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塞诗句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关于边塞诗句的诗意和思想感情,第1张

1出塞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度:越过

阴山: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今译: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2出塞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出塞》是乐府旧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对应的其实有一句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秦汉以来的边塞,秦汉以来守卫边塞的军人,他们所守的是中原辉煌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

离家万里,不是个人的小家,是从边塞开始,是无故人,多胡语的异地,是传统的化外之地,天下之外的地方。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在这时如果不是追忆秦汉时的艰难,写唐的胡马南下,简直是杞人忧天。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人认识到盛世中的危险因素。

同时,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兵家对战争都不是向往或鼓励的。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万里所指,是从边塞到远方的战争之地的距离,并不是边塞到军人故乡的距离(这一点极为重要,同时又没有被重视和强调)。

3边塞诗的大体思想感情是什么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扩展资料:

著名边塞诗介绍:

一、《从军行》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1、全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全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边塞诗

4边塞诗的大体思想感情是什么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1、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2、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3、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4、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5、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扩展资料唐代边塞诗代表诗人王维的诗表现了边塞诗的特点王维作品中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竹里馆》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

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边塞诗。

5边塞诗中的主要意象及意象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6边塞诗的大体思想感情是什么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扩展资料:

著名边塞诗介绍:

一、《从军行》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1、全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全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边塞诗

20.醉”是诗眼。“醉”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地写出春意之美,连海棠也被春色陶醉。浓浓春意之中,被陶醉的不仅只有海棠,还有欣赏春色的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的陶醉与闲适之情。

21.首联写出了优美的春景,表现了诗人对春景的赞美、喜爱之情。颔联、颈联写放下官务的悠闲自在和应对官场俗务的苦恼,表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或表现对官场人情世故的疏离感)。尾联表明无论世俗如何变化,但诗人心中安稳,能在“独”中坚守自己的品格。

解析

20.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本诗以写景开首,暖暖春日,熏风杨柳,一片春光融融之景。“浓春醉海棠”一句,诗人用“浓”字来形容春景,写出了春之艳、春之深、春意之盎然,海棠被浓浓春意陶醉,“醉”是指人因喜爱而沉迷的一种状态,显然是把“海棠”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富有诗意。“醉”字带有诗人自己强烈的感情,诗人借海棠表达了自己欣赏春景的陶醉和美妙。“浓”字仅仅写出了春景之态,而“醉”字深藏诗人感情,本诗之“诗眼”自然应该是“醉”字。本诗颔联、颈联、尾联叙事抒怀,表现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在俗务之余尚可自由感受醉人的春色,被“浓春”陶醉的不只是“海棠”,应当还有欣赏春色的人,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自由、闲适之情。

21.

试题分析:本诗题目“放慵”,即疏懒的意思。唐代诗人白居易《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据《现代汉语词典》,“疏懒”是“懒散而不受习惯限制”之意。从题目可知,本诗描写的是诗人的一种自由、闲散而无拘无束的生活。诗的首先以写景切入,描摹了美丽且让人陶醉的春景,暖日和风,杨柳青翠,海棠红艳,春色迷人,盎然的春色使人赏心悦目,自然流露了诗人无限的赞美和喜爱。颔联讲到无拘无束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可惜应酬世俗事务却妨碍了如此的开心,一个“苦”字表现出诗人的苦恼和无奈。颈联写到应付官场的处事方法,“从人笑”、“得自藏”表明诗人不喜官场生活,同时也间接反映出诗人身在官场的无聊和烦闷。尾联写出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坚定态度,无论云彩变幻,诗人安稳行走,一种处之泰然的心境立即显现;诗人独自安坐,举手焚香的闲适之态跃然纸上。

诗人在本诗中的情感变化清晰明了:诗人看到美丽春景,心情喜悦;但官场俗务烦恼苦闷,让诗人无奈;不论世事如何变化,诗人心中安稳,独自享受生活之乐,坚守心中夙愿,自然也有一番独特意趣。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1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

  -32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

  -33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38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0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41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3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4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45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7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48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49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5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1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

  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52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53天凉了,凉尽了天荒 地老了,人间的沧桑

  爱哭了,这么难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

  天亮了,照亮了泪光 泪干了,枕边地彷徨

  -54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55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56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57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58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59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

  -60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61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62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

  -63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

  -64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65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66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67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68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

  -69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70开始想念,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

  ——还有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人们。

  -71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72安然的度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73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

  -74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 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75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76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

  -77你是不是一直这样,安静地,凝望那些日沉日落,无家可归的忧伤。

  -78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79黑色的飞鸟掠过天空。我站在城中。看时间燃成灰烬。哗哗作响。

  -8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81你不曾给我一次回眸,我却始终在对你微笑。

  -82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83我终生的等候,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

  -84残阳退没。

  -85恍惚中,时光停滞,岁月静好。宛如十年前。

  -86长夏逝去。

  山野间的初秋悄然涉足。

  -87凤凰双双对,飞去飞来烟雨秋。

  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88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89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90塞北黄沙,送我无尽风华叹。

  -91念往昔,繁华竞逐。

  -92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93风华笔墨,后庭尘埃。便天光云影,不与徘徊。纵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莱。青丝染霜,镜鸾沉彩。

  -94怅望江湖百年 与谁说

  -95云中烛火 顾盼依稀如昨

  -96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97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98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99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100凋谢是真实的,盛开只是一种过去。

)文学创造与科学的区刖: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提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更改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各种理论活动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就是偏于科学反映的、以揭示对象的客观规律为己任的精神生产,其成果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进一步说,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文学产品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文学当然包含着科学认识的因素,但这种认识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经被情感化、诗意化,即审美化了,这正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区别于科学生产的特质。 (2)文学创造与宗教的区别:文学创造与宗教活动存在着不少相似性。它们都是对世界的情绪、情感体验,都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等特点。文学创造与其他艺术创造是人埘世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它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和发现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从中受到美的陶冶,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同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却现实世界和甭定人自身的价值。显然,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它虽然常常要借助于审美形式去征服人,但实质上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而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则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太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立业。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

  前八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魏晋南朝时代权力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因此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困境。诗一开头即由此下笔:“潜虬”一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活,“飞鸿”一句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境界;下面两句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自己都不能做到,深感惭傀。四句中,第三句紧接第二句,第四句远承第一句,诗意连贯而有变化。以上四句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自己的困境,但为何会这样,并未交代清楚,所以又有后四句把前四句加以落实。“进德”谓进取功业,施恩德于世人,与“飞鸿”一句相应。——但虽有此志,却是才智不及。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耿直守正,乃至受人陷害。“退耕”谓退隐田园,以耕作自资,与“潜虬”一句相应。——但徒怀此愿,却是力所未能。以谢氏的富有,当然谈不上“退耕力不任”的问题。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颇有退隐之心,只是为形势所格,无法实现。因为当时谢灵运如果拒绝赴任,就是公开表示与当权者对抗,极可能招致更大麻烦。下面进一步写自己于无奈中来到这偏僻的海隅,入冬后久卧病床,所对唯有萧索枯瑟之空林。全诗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气氛渐渐降到最低点。

由“文革”中,感受目睹,不少恩爱夫妻,由于夫方被打成黑帮,妻子被迫离异,穷无所归,流落他乡,失踪异地。为此,吴奔星曾以乐境表哀痛,写了一首《别》,发表于《诗刊》1982年11月号。《别》连排如下: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腈/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珠,/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在那个六亲不认的年代里,走失一个人如走失一条狗或一只鸡,是不当一回事的,诗的头三段表现一种失落感、虚无感和孤独感。但是对走失者的印象却如夕阳、露珠、河水那么永恒地存在于脑海中,是怎么也磨损不掉的。这是将无可发泄的内心痛苦,抑压于想象失踪者朝(露水)夕(夕阳)跋涉(河水)的旅程。诗的后两节把被抑制的悲痛情绪化为如见其人的日常感受将自己从悲痛中解放出来,争取活下去。正如鲁迅所说:活着不仅是为了爱人,也是为了敌人。这样,就把被迫的夫妻拆散转化沩感情的主动出击,争取活下去,看看恶势力的终于崩溃。

吴奔老不愧为新诗界泰斗,其思之深,其艺之精,其语之妙,非常人可蠡测、浅尝而轻议者。诗人一方面通过务实联想,由笑容想到夕阳,由眼睛想到露珠,由身影想到河水:再通过务虚想象,想到“整个的你”。

《别》中的“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全是乐景,而所写别者为被迫离异走失的妻子,就更显出对别者的思念深切,痛断肝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6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