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和南乡子两首词的最后一句分析词作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破阵子和南乡子两首词的最后一句分析词作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第1张

相同之处:1风格:豪迈奔放。

2手法:先叙事,后抒情或议论。

异:1情感:《破阵子》壮志难酬的悲愤,《南乡子》怅惘、无奈;

3背景:《破阵子》《南乡子》写在南宋,当时宋金对峙,以淮河到大散关为边境,失地较多;

4内容:《破阵子》为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南乡 子》登北固楼放眼神州风光产生的感慨;

5经历:辛弃疾正在失意之时,而苏轼担任密州太守,正意气风发。

解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这首词当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原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作者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的其它作品

○ 卜运算元·咏梅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历史http://WWWlishixinzhiCom)

○ 游山西村

○ 示儿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更多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