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鲁迅) 原文

祝福(鲁迅) 原文,第1张

祝福

作者:鲁迅

原文节选: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1924年2月7日鲁迅先生创作了这篇小说。

作品主题:《祝福》是鲁迅小说代表作之一。《祝福》从不同角度表达出了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制约,导致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出现。通过祥林嫂和富人们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富人的生活热闹忙碌来烘托祥林嫂的悲惨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

-祝福

1 以 鲁迅的《祝福》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800字以上拜托拜托

鲁迅《祝福》读后感 1 鲁迅《祝福》读后感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

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

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

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

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

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

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

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

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

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

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

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

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

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

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

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 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题记 第一次读《祝福》是在初一的时候,记得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祥林嫂,那个时候总觉的她是那么的不幸,总觉的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亦或是她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坏事,这辈子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补偿。

而今,学完《祝福》之后,当初的想法一下子消失了,在同情祥林嫂的同时也认识到祥林嫂的命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更不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而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允许她过上好日子。 我真想对祥林嫂说一句:“祥林嫂,你真傻,你不该去反抗,纵使你有千万种委屈。”

祥林嫂的命运,怪不了别人,怪不了四爷的顽固,怪不了婆婆的自私,怪不了柳妈的无知,要怪就怪她不懂得男尊女卑,不懂得逆来顺受,不懂得听天由命。祥林嫂一定知道她自己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可她就是要反抗,殊不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已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企容她这区区的一个弱女子就能改变得了?它们是如此的伟大,伟大到连庙祝都厌弃她去捐门槛。

贞德她不该顶撞封建制度,她错就错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认识到命运不是自己说怎样就是怎样……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不错。”你为何要再回鲁镇呢?你不来该多好,既不会惹人厌弃,也不会落魄成为乞丐冻死在街头,如此一举两得的事你为何不去选择? …… 再读《祝福》心情更是百感交集。

封建制度的种种恶行,让人从骨子里痛恨,“人吃人”的现实更让人咬牙切齿。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了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所有的一切都证明着:封建思想是社 会中的一个毒瘤,我们必须彻底的把它根除,决不能手软! 再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当今的年代,没有封建的毒害,现实中祥林嫂的命运不会重演,品古论今,我们应该引以为鉴,让这个社会朝想更光明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 《祝福》读后感 刘晓龙(350) 一个彷徨又无助的身影,一个单薄又模糊的身躯,无力地向前,最终又无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这句话时而盘旋耳边,真切刺骨,时而遥远渺茫,漂浮虚幻…… 是谁在黑暗中叹息,是谁在彷徨中挣扎?一个身影的逝去,却带来了无尽的深思。

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漂浮其间,无奈。

2 以“走进鲁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谁帮忙写一篇感激不尽

鲁迅(1881—193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精神令人震撼,令人佩服——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表面的鲁迅,到目前为止,我仍然不能接受他的写作方式,但正是因为这样,我更想走进鲁迅,了解鲁迅作为外调组的成员,我们就鲁迅作品大部分以他的家乡鲁镇为题材这一契机,自然而然走进了鲁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绍兴县打出了力塑鲁迅文章的文化牌,打造了旅游业的新景点——鲁镇,把鲁迅作品中的"鲁镇"搬到现实中来在鲁迅笔下《祝福》、《孔乙己》、《明天》等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绍兴鲁镇,虽然是虚拟的,但绍兴县投入2亿多元,营造了一个占地9公顷的"鲁镇"在这里,融汇了昔日古城绍兴的民俗风情、民居建筑鲁镇景区突出了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了鲁迅文化,并将绍兴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其中百年历史的绍兴水乡缩影的鲁镇,在这得到重放,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绍兴人亦或是外地人,徜徉在这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穿梭于民居村落,探寻绍兴的民俗风情,感受水乡的另一番情韵和意境……绍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是绍兴名胜的最独特之处,对各省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许多年来,“鲁镇”一直是个被国内外鲁研专家频频使用的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已成了鲁迅作品的代名词,与三味书屋、百草园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鲁迅文化语境可当有人问起“鲁镇”在哪里时,我们便难指其实了,而要说清“鲁镇”的面貌,更是勉为其难了确实,“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同时,当“鲁镇”历史的守护者们悄然离我们远去,古老的水乡风俗被现代文明逼进历史角落时,久居于繁闹与喧哗的人们便开始渴求一种文化的回归,希冀一种宁静、安适的生活,安然地在曲曲弯弯的窄巷、碧波荡漾的流水、垂柳依依的小桥观赏一种景致、品味一种风俗、寻觅一段历史于是,建造一个新“ 鲁镇”便成了一种时代的召唤坦诚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鲁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貌我们越来越感到陌生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所发出的“鲁迅的书真难读真难懂”的阵阵感叹,为继承和弘扬先进的鲁迅文化,人们在做种种不懈的努力如影视、戏剧界将《祝福》、《故乡》、《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搬上了银屏、舞台,出版界出版了《呐喊》、《朝花夕拾》等图文并茂的鲁迅作品,使广大观众和读者有了形象感受,读鲁迅原著相对轻松和容易多了如今,鉴湖畔的“鲁镇”,更让所有文学爱好者有了读鲁迅的一把钥匙再看,鲁迅墓地位于虹口的鲁迅公园墓地占地1600平方米,周围种植了松柏、香樟、广玉兰等长青树,墓前平台可同时容纳400人在此瞻仰草坪上的鲁迅座像是浙江美院萧传玖所塑,墓栏里安放着灵柩的墓椁,上铺光洁坚固的花岗石,两旁两棵松柏系鲁迅夫人许广平及其孩子周海婴亲手栽植墓穴后是花岗石做的大墓碑,上刻 “鲁迅先生之墓”六字,为 所题最后,在这次外调活动中,我们想对鲁迅老先生表达一种感情——尽管我们对鲁迅专题还存在种种困难,但我们总是以一种尊敬、敬畏的眼神去看待他,因为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一切。

3 续写鲁迅“祝福”作文600字

敬爱的鲁迅先生: 这是数十年后的一个学生怀着敬仰之情写给你的信。

我不知为何想要写信给你,恐怕是因为你让我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吧。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杂志上翻到了一页《题辞》,这便是我们的第一次“邂逅”。

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太美妙,因为从你瘦削的脸庞上、严峻的神情中,我看不到一点情趣,只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剩野草”的沉重与冷酷。 那时,幼小的我无法理解那些晦涩的字词,无法感受到你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腐朽统治的愤恨,对民族命运的呐喊,只觉得你不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你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柔弱书生。

直至长大一些,才明白我对你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所吸引。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纸上跳跃,散发着奇特的清香……每每翻动书页,我便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黑暗的统治使人民麻木不仁,仿佛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阴暗的铅灰色,压抑、恐慌。 朦胧中,我隐约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你坐在狭小的书桌前奋笔疾书,用笔杆当做武器无情抨击敌人的腐朽。

同时,我也看到了你弃医从文的决绝,看到了你对封建制度的嘲讽,你对深受其害的芸芸众生的同情和怜悯…… 你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脍炙人口,这其中蕴藏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感。这深沉的怀念,这激愤的呐喊,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你以笔为剑、以文为矢,揭开了丑恶社会的遮羞面纱,让人性的力量得以彰显。 雄鹰需要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才能自由翱翔天际,人类亦是如此。

只有拥有不畏的勇气、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毅力,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正是你一生的写照吗? 在以后的道路上,当疲惫偷懒、骄傲松懈时,一想到你,我的身上便凭空又多了一份力量,使我能坚持下去!感谢您,鲁迅先生,让我懂得了这样简单却深邃的道理,也感谢您让我的生命有了永恒的动力。

尊敬的鲁迅先生:您好!晚辈是一名十分热爱您作品的本不想扰先生清闲,只是近来诸多疑惑让我寝食难安,不得不向先生讨教一二,还望先生多多包涵。

4 续写鲁迅“祝福”作文600字

敬爱的鲁迅先生:

这是数十年后的一个学生怀着敬仰之情写给你的信。我不知为何想要写信给你,恐怕是因为你让我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吧。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杂志上翻到了一页《题辞》,这便是我们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太美妙,因为从你瘦削的脸庞上、严峻的神情中,我看不到一点情趣,只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剩野草”的沉重与冷酷。

那时,幼小的我无法理解那些晦涩的字词,无法感受到你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腐朽统治的愤恨,对民族命运的呐喊,只觉得你不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你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柔弱书生。直至长大一些,才明白我对你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所吸引。“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纸上跳跃,散发着奇特的清香……每每翻动书页,我便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黑暗的统治使人民麻木不仁,仿佛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阴暗的铅灰色,压抑、恐慌。

朦胧中,我隐约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你坐在狭小的书桌前奋笔疾书,用笔杆当做武器无情抨击敌人的腐朽。同时,我也看到了你弃医从文的决绝,看到了你对封建制度的嘲讽,你对深受其害的芸芸众生的同情和怜悯……

你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脍炙人口,这其中蕴藏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感。这深沉的怀念,这激愤的呐喊,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你以笔为剑、以文为矢,揭开了丑恶社会的遮羞面纱,让人性的力量得以彰显。

雄鹰需要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才能自由翱翔天际,人类亦是如此。只有拥有不畏的勇气、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毅力,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正是你一生的写照吗?

在以后的道路上,当疲惫偷懒、骄傲松懈时,一想到你,我的身上便凭空又多了一份力量,使我能坚持下去!感谢您,鲁迅先生,让我懂得了这样简单却深邃的道理,也感谢您让我的生命有了永恒的动力。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晚辈是一名十分热爱您作品的本不想扰先生清闲,只是近来诸多疑惑让我寝食难安,不得不向先生讨教一二,还望先生多多包涵。

5 看了鲁迅的《祝福》写篇200字的消息

《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思想深远。

主人公祥林嫂勤快利 索,令东家满意。翌年清明时分,祥 林嫂突被婆母和卫老二遣人抢回,卖 与贺老六强行成婚。祥林嫂不从,撞 桌角自尽,被贺老六救下。她念贺老 六善良忠厚,遂成夫妻。逾年生一子 ,取名阿毛。贺老六为还婚债,积劳 成疾,终于病逝。不久,爱子阿毛被 狼衔去。大伯收回房子,将祥林嫂逐 出贺家。为觅生路,她只得再回鲁四 老爷家帮佣。祥林嫂逢人诉说儿子遭 狼衔走一事,人们始而同情,久之讨嫌,常加以奚落。祥林嫂经历诸种劫 难,神态木讷憔悴,令东家生厌,将 她视为不吉祥之人,后经鲁家女佣柳嫂劝告 ,祥林嫂去土地庙捐一门槛,供人践踏以赎前愆。岂料除夕行祝福礼时 ,祥林嫂为端一祭祖供品,竟遭鲁家 夫妇苛责,并加驱逐。祥林嫂万念俱 灰,擎菜刀狂砍所捐门槛,自此流浪 行乞。最终,在一个祝福的年夜,倒 毙于风雪之中。

6 鲁迅写祥林嫂的文章以祝福为题有何深意

以《祝福》为题首先很明确的摆明了时间以及背景,文章以祝福开头又以祝福结尾,将祥林嫂的悲剧穿插其中,使得整个形象在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祝福这个节日是很被看重的,然而在这个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地气氛中时,祥林嫂悲惨的死去,这同时又是一层对比,让人们不禁思考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另外,我个人认为以祝福为题还表现了作者对于祥林嫂以及像祥林嫂一样的众多中国人的一种同情,作者希望众多这样的人们可以快些醒悟。最后,祝福作为一个节日出现在文章中,实际上是一条线索,你细细的读这篇文章,就能够发现祝福穿插在文章中,作为一条线索引领着祥林嫂这个人物一步步的走向了死亡。所以我认为以祝福为题更具深意,鲁迅先生思想之深刻着实令人佩服。

答题不易、

满意请给个好评、

你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

祝你学习愉快、

>_<

《彷徨》

1,长明灯:此作品写于1925年,有着分明的象征色彩作品描述一个"疯子"非要熄灭庙里的长明灯,因而引发村里人们的恐慌和反对长明灯是封建主义的象征,而那"疯子"则是代表觉醒的反封建战士

2,离婚:上作品写于1925年,作品中的女主人爱姑,是一个性格泼辣,敢作敢为的人她为了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益,在封建势力面前进行了激烈的抗争但在交锋后,她的梦想全部化为了泡影

3,《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自然是吕纬甫,他在小说中,是被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来描写的。吕纬甫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这自然是令人痛心的。

吕纬甫曾经是一个很激进的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们同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然而。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 娜拉走后怎样》)的国度,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便得苟且偷安,混混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这无疑是非常可悲的事。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年在与同学争论改革中国方法时,他若不是对自己的主张十分自信,是不至于与同学打起来的,而这“打起来”,正表明了他的激情升腾到了何等狂热的程度,及至悲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他也就自然分外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象吕纬甫这样由狂热而失望,由激进而消沉、落荒,在当时的青年中并不罕见,鲁迅坦然诚认,他自己也曾一度颓唐,因而这种情况引起了他的深思。

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在教学中,笔者对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做了深入浅出分析,但学生却发出阵阵窃笑,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没能介入人物角色中,没能被祥林嫂的悲剧所打动,学过后感情上更是远离了祥林嫂,那么怎样让学生从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一、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看,病态的人们歧视她、蹂躏她。

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揭示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曾说过:“人,归根到底,……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祥林嫂为什么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有密切的关系

  ★鲁迅《祝福》编导阐述:

  一、正视三难

  要把鲁迅的名作《祝福》改编为四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首先就要正视这是一次艰难的创作。难者有三:

  一难:此时正当对《阿Q的故事》等鲁迅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大兴挞伐之时,本来改编鲁迅作品就很难,此时更添难度,更有压力。

  二难:《祝福》早有袁雪芬主演的越剧改本《祥林嫂》成名在先,又有夏衍的**改本《祝福》扬威于后,要想跨过这两道高坎,那就比《二月》之与**《早春二月》,《潘张玉良》之与**《画魂》更有难度。即使做到避同求异,也非易事。

  三难:当然,我们有主要的优势,那就是黄梅戏的抒唱。乍一看,黄梅戏那带着淡愁浅悲的唱腔与祥林嫂的悲情苦泪是非常贴合的;其实,仔细想来,鲁迅的笔墨是高度精炼的,人物是非常典型的,祥林嫂是悲连着苦,苦连着悲,很少透出一点亮光。这就与黄梅戏洋溢着青春、亮丽、温馨的风格,又相去甚远,乃至格格不入,还是一难。

  但是,既然要做,就不能被难倒,需要换一种精神,换一个视角,也许难也有难的好处。

  比如,如何对待名人的名著?诚如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王伟国同志所说,只要我们尊重鲁迅,尊重原作的现实主义和典型化的精神实质,便正好是对当前随意乃至胡乱编改鲁迅等大师佳作之风的一种“拨乱反正”。不是用理论的批驳,而是以艺术的实践来证实。

  又比如,前面已有越剧《祥林嫂》(始演于1946年)和**《祝福》(始映于1956年)筑成了两座高峰,但他们是从他们的时代感受出发,向上攀登;事过数十年,我们是否可以从当今的时代感受出发,寻求我们的攀登之道?只要我们真诚学习和探索总会找到自己的特色。

  再比如,就黄梅戏的艺术风格和《祝福》的艺术风格的融合而言,我们已经做过多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积累了一些经验,尽管这部戏又增加了一个原作与改作之间的风格统一的难题,但是,只要精心求融合,也还不是无路可通。

  人常说:许多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对这部戏来说,实事求是,认识困难,鼓足信心,克服困难,应是贯穿始终的一种精神。

  二、搭建三桥

  只有精神,当然不够,真要把困难转化为积极的因素,还在于艺术实践中的苦思、勤作与巧为。我们体会把名著改编为戏曲电视剧,就是在搭“三座桥”。

  第一座桥:名著与时代的心灵感应之桥。改编名著,人们总是说:“吃力不讨好。”夏衍说他:“我虽则没有‘讨好’的念头,但是‘吃力’却是亲身体会到了。”(《夏衍论创作》第375页)尤其是像改编鲁迅《祝福》这样的名人经典,更真的又如夏衍所说:“我改编《祝福》时,稍加一点也是战战兢兢的。”(同上书,第406页)但是既要“改”必有动。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所以能成为名著,既是它那个时代出现的一座丰碑,又是一条可以随时代而流淌的溪流,可以与时俱进。故而,名著的改编,就是为名著和当前时代搭一座桥。这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因而如何正确地对待名著,就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尊重。这是决定是否能做好改编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审慎的态度。第二个层次是理解。理解越深,越能真正地尊重。第三个层次是感悟。有了在理解深度基础上的感悟,便会闪出具有创造性的变革与想象的火花,而这样的火花,就不会烧毁原著,而可能更使原著亮起新时代的光华。夏衍在改编《祝福》时的想法是:“改编鲁迅的作品要尊重原作者的朴质的特点。《祝福》的气氛是相当沉重的,我曾考虑:解放后的观众看这个戏,是否会心情太沉痛了?究竟需要不需要?后来想,毕竟这是过去的事了,过去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让今天的观众知道一些在封建社会里,她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有好处。但也不需要使观众感到太压抑,乃至太感伤。因此,我加了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表现人物在半疯状态下的反抗。”(同上书,第413页)可见,夏衍是站在那个年代为《祝福》与时代的沟通苦思着架一座心灵的桥梁。他看到祥林嫂这个人物藏着“反抗”,也是深刻地理解,因而有了“砍门槛”的创造性发挥。同时他想到时代的差距,便在影片的前、中、后加了解释性、引导性的“旁白”。处处见到他为名著与时代寻求沟通的苦心。那么,我们在事隔近50年后,再来改编《祝福》,当然要有更深更新的理解,搭起它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座新桥了。

  我们想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她是旧社会封建礼教“吃”掉的“人”这个命运结局是不能改变的;她那集旧社会妇女苦难于一身而忍之、受之、叹之的典型性格,当然也是不能改变的;因而,那个黑沉沉如牢狱的典型环境,自然也不宜大变。

  但是,祥林嫂的内心是藏着怨、恨、怒的,是有着美好的向往与改变命运的诉求的,而且,也有反抗的行动:听到卖她时的“逃”,初入贺家洞房的“碰”(喜案),为求解脱的“捐”(门槛)和那最后含怨的“人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只不过这些都是微弱的光,很快都为苦雨悲风吹熄了。夏衍并非臆造,而是看到了原著中祥林嫂潜在的反抗性,又为了与那个特定时代的沟通,才为祥林嫂设下了“砍门槛”的“半疯状态下的反抗。”但是,由于这个大动作与前面祥林嫂的心理和行为显得太跳,又与人们熟知的那一声反问:“究竟有没有灵魂?”太隔。一直就存在尖锐的争议,这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但未必要仿效。

  由此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关于悲剧定义的名言:“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善良的、美丽的、高尚的,当然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写得愈好愈美,当它们被毁灭时,便愈能令人惋惜、感动、生悲,并转而对毁灭者的恨愈益加深。这大约就是悲剧美学的效应。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正是这样的人生。只是惜墨如金的鲁迅,还未把祥林嫂已经具有的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充分抒发出来。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需要张扬的,也是戏曲、特别是黄梅戏展示抒唱的天地。

  因而,我们想把祥林嫂写成美的形象,是站在冷风中的一枝翠竹,泡在泪水中的一块碧玉。要创造一些空灵地带来展示她对生活的渴望与诉求,她不能只有哭声没有笑声,只锁愁容不展眉头。我们将抓住戏中几次大的情节转变,来营造大起大落、悲喜交织的情境。

  总之,想在透不过气来的悲剧压抑之中,开出一些透亮的窗户来,让向往美的情感抒发出来,反衬悲剧的深沉。让现在的人走进祥林嫂的时代,也让祥林嫂走进现在的时代。表达出这样的意愿:一个女人的命运,常常是一个时代的风标。为了不再有祥林嫂,需要永远记住这一个祥林嫂。

  第二座桥:戏曲与电视的艺术融合之桥。这是我们在一连多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创作中,一直艰难建造的一座桥。最大的难点,自然还是戏曲之虚与电视之实如何更好地糅合、融为一体?应该说,我们有过探索,也有收获,但并未完善。这一部戏怎么做?当然还是沿着“诗、情、美”的融合沟通之路,继续探索。但正像我们前几部戏一样,每一部都要重新思考,在重复中寻求不重复。这一部《祥林嫂》,更应有其独特思考。

  从“诗”说,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凄风苦雨中渴求光明的热烈而悲愤的诗;好似藏在深山里的溪泉曲折流淌,挚着而含蓄的诗。她是直面人生而呼喊,面对冷风而吟唱,是冷调子中的真言热语。因此,这首诗的风格,包括唱词和音乐,都将追求质朴、纯真、民间的山野之风。

  从“情”说,这部戏的情,也是含蓄而深沉的。是由善良的人渴望获得幸福而残酷的现实却压制直至毁灭了这种美好向往的冲突所激起的情潮。而在那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祥林嫂所受到的一切折磨与厄运,却又都显得很“正常”,这是鲁迅先生观察与表现的深刻性。因而这部戏的情是流淌、撞击、奔腾在人物、尤其是祥林嫂的内心世界里,几度涌起哀情、凄情、悲情。这种悲剧的基调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要把她内心中渴望幸福和爱美之情同时充分地展现出来,并不是为了消解其悲剧性,而是为了反衬和加深其悲剧的感染力与艺术美。因此,这部戏的音乐将是很吃重的,可能会形成一种既重情节,更重音乐的风格。将以揭示人物内心情怀的“独唱”为主,展示各种形式,浅唱低吟,充分发挥黄梅戏的音乐优长,唱出一个祥林嫂来!

  从“美”说,为了追求戏曲的美和电视的美的融合而构建戏曲电视剧和谐的美,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这一部戏,我们期盼更有成效。

  这是一部悲剧,一部极有个性的悲剧。她是冷峻中藏着温暖,严酷中闪着亮色,屈辱中含着反抗,幽谷中一条冷溪。前面已说到文学与音乐顺此追求深化其悲剧美;同时也希望表演、美术、摄像都能融入这种风格的美的创造。

  正如“立项报告”所说,这部戏将“继续探索戏曲电视化的美学追求,强化黄梅戏本体艺术特有的戏曲程式美。”这一点,我们早已注意,基本上从音乐上改变了“常规电视剧加唱”的印象;并且也想在表演上增强些能歌能舞的色彩,强化些戏曲表演的神韵。在《潘张玉良》中就有过这样的表现,也体会过这方面的困难。这一次我们将借助这部戏内心冲突激烈,和唱段情感丰富的特点,更好地营造出空灵地带,让黄梅之花伸开她那轻盈飘逸的丰姿。

  在景色环境上,我们希望有深深的山、静静的溪、翠翠的竹、淡淡的花。不希望营造那一种“古道、西风、瘦马”的单一的凄凉色调,而是希望有冷与暖、喜与悲,山花与白雪的交织与反差。

  当然,更希望在我们已经愈来愈流畅的“镜头语言”上再下功夫,更有创造性地把“虚”与“实”和谐地糅合起来,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美。

  我们希望这部戏,既能建造起一座祥林嫂的命运寒桥,也能搭起一座更结实的戏曲与电视的艺术鹊桥。

  第三座桥:戏曲电视剧与观众的审美沟通之桥。戏曲电视剧的诞生,是基于戏曲要生存与发展的需求,电视要拓展与丰富的需求,观众既想守着电视,又想看到戏曲的需求。在这三大需求中,观众的需求是决定性的。

  这个特殊的观众群体,自然是既喜爱戏曲艺术又喜爱电视艺术。我们必须接通观众这两种信息来调整创作的思路。他们要欣赏好听好看的黄梅戏,也要看到“常规电视剧”的生动情节,完整故事和多变节奏。正像王伟国同志说的:“常规电视剧中有的,‘戏曲电视剧’中都要有,还要加上前者没有的,后者必备的戏曲特色与词曲”。而且这一切还要和谐地、互动地融合在一个结构的整体中。没有结构,一切空谈。所以,首先要扣住《祥林嫂》的结构主线,并力求生动地表现。

  总的原则,我们是以鲁迅的小说《祝福》为主体,回到原作的基础上复读深思,展开构想,并在各种改本中,寻求借鉴与启示,但属于各类改本的“创造”,均将不作直接采用。

  依此,人物方面,作出一些调整:祥林嫂已如前述,贺老六将更加憨厚可亲:婆婆也不是恶婆婆,她也是忍着内心的悲苦而做着世俗之事;堂伯也不是有意害人,甚至认为是在“助人”中谋点小利;乃至鲁四老爷也并不是“恶人”,他们只是“恶世”中各种生态的真实的人。这里要着重说一下三个新增或强化的人物:一个是同在鲁家作佣人的吴嫂,她是一个既为生活所苦,又对生活有爱的人。她对祥林嫂唤起生活企望是一个贴心的同命人。还有就是祥富小夫妻。祥富即祥林之弟,在原著中,没有名字,只称“小叔子”。唯一的行动,就是帮着按住祥林嫂与贺老六拜堂,在越剧与**中取名“阿根”,改为帮着祥林嫂逃走的好心人,但无发展;现在我们让他延伸和丰富起来。他的妻子二丫,在小说中只在卫老婆子向鲁四太太叙述祥林嫂婆婆时提到一句:“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说明祥林妈确实已用卖祥林嫂的钱给二儿子买了个妻子。当然,她既无名,也无形象,由此也可说是新增人物。而她正是用卖祥林嫂的钱买来的,由此而使这两个女人的情感与命运紧紧扣合起来,同悲同喜同心同歌。想由此而把那个时代妇女命运的阴影有所延伸,以增强其社会性的厚度。同时,也使黄梅戏的抒唱,更多形式,更加丰满。但是,由于改编《祝福》这样的名著,增删人物必须慎之又慎。因此,这个戏文学本的多次改作,主要一点就是改动二丫这个人物,一步步使之更能融入悲剧的氛围,始终处于“宾”位,是祥林嫂的“伴”者。这在二度创作中,也是需要很好把握的。

  依此,戏以祥林嫂命运的巨大转折为契机,以三次情感的奔放与三次情感的跌宕的交织与反差来构成情节主干和情感主线,也就是结构的主体。

  第一次情感的奔放,是“逃”出祥林家。逃之前,既展示出祥林嫂的秀美形色又揭示出她内心的凄苦、无望的诉述……及至她闻得婆婆要将她卖到贺家的消息,她虽然没有自己掌握命运的想法,但她不能忍此屈辱,在祥富帮助下,她拼死而逃了。

  真的逃了出来,她突然感到外面是这么陌生又这么开阔,心中升起了一种新的生存的欲望。尽管在鲁四老爷家她只是一个受歧视的仆人,但她和仆人们的相处很融洽,受到邻里的赞许,她胖了,她美了,她笑了,面对河水,随着细细水浪的漂动,她的心丝也飘动了……

  但是,就在这时,她被抢走了,还是卖到了贺家坳!这就出现了第一次的情感跌宕,出现了“碰喜案”的强烈动作,心内积累起来的美好的思情,一下破灭了。尔后,就像跌落到谷底的水流,又涌起了浪花。贺老六那不会谈情的真情,那不会说爱的真爱,燃起了那无名的火种;祥富和二丫那一种独特的、苦涩的受益的歉意与谢意,竟然使祥林嫂升腾起第二次情感的奔放,而且一直延续到生子、即将还清债务,夫妻对生活充满了一种朴素的希望之时,贺老六死了!接着儿子又被狼叼去,她心中的希望之光都掐灭了。

  于是,便形成了第二次情感的跌宕。这一跌,就真的只能在幽谷深底游走。已经淡了生前的欲望,只留死后的思虑。及至柳妈向她提出了一个避免“死后分尸”的妙法:捐一条庙门槛。她又有了一种虚幻的解脱的欣慰,形成了第三次的情感奔放。在今年的“祝福”中她要享受一下平等的欢乐,从衣着到行为,都令人惊目乍舌。也许这不仅是感到自身“解脱”的轻松,也是长期受歧视的一种“报复”。因此,她受到的责备、歧视和羞辱,自然也就比历次更严重,她被赶出了鲁家。形成了她第三次情感的跌宕,而且是跌入了死谷。

  这就到了结局。鲁迅的《祝福》是第一人称的叙述。开篇就是“我”在回到鲁镇过年时路遇已成乞婆的祥林嫂问他:“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有了地狱,“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就这样,祥林嫂的死,在鲁迅的笔下是无声无语无叹息的,只有不解的疑问,留给人们深沉的思考和欲解疑问的想象。这是小说叙事的高明。但是在影视剧中,祥林嫂的死,必是重重一笔,不能没声音、没行动、没形象。

  于是,就出现了哀愁诉唱,砍门槛,门槛化作“铡刀”等各式各样的结局。

  我们也非常慎重地处理结局,并已几经修改。基本上是想回到鲁迅小说《祝福》的意境中。从那两个疑问展开想象。因为有第一个有无“灵魂”的疑问,她不能真砍门槛,但她有报复的冲动,一念欲为,又一念而收。因为有第二个“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疑问,所以她有想象,有诉求、有向往,最后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结尾:在强烈的控诉之后,在万家“祝福”的鞭炮声中,她唱起了“人说死后家还美,似闻亲人唤我归,”接着是一连串的“还我……”她在苦尽之时,绝望之时消失了;她在向往之中,回“家”之时消失了;她在冰冷的风声中和热闹的“祝福”中消失了……

  我们想扣住这三起三落的主线,似乎能把鲁迅未说出来的话说出来,而不是把我们想说的话加给他。这是我们必有的“尊重”。我们还想扣住这三起三落的主线,能够以更加写意的手法,在导演的表现上有所创新。当然,我们更想通过三起三落的主线,扣住观众的欣赏之弦,搭起沟通观众之桥,求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作为祥林嫂,对灵魂的有无的询问,她表现出了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

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不懂得,要如何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只能在凄惨中死去。

事实上,对于灵魂的有无,在祥林嫂们的心中通过全文来看,已是固有的答案,即:有。对“我”的询问,既反映了祥林嫂心中的矛盾和彷徨,也反映出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生不能幸福,死不得安心。因此,无论回答有或无,都不能解决她们的痛苦和困惑。

提起祥林嫂,我们眼前浮现的就会是一个满头白发,瘦弱到不忍直视,然而一个手提着竹篮,一个手扶着长竹竿的农村妇女形象。其实祥林嫂之所以会活成这样一个人,而酿成了自己最后在新年夜死亡的悲剧,是因为她缺乏边界感。从鲁迅的《祝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没有边界感的人都活成了祥林嫂,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缺乏“边界感”也就是缺乏心理边界。

无论多么亲近的两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想要保留的地方,也会有自己不想听的语言,这里所说的边界感就是心理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作为一个明智的人,我们不应该轻易划破别人的防线,更不应该不好好捍卫自己的防线。

第二,边界感缺失往往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对于一个边界感缺失的人而言,它更需要的是别人的认可,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就会不自主地一遍遍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或者说重复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故事,从而让别人认可自己。确实是这样,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想要强迫自己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可是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人愿不愿意和自己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毕竟自己的生活和情绪与别人是毫无关系的。

第三,祥林嫂是一个典型的缺乏边界感的人。

祥林嫂的经历确实让人感到心痛,而且很容易就产生同情感。可是小林嫂在自己的丈夫死了自己的孩子被狼吃了之后就开始变得崩溃起来,一度失去了自己的边界感,而是遇到人就和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当然这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会同情她,甚至会流泪,但是后来听的人多了,说的遍数也多了,人们就变得冷漠了,她甚至成了全镇都嫌弃的人。

任何一种情节都始于人物的越出常轨。但越出常轨只是为情节提供了良好的、有充分发展余地的开端.情节的基本过程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结”和“解”,所谓“结”,就是悬念、危机,所谓“解”就是事情的发展、转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因果关系,由于有了危机,就有了解决危机的转化。所以,设计情节就是设计危机和转化,也就是把危机当成原因,把转化当成结果,这其间有一个独特的因果关系。

任何情节都是一种因果转化的过程。

比如,有了祥林嫂的被逼改嫁、儿子死亡和受到歧视,就有祥林嫂的死亡。有了高太尉、高衙内层层加码的迫害,就有了林冲忍无可忍逼上梁山的结果。从理论上说来,构成情节实在非常容易。但实际上,要构成好的情节实在非常困难,以至于今在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戏剧中,独立创造的情节实在非常之少,而从前人因袭来反复改编的情节却非常之多。

这是因为纯用通常的因果性去构成情节常常容易变成概论念化的、枯燥无味的情节。试举一例,在《今古奇观》中有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个富户人家,每天吃饭洗碗冲走了许多米粒。这家的主人见了心疼,便叫家人把米粒沉淀下来,晒干了储存起来。后来这家人遭了变故,变穷了,幸而有那些储存起来的干米粒,才不致饿死。

这里虽然有充分的因果关系,但是一点趣味也没有,它不过告诉读者应该节约粮食的道理。

小说家在处理题材时,都可能遇到类似的考验;一个文学评论家也同样受到严峻的考验。

一个素材放在面前,就其结果来说,是很动人的,可是把寻找出来的充足理由加上去以后,情节完整了,可是趣味却完全消失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白洋淀地带,一个老渔民在水下布置了钓钩,引诱日本鬼子来游泳,一个人用竹篙打死了好几个鬼子。

要用这个素材构思情节,首先得寻找原因。

老渔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自然是出于对敌人的仇恨。

为什么对敌人这么仇恨?

自然是因为敌人的残暴,例如日本军杀死了他的亲人之类。如果这样去构思情节,因果性倒是有了,但肯定不会有什么艺术感染力。原因是,这是一种普遍性因果,不管对于什么善良的中国老百性,都是一样适用的,没有什么属于这个人物的特殊性。其次,这种因果是一种理性的因果,没有表现任何属于这个人物的特殊情感,而艺术不同于科学之处,恰恰在于它主要是表现人的审美情感的,而不是表现人的理性的。

因而要构成动人的情节,其关键不在于寻求因果性,而在于寻求艺术的因果。

纯粹依赖理性的因果可能造成公式化、概念化。

要成为艺术品,则必须寻求不同于理性因果律的情感因果。

我们且来看孙犁在《芦花荡》中是如何寻求情感因果的。

在孙犁笔下,这个老渔民之所以要主动去打鬼子,其原因并非完全、直接出于爱国主义的民族意识。其直接原因是他的情感遭到了损害。本来,在白洋淀上,他负责护送干部出入,有绝对的自信和自尊,而恰恰就在他自信万无一失的时候,他所护送的两个远方来的小姑娘中的一个,在敌人的扫射中受了伤、如果从纯理性因果来考虑,多次运送人员,偶尔有人受伤,在所难免,至多在总结工作时作个检查,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就成了,如果孙犁也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可能写出小说来了。孙犁之所以不同凡响,就是由于他在普通的理性的因果以外,发现了属于这个老人独有的情感因果。

促使这个老人出动的原因是,他不能忍受他对工作的自信和自尊在来自远方的、信任他的小女孩面前受到损害。他决计用行动在小女孩面前恢复自尊。因而就引出了:他诱使日本鬼子进入布满钓钩的水域,用竹篙打死鬼子,并且让那两个小女孩隐蔽在荷叶下,看着他把鬼子一个个打死。

这种因果性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也是很生动的。

这种因果性,并不是十分理性的,多少有一点个人冒险。老人并没有要求有关部门掩护,也没有准备在万一不利的条件下撤退,更没有为小女孩的安全作出万无一失的安排。从纯粹理性的逻辑来推敲,老人此举也许并不明智,不一定是很符合组织性、纪律性的严格要求。然而,这并不妨碍这篇小说当时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出类拔萃。相反,如果完全按照军事行动应该有的那种周密的理性来设计老人的行为,则这篇小说可能成为概念化的东西。

在理性上不充分的东西,在情感上可能是很动人的。

从理论上说,这就是审美价值超越实用价值。

许多小说家终生不能摆脱概念化、公式化的顽症,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把实用理性逻辑和审美情感逻辑混淆了,或者说,他们只看到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统一性,而没有看到二者的互相矛盾性。这是因为他们未能在根本上分清审美的情感价值与科学的理性价值之间的区别。

光就因果关系而言,科学的理性逻辑要求充足的带普遍性的理由,而情感逻辑要求的则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个性化的理由。对于科学来说,任何充足理由都是应该可以重复验证的,而对于艺术来说,每一个人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不可重复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是可笑的、不通的。科学的理由,可能是不艺术的,艺术的理由又可能是不科学的,这是审美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进入审美创造的领域,就得彻底弄清这个道理。这不仅是小说的规律,而且是一切艺术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共工与颛项争帝,怒触不周山,致使天不满西北,地球陷东南,这是《山海经》对中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江河东流的因果性解释,这是不科学的,但是无疑是很艺术的。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长,一旦诚实了,鼻子就缩短,这种因果关系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却是《木偶奇遇记》的一大创造。这是神话和童话的因果逻辑,它不合科学,然而却被中外古今广大读者所接受,其原因是它与人的情感逻辑相通,那就是把人的强烈的主观意愿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其实这种现象是一切文学作品的规律,不仅对于神话童话有效。小说家在设计情节因果时必须严格地遵循情感因果规律,而不能只根据理性的科学因果规律。

正因为这样,祥林嫂之死,如果纯用理性的因果性来分析,是不得要领的。

给她打击最大的是,虽然她捐了门槛,而在过年祝福之时竟然仍不让她去端“福礼”(一条祭神的鱼)。如果纯从理性逻辑来考虑,不让端就不端,落得清闲。但祥林嫂却为此痛苦得丧失了记忆力,丧失了劳动力,被鲁四老爷家解雇,其结果是穷困到终于死了。

在《祝福》中,“我”曾经向来冲茶的短工问起祥林嫂死去的原因。那个短工很淡然地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按这个人的看法,《祝福》的情节因果是穷困导致死亡。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祝福》和当时以及以后许多表现妇女婚姻题材的作品,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事实上,整个《祝福》的情节告诉读者的恰恰不是这样。

从表面上看,她是流落为乞丐而后死去的,好像可以说是穷死的。

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为深刻的是:她为什么会流落为乞丐呢?

因为她丧失了劳动力,连记忆力也不行了,才被鲁家解雇的。

她本来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顶一个男人使唤的吗?

她受的精神刺激太强了,她情感上太痛苦,甚至崩溃了。她痛苦的原因是:生而不能作为一个平等的奴仆,死而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鬼(两个丈夫在阎王那里争夺她)。

这不是迷信吗?不是不科学、非理性的吗?

然而,祥林嫂不但不因为它迷信、不科学、非理性而不相信它,相反她却因它而痛苦,因它而摧残了自己的心灵和身体。

可见,更深刻的因果是,祥林嫂由于对损害她、摧残她的迷信观念缺乏认识而导致死亡。

可以说祥林嫂除了受礼教的迫害以外,还死于愚昧,死于缺乏反抗的自觉性。

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方面是受迫害,被摧残,另一方面,又是自我摧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不幸呢?这种迷信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它是不是仅仅是一种对鬼神的迷信呢?

也不全是。

因为阎王要分尸给两个丈夫的说法,其前提是:女人,包括寡妇,不能第二次嫁人。谁再嫁,谁就得忍受残酷的刑罚。然而祥林嫂并非要求再嫁者,她倒是拒绝再婚,而且反抗了,她逃出来了。在她被抢去嫁给贺老六时,她反抗得很“出格”,头都碰破了。按道理,阎王真要追究责任,本该考虑到这一点,因为责任首先不在祥林嫂这一边,而应该在抢亲的策动者——她婆婆那一边。

然而,阎王并不怎样重视逻辑问题。

这就暴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和荒谬。

妻子属于丈夫,丈夫死了,妻子不能再嫁,她只能作为“未亡人”而等待死亡的到来。任何女人一旦嫁了什么男人,就永恒地属于这个男人,这是一种得到普遍承认的“公理”。这种“公理”就是礼教中所谓的“夫权”,这种夫权是很严酷的,祥林嫂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嫁给祥林,就叫祥林嫂。然而,后来她又与贺老六成亲了,该叫什么呢?。在贺老大死后,她回到鲁镇,大家本该研究一下,叫她祥林嫂好还是老六嫂好,然而鲁迅用单独一行写了一句: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连犹豫、商量、讨论一下都没有,就自动化地作出共同的反应。这说明“女子从一而终”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如此根深蒂固。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面。

问题的另一面是,她的婆婆违反她的意志要卖掉她,这不是有背于神圣的夫权吗?然而又不。原因是还有一个“族权”原则:儿子是父母的财产,属于儿子的未亡人,自然也就属于母亲,因而婆婆有权出卖媳妇。

《祝福》的深刻之处就在不但写了封建礼教的残酷野蛮,而且写出了它的荒谬悖理。

更深刻的因果性显示了:祥林嫂之死,其最悲惨处不在于她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痛楚,而在于造成物质贫困和精神痛楚的原因竟是自相矛盾的、不通的封建礼教。不但它的夫权主义和族权主义相矛盾,而且它的神权主义又与夫权主义和族权主义互相冲突(阎王不惩罚强迫妇女改嫁者)。这种荒诞和野蛮的可怕还在于:广大群众的思想的麻木,在牺牲的弱女子的的悲剧面前,居然没有一个人,包括和她同命运的柳妈以及一般群众(如冲茶的短工)表示同情,更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如此荒谬的封建礼教表示愤怒,有的只是冷漠,甚至是冷嘲。更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种麻醉性甚至对于受害者也是一样,连祥林嫂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理。虽然也行为她曾经是一个反抗者,而在思想上却是一个麻木者。

很显然,在这背后有悲剧的更深刻的原因:对封建礼教对群众的麻醉。

这种迷信和麻木,虽然不是病,但是和病一样是可以杀人的。祥林嫂一个没有任何病症的人,就是这样被杀死的。

正因为这样,鲁迅才放弃了学医,把改造中国人的灵魂放在第一位。因为如果思想上迷信不改变,多健康的身体也会走向死亡。前几年有一个年青的研究生,写文章说,鲁迅弃医从文,不是因为要疗救国民性,而是因为成绩不好。现在我们已经查出来,鲁迅的学医的成绩当然不算太好,藤野先生教的那门解剖学,不及格,五十九点三分。但总的说,也不算太差。在一百六十多人的班上,排在第八十多名,至少在八十多名日本学生前面,属于中等。但是,正是因为他感到有一种比细菌更为可怕的东西,就是传统的思想,是可以杀人的。

祥林嫂无辜地被杀了。

这是一场悲剧,其特点是没有凶手的。

《药》里面的华小栓死亡,也是没有凶手的。

这正是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启蒙主义者的思想特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情节因果不仅仅关系到情感的生动,而且关系到思想的深刻。

要达到情感的生动,就要避免纯用理性因果,因为理性因果就是概念化的因果。要达到思想的深刻就要避免表面的单层次的因果,以构成多层次的因果,让读者一层一层地像剥笋壳一样不断地体会到作品的深厚内涵。

当然,不管多么深刻的思想都是不应该用人物或作者的嘴巴讲出来的,蕴藏在情节和人物命运之中的思想比说出来的要更丰富。其原因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往往是理性的,亦即概念化的因果,而人物情感的因果则是用通常语言作线性的表达是很困难的,它渗透在人物的语言、行为之间,是很复杂、很微妙、很丰富、很饱满的,但是一旦用线性逻辑的语言讲出来就很可能变得贫乏了。

要有真正的艺术鉴赏力就不仅得分清这两种不同的逻辑,而且要善于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看到这两种逻辑所体现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尊重人物的情感因果,不要以为它不合理性而轻视它,更不能因为它不合自己心意去改变它。在《家》里面,当鸣风得知自己面临着要成为冯乐山的小妾的危机时,她走到了觉慧的房间,看到觉慧忙着写文章竟没有把话讲出来,后来觉民又进来了,鸣凤便退了出来,决心投湖自杀以殉情了。

这不是很不合理性吗?

但如果巴金把它写得很符合理性;鸣凤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待觉民走了以后,又跑到觉慧那里把一切都告诉了他。这样的话,鸣凤的生命虽然得救了,然而鸣凤作为一个艺术形象的生命却可能就此结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0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