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画画和音乐的人什么性格

喜欢画画和音乐的人什么性格,第1张

喜欢画画和音乐的人性格包括:有创造力、有专注力和耐性、有独立性。

1、有创造力: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通过画画和音乐艺术作品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2、有专注力和耐性: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具备专注力和耐性,才能完成一件画画和音乐作品。

3、有独立性:他们通常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画画和音乐作品,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

  在艺术发展史上,各艺术门类之间也既有其独立性与区别,有其相互联系和融洽。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显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它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是却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而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和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人类直观地反映现实和掌握世界的唯一艺术手段,具有造型性与静止性。表面看来,音乐与美术好象并无多大关系,而实际上,由于音乐很难对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而美术又恰好充当了音乐从单纯的音响到情感抒发这一飞跃的纽带和桥梁。我们通过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想象而获得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进而引发出相应的情感与情绪,这时候,几乎人的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使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而不再是仅仅由旋律、节奏等机械组合出来的音响。所以,我们也把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亦即听众由音响想象和联想出来的内容称为音乐中的非音乐性内容。那么为什么人能从音响的听觉联想到各种视觉形象与画面呢?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各艺术门类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的关系,有些现在作为独立门类的艺术原本就是结合在一块的。例如,在原始艺术中,音乐、舞蹈、诗歌就是三者同源的。在艺术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门类之间都在互相融合、互相吸收,甚至重新结合,比如说**这一艺术形式就综合了摄影、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分分合合,是由于它们都有共同的“基因”。随着历史与艺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更加多元化了。郭声健先生在他的《艺术教育论》一书中也谈到:“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如果我们从某一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其他各种艺术形式,我们将不难发现,其他艺术形式都或多或少具有该艺术形式的表现特征。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就为音乐与美术的融通提供了前提。

  现代心理学也为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艺术之间的综合成为必要和可能。朱智贤在他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通感的:“通感,亦称联觉。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彼此联系、相互感应的心理现象……各个感官之所以不是孤立的,因为它们都受大脑的统一控制。而且在各个感官中,视、听起着主导作用,并与其他感官相沟通,引起了共鸣。总之,通感是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多层次的,有的偏重感官直观,以景取胜;有的偏重情感态度,以情取胜;有的情景交融,或情趣隽永,或哲理深邃。因人而异。”于是,当我们听到穆奈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时,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位趾高气扬的富人和一位胆小心虚的穷人的形象。这便是通感带来的效应,它使听觉艺术音乐与视觉艺术美术如此紧密与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把握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对我们学习音乐,表演音乐与教学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没有审美的音乐就不是有价值的音乐,在声乐或器乐作品的表演中,如果只是注意技法的娴熟和旋律的流畅,而没有注意情感的表达的话,这便只是“炫技”,音乐也不能称为音乐,只是一副空壳的音响罢了。所以,在音乐表演中,我们需要的是有内涵、有审美表现力的音乐。于是,把握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根据音乐来想象和联想,置身于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中来抒发情感不失为一个好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欣赏绘画作品来教授一些与绘画作品直接相关的音乐,如《朴茨茅斯的一角》等,这样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习积极性。而如果遇到一些并非与绘画作品直接相关的音乐作品,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他们新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把音乐和美术融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众所周知,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整体性的艺术教育,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那么学科综合便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了。而音乐与美术这两种中小学生最容易接受,最为熟悉的两种艺术形式的融通教学便可以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音乐课上运用美术来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要走入两门学科生硬拼凑的误区,不要用一种艺术形式来翻译另一种艺术形式,这些误区都会使我们音乐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总之,音乐与美术是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的,他们有着相同的基因,我们要正确把握它们的关系,这对我们学习、表演、教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下面是关于音乐的论文,欢迎借鉴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音乐作品是给人听觉的享受,但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却可以让听众在优美的旋律中仿佛看到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唤醒对已经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回忆,从而引起人们对未来的憧憬。美术作品是给人看的,但一幅形神兼备的美术作品却可以让人们仿佛听见些什么,观众在美术家所渲染的意境中,领略到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调子。这种富有诗意的调子轻轻的扣动人们的心扉,引起人们的美感而在画面前久久驻足。我们在李可染的山水画中依稀可闻其山泉汩汩之声,看了徐悲鸿的奔马图仿佛听见骏马自远而近的“铁骑突出刀枪鸣”的音响;凡是看过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的人,都不会忘怀那长征途中的小红军为悠扬的笛声所陶醉的神情。很难想象一个对音乐毫无感受的人,能创作出这样脍炙人口的美术作品来。

 一、美术作品与音乐作品之间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着血缘联系

 各种形式的艺术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凝固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相互流动、影响的。从事任何一个艺术专业的人,在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过程中,不妨将自己的艺术视野更加开拓一些,涉猎面更加广泛一些。正如俄国伟大作家契科夫所说,各种学问彼此的关联十分密切,人们只是为了联系的方便才把它们分门别类罢了。而事实上,各种知识就像一张大网似的,网孔与网孔之间相互关联,越向知识的领域前进一步,就越体会到各种知识的血缘联系,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音乐作品在节奏上的急缓和强弱的变化,必然会使听众的情绪随之而起伏,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反映,而美术作品在画面结构形式上也是如此,如以水平线为基本结构方式的画面必然使人感到平静,当画面形式线出现起伏时,又必然使人的情绪随之波动,当画面结构的基本形式出现剧烈起伏,或出现密集而繁杂的结构时,又将使人产生紧张的感觉。美术作品中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形状和色彩等,如音乐中的乐符一样。

 音乐作品中乐符的变化所构成的喜庆的乐曲使人感到欢乐,悲伤的乐曲使人情绪低落,充满忧伤。而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所构成的调子,及所烘托的气氛也是如此,美术作品中的调子是对一种色彩结构的整体印象,如音乐作品中作曲的调性,即调式特征,在调式中,各音对主音的倾向性,以及各音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各音间的相互关系,决定调式的特征。美术作品中在色彩调子的节奏中,各要素运动的秩序,可以用音种体会乐音运动秩序的节奏来比喻。

 二、美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美感和音乐作品有许多共同之处

 著名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是非常热爱音乐艺术的,而且深切地体会到这两种艺术之间微妙的血缘关系,他经常把在音乐中得到的启发和灵感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列宾经常像欣赏音乐似的欣赏视野中的色彩、调子和形式。当他在欣赏伏尔加河两岸风景的时候,他说,这就是作曲家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的全部乐章的形形色色的具体形象。他又说,听到李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一首新作品,它在我身上产生了无法抗拒的印象。于是我想,能不能把我在这种音乐影响下造成的感觉体现在绘画上呢列宾也确实这样做了。他在画《睚鲁的女儿》一画时,曾经请求他的弟弟为他整整演奏了几个小时的笛子。列宾认为这笛子的旋律与这幅早期油画的构图和色调是完全和谐的,他深有感触的说,我们的颜料,只是表现我们思想的手段,我们的色彩并不是一些美丽的斑点,它应当给我们表现出画的情感、画的精神,它应当像音乐似的感动观众,我们必须好好的画。

 再如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他的画让人感到始终带有空气的透明的影子,像是美妙的管弦乐,它和谐的声音在画的全部后景上颤动着。这正是我们在贝多芬、德彪西等音乐大师作品中所感受到的,那和谐而多变的旋律,和声和对位所产生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正是和我们在美术作品中所感受的美感有许多共同之处。

 三、我国的国画艺术和音乐也互有相通之处

 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中讲究气韵生动,强调浓淡、虚实、枯荣、工拙、动静的对比与辩证关系,这与音种的主题的选择,旋律的变化,节奏的疏密以及缓急、强弱、长短,不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音乐也讲究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形音的轻或重,或刚或柔,这与画家在同一幅画中表现的线条的粗细,着色的浓淡,设景的远近,衬托的或隐或现,不也是互有相通之处吗!

五年级上册美术画音乐要这样画:

1、五年级上册美术画音乐通过画线条长短、曲直错落有致,表现音乐节奏快慢。

2、五年级上册美术画音乐通过画颜色深浅,表现音乐情感。

3、五年级上册美术画音乐通过画的笔触深浅,来表情音乐情感。

吉安县二中 胡君珊 在音乐、美术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 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美术、音乐互补的探索。 早在197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乔治.罗曼诺夫就提倡一种音乐背景记忆法,即在乐声中进行学习、创作或记忆。实践证明,教师在优美的古典音乐旋律中朗诵英语课文,能使学生的记忆力提高10倍,可以在72小时之内掌握2000多个单词。经过反复试验,乔治罗曼诺夫得出结论:不管在任何时候,音乐都能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兴奋,并由此产生创造灵感。由此我认为,结合音乐进行美术课堂教学,音乐能以其明快的旋律,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 我曾经对我所教的学生抽样调查结果发现90%以上的同学对抽象绘画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又觉得看不懂,有些费解,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渴望更多地了解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于是我选择了抽象绘画的欣赏作为初步尝试开展教学。抽象绘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视觉冲击力强且具有现感,可是由于超越了对客观现实的描绘,由纯粹的绘画语言:点、线、面和色彩组成画面,使学生好奇又费解。这一内容的欣赏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又有其独特作用,这是因为抽象主义绘画的欣赏有其特有价值:其一,抽象绘画的欣赏具有与古典具象绘画的欣赏不同的方法和思维,学生在欣赏时既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可自由发挥联想充分显示个性,是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二:抽象绘画的欣赏也是对学生情感体验和丰富想象力的考验,它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进而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在与画面产生精神交流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但是对于如何欣赏抽象绘画专家尚且有争论,何况学生,他们更不知从何着手。于是我们就决定尝试从音乐的角度去诠释抽象画,旨在教会学生一种欣赏的方法,一种欣赏的理念。 经过仔细分析教材,反复考虑以后我们认为这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熟悉抽象绘画,体会抽象绘画如同音乐一样,不是通过事物的表象,而是以各种基本的色彩,通过形式的规定,来反映和表现人们的内在感情。,难点是如何正确把握音乐与抽象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一的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仅仅学了半个学期,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欣赏绘画往往是看像不像,而对音乐的欣赏也更多只是基于流行音乐。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到一堂课中呢?结合这个时期高二学生的特点,我们尝试从学生的欣赏层次出发,雅俗共赏,以新的视角打造一节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课。因此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音乐的元素去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并能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的感受来创作抽象绘画。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适的音乐诠释抽象绘画的过程中,通过感受、欣赏、比较音乐和抽象绘画作品,了解二者表现手法上共性的元素,并尝试抽象绘画的创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抽象绘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提高欣赏能力,发挥同学之间的互助、协作作用,积极参与抽象绘画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首先通过两幅具象、两幅抽象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体会抽象画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然后结合背景故事、音乐与画面,使学生了解抽象画的两种形式---热抽象与冷抽象。接着出示两幅抽象绘画作品,让学生体会画面的情绪,然后在音乐菜单中选择他们认为与画面情感较为吻合的音乐,并陈述理由。最后是学生的自由创作活动,也是整节课的华彩段。学生在听了一段音乐之后,体会音乐中速度、力度、节奏、音高起伏等基本要素,然后将音乐中的情感宣泄在画面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的连续启发下有效地讨论、发现、欣赏、评议、练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种新的欣赏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将突破口定为:通过把音乐的元素和抽象绘画进行联想,来体会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其中简单介绍了两个环节,这也为解决重、难点起到铺垫作用:(1)、冷抽象的形成过程《红树》是蒙德里安早期受梵高画风的影响而创作的作品《灰树》中就只留下对合理空间秩序的探索《开花的苹果树》中抽象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至于树的形象几乎完全消失在网状的线条结构之中。立体主义的出现,使蒙德里安把目光转向几何形抽象艺术的研究,他一步步在他的画中排除曲线,直到他的画面完全由横线与直线组成。通过四幅蒙德里安不同时期的作品,了解其画风的转变,从而了解冷抽象的形成过程。(2)、《蓝色天空》的欣赏在前一幅冷抽象画的实践基础上,这幅画一出现学生就能分辨出是热抽象。与前一幅画对比我们先介绍《蓝色天空》的画风特点。然后我们请学生尝试通过音乐菜单来选择能体现画面情感的音乐。

是可以表现的,通过色彩,构图,形状和色调等

歌曲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绪和感觉的,绘画是通过图像表达情绪和感觉。

但只是通过一条线就表达一首歌那就只能这样了

1、首先根据音乐的旋律、节拍、速度以及情绪感受,用自由的涂鸦方式表现出来。

2、其次根据音乐的主旋律,用不同的画笔、颜料和笔触表现出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情感。

3、最后将音乐的情感内容,通过一些抽象的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出来,《当音乐遇见绘画》就画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7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