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高分心理学**
《煤气灯下》(Gaslight)
(1944)
导演:乔治·库克
豆瓣评分:83
关键词:煤气灯效应、PUA
片源:腾讯
因这部**,心理学中衍生出“煤气灯操纵情感模式”,也被称作“煤气灯效应”。
我们没法断定什么是最好的爱,但应该学会辨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补充阅读:
丽莎·阿伦森·方特斯:《情感操纵》
《丈夫得了抑郁症》(ツレがうつになりまして)
(2011)
导演:佐佐部清
豆瓣评分:81
关键词:抑郁症
片源:腾讯
故事没有复杂的情感表达,没有曲折的剧情,氛围相对轻松,既尊重患者群体,又能帮助不了解抑郁症的人们认识它。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抑郁症,我们不要总去想它的原因,而该去想它的意义。
补充阅读:
弗里兹·李曼:《直面内心的恐惧》
《火柴人》(Matchstick Men)
(2003)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豆瓣评分:82
关键词:洁癖、强迫性人格
片源:腾讯
何为火柴人?
这源于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
影片的主人公罗伊就是一个骗术高明的火柴人。
罗伊患有强迫症和严重的洁癖。他的强迫症还是洁癖的动因都是一样的——想去除掉自己内心的罪恶感。
罗伊是一个骗子,虽然显意识里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在潜意识里,他排斥这种罪恶感。
补充阅读:
森田正马:《神经质的本质与治疗》
森田正马:《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钢琴教师》(La pianiste)
(2001)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豆瓣评分:75
关键词:心理操控、变态行为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中说,少年时期父爱的缺失是人成年后产生精神分裂的原因。故事讲述的变态的行为,是人在缺失爱、被控制下压抑的样子。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在正常情况下该有的模样:及时调整自己,不要陷入精神的困境;也不要妄图做救世主,去拯救别人。
补充阅读: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
《第六感》(The SixthSense)
(1997)
导演:M·奈特·沙马兰
豆瓣评分:89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
片源:优酷
《第六感》讲述了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尝试帮助一名八岁儿童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是一个男人与一个男孩相处的故事。
补充阅读: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
说通俗点我感觉所谓的“操纵”与“被操纵”其实就是恋爱关系中特别常见的的主动与被动的相处模式。“操纵者”一般在彼此的关系中,属于比较强势主动的一方,往往很多事情都是在按照操纵者的意愿进行着。而“被操纵者”呢理所当然的就成为了二者之间相对被动的一方,可以说其在感情生活中属于绝对的弱势,不知道正在看文章你是否赞同我的分析呢?!
在经过以上的解释以后,我相信各位对于如题所示的情况都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凭心而论我认为感情中是绝对存在着这种现象的,并且可以说不在少数。理想中的感情可以说是纯洁、公平、神圣的,但是你要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难道我们自己平时的这种经历还少嘛?!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大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点就是男女之间,有一个人在感情中投入的相对较多。比如我身边的一个好朋友就是很真实的写照,当初是我朋友追的她,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层山,可以说我的朋友为了追她真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哄她开心、如何能够取得她的芳心,就这样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模式当中,我的朋友就处于了长期被动的状态,而他的女朋友可以说对于他的爱心知肚明,因此可以有恃无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操纵者”。
第二种原因就是这段感情可以说是不纯洁的,是存在着某些其它目的的。再排除了真爱以后,这种“操纵”与“被操纵”可以说是有意而为之,比如所谓的欲擒故纵、比如所谓的死缠烂打,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忍辱负重或者装疯卖傻在取得这都感情以后,以用来做到自己不可告人的企图。这以说这两种不同的“操纵”,对于彼此之间的伤害却是天差地别的,所以在这里我想对热恋中的人说一句:一定要时刻保持一颗冷静、清醒的心。
1支付彩礼,只是为了建立家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必须塑造家庭经营能力,摆脱对钱的依赖。
2男性和女性都爱物质。所以,支付彩礼,能够建立家庭。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一位女性如果在六个月内与100位男性发生性行为,她最终可能只孕育出一个后代,所以在古代她会选择更强壮,能持续地提供更多食物的猎人作为伴侣。而一名男性如果在六个月内与100名女性性交,他可能会获得一打甚至更多的后代,但当时物质条件及生存环境都非常差,很多婴儿一生下来就夭折了,所以男性也会倾向于选择更健康、更漂亮的女性作为伴侣。这些择偶标准发展到现代则表现为,女性会选择更富有、更成功的男性作为伴侣;而男性则选择更健康漂亮的女性作为伴侣。
毕竟,大家都想拥有更有质量的后代,后代是自我生命的延续,能拥有更健康,更强壮的后代,象征着“我”能更好更长久地存在于世上。
所以男人女人都很现实,只是侧重的点不同而已。
因此,支付彩礼,能够建立家庭。
3家庭关系属于亲密关系,需要亲密关系经营能力。
目前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男性的情感教育空白,在这个空白地带,有一些看上去“习以为常”的对情感偏颇的认识:比如说你有钱就有一切,你有钱了也你就不会缺美女环绕,你有钱了可以找更年轻漂亮的老婆之类的。这样的观念看上去是在教男性“物化”女性,但实际上,物化女性的同时何尝又不是物化男性自己?很多男性没有把社会工作能力和亲密关系经营能力区分,他们会觉得这就是一回事,我只要有超强的赚钱能力,我就可以搞定一切。这恰恰忽视了关心家庭,与女性共同分享建设家庭的快乐和困难。女性会感觉无助。所以你妻子给你讲了这些话,要你关心家庭,与她共同分享建设家庭的快乐和困难。
4把一段情感关系的建立和结束都全部归结为“钱”的原因,就是把情感中两个“人”都变成“物”。而这整个一套操作,实际上是男性对自己在情感中,关系中无力感的防御。
这个防御有三大作用。
第一个作用:用优势能力掩盖弱势能力。
这些男性的优势能力是赚钱和工作,而弱势能力是建立和经营亲密关系。
这类男性的迷思就是只要我够有钱,我就可以经营好亲密关系,你有什么不满意,我砸钱就好了。
他们没有把社会工作能力和亲密关系经营能力做一个区分,他们会觉得这就是一回事,我只要有超强的赚钱能力,我就可以搞定一切。
只要模糊了这两者的关系,他们就不必看清楚自己在另一方面能力确实有所欠缺的事实,他们会有更强的掌控感,尽管这样的掌控感其实是透着“虚”的。
第二个作用:隔离亲密感。
我们可能都有一种感觉,钱有时候可以把两个人关系拉得很远。
比如说两夫妻矛盾升级到顶峰必须要分崩离析的时候,并不是大家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而是大家冷静坐下来谈财产分配的时候。
双方在为每一项家产据理力争的时候,其实互相都在诉说着自己在这个婚姻中的付出,渴望和失落。
只是谈钱的话,可以掩盖这一切情感的属性,因为,它看上去只是冷冰冰的利益。
面对情感的挫败,面对对方提出的离开,解释为钱,而不是解释为比如说可能我没有很好地理解,关心,支持到她,或者说我们之间情感互动出现了问题,不会让人明显体会到亲密感的丧失。
先用钱,把我们关系拉远,分离,也就更加容易了。
第三个防御的作用:用道德制高点掩盖脆弱。
实际上一个男性在指责一个女人是为了钱背叛自己的时候,他是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的,这可以藏起他的脆弱。
对男性来说,承认自己穷,没有赚钱能力,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但神奇的是,对有一些男性来说,只要将“不好”的矛头指向了别人,自己的脆弱感就能极速下降,甚至被忽略。
他不仅是在用这个来“欺骗”外界,甚至是在自欺欺人:
当我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时候,至少我在道德上还很优越,我可以指责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势利的人,那在说明我是值得同情的同时也似乎说明了我在道德上与他们完全不同。
这个防御其实自有它的功能和作用,但同时它的僵化和简单化又限制了男性真正在情感能力上的成长。
5摆脱对钱的依赖,才能摆脱向外归因束缚,不再把情感挫折一味归结在钱上,或者甚至归结女性的道德水准上,被压抑的情感功能才能鲜活,建立真正有质量而深厚的亲密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