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客的一些问题?

关于博客的一些问题?,第1张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CNBlogorg”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BBS BLOG

技术实现 简单 简单

版主管理 设立版主 无

管理成本 高 低

适用情况 讨论问题 个人展示

社区支持 站内短消息 弱

超链接 支持弱 高度提倡

文章质量 比较低 质量高(实名制型)

注册控制 弱 实名制

新闻的及时性 高 高

信息搜寻成本 高 低

发文技术难度 很低 很低

非主流信息发布 版主管理 容易

信息反馈 实时 慢

——《浅谈博客与BBS的区别》

212 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博客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发布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博客样式。”

博客网站是个人主页的集中化。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1999年,一家名为Pyra Labs的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Blogger的软件,使因特网用户可以制作网页,而不必用称为HTML的复杂的计算机编码。第二年,这家公司创办了存放博客作品的网站Blogspotcom,这种软件和网站都是免费的。这使博客进入快速普及期。“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 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博客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既然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那么,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也就绝非“独门独院”的个人网站所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化,那么,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所以,博客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品评是否独到、甄别是否合理、推荐是否恰当,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博客是既体现自我,也考虑市场需要的。

3 博客的影响

要分析博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仅仅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还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回到整个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应该说博客的出现是符合整个网络技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的。

博客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31全新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

311个体与公众

相比较BBS和个人主页来说,博客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首先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他又不具备隐私性,如果说BBS太强调公众性,而个人主页又太缺乏公共性,那么“博客”技术就是两者结合。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

个体转变成公众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一个实现的空间。这个空间被哈贝马斯称为“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在哈贝马斯看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它来自于社会再生产和政治权力的分离。在封建时代,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扩张,等级统治才真正被冲破,市民社会才有可能从底层生成,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也才逐步被建构。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伴随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个体向公众的转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也因此,哈贝马斯才一再强调传媒研究对分析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把传媒力量看作是一种新的影响范畴,认为它既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又统领了公共领域。③

被传媒力量尤其是大众传媒影响和控制的公共领域,既汇聚着无数的个体,同时又起到了组织社会的作用。哈贝马斯说:“大众性是一把尺子,政府用它来衡量对民众的非公众舆论的控制程度,衡量领导班子还必须另外争取多少可以转化为大众性的公共性。大众性不等于公共性;但是没有公共性,大众性也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它所反映的情绪是临时制造出来的公共领域的一个依变量,尽管绝不仅仅依赖于它。”④实际上,大众传媒所谓的“大众性” 只是描述了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它并不能同时描述这种传播方式的公共性程度。因为当国家看到了公共领域在组织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它也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操控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国家社会化的意思。大众传媒预设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就预设了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构成一个大众传媒发布、受众接受的单向传输关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后半部分,哈贝马斯重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从19世纪末开始,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的财富不均衡导致了对公共领域的不平等控制。参与经济利益分配的国家,逐渐控制了原本为公共服务的媒介,媒介的民主功能不断下降,诸多免费的公共服务机构转为私有开始收费,“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来自国家干预社会和社会依仗国家权势的双重过程的夹击而致瓦解。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催生了当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又亲手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那里,受众的参与本身仍然是受到有力操控的。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选择适合该议程的嘉宾和现场观众。但是即使你走进演播大厅,有成为公众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也会在后期的剪辑中被无情地删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公众的受众还是只能无奈地退回到私人领域之中。“媒介是一种公司所有物你没有办法参与到媒介中。让媒介从幕后走出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区别公众与受众的不同。受众是被动的;而公众则富于参与性。我们需要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 ⑤

受众、大众与公众,这是三个互相关联却又显著区别的概念。个体要想成为真正的公众,而不仅仅是受众或者大众,取决于他对社会的参与究竟能实现到什么程度。

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的管理体制的变革来实现“公众领域”的建构。 在此问题上,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和左派学者的观点针锋相对、截然不同。前者批判政治保护主义,倡导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如果传媒由政府管理必然成为政府的奴役,只有市场化才能保持其自由和独立,才能防止政府对传媒

含义:博客或网络日志(英语:Blog,为Web Log的混成词),台湾译作网志、部落格,港澳译作网志,马新译作部落格、博客、网志,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或影片的网页或联机日记,用来抒发情感或分享信息。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Chronological Order),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多博客作者专注评论特定的课题或新闻,其他则作为个人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超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

下面为博客爱好者常用的博客程序,各有特色

  PivotX(可支持文本数据库)、PJBLOG、ASBLOG、Z-Blog、ZJ-Blog、WordPress、Bo-Blog、Jblog、oBlog、emlog、L-BLOG、Sablog-XLxBlog。

  PivotX

  pivotx是一个强大、灵活、开源的blogCMS,支持多个Webblogs,多个写作者,内置评论审查功能,垃圾信息防护,易于更换模板,一个灵活的扩展框架,SEO友好,支持MySQL数据库以及文本数据库等。

  PivotX 是一种自由的 内容管理系统。整体架构源自于Pivot网志(著名的无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开源博客软件), 系统以 PHP编写,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运作, 其主要特性为管理者接口采用AJAX模式运作, 除可允许多名作者建立多类别、多网志的动态内容外, 还支援纯文字档Flat File Database(文本数据库)与MySQL数据库的资料储存模式。

  范例:国内著名的微博网站随心微博的官方博客即是采用PivotX服务的网站;

  PJ-Blog

  PJBlog是由舜子(陈子舜,英文名字PuterJam,PJblog就是以他英文名字缩写命名的,他本人就职于腾讯公司QZONE开发组)所开发的一套开源免费的中文个人博客系统程序,采用asp+Access的技术,PJBlog同时支持简繁中文,UTF-8编码,相对于其他系统,PJBlog具有相当高的运作效能以及更新率,也支持目前Blog所使用的新技术。

  Z-Blog

  Z-Blog是一款小巧而强大的基于Asp平台的Blog程序其特性包括:

  支持界面主题及样式更换

  采用Web Standards网页设计标准

  静态生成日志,支持自定义目录配置

  支持FierFox、Opera、Safari等浏览器

  支持Wap、Windows Live Writer等离线写作软件

  前台

  符合网页标准

  符合 XHTML 网页标准。

  WAP访问

  支持WAP(WML)浏览、评论。

  支持纯动态、纯静态、伪静态。

  后台

  集成应用中心

  集成uEditor编辑器,所见即所得。

  支持MetaWeblog API,可使用离线编辑器或第三方编辑器(如Windows Live Writer、菊子曰)更新博客。

  模板、插件功能强大灵活

  oBlog

  oBlog是一套经过完善设计的多用户博客建站程序(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5SRBJ1568),是WindowsNT服务环境下多用户博客程序的最佳解决方案。精心设计的架构与功能机制,适合从个人到企业各方面应用的要求,为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效、易用而快捷的博客系统。分免费版和商业版等不同版本。

  Bo-Blog

  Bo-Blog是一款基于PHP的、以MySQL为数据库支持的免费blog程序。

  Bo-Blog的特色有:

  基于XHTML+CSS+div 布局的模板结构;

  可自由定制的页面模块、插件与模板;部分基于Ajax的新体验;

  多语言包化与UTF-8国际编码;

  强大的spam信息防御机制;

  RSS、XML-RPC、Tags支持;

  内置留言本、天气、表情、置顶、验证码、头像等;

  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种使用 PHP 语言和 MySQL 数据库开发的开源、免费的 Blog(博客,网志)引擎,用户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 Blog。

  WordPress 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博客系统,插件众多,易于扩充功能。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目前 WordPress 已经成为主流的 Blog 搭建平台。

  Emlog

  emlog 是 "Every Memory Log" 的简称,意即:点滴记忆。它是一款基于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的开源、免费、功能强大的个人或多人联合撰写的博客系统(blog)。致力于提供快速、稳定,且在使用上又极其简单、舒适的博客服务。用户可以在支持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的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Blog。emlog的功能非常强大,模板、插件众多,易于扩充功能,简洁而不简单。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目前emlog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大用户的青睐。

  Spacebuilder

  Spacebuilder简称SPB诞生于2007年,asp net mvc架构。可使用预置博客、群组、论坛、微博、分享、相册、文件、活动、投票、资讯等应用模块,可以一站式搭建sns社区网站。另外还有问答、招贴、招聘等扩展应用模块。拥有便于二次开发的平台服务:私信、邀请、权限、审核、隐私、积分、通知、动态、标签、分类、附件、全文检索。

还有什么不明白请追问吧

号百心情驿站是专为中国电信天翼手机用户推出的一项产品。是一款集情感资讯、口述日记、情感测试、男女话题、美图下载、前沿时尚、星座运程、博客小说等情感生活栏目为一体的无线产品。本产品针对男性与女性用户分别设计专属区域,男女用户可分别浏览各自专区内的情感信息。号百心情驿站具有互动性、浏览性、娱乐性三大特点,更特别开设情感测试等互动栏目。适用于中国电信天翼手机用户。产品功能包括:精彩推荐、男女情感专区、情感小测试、另类情感话题、情感漫画绘本、情感博客关注、情感个人中心。月租费用“号百心情驿站”大部分栏目将定制收费,其中职场、测试栏目将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其他栏目(隐私、小说、星座、美图、男人、女人、两性、裸婚、婆媳、邂逅、关注、试婚、密友、网恋、八卦)需用户自行定制后,即可专享全部服务。可以通过访问WAP门户办理。WAP门户申请:1、将手机拨号设置从CTNET切换成CTWAP;2、访问号码百事通WAP门户,点击情感(即号百心情驿站)。3、出现“号百心情驿站”的产品首页。进入后点击其中任意一个付费栏目(例如:“隐私”栏目)。4、点击“隐私”后将弹出订购确认页,随即点击“确认”进行订购。5、订购成功后将会收到来自10001888的资费提醒短信,短信内容为“已成功定制号百458提供的心情驿站5元版,从本月起收取信息费包月,月租费500元,客服电话10000。”取消:1、将手机拨号设置从CTNET切换成CTWAP;2、用手机访问互联星空网站,点击“我的订购夹”。选择“已订业务”进入“我的订购夹”。3、选择号百心情驿站,点击“退订”。4、取消成功后将会收到来自10001888的提醒短信,短信内容为:“已成功取消号百458提供的心情驿站5元版,从下月起不再收费。”次月停止为用户提供服务。了解更多服务优惠点击下方的“官方网址”客服220为你解答。

英国社会学家马克通过调查发现,男性每天的说话量是女性的一半。女人喜欢通过交谈来建立和巩固关系,而在家里她们喜欢通过闲聊来显示自己的领导地位和对男人的关心。男人不这么认为。婚前再怎么健谈,已婚男人更愿意直接说出自己的具体意愿,或者“闷锅”。有人说:男人是行动型的动物。那么,男人沉默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案例:河北读者小文提问:我和老公结婚3年了。最近感觉他说话越来越少了。在家里,基本都是我和他说话,他偶尔说话。尤其是发生争执的时候,无论我怎么跟他讲道理甚至指责他,他都不怎么说话,或者说完全沉默。请问,男人的沉默是什么意思?

男人在争论中的沉默其实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当沉默的信号发出后,你要学会根据他前后的言行和场景,以及他沉默时的表情和状态,去揣摩他在想什么,需要用哪种方式去解救。

首先,男人的沉默有很多种类型。有的是倾听、欢迎、附和,有的是敷衍、默许、心不在焉,有的是隐忍、回避、退让,但更多的是反抗、示威、扩大战场。每一次都可能是心与心对话的开始。前提是你得知道他们到底想说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大多数男人的沉默中都包含着某种固有的自尊或软弱,而这些自尊和软弱最直观的表现往往就在他们的“抗议”中。作为一种让一些男人的抗议沉默的方式,它自然包含了一些“他在乎”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男人视为珍宝,几乎所有人,包括妻子,都不敢轻易触碰。有些男人不喜欢妻子动不动就谈论他们的父母,有些男人不喜欢妻子过多地干涉他们的工作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知道什么问题不该问,什么问题可以问得恰当得体,什么问题不应该说得太直接。你的妻子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它们。

沉默抗议

女人喜欢通过交谈来建立和巩固关系,而在家里她们喜欢通过闲聊来显示自己的领导地位和对男人的关心。男人不这么认为。无论婚前他有多健谈,已婚男性更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具体意愿,比如“今晚我想和你出去吃饭”“我想休息”“我想开个会”。

很多时候,因为女人的漫无边际,家里和外面嘈杂的天空没什么区别。这个时候,男人往往比女人更理性。面对女人的漫无边际,他不会直接反驳3354,这无疑是在家里投下一颗炸弹;他不会粗暴的骂3354。无疑是白费力气。

许多男人习惯沉默。一方面,他们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绪、思想和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刻意用沉默来保持彼此的距离。女人会为此感到特别受伤。对此,女性经常会说“自己没有感情(感情博客,大家说说感情)(感情博客,大家说说感情),简直冷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已婚男人更习惯于沟通感情(情感博客,大家说说)(情感博客,大家说说)和爱情。女人越是东拉西扯,男人就会离你越远。他虽然沉默,但心里已经竖起了一道“防护墙”。

用沉默来调节身心。

男生从小就接受了征服世界、百折不挠、勇于承担责任等“脊梁”教育。当他们成年后,无论多么无助,多么艰难,多么残酷,多么沉重的负担,多么大的压力他们不能像女人一样,用哭来发泄,用泪来洗涤,倾诉。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在沉默中反思,在沉默中调理,在沉默中蓄势,在沉默中舔舐伤口。

所以,当一个男人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当他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当他对你的话充耳不闻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发号施令,惹事生非,想象,甚至问路。也许,他刚刚和客户谈完,已经筋疲力尽,又或者,他面对的是人生事业,感觉受伤了,累了。这个时候,他在沉默中疗养,他在沉默中重生。这个时候,你不妨给他一个小时的时间,彻底和他的白天工作说“再见”。之后,他可能会对你的任何问题表现出惊人的兴趣。

用沉默珍惜隐私。

男人有时候会在紧急情况下编造谎言,有时候会想尽办法隐瞒一些事情,比如前天晚上喝了几瓶啤酒,出差有了外遇,只是多拿了一笔奖金,等等。男方的假设是,只要不说出来,女方没有察觉,一切都会很简单。有时候,男人的沉默是另一种隐瞒。他可能觉得女人太专制,干涉了他的自由和权利,她甚至会武断地安排他的日常生活。所以,为了防止一个女人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及她对他透明的控制和监督,他选择了沉默。没有了对线索的追寻,他的世界可以安静很多。

对于某些男人来说,沉默是完全出于个人修养和对她的爱而做出的隐忍。

要让一个男人在沉默的时候敞开心扉,首先是要给他安全感,也就是你不会在任何时候利用他的弱点。你可以用女人的热情去安抚他。也可以静静的听他叙述,尽可能客观的评价,和他一起寻求解决方案。所以,当男人因为“伤心”而沉默时,女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能给男方留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男方会慢慢忘记,把不开心的事情转走。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了,找个合适的机会沟通往往会更好。

事实上,一个男人总是有潜在的傲慢倾向。只要他有足够多的观众,他就会极其迷人,健谈,充满兴趣。所以,如果你想缓解对方冰冷的气氛,可以考虑和他一起去酒吧或者茶馆。因为在那里,他能找到让他兴奋的大众。或者和别人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请人看电视,逛街。当他发现自己本该属于他的位置受到威胁时,一定会主动来找你打破僵局。

  找回新浪博客用户名的方法:

  1在电脑的地址栏里输入您的博客网址,打开博客;

  2将鼠标放到“音乐”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

  3在“属性”框里,在图标右侧有一组十位数字,记下这组数字;

  5此时,用户名处显示的就是登陆名了。

  基本简介:

  新浪博客,中国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的网络日志频道。新浪网博客频道是全国最主流,人气颇高的博客频道之一。拥有娱乐明星博客、知性的名人博客、动人的情感博客,自我的草根博客等等。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

第一次的开场白很重要,我也在世纪佳缘有号,能不能吸引我回复他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他的条件或长相而是开场白。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发自肺腑,真实自我叙述的开场白,可以简单的几个字也可是长篇大论,但重点一定要真诚并且是自己打的。有些人会很懒会在网上粘贴复制一些,虽然看着比较有深度但却没有让我回复的动力,所以我觉得把你对她的所有想法真实的记录写下来发给她,我相信她会回复你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47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