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德国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

为什么说德国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第1张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历史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经济落后且四分五裂,这使得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无力,这就决定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色彩。

2 文化背景:德国浪漫主义在文化上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追求个性、自由和主观性。他们反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独特性。

3 文学影响:德国浪漫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林兄弟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神秘、幻想和情感色彩,强调自然、历史、神话和民间传说,这些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

综上,德国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背景共同促成了浪漫主义在德国的诞生,并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文艺思潮。

得益于德国完善的薪酬制度和社会福利,最重要的是工会能够很好的为工人争取权益,工人能够专心从事技术钻研。另外一点德意志民族重视实效不论出身,而中国人恰恰相反重视面子,看中关系。另外,德国完善的技校教育是这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石,技术工人的薪水甚至超过白领,工休福利也非常不错。

其实,不只是德国技术工人受到尊敬,在西方其他国家基本都是这样,亚洲日本,韩国都是这样,就中国算是个另类。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分享**的乐趣。

1、《布达佩斯之恋》

豆瓣86分,超6万人标记。

“既然不能独自享用,那我宁愿分享,也不愿意失去。”伊莲娜对餐厅老板的感情是亲情,对钢琴师才是爱情,而三个人相互之间都存在不同的情感,可是却能够和谐、从容相对。

2、《樱花盛开》

豆瓣86分,仅5000人标记。开头部分有点沉闷,但越看到后边越有感觉,讲述老人家之间的爱情,穿插两代人之间的恩怨,很感人的一个故事。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便会变成一个人。另外一个人会深深的刻在你心里。当那个老人跳起舞而他的妻子出现的时候 。感觉仿佛像在他的身体里长出来一般。

3、《茜茜公主》

豆瓣84分,2000余人标记,德语**在国内的确算是冷门了,都去看美国**了。

感觉并没有什么故事主线,然茜茜美,皇帝也很帅,我觉得比老版的帅多了唉。总体感觉偏悲情吧,唉,帝国的末日,有个美皇后也没用啊……

4、《欢喜冤家》

豆瓣83分。关系有点乱乱的**,继父的女儿爱上了母亲的儿子。

虽然并无血缘上的关系,然而依然看起来很混乱。总的来说算是轻松搞笑的爱情片,欢喜冤家,还是能击中你。不经意找到的**,算是意外的小惊喜。

5、《勇往直前》

豆瓣82分,仅有3000人标记的冷门高分**。一个放荡的男人爱上了一个放荡的女人。

土耳其移民面对现实与传统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碰撞的困惑与挣扎;

德国人为什么恨犹太人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宗教、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20世纪上半叶,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和迫害,让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和敏感。

本文将从历史、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详细解答德国人为什么恨犹太人一、历史因素

犹太人和德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时,罗马人统治下的犹太地区发生了反叛,被镇压后,犹太人开始遭受罗马人的迫害。后来,犹太人逐渐分散到世界各地,其中德国成为了犹太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在中世纪,犹太人在欧洲遭受了大规模的迫害和屠杀,这被称为“犹太人大屠杀”,其中德国也是重要的受害地之一。在14世纪,黑死病爆发,犹太人被认为是疫病的传播者,遭到了屠杀和驱逐。在15世纪,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反对天主教会,但他对犹太人也持有强烈的敌视和仇恨,认为犹太人是耶稣的杀害者。他的言论和著作对宗教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加深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偏见和仇视。

在20世纪上半叶,德国成为了纳粹党的统治下,犹太人遭受了大规模的屠杀和迫害。纳粹政府发动了犹太人大屠杀,将数百万犹太人驱逐到集中营,最终有数百万人被杀害。这场大屠杀被称为“大屠杀”,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灾难之一。纳粹政府的行为让德国人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污名。

德国人恨犹太人的历史渊源非常深厚,上述历史事件让德国人对犹太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情感。这种对犹太人的仇视,长期以来,在德国社会上根深蒂固,很难消除。

二、宗教因素

宗教因素也是导致德国人恨犹太人的原因之一。犹太教是世界三大单一神教之一,犹太人对其信仰十分坚定。然而,在基督教的传统中,犹太人被视为耶稣的杀害者,承担了很大的责任。这种观念在早期基督教中非常盛行,成为了基督教传统中的一部分。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基督教徒对犹太人的敌视和迫害也逐渐加剧。在德国,这种基督教徒对犹太人的仇视早在中世纪就非常严重。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对犹太人的憎恨和歧视更是推波助澜。这使得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敌意和偏见更加深入人心。

三、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德国人对犹太人态度的一个方面。在德国文化中,劳动和纪律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然而,在犹太文化中,学习和知识被强调,经济贸易也非常发达。这使得犹太人在德国被视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一群人,加上犹太人在经济和金融方面较为活跃,进一步加剧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不满和敌意。

此外,犹太人崇尚家族和社群,拥有强烈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这使得犹太人在德国被视为一群内向、封闭的群体,难以融入德国社会。这再加上历史和宗教的原因,导致德国人对犹太人产生更加深刻的偏见和仇视。

总结

德国人恨犹太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融合了历史、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历史上犹太人遭受的大规模迫害和屠杀,让德国人对犹太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情感。宗教因素也是导致德国人对犹太人产生仇视的原因之一,因为犹太人在基督教传统中被看作是耶稣的杀害者。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态度,因为犹太文化和德国传统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而且犹太人的团体内向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德国人的对犹太人的偏见和仇视。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犹太人和德国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和难题。

二战后德、日两国对侵略历史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战后德国历届***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纳粹杀害了600万犹太人。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根据以德两国研究机构共同组织的一项民调,61%的以色列人对德国就历史问题的反省表示满意,80%的以色列人认为以德关系已实现正常化。赢得信任,需要诚实;既要对历史诚实,也要对受害者诚实。德国赢得以色列信任,靠的是对“永恒的责任”长年不懈的坚持。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勃劳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奥地利人,他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德国人呢甚至成为德国的国家元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拜读了约翰·托兰的《从乞丐到元首》等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传记作品,掩卷不禁为这个奥地利人的“德国梦”而盱眙,是感慨不已。

也许因为暝暝之中一切都是定数吧!我记得在麦顿的作品《希特勒之迷》(或者另一个名字《希特勒密传》)中也提到,伟大的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书《诸世纪》(在国内还有一个版本叫〈诗歌中的历史〉)中就曾神奇预言了希特勒将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希特勒的父亲52岁的海关职员阿洛伊斯在第三次婚姻时,才得到这个儿子,当然他的母亲美丽的克拉拉生产时还只有29岁,此前她已经夭亡了2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希特勒属于大难不死之人(他后来的经历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希特勒是以较好的成绩小学毕业的。但从初中开始,希特勒的学习就比较地吃力了,尤其是数学这门课很蹩脚,曾经还有补考及格的记录。但是在体育和艺术方面,希特勒则是很优秀的。因此从高二开始,希特勒利用肺炎病休的机会最终说服了自己的母亲同意,开始转行学习艺术。据说希特勒还学了4个月的钢琴。

然后希特勒离开了林茨这个小城,因为这里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他来到了维也纳。1907年10月,希特勒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梦想在维也纳美术学院被击得粉碎。第二年,他的努力再次失败,也就在这一年,他的母亲克拉拉很不幸地死于乳腺癌。18岁的希特勒成为了孤儿。(他的老父亲早在1903年就故去了)好心的房东太太为希特勒介绍了一位知名美术教授罗勒,罗勒又替希特勒找了一位雕塑家作为导师,这期间希特勒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宗教、历史等书籍,甚至有中国的孔子学说的书。但是希特勒报考造型艺术学校再次落选,他的画家梦终于彻底地破灭了,没有经济来源,希特勒只得沦为了流浪汉和乞讨者。据说在流浪期间希特勒曾被指控为盗贼;还有嫖妓(犹太女人)感染梅毒,被切除一个睾丸,因此而性变态等等真假难辨的花|边新闻。(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后,一些接触过希特勒的人撰写的回|忆录,其真实性是难以判断的,但总体感觉是属于诋毁性质,应该没有多少公正和客观性可言。)总之,在1913年以前,希特勒一直在维也纳流浪,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奥地利人。

1913年的春天,希特勒移居到了德国。希特勒自己承认,因为到21岁就是服兵役的年龄,移居是为躲避服兵役,但你不要以为希特勒就是个“懦夫”“胆小鬼”(这几个名词后来会成为了希特勒的口头禅,用于训斥那些将军、元帅们),他拒绝为奥匈帝国服兵役,却主动写信给德国皇帝,强烈要求加入德国军队。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也表现得非常地优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毫无怨言。

根据《我的奋斗》阐释,希特勒是有着一个很强烈的德国情结。他说,“我毫无一点爱奥地利的心意,但是,对德意志帝国矢志不忘,所以看到奥匈帝国的崩溃,便认为是德意志民族得救的开始。因此,我想到我情感所寄托的德国的心念愈切。”虽然这些文字看上去有点逻辑混乱,但是希特勒对于德国的情感已经表露无遗。这种情感并不是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后的作秀,确是事实如此。

希特勒确实对自己的祖国奥地利难言有什么感情,其坎坷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愤世疾俗者。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凝聚力不强,且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希特勒处于这个国家社会的最底层,被人瞧不起,据说在维也纳流浪期间因为不会本地的方言,希特勒曾屡次被当地人嘲笑,因此在维也纳的日子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时光,在致奥匈帝国的拒绝服兵役的请求信中他提到,“忧愁和贫困是我的女友,无尽的饥饿是我的同伴,我从未在实际生活中结识过青春这样美丽的字眼……”这使我想起了卓别林扮演过的一些角色。

希特勒厌恶这个国家,他向往德国的“国泰民安”。他赞美德国,心系德国的命运,认为自己的祖国奥地利应该并入到德国中去。所以1937年希特勒在会见奥地利 首脑许士尼格时的咆哮,最传神地表达着他对奥地利的感情:“天啊!您到底在想什么我身为奥地利人,受命创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您却来挡我的路!我要踩死您!”

不管怎么样,希特勒的奥地利国籍却始终保留着,一直到1932年3月25日。在希特勒的授意下,一个纳粹党徒德国不伦瑞邦的内政部长,任命希特勒为驻柏林公使馆的随员,这样希特勒成了德国不伦瑞邦公民,也就是德国公民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希特勒这个奥地利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德国梦”。为了德国,希特勒可以说“鞠躬尽瘁”了,不过他带给信任他的德国人民的是一场很虚无的梦幻,梦幻过后更多的是无穷尽的灾难。当然按照伟大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来解释,这一切都是上天暝暝之中的安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6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