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导师都有哪些,怎么选导师?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导师都有哪些,怎么选导师?,第1张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的导师也分为几个大方向,根据各自研究的方向不同而不同,以下为一部分推荐的导师和各自的研究方向,供大家参考。 

① 传统的产品设计类研究的方向:

张宇红(教授、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设计与社会环境等);

张凌浩(教授、系统创新与战略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于帆(副教授、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本土化设计/感性设计);

邓嵘(副教授、智能健康家居设计/健康设计);

刘颜楷(原名刘刚、副教授、设计策略/设计经济/设计管理);

余雅林(副教授、品牌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手工艺创新设计研究/产品材料与工艺研究);

沈杰(副教授、设计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整合/服务设计与创新);

曹鸣(副教授、系统创新与设计战略/次级交通工具及系统创新/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等)。 

② 交互设计研究方向:

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产品虚拟展示设计);

辛向阳(教授、设计哲学/交互与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

蒋晓(副教授、情感化与体验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

张寒凝(副教授、产品交互与体验设计/智能家居设计研发/CMF趋势及战略设计);

胡伟峰(副教授、产品设计理论及方法/交互与体验设计等);

代福平(副教授、信息可视化设计及理论/交互与体验设计方法论)。

③ 工业设计理论及文化创意设计方向:

鲍懿喜(副教授、品牌策略与设计创新/文化创意设计);

熊微(副教授、生活用品的创新设计与理论/设计批评);

陈旻瑾(副教授、设计文化及历史理论研究/设计美学/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

   

    物像之美,人文之叹

——评书画家袁巧林老师所乐在艺的水乡创作

                  文/格如

自古以来以江南为母题的绘画创作摩肩接蹱,渐次亦形成框范和程式,愚以为清四王笔下的江南其实过多地顾及了宫廷绘画的庙堂气,层叠繁复间少了水乡的空灵与简逸。近现代以来,吴湖泛、陆俨少、钱松嵒、宋文治等艺术大家对表现新江南作了有益的探索,其艺术表现在传承基础上,越出传统的樊篱,形成了融物象之美、人文之美于一体的新江南画派!如今的画坛以画江南而扬名四海的有杨明义、刘懋善、汪钰元、胥力浦、许惠南等艺术家,他们活跃在当今画坛,独具个人艺术魅力!

和袁巧林老师相识,纯属偶然,虽然相识时间不算长,却有两年之久吧,可以说既存师生谊,又有同好情,更富知音缘。深知袁巧林老师博大深厚,气象非凡,我虽然常常欢喜赞叹不已,无奈只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叹。个人才德不及,感到难以表达自己的心境。也许,他身边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都有过类似的纠结。

《礼记·少仪》说“士依于德,游于艺”,清楚表达了德与艺的关系。《学记》有言:“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兴其艺,游于艺,从而乐于艺,所“乐”在“艺”。

袁巧林老师的江南水乡作品,明亮而温和,既有微妙细致、不厌其烦的描绘,也有疏旷、酣畅、自如的挥洒,画面上自然流淌的水迹,和笔触横扫的留痕。凝神注思,笔者窥探到他常借用中国画的“勾勒”技法,同时又把水彩技法应用其中,创作中既保持了对于景物具象感受的尊重,又表现出了画面形式的开放性,有探索写意表现的倾向。近几年他曾多次在各地写生。

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笔触奔放,在作品里,极注重承序传统的表意精神,所写一树一石,一桥一舟,一山一水等必融铸浓烈的情怀,必发掘展示其蓬勃生机和醉人美感!我每欣赏袁巧林老师的作品,都能从其笔墨韵味中感受到浓郁的江南情怀、水乡风华,浪漫诗情!这幅《江南秋色又一新》布局宏大深远,构图多变,笔墨设色苍茫浑厚且清气自然,富有层次韵律,气韵沛然,江南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地域风情、灵秀湿润的自然环境皆灵气逼人的跃然纸上,作品在审美文化上形成了飘逸柔媚的艺术特质!袁巧林老师长期深入生活,常年坚持对景写生,使他对传统技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传统技法都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它是从具体的山水描绘中提炼出来的,显示一方山水的特征本质,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用。而袁巧林老师在创作中坚持面对生活和艺术决不能油滑,唯有虔诚,方能获得山水的元气和笔墨的清新和灵气,因此我们每次欣赏袁巧林的作品总能从画面中读到一种除了美,还有叫做认真严谨的东西,这是身为艺术家应有的一种态度!

在袁巧林老师的艺术思维下,创作指向非常明确,主题上他侧重人性本质的表达和渲染,“出淤泥而不染”直指不同境遇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技法上大胆创新,内涵呼之欲出又若隐若现,思绪溢于画面又神秘莫测,作品中强烈表达江南画家的情感,两者的相互一致,达至“我画我心”等艺术新境。

自古以来,莲塘清趣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气息一直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之一,每欣赏袁巧林老师老师的水乡作品,我都在想,袁老师前世一定是与水乡有渊缘的,而他的心中也必定有一片盛开的水乡,所以才有了他诸多精彩的水乡之佳作!关于中国画表现江南气息的作品,有许多传世经典佳作,而袁巧林老师的系列作品很容易让人想起朱自清《荷塘月色》呈现的那种唯美画面!这幅《家傍绿水万年兴》作品中,袁巧林老师以浓淡相宜的墨色,以刚柔相济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风情万种”的水乡,有一种文字般娓娓道来的韵味,吸引和感染着欣赏者的视觉,把人带入了那一片曾梦过的意境……

袁巧林老师的作品让人感觉轻松和明媚,他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即有艺术章节的升华,也有对生活美的升华,他的水乡细节表现着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传承的理解,对人生最美好的追求,同时表达着他对自然美的潜心知悟,以及热爱生活的更多美好细节!他之所以是一位让笔者尊敬的艺术家,根源于袁巧林老师艺术地再现出生活中自然的美,收放自如且注重画面美的和谐与构成,他笔下的作品就像他的名字,繁密丰茂而生机盎然,或热烈、或幽静、或欢快、或恬淡,呈现出一种繁荣昌盛的景象,洋溢着时代笔墨精神和中国文化的正大气象,这也正是他作品的境界所在!

江南是个好地方,从古至今都是画家们非常向往的地方。从全国解放前后到现在,国内外很多著名画家都先后到过江南、画过江南。他们当中,有的虽在偏远地区工作,但却长期坚持描绘江南,以表现水乡题材成名成家;而袁巧林老师一生扎根江南,将江南的神奇与大美,留在纸上,传向远方。

袁巧林,江苏常州人。常州金杯教育、学纳思教育特聘书画教师,江苏文联注册书画教师,常州市油画协会会员,常州艺术交流协会书画学会会员,常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会员。

袁巧林老师从事美术职业三十多年,其作品曾被国内外多家刊物发表过。其油画、国画、书法作品被多家机关、企业、个人收藏。

《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原文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赏析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

含义:这首歌充满神秘色彩,借由三生石,古老传说等等带有故事性的字眼,来表达对长久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恋人亘古的情感。

江南

歌曲原唱林俊杰 

填    词 李瑞洵 

谱    曲 林俊杰 

编    曲 蔡政勋,陈建玮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爱有万分之一甜     宁愿我就葬在这一点

圈圈圆圆圈圈     天天年年天天     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     的脸

不懂爱恨情愁煎熬的我们     都以为相爱就像风云的善变

相信爱一天     抵过永远     在这一刹那冻结了时间

不懂怎么表现温柔的我们     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

离愁能有多痛     痛有多浓     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

心碎了才懂     圈圈圆圆圈圈

天天年年天天     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     的脸

不懂爱恨情愁煎熬的我们     都以为相爱就像风云的善变

相信爱一天     抵过永远     在这一刹那冻结了时间

不懂怎么表现温柔的我们     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

离愁能有多痛     痛有多浓     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

心碎了才懂

扩展资料:

 

《江南》是林俊杰演唱的歌曲,由李瑞洵作词,林俊杰作曲,收录在林俊杰2004年6月4日发行的专辑《第二天堂》中。

2005年,该歌曲获得CCTV-MTV音乐盛典年度最佳单曲、百事音乐风云榜港台十大金曲、第十二届中国歌曲排行榜港台最受欢迎歌曲等奖项。

创作背景

林俊杰表示《江南》这首歌灵感来自香港漫画《风云》,原本歌名叫《天下》,自己创作是先有画面,再用声音表达。

2004年,林俊杰的专辑《第二天堂》在选歌时,《江南》这首歌曲非常不被看好,当时还没流行中国风,有人认为这首歌曲的实验性太强,10几个人中只有2个人选了《江南》,这首歌曲一度可能不会被收录在林俊杰的专辑中。但是在林俊杰的坚持下,《江南》获得了成功

歌曲评价:

歌词意境的创造与曲风都独具一格,轻柔干净,轻快的节奏带着丝丝淡淡的忧伤。

聆听《江南》,也许会想起过去的爱恨离别,或者从前的遗憾,曲子表达的忧伤可以直达人的心扉,让人有点点伤感,有点点怀念,却又是那么那么的美,让人惊喜之余不由得发出赞叹!

小桥流水般清澈明朗由林俊杰唱来,唱出别有的情境和意境!这是青春的痕迹,也是只属于青春的张扬!

          ——2017浙江大学春季培训研修报告

                      平顶山市新华区凌云小学 刘晓惠

     几天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培训学习,匆匆结束。在杭州这座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经过6天“头脑风暴”,收获颇多感悟。 白天紧锣密鼓地学习、跟岗,看到的、听到的、感受的……大脑不停地接受、不停地整合、不停地思辨、不停地存储。来自新鲜事物、新奇思维的冲击,掀起头脑的风暴,该坚守什么,该改变什么,该颠覆什么,该摈弃什么,这些问题扎堆在头脑中流转颠簸。径自思忖,惊奇地发现认识开始愈加清晰和明亮起来。

      阅读一座城和阅读一本有历史的书一样,最终沉淀下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无论是白天的课堂,还是夜灯笼罩下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杭州,这个陌生的城市,因为几次的学习有了了解,我读出了他商业化背后浓浓的人文关怀和坚守、温润的城市风格。

     培训学习已经结束,在归程火车上的同伴交流,回到学校后的思考反刍,回忆学习过程中与讲座专家思想的融汇,意识观点的差距,教育方式方法的异同,与跟岗学校领导的思维、治校思路的碰撞,都时时触动着我这位肩负一定使命和责任的教育者的每一根神经。

       第一部分:行程

      本次跟岗学习的学校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田燕芳副校长、陈建华副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田燕芳副校长热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杭州江南学校,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绿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配备了400余座的报告厅,400米橡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有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房等设施的室内体育馆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学校还特别配置了能满足学生早期英语、艺术、计算机教育的专门设施。 田校长还细致安排了三天的学习交流活动,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德育少先队、翠竹研修等方面全方位展现江南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据接待和带队的田校长介绍,学校“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谐的身心发展,幸福的人生起点”,是学校孜孜以求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在终身幸福必备素质的养成。学校已经成立的“江南少年文学院”、 “江南少年艺体学院”、 “江南少年科学院”、 “江南少年消防大队”,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特长。 “江南踏歌行”综合实践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师生外出溶入大自然,既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体魄,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赞赏。 第一日:寻景江南,感受拓展课程 24日上午十点左右,在教学处沈颉主任和三位四年级江南小导游的陪同下,我们一行14人开始参观校园,每到一处景点,学校小导游们便开始有条不紊地介绍起来,“江南十景”走下来,我们很快加深了对江南的了解,对校园文化赞不绝口,同时也对小导游们的精彩讲解给予高度的评价。在食堂用完午餐后,我们还参加了我校诵读周“诗意•江南行”的启动仪式。 下午,沈颉主任首先做了拓展课程的建设介绍,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开发,再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实属不易,江南的老师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介绍完之后,五年级年级组长刘红蕾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由周志东、黄芸和蒋本先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的《魔方》、《美食》和《葫芦丝》三门拓展课程。校长们兴致勃勃,纷纷深入课堂,积极与学生展开对话,并在课程结束后与老师们做了了解与交流。 第二日:踏歌月明,交流教学、德育 4月25日上午,在总务处袁坚利主任的陪同下,我们又参观了月明校园。随后,在幸福吧,教学处沈颉主任以《靶向定位 精准教学》为主题向校长们详细地介绍了小学部的教学质量跟踪与分析工作。每个学期初,以年级组为单位,各备课组长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细致、客观的分析,以考试结果为依据,剖析学生学习状况,找出问题,重在改进,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措施。教学处则由局部到整体,结合年级实际情况,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接着,教学处副主任刘晓敏介绍了小学部“江南踏歌行”这一具备江南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江南建校至今,学校的实践活动课程,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粗线条到特色化,从小范围的试点到整体推动的道路,逐步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 下午,学生处刘芳主任与我们交流了小学部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德育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部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开放的国际视野、和谐的身心发展、幸福的人生起点”这一办学理念,以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低段重在教育、引导,高段着力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细节育人、活动育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提高德育实效。随后,大队辅导员谢晶老师、向峰老师分别介绍了少先队的工作。谢晶老师的“让普通的孩子不普通,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的少先队工作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向峰老师则从“绿领巾”值周班的角度介绍了小学部常规管理的自主管理模式。 第三日: 取经师训,共谋成长 在了解了江南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开发等工作后,4月26日,我们又对对江南学校的教师发展、师资培训方面进行了深度的了解。江南特意举办了交流会,首先,由教学处副主任官晓辉带来《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翠竹研修班介绍》的有关五年内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与具体做法的讲座。官老师从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谈起,结合江南亟需培养青年教师的现状以及青年教师自身诉求出发,顶层设计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训方案,成立了翠竹研修班这一固定的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接下去,官晓辉老师结合一个个丰富详实的案例,就翠竹研修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培训项目安排、活动实施等方面向来访校长们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从中不难看出官老师的悉心付出以及翠竹班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之后,江南的另一个教师培养的载体——名师工作室登场。给我们带来报告的是江南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赵丽芳导师,汇报的主题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赵老师紧紧围绕“什么是团队”,“如何建设团队”以及“在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三个话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赵老师所带团队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 我们听了两个主题报告后,兴趣浓烈,积极参与到交流互动中,还就某些关键话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让我倍感赞叹的是,他们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团队建设上的做法和努力。 三天的时间很快,我们的挂职活动圆满结束,收获颇多,真的不虚此行。学校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那些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现代化的办学设施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我带入了向往已久的理想的教育胜境。 第二部分:思考 一、学校到底是干什么的,学校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 河南省教育厅李金川厅长说到: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事业。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无所作为,那是何等的境界啊!把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把教育做到无所作为,这是领导多高的视野,多么博大的教育情怀! 我们要反思,学校的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在干些什么?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需要干些什么,应该干些什么。杭州之行中,感谢组织方为我们安排了跟岗学习,到杭州江南学校及分校月明校区实地学习三天,使我们有幸深入学校进行了调研,接触了杭州市刚刚建校还不足6年的杭州江南小学和分校月明小学。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学校占地124亩,114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00余人。 学校,创建了“幸福江南”的校园文化,成立了“江南四院”:科学院,文学院,艺术院,体育院,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四院课程! 杭州江南学校月明校区48亩,但布局合理,小而精致。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分区合理,功能明确,各区连接流畅,起承转合,过渡自然。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校园,可以说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综合楼、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有连廊互通,与学生公寓、师生餐厅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建筑群色彩淡雅,仪态大方,现代化的建筑和面积不大的绿地交相辉映,富于现代气息和典雅意蕴。微波荡漾的鱼池,又给了校园无限的趣味和灵气。 江南学校124亩,大而功能具备,却也关注细节,有很多可以让人驻足的风景。楼顶的开心农场,井盖上学生的图绘,中午图书馆里,两个女孩子趴在桌前看书;一楼大厅,三五个学生在一起弹钢琴,几个学生正在下象棋。 我喜欢看学校,学校里有最真实、最生动的教育细节,不一定是课堂,不一定是领导的介绍,或许就藏在校园的某一块石头上、长椅上。 他们的办学理念和创新思维,独特的育人理念已经植入师生的精神骨髓。让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个获得成功体验的地方,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一个梦想成真的地方,一个值得一生去回忆的地方……尤其是最后一句——让学校成为值得学生一生去回忆的地方,让我这位教育人思索了很久。我想: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值得我们一生去回忆的地方能有几处?把这样的理念植根学校,确定了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明确了学校办学的目标和方向,为我们理清了学校到底是干什么的。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田校长要求教师在高效完成新课程任务的基础上,又依据学校的创新理念设计了自身独有的学生“江南课程”,为学生今后长足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南小学的办学思维和教育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在参与田校长座谈和研讨时,田校长的两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马云的思维让许多的行业做出了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支付宝和微信的诞生和运用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的便利和节奏的快捷,谁能预料未来是什么样的?谁能预料我们未来的服务对象又是怎样的? 是啊,现在和将来,我们的学校到底是干什么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做出思考。 二、教育者应该教些什么,怎样教,学习者应该学什么,怎样学? 江南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方向让我看到了眼前的一丝曙光。学校要让学生来玩,来学,来创造。是啊,“玩”让学生体会到学校是收获快乐的地方,在快乐中学习才能学得高效,才能有所创造。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教育改革要走向课程研究。变课堂上怎么学为课程中学什么,学生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让教学内容大于形式。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我们的教育才丰富有价值。 特别是赵丽华老师为我们做的《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的报告,让我们深受感染:在滨江区数学团队中,有这样一群人,正在为孩子们能够在学校、在课堂中学习这种益智玩具而努力研究着。在区教研员来晓春老师的引领下,经过长达一年的沉淀,《数学游戏》丛书即将问世,其中江南数学骨干组编写的“玩转魔方”系列引起了区内数学老师的关注。赵丽华老师和一线老师们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共同演绎了整个二阶魔方的还原过程。赵老师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为了能够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建了一个叫“一群人一起对抗惰性”的名字的名师工作学习群,每天打卡签到,共同监督制约,从背诵《论语》《新课程标准》开始,天天背诵、天天学习、天天研究,她们立足课堂,实践磨砺,边玩边学,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技能比赛等方式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有时甚至忙到凌晨2点钟她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汗水换来了硕果,翠竹班取得了很大成绩。如今,她们依然在共同的道路上好像搀扶着,砥砺前行。 三、教育者个人发展方向,应该如何落实 杭州培训的几天里,江南的雨经常会无端的飘起,笼着杏花绿柳,凄迷而又悱恻,给我们带入一个梦幻而缥缈的境界。为我们的思绪蒙上了一层遐想,给我们带来思维的灵感。 我们小学组的14名校长,相约一起享受杭州的共享单车,当风吹过脸庞,惬意流淌在心田,为美丽的杭州风景,为辛苦奔波的收获。 作为现在的中原名师培育对象,未来的中原名师,给自己怎样定位,定目标,如何实现个人发展和个人成长, 我想:作为教育者个人,作为未来的中原名师,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们要重思考,重总结,重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我们只有扬帆起航。正如江南学校月明校区赵丽华老师所述:教育既是一种柔软的心底触摸,让学生的心灵无处不受滋润、感动。艺术化教育就是这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过程,是一种感悟、唤醒,更是一种载歌载舞的享受。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有自信,把自己过去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做一个聚焦,并从中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研究自己,总结自己。 我想:作为教育人,我们要先学会模仿,在模仿中成熟,在成熟后超越,在超越中提炼,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成为优秀管理者的内核。作为教育者,愿我们每位伙伴都能明确个人发展方向,修炼修为,成就自身。 一条江,流淌的不只是水,还有诗意。一片林,种下的不止是树,还有美。钢筋水泥森林里整日奔波的我们,还需要一条河、一片林来复苏我们内心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0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