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诗经_卫风_伯兮》和 《诗经_王风_黍离》分别表达了什么思

说明《诗经_卫风_伯兮》和 《诗经_王风_黍离》分别表达了什么思,第1张

诗经·卫风·伯兮》和《诗经·王风·黍离》分别表达了对爱人思念和对故国的思念。

《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女性思念爱人的诗,诗中写到女性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诗中的女性深爱着她的丈夫,因此当丈夫远行时,她感到无比的思念和担忧,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

而《诗经·王风·黍离》则是一首关于故国的诗,诗中写到了主人公对故国的思念和哀悼,表达了无法忍受的痛苦情感。诗中的主人公对故国的一切充满了怀念和感慨,他感到故国已经不再存在,他只能通过回忆来怀念故国。

总之,《诗经·卫风·伯兮》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而《诗经·王风·黍离》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这两首诗都是通过情感表达来反映人们内心的感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并最终与丈夫决绝的经过。

  诗中有几句最能集中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时的节奏快慢、语气轻重、语调高低,来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一)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此句写作于女子的恋爱时期,朗读时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再现一副画面:旷野郊外,废墟墙头,有位姑娘,翘首期盼,不见爱人,焦急烦躁,泪花飞溅;爱人突现,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声欢呼。好一位纯真烂漫,一往情深的女子呀!时哭时笑,时恼时喜,所以前句要读的慢重低,后句要读的轻快高,女子对爱情的痴情陶醉,一读了然。

  (二)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一段文字,十个短句,“矣”字出现达六次之多。一“矣”传万情,读法各不同。这段文字写的是女子回忆婚后生活,贫苦而艰辛,沉痛而压抑。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女子开始倾诉,一吐苦水,生活艰辛劳累,起调“矣”字宜重而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碾盘碾过了一遍又一遍,而女子的生活却丝毫无改变,怨情顿生,“矣”字语气加重,语调升高。付出若有回报,也可算作一种安慰,但女子得到的又是什么呢?“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是拳脚相加,是家庭暴力。是女子有过错吗?“女也不爽。”错在谁?男子。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付出无数却无回报,没有过错反遭遗弃,女子内心由怨生恨,“矣”字语气更重,语调更高。丈夫已背叛感情,若能从亲人那里得到一点同情也可算作一种补偿,但是回到娘家之后,迎接她的却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为何她的兄弟不去找氓算帐,反倒讥笑自己的同胞姐妹?因为2600年前的奴隶社会里,男子“二三其德”是正常的,女子无能被弃才是遭人讥笑的。爱情已丢失,亲情也难寻,女子的情感由恨转而为悲。感情抒发达到高潮,朗读时“矣”字高重到了极点,可谓大方悲声。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感慨万千,陷入沉思,情绪也由激动转为平静,“矣”字语气趋为平缓、低沉。

  朗读六个“矣”字时,由低到高,达到高潮后,又转而为低,起伏曲折,情感复杂。

  (三)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文章收尾时,以此句为结,起到了震撼人心之用。恋爱已成往昔回忆,婚变恰如黑色深渊。女子想起当年的“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目睹当前的“反是不思”“二三其德”,真是恍如隔世呐。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个感叹号,包含了多少的感叹呀!痛苦、伤心、绝望、无奈、怨恨、、、、、、该何去何从呢?既是弃妇,不能再做怨妇了,身处2006年前的这位女子,主动喊出“算了吧”,果断地从感情的漩涡中退身而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冷静而觉醒、坚强而果断。百感交集化为一句话,更多出了一份坚强,朗读时此句宜读的高而重。

  轻拢慢捻抹复挑,只有潜心品读,方可跟随流淌的文字,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而我们的教学中却常常缺少了朗朗的读书声,缺少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长期以往,广大学子就逐渐远离了文本,只做一些舍本逐末的分析,却将真正的精华弃之不顾

  《王风·黍离》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但仅从诗中难以看出是周大夫感伤西周的沦亡,倒是看到一个四处漂泊的浪子形象,听到他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呐喊。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都借景起兴,弓瑟出第三、四句浪子彷徨不忍离舍家园远去的描述,后四句以旁人对“我”的态度来烘托浪迹天涯的悲情,并以呼天抢地的形式,愤怒谴责给自己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各章间仅有个别字句有变化。第二句尾的不同字:“苗”、“穗”、“实”,不仅起了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造成景致的转换,反映了时序的迁移,说明浪子长期流浪而不知所归。第四句末分别是“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其余各句反复咏叹,有回环往复之妙,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

  

注释:

离离:植物生长正气的样子。(离离原上草。。。。。。)

行迈:远行。

靡靡:行路迟缓的样子。

悠悠:通“遥遥”,遥远的样子。

说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要提到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了。根据《史记·周本纪》节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自周幽王荒废政务,为取悦褒姒而惹怒诸侯之后,不久后,周幽王便被犬戎所杀。之后平王继位,迁都洛阳,后称“东周”,自此,周朝名存实亡,诸侯开始强兼弱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春秋战国时期揭开序幕。

这首诗歌就是东周时期,一个周朝的士大夫,或者说是游民,又或者是周朝贵族后裔(对于诗歌的作者,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在外出远行时,经过曾经的西周镐京的宗庙和宫殿遗址(被犬戎烧毁),看到一篇庄稼,昔日辉煌的皇宫,现在已经成了一片庄稼地,顿时心生悲凉,感叹不已,遂作此诗,寄托哀思,悲悯宗周。此后,“黍离”一词便成为后人感慨亡国,触景生情时常用的典故。

诗人独自远行,来到昔日周王宫,看那靡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生出苗儿来。长途远行步难迈,心中烦闷方寸乱。不禁忧从心生,可是想想,现在这样的世道,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忧愁呢?于是发出感慨:了解我的知道我心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想到伤心处,诗人不禁仰头质问老天: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

全诗分三章,每章十句。三章的结构和内容一样,“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诗歌取同一物象的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形式来实现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和心绪压抑三方面的发展。第一章的黍和稷还只是小幼苗,第二章则已经长大成穗了,最后一章则已经成熟成果实,另外,”中心遥遥“、”中心如醉“和”中心如噎“则表现出了诗人心绪的变化,从一开始觉得低落,到慌乱如喝醉酒,到最后开始哽咽。足见诗人对周王朝的热爱和亡国的痛心。

接着,作者想到当时的世道,无奈地发出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室衰微,我心中惆怅啊,可是诸侯们只顾自己利益,不断征战兼并,还有谁会像我这样怀念以前的周王朝呢?诗人这种有苦无处说,无人理解的心情真可谓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凉啊。既然人间无人可诉苦,只有仰天告诉苍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人间无人可诉,苍天也不会给你回答,此时的诗人也只能是依旧独自黯然神伤。

一起来看看译文:

黍离

那糜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生出苗儿来。长途远行步难迈,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这样对我?

那糜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穗子长得壮。长途远行步难迈,心中昏乱如酒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这样对我?

那糜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结出果实来。离家远行步难迈,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这样对我?

这首诗最出名的一句当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在感慨自己内心忧愁无人能懂的时候引用这两句来抒发内心的愁闷。包括我曾经也吟过这几句诗。读了这篇《王风·黍离》之后,终于知道它的出处和典故了。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背景介绍:

1迁都洛阳:《史记。周本纪》节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主,当政期间政局不稳,天灾不断,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为博得褒姒一笑,周幽王多次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宜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周平王将都城迁至雒邑。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名存实亡,诸侯分争,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2黍、稷之辩:黍,《说文解字》禾属而黏者。黍子,一年生草本作物的子实,脱壳后俗称黄米。稷,《说文解字》五谷之长。宋朝以前,小米是五谷之长,到了宋朝,稻米取代小米为五谷之长,可见稷俗称栗,栗子脱壳后称为小米。综合考古成果和散在于古籍中的记载,东周时代,黍的主产区是西北地区,稷的主产区是中原地区。《王风。黍离》被诸多注家解释为:东周人行役路过镐京,见到宗庙宫室,平为田地,遍种黍稷。他忧伤彷徨,“闵周室之颠覆”,因而作了这首诗,此说在旧说中最为通行。试问,两种不同产区的作物如何会种植在同一个地方,为何要种植在同一个地方,就是为了给诗者营造一个抒发悲悯之情的场景吗?甚为可笑。

怎样正确解读《黍离》,接下来尝试用现代语言以散文的形式还原这首古诗词。

黍      离

周平王在诸侯的护卫下离开了故都镐京,迁都到中原地区的雒邑,开始了东周时代。迁都后,思乡情绪在群臣中蔓延,周平王亦不例外,对故乡的眷恋时时困扰这他。为了排解郁闷周平王常常会在近臣的陪伴下到乡间游玩,路过田间看到绿幽幽的稷苗,不由地想起了西北的黍苗也该是这般的幽绿吧,平王放慢脚步,无精打采地走在田间,心中恍恍惚惚,仿佛这稷苗片刻间变成了黍苗,平王在田间徘徊:“谁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是谁令我背井离乡?”

时间流逝,转眼间稷米已经抽穗,平王再次路过田间,看到这沉甸甸的稷穗,不由地想起西北的黍米也该是这般的饱满吧,平王的心被深深地刺痛,脚步散乱飘飘然仿佛回到了西北故乡:“谁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是谁毁了我的家园?”

金秋时节,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平王望着这金灿灿的小米,不由地想起了西北的大黄米。此刻,平王的心里仿佛插进了千万芒刺,血液在体内奔腾,胸中的怨气急剧膨胀,再也无法控制的情感瞬间迸发,他的心在流血,他的泪在洗刷着屈辱:“苍天啊,是谁毁了我的王朝?”伴着血泪,平王凄惨地吟道: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诗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其一是这首诗总共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章,其每章的句数是一样的,都是十句,而每章的字词的数量也是一样的,并且三章的结构也是一样的。其二是这首诗的每章中,字词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有六个字是不一样的。《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诗句之一。《诗经》主要写于先秦时期的作品,总共收集了三百多篇诗歌,主要写劳动,爱情,战争,婚姻,宴会等等方面。

《国风·王风·黍》大量使用重叠的字句。我们可以看其详细内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可以看见,这首诗只有六个字不一样,其余的都是重复的字词,但这也是更能表达它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国风·王风·黍》在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情感递进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论是朗诵它还是吟唱它,都可以感受到这层层递进的情感。这诗歌里就是运用了仅有的六个字的不一样来表达这层层递进的情感,在迂回徘徊中表现里主人公的忧愁之情。

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痛定思痛,在作者看到国家的状况的时候,在自己走在这凄凉的小路的时候,内心不由自主地忧愁起了国家,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表现。

《黍离》的情感是悲叹农桑,感慨民生之艰。这句话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望文生义,偏离了主题。

《诗经•王风·黍离》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此诗由物(黍离)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悯意情怀,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

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只有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只见那绿油油的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萋萋。

全诗共三章,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黍离)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对家国兴亡的不胜忧郁之状,与悲叹农桑、感慨民生无关。

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

诗经•王风•黍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