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描写了_____旅途中雪夜投宿__________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贫苦劳动人民的____深切感情___________。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开篇即是一组静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惟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
诗人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一幅天寒日暮,风雪人家的独特画面,其中也蕴含着诗人对贫苦人民的深切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点评
《批点唐音》:此所谓真语真情者,清语古调。
《唐诗正声》:吴逸一曰:极肖山庄清景,却不寂寞。
《唐诗解》: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语清调古,含无限凄楚。
《大历诗略》:宜入宋人团扇小景。
《唐诗笺注》:上二句孤寂况味,犬吠人归,若惊若喜,景色入妙。
《岘佣说诗》:较王、韦稍浅,其清妙自不可废。
《唐人绝句精华》:此诗二十字,将雪夜宿山人家一段情事,描绘如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简单质朴,言约意丰。要想很好地品读这首诗,就要准确深入地解读这首诗中的意象,尤其是“柴门”意象,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者笔下的“柴门”,才能体味诗歌那深刻丰厚的内涵。一、柴门——古朴素淡的美学风格“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是贫寒荒凉的标志,作者把简陋原始的柴门置于荒原之上,写出了山野的荒凉空旷,古朴苍凉;“柴门”也是朴素而简陋生活的写照。这里“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等一系列意象,展现的低矮茅舍在寒冬黄昏中更显得简陋、沧桑、荒凉,但又显示出其古拙、朴质素淡的和谐之美,充满自然本色,散发着原始的真美。古朴素淡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追求,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方面追求现实世界的繁华美景、美味享受;一方面,又在艺术世界里返归原始的简单质朴,欣赏古拙淡雅朴素之美。“柴门”,最能体现这种质朴简陋素雅之美。在作者的笔下,“柴门”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蕴涵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远山天寒的柴门,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浸透着作者的惆怅寂寞孤独,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古朴苍凉,画中有诗,画中有情,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孤凄惆怅感伤情怀,但凄凉里有几分心安自得,感伤里也有些许愉悦,虽然伤感,但很优美。二、柴门——家园的象征柴门的真正意义在这里是守护,是对家园的守护,对宁静的守护,也是对诗意的守护,心灵的守护。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黄昏,天寒地冻,孤独前行的诗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来到了柴门前。这里的门,有丰厚的意蕴:一是家园的象征。它牵系着远行者的归来,是诗人羁旅之时暂得的寓所,躲避着风雪,获得温馨与安宁;二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它呼唤着飘零异乡、历尽艰辛、饱经沧桑的诗人回归诗意家园(精神家园)躲避世间风雨。这蕴含着作者羁旅他乡,漂泊无依,心灵疲惫,渴望超越现实,追求心灵宁静,追寻心灵家园,获得心灵的回归、精神的超脱。“柴门”一扇,隔开了两个世界,门里是家园,是温馨,是呵护,是暖意融融,是爱意绵绵;门外是荒野,是风雪,是坎坷,是冷风飕飕,是雪花飘飘。柴门,温暖着“夜归人”疲惫的心灵。所以柴门大多在深山野岭、人烟稀少的地方,行人经过漫长的旅途,疲惫不堪,远远地看到柴门,内心就会漾起无比的幸福之感,他从“柴门”这里看到的是亲切温馨。这里的风雪夜也有象征意蕴。一方面是写实,作者刘长卿一生坎坷,宦海沉浮。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羁旅他乡。那宦游漂泊、孤独天涯之感此诗展露无遗,陈邦炎赏析此诗时就认为:“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唐人绝句鉴赏集》第77页)另一方面是象征,展现了作者宦海追求时的坎坷艰辛,仕途不顺。因此,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遭受风雪的伤痛与不幸,而且又深蕴作者回归后的温馨与愉悦,更有心灵的感悟、精神的超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的艰辛坎坷、失意和内心无限的感喟。正如明朝唐汝询《唐诗解》评价此诗云:“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三、柴门——隐逸的象征柴门在山间林丛,它的前方是田园,是山林,主人常常站在柴门边,看着眼前的桑麻,望着远处的疏林,自有一种超脱隐逸的风范。“柴门”的里外都是宁静,所以,柴门就有了回归自然、追求宁静自适之感,是隐逸的象征。柴门挡不住风,挡不住景,它就是这么习惯性地随意一掩,把嘈杂挡在了外面,把宁静留在了里面。走进柴门,就走进了自己,吟咏、冥想,闲适自得,惬意无限。作者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屡试不中,直到四十多岁才中第。然而仕途坎坷,曾两次被贬。为了生计和仕途,他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在权贵和要门间奔走,但一直失意待官,内心苦闷。终于他在人生黄昏之时,厌倦了仕宦官场,渴望恬静闲适的诗意人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召唤着作者回归自然,回归田园;“风雪”意味着艰辛与寒冷,而能得以“夜归”,蕴含着作者的归隐之趣与超脱后的温馨,也是作者遭受磨难后心灵的感悟。在风雪中夜归,其象征意味很明显。“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夜归”,诗歌中四幅画面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交织中融于一体,余味不尽,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风雪归人”不畏风急山高、雪深路险,如期而归;“犬吠柴门”,这如画诗境,熔铸着诗人和读者共同的情感和精神共鸣,激跃着读者强烈的内在感受。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
这不是刘长卿的五言绝句嘛,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而且反映了诗人政治生涯的酸辣(因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官之后写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