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而且可以随机应变,常用的方法包括: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在与求助者的沟通中,主要的关注的是求助者的情绪而不是语言。简单说,就是当发现一个求助者正处于感性反应状态时,要主动往理要反应的方向引导,促使他转变成反应。
同样,当求助者处于反状态时,就促使他转变成反应。也就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如何促使反应转化呢?需要咨询师熟练运用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的咨询技术。
释义,也称为内容反应或者说明,就是咨询师把求助者讲的主要内容通过概括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话再反馈给求助者,这样就可以起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比如,求助者说一想起睡觉就紧张,怕自己失眠越怕睡不着就越不能入睡,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想要了解求助者最初失眠的原因,就可以接着话茬说,越怕睡不着就越不能睡,那你愿意谈一谈啊最初不能入睡时的内心感受吗?
中断就是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比如当求助者因为情绪激动或者思维混乱,喋喋不休。这时,又不能够强行迫使他停止会谈,可以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或者建议他换一个地方再继续谈,等等,当然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建议暂时停止会谈,下次再来。
引导,就是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个话题,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情感反射,就是咨询师有意识的刺激一下求助者,进而控制会谈方向。促使求助者回归理性思考,走出痛苦的境地。
一般情况下,当释义失败时,采用中断,中断依然无效或根本就无法使用,才能拿起情感反射这一武器。
心理咨询的概念: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心理咨询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咨询的范围。
狭义的心理咨询不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检查、心理测验,只局限于咨访双方通过面谈、书信、网络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救助和咨询帮助。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陈仲庚认为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无论在关系的性质上,在改变和学习过程上,在指导的理论上都是相似的。如果有区别的话,也是人为的、非本质的。
健康心理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的对象究竟是哪些人?应该说那些觉得心理不够健康的人群,都是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也就是说凡是因为某些心理社会刺激而引起心理状态紧张的人,并且明确体验到躯体或情绪上的困扰者,都可以是健康心理咨询的对象。
因为心理社会刺激非常纷繁而复杂,在目前的社会广泛存在着。因此凡是生活、工作、学习、家庭、疾病、康复、婚姻、育儿等方面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一旦求助者体验到不适或痛苦体验,都可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前文说到了反移情正面意义的部分,本文继续这部分内容。
咨询师的任务,是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这意味着咨询师既不能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特别是负性反应,表现的无动于衷,也不能对患者的移情表现的无所谓。
咨询师唯有努力觉察自己的反移情,才能在咨询中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在咨询中的参与感怎么样?
挺好的。可能因为这次我遇到的来访者是一个内向、偏讨好、不容易对别人发火愤怒的类型。
在咨询中,很有参与感,前期跟随,后期引导,做的不错。自我感觉做的还不错。咨询师需要有很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来访者在满足我的这种感受。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双向的成就,当然这更可能是我的一种需要,我需要他的认可,他的改变,作为对我劳动的反馈和支持。
我发现一件有点奇怪的是,我在自己的咨询里,很有参与感,但是旁观别人的咨询,我会没有把自己代入咨询师。
我旁观别人的咨询,没有八九十次,也有五六十次。出现过偶尔两三次,很有参与感,觉得如果是我,我可能想不到这一招。这位咨询师在某一瞬间惊艳到我了。
其他咨询师,我看了就没感觉,好像在看别人的表演,但这个表演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也许我需要为自己看到的这些,找个意义,让自己可以更有参与感。
在咨询中,咨询师一直起扮演榜样的作用。咨询师向来访者分享自己的过往生活经历,不仅在于表现同感共情,也在于发挥反移情的示范力量。
它会促进来访者诚实,积极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与事业挫折。在咨询中,咨询师能够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反移情,和来访者一起探讨,那对来访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教会他怎么处理自己的移情。有了这示范以后,他可以照猫画虎。我在咨询中有过类似的示范作用吗?
有一次来访觉得,不自信,自我价值感比较低,自尊也有些低,他想让自己内在空虚减少一些,更丰盈一些,问我该怎么办?
因为之前我告诉他,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欢迎你来到人类的世界。我的回应是,写文章记录自己的想法,同时尽量客观地吹嘘自己。
人内在的丰盈、空虚的减少,源于自己在创造,在拥有自己的作品。这会让一个生命变得更加丰盛,有活力,有生命力。
咨询师与来访者探讨反移情,会提供给咨询师“情感纠正经历”的机会,也就是说,当咨询室邀请来访者共同探讨反移情时,治疗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平等和相互尊重。
而咨询师放下身段,也是咨询一致性原则的实际表现。探讨反移情是一个咨询中可以用的,而且非常有效的策略。
也许我下次再碰到瓶颈,碰到转折点,碰到滑动门时刻时,我可以和来访探讨我的反移情。其实我之前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验。
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前一天有聊天,第二天就探讨我出现的情绪是反移情,还是他有的情绪投射到我的身上了。
等我们探讨之后,感觉我们的关系加深了。这会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不是咨访关系,而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我一直感觉自己不太擅长经营关系。这可能是小时候原始的观点,植入在我内心,哪怕我现在和周围人的关系已经转变了,它依然会在我心里隐隐约约的浮现。
学了心理咨询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受欢迎,周围人都很喜欢我,愿意跟我维持一种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我做事情来说,是个挺大的帮助,别人愿意主动帮助我。愿意分享给我一些好吃,有趣的八卦。
总之,反移情的识别和化解,不仅可以增进咨询师本人的觉察力的成长,你也可以大大减少来放者的心理防御和阻抗,这是咨询师功力深厚的表现。
增加本人的觉察和思考,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对我的成长很重要,对于达成咨询目标也很重要的。
识别是以后我的每次情绪,都需要做记录,目的就是识别我是不是出现了反移情,记录我是怎么化解的,用了什么方法。
不断的积累经验,我觉得心理咨询师就是特别吃经验的工作,需要足够丰富,见过足够多的案例,这样才能在来访者困难、在关键对话、在瓶颈的阶段,有更好的发挥表现。
部分观点源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