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张

#二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ū 不读sū 。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1)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同事的评价作了回顾、反思,感触颇多,现小结如下:

 一、多法并用,感受诗境

 1、抓重点词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回忆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具体的图景,从而让学生体会菜园的美丽、恬静,感受花丛追蝶的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导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感受美。

 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二、创设情景,升华感情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学生已经积累了40多首古诗,孩子很希望有个展示的机会。时值春天大好时机,我想,何不收集几张来让学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说说此时此刻想到的诗句,况且也能促进本课情感目标的达成。果然,孩子们的情绪很高,不仅能对着恰如其分地说出诗句,还能发出由衷的赞叹:“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春天真是个魔术师,把大地装扮得这么美丽。”“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为孩子的灵性在闪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喷发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1、预设欠充分

 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并且这种生成并不是无法捉摸的。只要预设充分,精彩菜会涌现。如:在设计教案时,我意识到“篱落疏疏”是个教学难点,准备用、板画、扩词来解决。在两次试教中,学生都能一点就通,难点突破不再是个难题了。但在这次教学中,情况出人意料,学生竟理解为“篱笆很密”。我想如果开始能收集一张“密不可钻的篱笆”比较一下,诗意就显而易见了。

 2、方法欠巩固

 在理解诗意之前,我让学生回顾了以前理解诗意的方法,接着就让学生学习今天的“边看插图边读诗”的方法来理解这首诗,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我想如果能把新旧方法并用,也许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果能在理解诗意中,强化新方法,也许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更快;如果能在拓展说诗中,引导学生感悟图文相通的妙处,也许学生的感悟理解就会更深刻。

描写了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追问:能用这种句式回答吗?“从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补充:从安逸的田园风光,可以看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着一条直通远处的小径,小径旁的树上花瓣已经凋落,但是新芽还无法撑起树荫。孩童们急忙奔走追逐着那**的蝴蝶,哪成想那黄蝶一飞进黄灿灿的油菜花丛里就不见踪影,无处可寻了。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全文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

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首诗一方面描绘了乡村幽静的风光,另一方面写出了农村儿童活泼可爱、顽皮天真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乡村风光的赞美、向往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有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宋代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词句注释:

⑴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一说湖南攸县东北,一说当涂县(今属安徽马鞍山)东五十里。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⑵柳梢:柳条比较细的一头。

⑶拣:挑选、选择。长条:指长柳条。

⑷寒食:即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原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后来直接与清明节并为一日,因此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⑸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深,深远。

⑺头:树枝头。花落:一作“新绿”。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⑻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

⑼无处:没有地方。寻:寻找。

译文:

其一

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赏析: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首二句点明季节与地点,先写柳梢,再写酒楼。古典诗词常把柳与酒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如“鳀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韩偓《江楼二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通常以这两种意象表达一种愁情别绪,而杨万里在这里写杨柳和酒楼却显示了一种悠闲的情怀。后二句通过观察乡土风俗暗示自己身在他乡,而偏说“便作在家寒食看”,表明自己并没有那种寓居他乡的愁绪,并且着意于“村歌社舞更风流”,更表现出一种恬然闲适的心境。

这组诗的第一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第二首,但第一首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整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诗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新绿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末二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二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二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此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名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才智《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评析》:一般七言绝句,多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像这样四句皆可入画者,则尤忌呆板平列。由景而人,由静而动,由远而近,使得杨万里这首《宿新市徐公店》避免了画面的呆板平列。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宿新市徐公店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徐公店投宿时所见到的景物,展现了春夏儿童捕蝶嬉戏的生动情景。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