也就是相书所说的通贯手,一条纹线横穿手掌,这样的感情线代表爱情方面会经历大的起伏,两情相悦的时候,千恩百爱,一旦分手,则会给感情线过长的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感情线通贯手,在事业方面执着心偏重,不做成某事绝不罢休,凭借着这股子勇气,往往造就了此人的成功。但别过于被胜利冲昏头脑,一旦判断失误,也会在事业上让你万劫不覆,大成大败。
感情线过长的人,尽量不要做涉险的活动或者游戏,一生驾车要谨慎,时刻注意安全,通贯手容易招惹意外,不是伤到自己,就是伤到他人,境遇会有特殊性,在安全的场合依然有危险潜伏,慎之。
感情线过长的人,性子过于耿直,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宁折不弯,具有抗争精神,往往在身心遭受非常之大的挫折,而后才会成熟与觉醒,一生事业有成,但都会经历不同的坎坷之路。
有会看手相的大师吗 我的感情线分叉好吗 你的情感有点复杂!有个几段短暂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