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第1张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写作背景

  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李云:又名华,是李白的族叔。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著有《含元殿赋》,此外还写有《鲁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时称“四绝碑”。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赏析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处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李华),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并且“览”字富有表现力。用了夸张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这首诗运用了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始直抒胸中忧愁,表达对现实强烈不满。既而又转向万里长空,精神一振,谈古论今,以小谢自比自己,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抱负。接着诗人又从美丽的理想境界回到了苦闷的现实当中,只得无奈地选择逃避现实。全诗大起大落,一波三折,通篇在悲愤之中又贯穿着一种慷慨豪迈的激情,显出诗人雄壮豪放的气概。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

  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

  4、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②,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③。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①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②弃:抛弃。③酣高楼:在谢眺楼上畅饮。④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4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眺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⑤ 览:同“揽” 。

分析与欣赏: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开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三次变化,如下:

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李华),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 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作者任宣州团练判官时,抒写了作者在开元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时的古今之慨。全诗节奏轻快,语调流走,体现了杜牧诗歌拗峭的特色。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唐代 杜牧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

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语出《礼记·檀弓》,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6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