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舞 蹈
服 饰 节 日
傣 族 dai zu D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傣族概况
傣族现有人口1025万。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县。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傣族多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内容出自《中华各民族》一书)返回
傣族舞蹈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 ,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如根据神话故事《魔鬼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鬼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
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音和孔雀的动作。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缅寺壁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鸟身的孔雀形象,这与头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诏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婚取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可见孔雀舞的历史源远流长。�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当舞者跳到高兴时,众人就喝采“吾——吾”,“水 ——水”,气氛十分热烈。孔雀舞有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 、安然漫步、寻水、饮水、戏水、洗澡、抖翅、晒翅、展翅与万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飞翔……等。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 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等。步伐有踮步 、“起伏步”(动力腿由脚跟带动向臀部踢起后全脚掌落地,主力腿随之屈、伸)等。从舞蹈风格上可归纳如下三类:第一为雄孔雀舞。民间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刚韧。舞姿有明显的“三道弯”特点。第二为雌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韧缓慢,舞姿优美动作细腻,并常有拱胸和肩的转动,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第三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颤和保持半蹲状态的矮步,小腿灵活轻巧,常用连续的小耸肩,鼓点快速而轻巧。
傣族的鼓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面鼓,傣语称“光腊楞”。另一种是双面鼓,傣语称“光双腊”。因为单面鼓的形状象大象的腿,因而起名为“象脚鼓”。�
1象脚鼓舞:傣语叫“戛光”或“烦光”(傣语称鼓为“光”,跳舞为“戛”)。“戛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
� 关于象脚鼓及其舞蹈的民间传说很多,据传:古时有一对夫妻,劳动后在水潭边小憩,突然风把熟透了的芒果从树上吹落水中,发出“嘣——嘣”的响声,这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他们回家后,便依照大象的脚将树镂空,蒙上牛皮制成鼓。在赶摆时,他们背着鼓去跳舞,不久象脚鼓舞就传开了。又说:在很早以前,有两个驯养大象的小伙子依照大象的脚做成了象脚鼓。在明代《百夷传》中也有:“大小长皮鼓以手拊之”的记载。
表演时,舞者以左肩背象脚鼓,鼓面对前,鼓尾向下,以右手击鼓为主,左手配合。一般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时也用肘、膝、足跟、脚趾等敲打。象脚鼓舞矫健、粗犷。双膝的起伏和敲鼓的动作配合紧密,用手敲鼓时,膝部就弯曲。而抬手时膝部立直。舞蹈步伐很丰富,有“前点步半蹲”、“后点步半蹲”、“踏步全蹲”、“ 八字步半蹲”,还有以一腿为主力,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脚等姿态的动作,以及吸腿跳 、踢腿跳、弹腿跳、跨腿跳等。象脚鼓有长、中、小三种鼓形,根据鼓的形状有三种不同的跳法。�
第一种,长象脚鼓舞。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耿马的孟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和孟连一带。鼓身长二米左右,由于鼓身比较沉重,多为舞蹈伴奏用。舞时步伐缓慢、稳重,膝部起伏有力。鼓点最为丰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语,能表达傣族人民喜、怒、哀、乐的心情。�
第二种,中象脚鼓舞。主要流行在潞西县、盈江县、耿马县、景谷县、勐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鼓身长约15米较轻便。其主要特点是舞时要将鼓尾摆起来、甩起来。由于在鼓尾上束有一簇簇的孔雀羽毛,摆动起来十分好看。摆鼓就是让鼓尾左右晃动,甩鼓就是将鼓首向下压,使鼓尾向上甩。中象脚鼓舞不只是在节日跳,每年还有专门的赛鼓日子,以鼓音长短、音色好坏和鼓尾摆动大小为取胜标准。�
第三种,小象脚鼓舞。仅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鼓身长不到一米,动作丰富,经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动作幅度较大,有吸腿跳、弹腿跳、撩腿等步伐。�
2戛伴光:“戛伴光”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人民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它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节日时通宵达旦欢舞不息。舞蹈朴实热情,特点突出,妇女膝部的颤动较均匀,多顺手顺脚的舞动。一般以“蹉步”、 “起伏步”、“点步”、“弓箭步”等步伐为主。手的动作较简单,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绕腕或从腋下向上掏手。大嫂们与老年人在里圈起舞,老人的动作缓慢,膝部起伏明显,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后仰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动作任意自由发挥,而在圈外的年轻人,则要求动作统一整齐。戛伴光的鼓点非常丰富。�
3双面鼓舞:傣语叫“光邦”、“光两”、“光双腊”、“光宏”、“光勐央”等。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瑞丽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和耿马县、沧源县的勐懂地区。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种鼓舞。此种鼓一头大、一头小,两面均蒙有皮。小双面鼓长一尺半左右,可横挂在身上,舞时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击鼓,动作起伏大,常用深蹲等舞姿 ,三道弯造型较突出。大双面鼓身筐米,直径六十七公分。需要俩人用竹杆扛起来,舞者双手抡槌,做云手转身,吸腿、跪蹲等动作打鼓。有的鼓则放在地上打,鼓声铿锵有力。众人围成圈,手持鲜花或手巾载歌载舞,同戛伴光舞的表演形式相似。
鱼舞——傣语叫“戛巴”。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解放后才逐渐流传到其它地区。据说在傣族发现了鱼并学会捕鱼的时候起,就跳起模仿鱼儿的舞蹈。鱼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鱼形道具起舞。鱼舞比其它傣族民间舞更为柔和、细腻,灵巧而活泼。主要表现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脚掌碎步动作上,小跳敏捷活泼,表现鱼儿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漫游时,常采用全脚或半脚掌屈膝碎步行走,没有起伏,双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摆动。在表现鱼儿戏水或与急流搏斗时,常采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跃性动作,形象生动逼真。鱼舞多采用鱼形手式(一手以手心盖于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双手向外划圆和双臂在后摆动为典型动作。鱼舞的鼓点比较缓慢、轻盈,丰富的鼓语不亚于孔雀舞。
大鹏鸟舞——傣语叫“戛伦”。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节日里跳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相传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区不下雨,大地一片枯焦,大鹏鸟置抱蛋的妻子于不顾,和雨神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数日后,大鹏击败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鹏鸟的妻儿早已饿死。傣族人民为了表达对大鹏的敬意,遂产生了大鹏鸟舞,流传至今。大鹏鸟舞矫健、粗犷,动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现大鹏鸟与雨神搏斗的动作和不畏强暴的气质。动作变换快速有力,造型时间较长“三道弯”舞姿棱角突出。如:出场动作一般是大跳接一个大的舞姿造型,表现大鹏鸟从空中迅猛疾下的气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张开成扇形)和掌式手型,这些手式加强了动作的力度。大鹏鸟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过去舞蹈时带大鹏鸟型道具和面具,现多已弃之不用,使舞蹈动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鼓点异常丰富,鼓声深厚有力。
鹭鸶舞——傣语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庆佳节时跳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潞西县一带。过去,舞者要身着雪白的衣裳,双肩披上两条鲜红的绸带起舞,现在已不多见。在傣家村寨附近的竹林里或水田中,常见到雪白的鹭鸶鸟。关于鹭鸶舞的来源民间传说不一,有一种讲:古时有一个很穷的小伙子,每天劳动不止。鹭鸶非常喜爱他,为他跳起优雅的舞蹈,以后小伙子就与鹭鸶亲切地对舞起来。后来,人们把这一舞蹈编成了青年人的对舞。又说:一种叫“央”的民族曾到过德宏一带,此种舞是表现他们在田间劳动的过程。鹭鸶舞一般以对舞为主,动作相对,队形多是两横排分左右出场,相遇后变成两竖排、四排、两个圈等。常由一人指挥变换各种动作和图形。鹭鸶舞的动作简单、优雅。舞步的节奏处理与其它傣族民间舞不同,弱拍时双膝快速弯曲,动力腿敏捷地抬起,重拍时双膝韧性伸直,动力腿同时轻盈地全脚掌落地,形象地模仿了鹭鸶行走的动作。有双手在胸前拍掌及拱胸等特殊动作。鼓点轻盈简单。
花环舞——傣语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如今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跳,已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从很早的年代起,每当泼水节和其它宗教节日来临时,小伙子和姑娘们就成群结队到深山密林和江边采集最鲜艳最美丽的花,然后打着象脚鼓载歌载舞把鲜花送到缅寺搭成花亭……,这一古老的习俗至今流传在傣家村寨。关于花环舞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穷苦的青年,去坝子赶摆时,觉得自己的衣服破烂不堪,就摘来许多花扎成花环套在身上,下山后随着欢乐的象脚鼓声跳起了舞 ……,一个姑娘爱上了他,随着他的舞唱起了歌,花环舞由此产生。花环是在长二米左右的竹篦上扎上鲜艳的花朵做成,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在移动步伐的同时,着重于花环的变化。并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环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由慢板转入快板,有踮步、“顿错步小跳”等动作。
烦整——傣语称刀舞和棍、拳、棒这类舞为“烦整”、“戛整”、“令整”。是男性的舞蹈。流传于广大的傣族地区,与汉族的武术类似。风景秀丽的傣乡,傣族男子都佩戴着一把精制的利刀,标志着他们的勇敢威武,同时刀也是生产劳动的有利工具。刀舞傣语叫“戛拉”或“烦拉”。动作有力、刚健,多采用“大八字跺步”、“弹腿”、“踢腿蹭跳”和“深蹲滑行”等步伐,这些动作在傣族民间舞中很少出现。刀舞有单刀、双刀、短刀和长刀(类似剑)等种类及本地、内地、缅甸等不同的流派,各种流派有自己严格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可由一人至十几人表演,舞时无伴奏,或以象脚鼓伴奏。棍、棒、拳术与刀舞基本相似。
戛朵——亦称“烦朵”,是一种道具舞。此舞过去在盛大的宗教节日才跳,至今仅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孟连县一带。“朵”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据说有狮子头、狗嘴、鹿角、长颈、细毛。汉语把此舞称为“马鹿舞”。戛朵至今仍带道具跳,道具身长一丈,颈长八尺,用竹篦编成四十五公分的圆圈,外面用布包起来,剪碎的白纸粘在上面做为羽毛。一般由俩人合作扮一只马鹿,前面的舞者饰马鹿头和前半身,用棍支撑颈部做划字动作,后面的舞者掌握尾部,向两边做敏捷的小跳及跌扑、腾转等动作。舞步、鼓点均与孔雀舞相似。
1依拉贺舞,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和 “开门节”或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欢跳此舞,因每段唱词后面都有“依拉贺”做衬词而得名。依拉贺舞的特点和戛伴光舞相似。�
2蝴蝶舞,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
3斗笠舞,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
4腊条舞,傣语称“戛甸”。是一种表演性的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抬前旁、后屈腿等步伐,双手托住点燃的腊条,做掏手、向外划圆等动作。�
5鸡舞,傣语称“戛该”。是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的儿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相斗等动作,以跳的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伴奏,一般由孩子们数数而舞。�
6十二马舞,傣语称“马西双”,是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县等地。表演者腰间套系马形状的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扇,以半脚掌碎颤跑步为主,变化各种队形。一般演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
7戛喃燕,意思是“小公主或**的舞蹈。”过去只在宗教节日或土司结婚、继位时才跳,主要流行于沧源县勐懂地区。以唱为主,内容有唱结婚、爱情及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等。舞时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动作与戛伴光舞相似。�
此外在金平县还流传有表现劳动生活的“划船舞”、“摘花舞”、“捞鱼舞”、“走路舞” 等。流传在金平县的扇子舞据说是一种打鬼时跳的仪式舞蹈。流传在耿马县孟定地区的“大象舞”傣语称“戛张”。由俩人套系大象形状的道具,模仿大象走步、敬礼等动作,由一人持红手帕引象而舞。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妇女舞”,轻盈柔和。流行于瑞丽县的“戛洛响”,是一种模仿小鸟跳的舞,与小孔雀舞相同。
心情。
清晨的傣家好似一幅画,这幅画的特点就是清净,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让人深临其境。
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傣族人为求得神灵庇佑,头戴孔雀羽毛,身着木架制的双翼,身后披挂雀尾,把面部涂画成鸟兽的模样,并在祭祀中模拟孔雀的动作,有节奏的舞动,让自己变成孔雀的形象。
这种行为类似于人类学家弗笛泽所研究的“相似律”与“接触律"的原始人类巫术;它们分别对 应交感巫术的两种类型,即“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他认为在原始人看来宇宙的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越近似于神灵,越可感知神灵并与之沟通。所以傣族人在举行孔雀图 腾信仰的仪式吋,通过舞蹈的形式,努力把自己装扮成本氏族所崇拜的图腾形象,以此来与神灵进行沟通交流、传达心愿,其意义就在于保证本族风调雨顺、人畜两旺、避免灾难降临。
因此,与其他民族相似,傣族孔雀舞蹈的最初形式是原始巫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雀图腾”的巫术含义逐渐衰弱,而文化含义却日益凸显,在近现代,“孔雀图腾”更多以一种文化含义嵌入到傣族的舞蹈之中。这种演变过程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孔雀图腾逐渐被赋予吉祥如意的文化意义。虽然经过历史漫长的推移,孔雀图腾崇拜 一直潜流在傣族人民的血脉当中,孔雀图腾崇拜变成了吉祥如意的化身,在民间中代代相传。
▲来源于网络
一些土生土长的傣族民间艺人,从小就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能歌善舞,他们从原生态中提取出孔雀图腾的元素,并除去了繁杂的装束道具,不再穿着羽毛制成的服饰,带着象形的孔雀翅膀道具,而是在舞蹈中“解放” 了手臂,使其自由摆动,动作更加丰富、自如、舒展。
他们模仿孔雀图腾飞翔、跑跳、饮泉戏水、林间漫步等生活习性,编创了模拟性的孔雀图腾舞蹈,每当傣族“赶摆”或举行大型节庆时都会跳孔雀舞蹈来庆祝节日。虽然动作古朴、醇厚、贴近自然,但还是只停留在模拟孔雀图腾的“形似”层面,但这些民间艺人和他们的作品在傣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当中仍起到了继承和发展的作用。
其二,民间艺人的传承进一步实现了“孔雀图腾”由巫术向世俗文化的转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民族民间舞蹈家, 他们在继承与发展孔雀图腾的文化中进行了创新。 民族舞蹈家们不仅吸取孔雀图腾的舞蹈语汇,还把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孔雀图腾舞蹈一种全新的表现意义,使舞蹈更关怀民众、贴切人民生活。
在动作语汇上,不仅展现人体三道弯的曲线美,还把孔雀特有的灵动性加入编舞当中、更具可视性,并且丰富了人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情感,使“孔雀图腾”在傣族舞蹈中提升了一个具有舞台艺术表现力的载体。
傣族的新年-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
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 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传说人间的气候本 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 了农时,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 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苗 枯死,人畜遭灾……。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英达提诉拉, 拆说人间的灾难。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层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时,不慎撞在天门之上,一扇 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他变 成一位英俊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
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 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来历。
傣历新年佳节,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 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 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玛点达拉乍头颅腐烂之日。
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
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傣历新年(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节日来临,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 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傣家人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泼水节的高潮。要进行堆沙、赕佛、泼水、放高升、丢包、跳“依拉贺”舞、拜年等活动。解放后,除传统的活动我,还加有文艺、体育、**、物资交流等活动,十分热闹。
傣家人在泼水节,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依拉贺”,是一种边舞边歌的唱词。具有傣家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情感,在“拜年”、“泼水”、“赛龙船”、“放高升” 时演唱,十分有趣。如:
“拜年”词:“攀枝花,红艳艳,桑开傣(新年贺新),已来到。帕萨傣(傣族),尽开颜,糯米酒,密样甜,共举杯,贺新年,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泼水词:“澜沧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深情人,心中出,似洁泉,如甘露。银水花,在飞舞,一个个,湿漉漉。透进心,是祝福,笑脸盘,是花朵。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赛龙船词:“铜芒响,齐举桨,团结紧,有力量。象蛟龙,譬波浪,昂起首,使劲划,帕萨傣,赛龙船,依传统,争上游。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放高升词:“做高升,放高升。学科学,练本领。火一点,黑烟喷,似利箭,冲入去。祝来年,好光景,愿五谷,又丰登。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1、女性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袖傣”等。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妇女用长达丈余的特制花腰带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她们的服装以黑色、红色基调为主,贴身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口用细银泡拼成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长达五、六米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斗笠帽,帽沿上翘。
“花腰傣”独具魅力的头饰、服饰,与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上的人物十分相似,有着椎髻、短襟衣、筒裙等共同特征,证明了两者之间的一脉相承。
2、男性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条腿需两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扩展资料: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
“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傣族
1、花儿傣族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2、花儿傣族舞能够提升舞者专业水平,更好展现傣族舞蹈风格,使傣族舞蹈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内容提要:水文化是一个民族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这样三个方面。在这个有机整合的三元结构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民族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民族水文化的最终形成及其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曼远村的案例表明: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形成的水文化,有力地保障了西双版纳数千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地球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块绿洲。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深入发掘并系统总结傣族传统水文化中所蕴涵的理性与智慧,对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生活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水的联系更为紧密。著名傣学专家高立士先生指出:“只要一提起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首先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西双版纳傣族傍水而居,并以种植水稻为生。史书描绘其“一日十浴”, 或许并非夸张。另一位著名傣学专家黄惠 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他还说:“在概括傣族文化总的气质的时候,我曾用了‘水的文化’这一概念,现在也还没有新的概念能够替代。”
那么,什么是水文化 傣族的水文化又具有怎样的内涵和特征呢 我认为,所谓水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实践中,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一个民族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这样三方面的内容,是信仰、技术、制度三元结构的有机整合。在这个有机整合的三元结构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一个民族千百年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或是通过神话、传说等想像和幻想的形式折射出来的历史真实,是一个民族宇宙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和管理水资源的制度,则是在关于水的认识与信仰这一核心文化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这个典型的傣族村寨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环境生态史的视角,对其水文化的传统与变迁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傣语称水为“喃木”,称雨水为“喃风”,称井水为“喃播”,称山箐水为“喃木慧”,称热水为“喃还”,称冷水为“喃嘎”,称洪水为“喃木老”,称下雨为“风多”……。这些都表明,傣族对水有着很细致的观察和认知。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注8)根据傣族传说,傣族的创世神王以及地球、人类都起源于水。宇宙中原有7个太阳,把地球烤成一个万物均不能生存的火球,是在天神的帮助下引来雨水,才把熊熊大火浇灭,拯救了地球,也为万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注9)因此,傣族人民对水有一种天然的神圣感和崇敬感,并将水与土地、森林、粮食、生命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对水的重要性的特殊认识。
傣族称土地为“喃领”,其中“喃”为水,“领”为土,将水置于土之前,是因为傣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无水之土,植物不能生长;有水之土,才有利用价值。
傣族谚语说:“先有水沟后有田”;“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河与沟”;“树美需有叶,地肥需有水”。这些都说明,傣族对水在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
在曼远村,通晓本民族历史文化,同时又在人与神之间担任中介角色的祭师“波章”告诉我:在傣族中,最受人们尊重的依次是:佛(即菩萨)、经书、佛爷、佛塔、大青树。大青树在所有傣族地区都是神树,没有人敢砍,人一旦触犯了大青树,非死即病;在傣族人民的观念中,林、水、田、粮等自然物都有神灵,人必须保证与这些神灵和谐共处,才能在神灵的保佑下生存。如果对自然物施加破坏,就将触犯神灵,不仅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还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二)宗教信仰中的水崇拜与节庆活动中的用水习俗
这里,先来介绍一下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宗教信仰中与水崇拜有关的祭祀礼仪。
在曼远村傣族万物有灵的传统宗教信仰中,包含有多种神灵崇拜。其中,与水崇拜有关的祭祀礼仪主要是祭“寨神”活动中的“八月求雨”和“一月求晴”。“八月求雨”祭祀活动在傣历的8月8日(公历6月)举行,此时正是稻田栽秧急需雨水的时节。祭祀当天清晨,全村男性成员要齐聚于寨神祭坛――村后的“垄山”,专司供奉寨神的巫师“召舍”敬酒献肉后,率领全村男子磕头祷告。祷词大意是:“寨神请下来,我们准备了丰厚的祭品,请您下来吃。吃好后请您好好地照管我们曼远,管好人、牛、猪、鸡,不要得病,不要死;管好田中的谷子,让雨水丰沛,不要遭灾,不要得病,不要被虫吃,粮食大丰收,家家有饭吃。所有危害人、畜和稻谷的灾害,都请您撵走”。“一月求晴”祭祀活动在傣历1月8日(公历11月)举行,此时正是稻谷收割急需天晴的时节。活动内容与第一次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此次祭祀的祷词中换上了“求晴”的内容。
以下,着重介绍一下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及其节庆活动中与水崇拜有关的祭祀礼仪。
每年傣历的6月中旬(公历4月中旬) ,傣族人民都要欢度傣历新年,亦即泼水节。在曼远村,泼水节前一天,全村人要挑清水到寺庙中为佛像洗浴。泼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背上河沙,提上清水,在佛寺旁边垒起一个沙堆,沙堆上插一根树枝,并在沙堆前筑一个沙台,供上竹笋、肉、饭等祭品。全村人先集中到佛寺拜佛,然后围坐在沙堆周围听佛爷念经,人们一边听经一边将清水滴洒在沙堆和树枝上。赕佛仪式结束后,人们相互泼水祝福。人们认为,新年这天浴佛、赕佛、堆沙滴水和相互泼水,能够求得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每年傣历的9―12月(公历7―10月) ,是傣族的关门节时期。关门节前一天,曼远村的每一个老人都要准备一挑清水,并将当地特有的一种香竹浸泡在水中,直至清水变香,然后挑到寺院中为佛像洗浴。关门节这天凌晨三四点钟,各家各户都要派一个代表到水井里打一瓶清水,与早已准备好的蜂蜡、肉、饭、山花等祭品一起放置在一个小篾桌上,早早地抬到佛寺门口去等着,谁去得最早,天神就会更垂青于谁。待全村家家户户的篾桌都围着佛像支好,人也到齐后,祭师“波章”便宣布关门节仪式开始。首先由波章率全村人拜佛,接着由波章向大佛爷转达群众祈求风调雨顺、清吉平安的世俗要求,再由大佛爷转呈给佛。最后由大佛爷率全村人拜佛,全村人依次到佛像前敬水。关门节的第三天下午,老人们再次挑水到寺庙中,供大佛爷和小和尚洗澡用,僧侣们洗完澡后,即要“关门”,不能再外出或返家。
傣族还有洗塔求雨的习俗。曼远村的波章老人对我讲,根据佛经记载,很久很久以前,连续几年天上都不下雨,于是,地上的人、蚂蚁、蜜蜂等万事万物各自的主便联合起来,上天去跟天神“帕雅天”谈判。最后,达成了协议,天神要在每年的雨季降雨,而且要在夜里下,白天不能下,否则人们就无法干活儿。在曼远村,如果已到稻谷栽插时节天仍不降雨,人们便认为这一定是天神疏忽所至,于是便要举行洗塔求雨仪式。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预先准备好遮雨的草帽和雨伞,然后每家挑一挑水到村子后山的佛塔上去。在塔前面放一大盆水,把寺庙中的菩萨“喃托腊尼”请来, (注13)用木头做一条鱼,用火炭画上鱼鳞,由大佛爷拿着鱼沿水盆转上几圈并念诵经书,然后用水洗塔,佛塔便会将人们求雨的愿望转达给天神。据说,该村佛塔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非常灵验,人们挑水洗塔后,通常便会降雨。
(三)人生礼仪中的用水习俗
基于对水的信仰、崇拜以及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曼远村傣族在人生的一系列重要关口,都形成了与水崇拜密切相关的用水习俗。以下分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出生用水。婴儿一旦脱离母体,呱呱坠地,接生婆和家人便要急忙用温水给婴儿洗澡,一方面洗去污垢,另一方面也祈求各方神灵保佑其清吉平安。如果产妇缺少奶水,人们就会去找一种名叫“帕宾”的长不大的小树,将其树皮、树叶拿来用泡米水煮成药水给产妇喝下,据说这种药水能够催奶,产妇喝下后,就能产生大量奶水。
第二,升和尚用水。20世纪50年代前,傣族男子一般都有一个入寺为僧,几年后再还俗的过程。今天的曼远村,大约还有50%的男子遵循传统要当几年和尚,因而升和尚仪式便成为傣族男子一道重要的人生礼仪。自愿入寺为僧的小孩要在村中选择一个中年男子,拜其为干爹。举行升和尚仪式的头一天,干爹就要将小孩接到家中,为其剃头、洗澡。洗澡时,小孩站在凉台下面,干爹干妈站在凉台上面,用芭蕉叶搭成一个渡漕,让水顺着渡漕冲下来,小孩的家人和亲戚则一起帮忙,把小孩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由干爹将其背进家中最隐密的老人住房中,为其拴线祝福。第二天,全村人将小孩送入佛寺,举行正式的拜佛和滴水仪式后,小孩就算正式当上了和尚,完成了傣族男子一生中的一道重要礼仪。
第三,治病用水。由于傣族传统文化中存在水崇拜意识,因而人们普遍认为清水能治病,泡米水加草药更能治病。
在曼远村,如果有人感到身上无故疼痛,或皮肤搔痒,或眼睛疼痛,就请“摩雅”(傣族医生)或懂行的老人,取一瓶清水,对着清水吹一口气,然后用水抹于患处,据说就能管用。如果有人感到肚子疼,同样也请摩雅或懂行的老人取一瓶清水,对着清水吹一口气,再念一段口功,然后让患者喝下去,据说也能管用。
如果有人不慎摔伤了手脚,摩雅就会抓一把紫糯米,再加少许松木屑、鸡骨、甜笋叶等,一齐舂细,再倒入泡米水中,和上牛油,将其调匀,用芭蕉叶包起来放在火上慢慢熏烤。接着手持一杯清水或米酒坐到病人身边,对着病人的伤处边吹气边念口功,然后叫病人喝一口水或酒,摩雅接着口含一口水或酒喷洒在病人伤处,再把已经烤热的紫米草药包上去。据说这种方法对治疗跌打伤非常有效。
有人得了疟疾,如果是老人,摩雅就用清水泡一盆糯米,通常要泡10多个小时,直至泡米水完全混浊,才倒出一碗米水,加上蒜泥和鸦片烟垢,又浸泡几小时后让病人喝下去;如果是小孩,就用一种叫“哈和勒”的植物的根,将其用石头挤压出水来,加入石灰水搅拌均匀,待澄清后让其喝下。据说这样,病就会得到控制。
第四,盖新房、贺新房用水。曼远村傣族盖新房的用水礼仪主要集中在男女两根中柱的竖立上。男柱傣话叫“抄宽”,女柱傣话叫“抄喃”,必须选择上好的“红毛树”,才能做中柱。立柱这天,男女主人要亲自用清水把代表自己的柱子擦洗干净,然后用自己的衣服和芭蕉杆、甘蔗等象征生命与甘甜、发达的东西将中柱包裹起来,以求清吉平安和万事顺遂。接着,要请波章在两块红布和两块白布上写上祈求安康、吉祥的文字。男女两个中柱均用白布垫底,红布顶头。白布表示龙的肚子,寓意中柱立在龙肚子上;红布表示龙头,寓意用龙头顶起了房子。波章老人对我说,龙生活在水中,有水才有这两个中柱的生命。把这两个中柱立在龙肚子上,就表示它的生命还在,白蚂蚁就不敢侵袭;用龙头顶起房子,就不怕刮风、打雷、下雨,这座房子就会稳稳当当地立在这里。
新房建好后,正式入住前,要举行贺新房仪式。此仪式要请4个大佛爷和若干小和尚,供奉一个用芭蕉杆做成的“神树”,上插各色纸花,并用篾桌供奉着肉、饭、菜等祭品。在祭品后面约2米的距离,用一根芭蕉杆和两根木棒搭成一个三角架,上面挂几块白布,用一根白色粗棉线把神树和三角架连接起来。三角架象征新房,寓意为请神保佑新房稳固,住新房的人家像树木和山花一样兴旺发达。新房主人跪在三角架中,其子女和父母跪在三角架旁边和后边,村中的其他老人跪在周围。
每人都手捧一对蜂腊,虔诚地聆听大佛爷和小和尚念经祝福。每念一段,由波章讲一段,再由一个大佛爷用一把树枝向新房主人洒一回清水,祝福其平安吉祥,如此反复四五次。然后,由新房主人在新房中间放置一盆清水,参加贺新房仪式的人们各自用杯子打一杯水,祈祷后又将水慢慢地倒入盆中。至此,贺新房仪式结束,人们便开始帮着主人将东西搬入新房。这时,波章老人手持一碗清水和一枝树叶,给每一个搬东西上新房的人及其所搬物品洒水,含有既驱鬼又赐福的寓意。
第五,丧葬礼仪用水。在曼远村,人断气后,家中亲人就要立即用温水给死者洗澡,让其干干净净地到另一世界去。与此同时,要用一个脸盆盛上清水,放一把带刺的树枝,用一个小篾箩将其吊挂在庭院门口的树上,以便前来吊唁和送葬的亲友及村民,在到来和离开时都用树枝蘸水洒在头上,寓意为避邪驱鬼,求得清吉平安。
出殡这天,由4个人手持4根大大的芭蕉叶走在前面,一个小和尚手拉一根拴在棺材上的棉线, 4个人抬着棺材跟着小和尚前进。值得注意的是,专门有人手提一瓶泡过糯米的水,出殡之前先在死者床前洒一点,来到公共墓地后,当亲友围站在棺材周围聆听小和尚念经时,提水的这个人还要在棺材旁和棺材上洒水。我问波章老人此为何意,他告诉我,泡糯米的水是傣族的“洗发香波”,它有清洁、护发和滋养人体的功效,酷爱清洁的傣族人民经常用泡糯米的水洗头。据说,经常用糯米水洗头的人,生命力可以很强。既然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要用糯米水洗头,那么死后进入鬼的世界,也需要用糯米水洗头。所以,人死后都要用糯米水给他送葬。和尚念经结束后,即将尸体火化。
翌日上午,死者亲友和村民们又敲锣打鼓带上肉、饭、菜、水果、清水等祭品到佛寺中为死去的老人过赕。过赕时,大佛爷带一个小和尚靠佛像而坐,波章领着其他人面佛像而跪,祭品放置在小篾桌上,摆在佛像面前,大家点燃蜂腊供奉在佛像前。先由波章讲话,他把人们祝死者升天和祝生者安康吉祥的愿望告诉大佛爷,再由大佛爷转呈给佛。如此三四次后,大家便把瓶子里的清水滴洒在篾桌上,意为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上也有水喝。至此,整个丧葬仪式方告结束。
(四)水崇拜的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后,由于大力开展破除迷信的运动,大力传播无神论思想,傣族传统的水崇拜及其相关礼仪受到很大冲击。但据我在曼远村的调查和观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傣族人民心灵深处的水崇拜意识又得以复活,并正在成为推动当代傣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上述与水崇拜相关的关门节、贺新房及丧葬礼仪中的用水习俗,就是我在三次田野调查中的亲眼所见。此外,还可以再举两个典型的实例予以说明。
实例之一,是曼远村垄山森林植被的保护。曼远村的垄山是人们在“八月求雨”和“一月求晴”活动中祭祀寨神的地方,这里的森林植被是不允许任何人砍伐的。1958年的大炼钢铁及以后的破除迷信运动,虽然对本村的森林造成了一定破坏,但在本村老人的共同努力下,本村的大片森林仍得以保存下来。据在村中有较高威望的波章老人对我说, 1958年,本村的一些年青人在外寨的影响下,准备把垄山上的树木砍倒,办一个木材加工厂,村中“老波涛”(男性老人)闻讯后齐聚到垄山上,用民族传统对年轻人晓以利害,从而制止了砍伐,保住了垄山。1985年,为了重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摧毁的佛寺,全村人不得已从垄山上砍了3棵百年老树来做佛寺的柱子。然而,佛寺建好后不久,三个直接操斧砍树的年青人中就有两个人遭到了厄运:一个人不明原因地死了,另一个人不明原因地疯了。此事一出,立刻震惊了全村人,全村人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垄山和寨神的威力,此后就再也无人敢动垄山上的一草一木了。因此,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橡胶种植业的大规模发展已对曼远村的森林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位于村寨后面的垄山仍然郁郁葱葱,几十棵上百年的老树迎风招展,成为曼远村的一道绿色景观。
实例之二,是曼远村一个现代“水神话”的诞生与流传。曼远村西部有一座山,是全村最高的山,山顶海拔900多米,越过山顶,便属于基诺山的地界了。据老人们说,此山直到20世纪60年代仍然是古木参天,几人抱不过来的大树随处可见。“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有人到这里砍树盖房子,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仍然为茂密的森林所覆盖,还一直保存着一股碗口粗的水源,水流进村中的鱼塘,又放进坝子的稻田中,成为每年降雨之前育秧保苗的重要水源。但是,自1983年“两山一地”(注14)承包到户后,山上的树就被承包户彻底砍光,种上了菠萝,于是水源也就变得只有手指粗了。1994年5月,下了一场并不太大的雨,这里却暴发了泥石流,水夹带着泥沙填满了鱼塘,又冲进稻田中,给承包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自然的惩罚引起了村中老人会的重视,他们认为,砍树触犯了山神、树神和水神,必须采取祭祀和保护措施才能免遭这些超自然神灵的再次惩罚。于是,在老人会四位领导的具体组织下,全村家家户户凑钱在山中水源出口处修建了两条龙,引水从龙嘴中流下,并在旁边修建了一个祭坛和一座亭子。工程落成这天,全村人到此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并规定今后任何人都不准再砍水源附近的树木。令人惊奇的是,祭祀仪式结束后不到半年时间,有关这股水的种种“神话”便四处传播开来。据说,从龙嘴中流出的水变成了“药”,能治头疼、肚子疼、脚疼、耳聋、眼花、脚上生泡等病症;想要取水,需带一对蜂蜡到波章老人处,由波章为其祈祷祝福,再亲自为其去取水,这样方可治病。“神话”传开后,勐海、勐腊、景洪、勐罕镇以及基诺山的很多人都来这里取水治病,水源周围的树木自然也就再无人敢碰了。这一“神话”可被理解为傣族老人利用超自然的威慑力和傣族人民的水崇拜意识来保护水源的一种巧妙而高超的智慧。曼远村傣族老人或许并未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但确实收到了保护水源的实际效果。
三、水利技术
(一)传统水利技术
虽然西双版纳的年降雨量和地表水资源都很丰富,但由于分布不均,因此傣族稻作农耕的发展对人工水利灌溉设施的依赖性仍然较大。在曼远村,稻田灌溉一靠天然降雨,二靠从基诺山流下来的三条小河――“卫乃”、“卫达”和“卫蒙”,三靠本村农民自己修建的纵横成网的人工沟渠。
20世纪50年代前,每年栽秧之前,都要由“召片领”(注15)直接领导的议事庭庭长下达一道修水沟的命令,要求各勐“召勐”(注16)派主管水利的官员到各村各寨组织并督促水利灌溉工程的岁修。(注17)曼远村在接到命令后,便由村社头人“帕雅”和村社水利管理员“板闷曼”(注18)组织村社各家各户出工,在三条小河中用竹、木、石头和泥土筑坝蓄水,修理沟渠。曼远村自己的山地及其背靠的基诺山区,当时仍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林中堆积着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物,这些东西经过雨季的冲刷以及经由平时从高山上下来的潺潺流水,沿小溪河流和人工沟渠进入稻田中,成为上等的天然肥料。大雨还将村寨周围的人畜粪便和泥土带入田中淤积下来,既能肥田又能改良土壤。
(二)当代水利技术
过去,曼远村傣族农民虽然每年都要定期修理水沟,以堵坝引水灌溉稻田,但由于没有水库,因此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较弱。每遇暴雨,大水便顺山滚滚而下,人们往往只有毁堤拆坝任水顺河流走。而到了栽插时节,一旦雨水不能及时下来,仅靠潺潺小溪又难以保证满栽满种的需要。尽管兴修水利的传统由来已久,但真正能够旱涝保收的仍然只有靠山近水的少数田块,所以才有傣族“八月求雨”和“一月求晴”的祭祀活动。
综上所述,在傣族人民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中,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核心的文化理念指导下,西双版纳傣族形成了一系列与水密切相关的宗教礼仪和用水习俗,形成了一整套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技术和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西双版纳数千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西双版纳成为地球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块绿洲。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橡胶种植业的大规模发展,西双版纳也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异常、水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现代化模式向全球的扩展,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全世界和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面对共同的危机,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并系统总结傣族传统水文化中所蕴涵的理性与智慧,用以指导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