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大象 探究大象的魅力与奥秘?

为什么喜欢大象 探究大象的魅力与奥秘?,第1张

二、大象的温和性格

大象在很多文化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在印度教中,大象是象征神圣和智慧的象征物;在中国文化中,大象则是象征长寿和吉祥的动物。因此,大象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让它们更加神秘和珍贵。

综上所述,大象的魅力在于它们壮观的身躯、温和的性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化意义。大象是一种非常神秘和珍贵的动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一、大象的壮观身躯

首先,大象的身躯非常壮观,这也是大象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大象的身高可以达到3-4米,重量则可达到3-5吨,这样的体型在动物界中是非常少见的。大象的鼻子也非常长,可以达到2-3米,而且还能伸缩自如,这让它们在觅食和喝水时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大象的魅力在于它们壮观的身躯、温和的性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化意义。大象是一种非常神秘和珍贵的动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送礼物的含义和意义通常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含义往往需要根据送礼者和受礼者之间的关系、送礼的场合、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

在一般情况下,送象征动物或物品的礼物,通常会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大象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象征吉祥、长寿、智慧、勇气、力量等意义的动物,所以在送礼物的时候可能会带有这些象征意义。此外,实木材质也可能表达出珍爱、珍惜的含义。

如果你的男朋友送你一对实木大象,具体含义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送礼的场合:如果这是情人节、生日、纪念日等重要的纪念日,那么这个礼物可能代表着男友的爱意和祝福。如果这只是日常送礼,可能就没有那么深刻的含义。

双方的关系:男朋友送这个礼物可能代表着他对你的感情、关心和在乎。大象的象征意义也可能与你的性格特质、行为举止等有关。如果你喜欢大象,那么这个礼物可能代表着男友对你的了解和体贴。

礼物本身的含义:实木大象可能带有珍爱、珍惜、吉祥等含义,这也可能是男友送这个礼物的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具体含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你不确定男友送这个礼物的含义,可以直接问他,以免误解。

      头脑中的大象---牵着你行动的那头大象

      情绪掌握支配力

      许多事,我们不能受情绪支配,要倾听大脑理性的判断。但对于你自己,必须诚实,听从心的呼唤。

      你的手机、电脑、房子、车子、手机加上装的APP,衣食住行,无数产品围绕在你的身边,每天都有数不尽的产品在争夺你的注意力,诱惑你,买它。仿佛每个静止的事物都在对你说“快来看我,我多美丽,我多好用,这么美味,你值得尝一下,快来试用和体验一下吧,我的存在就是为你服务,让你感到满意”。心中飘过一万个草泥马,真想打一连串的XXX,你丫的,我凭啥买你,大爷我现在一堆事,赶紧撒边玩去儿。赶紧庆幸一下,理性的头脑终于可以开始思考正事了。

      不由感叹,我们大脑真是挺不容易的,每天都在潜意识里拒绝这么大量的诱惑,消耗我们的精力,更可恶的是,这些产品还有很多真的是挺不错的。

      再回到我们说这些产品,确实啊,物权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还是有这么多,细想下,为啥这些产品能够留在我的身边,让我花钱、花精力、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呢?归根到底,一句话:因为我需要,需要啊。哈哈,感觉好像是天经地义,直击要害啊。

      买一个产品也是因为需要,才会想到去买,需要也分很多种,有迫切的、有可有可无的、有潜意识不知道的需要。但最直接刺激我们购买的一定是情绪的轻重缓急,在那个瞬间我被打动了,不由自主就买了。

      比如你在逛商场购买奢侈品的时候,其实自己都没想着要买,结果在店员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一顿赞美后,不由自主还就真的掏钱买了,回家才发现这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从此,衣柜里又多了一件陈列品;

      还有我们在买车的时候,为啥车子旁边要放那么多美女,越性感火辣,越能激发大脑,让理性的头脑转移注意力,刺激我们的神经细胞,尽可能少的用到理性,那你掏钱刷卡那一瞬间的概率也就越大了;

      还有一件印象中很深刻的买房经历,约谈业主和中介买房谈价格时,走进中介给安排的面谈试,整个布局很压抑,让人感觉很紧张和压迫感,一张小桌子方方正正,四周都围绕了人,于是开始等业主、和中介方陆续到场。后来回家想到当时的场景,自己怎么就不知不觉就买了它了,又一堆草泥马飘过;

      当时去签约也是同样,整个现场围了好多人,让人觉得深圳的房子真他马火,得赶紧买啊,不然就被人抢光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故意营造紧张的氛围,让我大脑没法窒息,没办法理性思考,结果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当场就傻不拉几付钱了。真不得不佩服那些时刻都能清醒保持理性思考的人啊。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回想当时的场景,我们仅仅是在当时场景中被情绪感染了,那一刻,理性消失,就买了它,买了一件我们不需要的东西。

      你的情绪,一定会被你最有感觉的那个点牵住,所以就会有强烈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并且在你没有强烈感受的这个点里,还会有大面积的认知忙点和思维遮蔽。

      情绪是大象,时刻牵着你行动。把人的大脑里感性比喻为一头大象,而理性则比喻为骑象人。大象非常大,行动迟缓,但它力量足够大;并且呢是受到情感激发才会行动和出手;同时,它又是受到经验支配的。

      可以想象我们在感性的时候往往没有经过头脑思考的过程,直接就跳到了行动了。比如现在在减肥,但因为美食以前吃过,非常美味的经验就留在了大脑中,所以在大脑中总是会有两个声音,吃,不吃,吃,不吃不停在争吵。如果这个美食以前没有吃过,那就不会有留在大脑里美味的经验,而这个时候,这种经验最容易诱发和刺激你去吃美食,啥也不管,吃饱再说,至于计划,不好意思那就明天再开始吧。哈哈,结果明天也是如此,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这就是经验的力量了。

      而作为理智的一面---骑象人,目的是要牵住大象,让大象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可大象这么大呀,要怎么才能控制一头这么庞大有力量的象,不被它的方向迷惑?所以任务确实艰巨。

      那就要对症下药了。

      首先找出刺激大象行动的刺激点是什么?在这个例子中,女孩减肥控制不住吃东西,激发她非要不顾计划吃的刺激点是啥呢?是因为内心的孤独?郁闷?还是不爽?导致此刻心情不对头,情绪处于低落水平,结果对立的情绪面便被放大。。

      其次,与刺激相对应的应答行为是什么?也就是她当时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当中,是热闹的集市,有着烟火,还是过年过节的气氛,还是一家团圆的兴奋感?明白她所处的情景。找出了这两点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了。

      也就是说,小女孩当时是受了情绪的触发、同时在一个特定的场景当中,两者双杀的情况下才导致她做了对立的行为。

      已经看到问题,于是各个突破,怎么突破?用新的经验去取代这两个点。

      比如女孩这个时候就应该告诉自己,我是因为什么才想吃东西,不停往这两个点去问自己,发现原来是因为:孤独(刺激点)+热闹的氛围(情境),所以强化了我想吃东西的欲望。而当她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头脑就已经跳过了经验的好处,直接进入到思考的过程了。既然是因为孤独,和热闹的氛围。那么我现在吃东西可以解决我的孤独吗,我之前所订立的目标呢?怎么样可以解决我原本真正的需求呢?

      于是开始用另一项行动作为替代,在那个新的行动中,找到成功和让你自己爽的新经验,于是周而复始。从此就替换掉这个旧习惯了。

      为啥骑象人的角色(理性)会这么管用呢,因为它有期待的好处、想象的好处。人有想象力,可以对美好的事物有充足的想象力,当你把头脑中想象的事物在脑中预演过无数遍时,就真的成为那个角色了,当然也需要有关于这个想象力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刺激点+情景,两者双杀。才能持续行动哈哈

      又想到一句话,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吸取他们的教训,我们就能站得高看的远了。现在互联网时刻,资料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学什么都可以在网上快速的找到自己要学的。那我们都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可为啥我咋天天学习这么多,咋就没有成为伟人呢?万剑戳中我心。

      你说你天天吸收别人说出来的话,不消化成为自己的思考模型,不成为自己的经验,那永远只是知识。知识或许在梦里能让你成为伟人。哈哈,一万个读者心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句话,N个人都能有N+种理解,那伟人说过的话,你咋知道人家的理解又是咋样的,所以这个是完全不成立的。最终,你学了哪些知识,还是得消化,用到实践中去,变成你自己的经验,那样才有用啊,重点是,经验经验经验。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的吸收知识,转化为经验呢?

      是思考,再实践。

      在投资界,大家都认识巴菲特、查理芒格,而芒格就有一整套的思考框架,据说有100来个学术的思考模型,不得不惊叹啊,头脑中有100多个模型,看待一件事情,如果从一个思考模型去思考,都能得出很多不同的新想法,那如果自己头脑里面积累了100个框架,那在看待一件事情是不是就有N多种不同的想法了?这是不是就是创新和避开雷区的方法了呢。

      当模型用的越多,已经融入到你的习惯当中,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成了你自己独有的方式,同一件事,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那就是差异,而决定人不同的也是思维的差异。同样的,当你看东西都有不同的模型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避开现实中充斥在周边万物的产品诱惑陷阱了呢?时刻清醒保持理性的思考,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慢慢就可以避免做一些错误的决策啦。是不是很想学一下,哈哈,这也是我写文章的原因啦。

尼兰纳素------落笔于2019/12/11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yNIkoiIwzfaaz2NEKlUJQ

最近随着007-149班班级共读活动的开展,陈海贤的《了不起的我》走进了我的视野,之前也看过班长在得到学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看到他的收获不浅,相信一定是不错的书!所以虽然工作忙碌没跟上节奏,但我还是买了这本书准备有时间就学习,希望一窥究竟。

一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有个疑问,为什么会是了不起的我?这是一种盲目自大吗,其实不然,作者谈到这本书的初衷不是鼓吹盲目自大或者自我中心,而是提醒你,在深陷自我怀疑,或者身处逆境苦苦支撑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潜力。

有些人是天生的赢家,很容易就有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这不是了不起,这只是幸运罢了。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他们需要不断去面对和解决自我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难题,努力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这是一种了不起,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了不起。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之前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有相似的观点,于是与这本书的作者产生了共鸣,很想继续看下去。(文章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ccd3fe17808)

              “大象”与“骑象人”

书中提到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的情感就像一个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它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让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如果人的理智想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有一项医学调查显示,假如心内科医生告诉病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比如吃的不健康不运动抽烟等,他们将必死无疑,但也只有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余6/7的人是不想活了吗?

当然不是,他们肯定也知道该怎么做,但却依旧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在改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好像我们心里有一个自己,现实却是另一个自己,有时候我们明明很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这怎么都改不了,这时心里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可是指责自己并不能带来改变,相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

区分我们躯体里感性与理性的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样的呢?这也是我们了解自我的一个方向,首先它的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住它。

再者,它是受情感驱动的,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驱动,所以它既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动力。

最后一点,它是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的,它只承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好处,而不承认理智所构建的期待的好处,这个特点与“改变为什么这么难”直接相关。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 并切身体验到他。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期待”与“经验”的好处

那么什么是期待的好处,什么是经验的好处呢?期待的好处是想象中的好处,比如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坚持健康饮食,会让身体变得更好。但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刻的体验过这种好处。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被窝的温暖、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是经验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当下;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的,而经验的好处是能切身感受到的。

当期待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期待的好处,他身下的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操作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伯勒斯·斯金纳曾经设计过一个斯金纳箱这个箱子里养了一群鸽子,鸽子最开始在箱子里漫无目的的漫步,可是假如他做了某个特定的动作,如果给鸽子一个特定的刺激,比如亮红灯的时候啄圈不会掉落食丸,亮绿灯的时候才会掉,鸽子也能很快掌握这个规律。在这个实验里灯光的颜色就是刺激,而鸽子做了动作以后出现的食丸就是强化。

人的某些行为也是根据这样的原理被塑造的我们可以把强化看作是经验的好处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好处他就被保留到经验里,哪怕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大象之所以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向经验的好处,是因为经验的好处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行为改变变难。

这样看来,改变似乎并不难,只要创造新经验,不断强化它就好了。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我们是要走一条稳妥的路,还是走一条冒险的路?是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还是成为被别人设计好的样子?若我们不主动做出选择,那么别人就会替我们做出选择。

小说《无声告白》里说: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1、拿回选择的控制权

当你告诉自己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呆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的时候,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比如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通通都是你的选择,甚至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也是你的选择。

把对选择的控制权拿回到自己手中,这是开始发展和改变自我的前提,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卡住时,你一定会陷入或轻或重的无力感,除了停留在原地,似乎找不到更好的人生选项,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两个:

第一,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态做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第二,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2、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需要我们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看清自己作出的选择,这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它需要巨大的勇气。

在我加入007之前我也是观望了快2年才下定决心跨出这一步,在这之前我从007的联合发起人苏磊身上看到他在007的刻意练习,一步步的成长与蜕变,看到他们的激情澎湃,对未来的畅想,对梦想的坚持,总让人跃跃欲试,却被自己的过往应对模式所影响,拖延症患者迟迟没有行动,而行动是克服拖延症行之有效的方法,007的先完成再完美让拖延症有了解药,于是鼓起来勇气,下定决心为自己做出改变,目前坚持七天一篇的写作节奏已经快2年了,坚持长期主义,学习与时间做朋友。

3、改变需要自省

改变需要勇气,但只有勇气还不够,改变还需要自我反省的能力,只有不断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在007打磨的这一年多来,写作真的能让我们多思考,多反省,多察觉自身的问题,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去改善去补漏,即使步子比较慢,也是一种自我的完善,是一种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正如孟子所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自身去找原因,自我反省,去改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言:

大象与骑象人,是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对人类的心理作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说大象与骑象人两者的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却又分裂的“我”。

理性意识自视甚高,通常会忽略那大象般野性的潜意识,以为自己能够百分百具有“自主”的思想和对身体的完全控制。

其实不然。

理性的自我,至多是潜意识大象背上的骑象人。

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人象合一,并肩同行。

可惜常态却往往是,大象焦躁暴怒,骑象人气馁垂头。

骑象人经常艰难地引导大象前行,大象也经常固执地南辕北辙。

大象与骑象人注定是这样的一对“斗气冤家”吗?

未必。

其实人类一直也都在有意无意地研究潜意识这只大象的“骑法”,好让发挥大象的威力去为理性的自我服务。

以下是三个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应用,了解这几点,相信可以更好地帮你“向大象借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意识大象,或大或小,或野或驯,不一而足。

大象与骑象人形影不离,不管合作与否,两者都会一同行动。可惜二者认知通常不能同步,就像韩寒说的那样: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到底是谁在沟通?

是骑象人与骑象人沟通,还是象与象沟通,还是人与象在沟通?

可能你会下意识地说:当然是骑象人与骑象人在沟通呀!咱们都是那么理性的人,怎么会让野蛮的大象来沟通。

未必。

理性的你应该分析到,怒怼推销员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你还要抓狂?

因为抓狂的根本不是理性的你,而是那怒气冲冲的大象。

同理, 当我们尝试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面对的首先是一头大象,然后才是骑象人。

在豆瓣上有人分享过一个社交技巧:

这情境相当于你先给对方的大象喂一条香蕉,大象就乖了,不再对你戒备。然后你就可以顺当地与骑象人理性地沟通。

相反,假如你一开始就惹毛了对方的大象,那你肯定没有好果子吃。随性的潜意识会无端对你充满恶意,继而影响对方的理性意识,各种对你的不合作随之而来,你们的沟通几乎注定会不欢而散。

还有一种情况更糟糕,就是大象与大象的沟通。

就是说一些神经大条或者非常冲动的人,他们其实是那些更加不会管理自己大象的人,他们通常跟别人说不了几句就会开骂甚至大打出手。

纯粹的骑象人与骑象人的理性沟通是有条件的,就算是熟人之间的谈话交流也一样,不要想当然以为人就一定是理性先行。

往后与别人的沟通可就要注意了, 别忘了人与人之间就可能隔着一头大象。

洗脑 这个词汇并不陌生,古已有之,古时很多巫术就有这种蛊惑人心的效果。

我国古代很多的神仙教派闹起革命,例如黄巾起义、太平天国等,无一不是洗脑活动的典范。后来在美苏冷战期间,各国都在加强对洗脑术的研究,一是为改造战俘与间谍以获取情报,二是防止己方人员被洗脑。

如今说到洗脑,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传销了。

洗脑听起来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但一般人都不会害怕它,为什么?

因为觉得自己又不参加传销,又不是机要人员,哪有人会特意洗自己的脑。

未必。

也许我们每天都在被别人洗脑。

对你的潜意识,对你胯下的大象洗脑。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 广告 。

你以为广告是给你的理性意识去看的吗?不是的,最差的广告才会那样做。

最高明的广告都是专门做给你的潜意识看的。

如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女人听了无比心动,男人听了无比心痛,不要紧,反正这广告能够打动女人的潜意识,把钻石自动与“承诺”和“永恒的爱情”高度关联起来就好了。谁还会用理性去分析什么钻石不过是碳,800度的火就可以气化,还不如路边的石头稳定等等。

又如“炸鸡和啤酒”,用理性去分析一下,跟浪漫有毛关系?但是都教授一出来,全体女生都被彻底洗脑了。

还有以前天天播的“汇仁肾宝”,他们那一个个便秘样的表情看多了,感觉自己也开始肾虚了。

这是一个商业的社会,一个资本运作的社会,我们可能天天都被洗脑而不自知,所谓的“概念植入”。

或许,我们曾自以为,理性分析可以对洗脑免疫。

不,我们都搞错了, 被洗脑的对像不是理性的你,而是你的潜意识大象。

只要商家通过深刻刺激,或者反复多次告诉你的大象,左边的洞穴里有大把大把的香蕉,假如你的大象相信了,你就完了,被洗脑了。

你想赶你的大象往右拐已经不可能了,不管你情愿不情愿,早晚你也就会拐进左边那个商家为你布置好的洞穴。

往后,当你看完广告想买买买的时候,不妨再想多一下,是不是冲动消费?是不是你的潜意识大象又被洗脑了?

你有讨厌或者畏惧的人吗?

我猜一般人都或多或少会有的。

例如面对曾经坑过你的所谓“好朋友”,例如对你特别严肃苛刻的长辈或上司。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会如此厌恶或者惧怕他们?

是的,现在你知道这是潜意识的大象在厌恶和恐惧。

理性意识虽然不停地告诉你,他们不是毒蛇或者老虎,他们不会吃人不会对你怎样,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就算在不得不和他们沟通交往时,你也不必这样厌恶和害怕他们。

没有用,面对他们,你依然深深厌恶或者戚戚恐惧,尽管他们可能已经洗心革面或者对你已经慈眉善目。

没用, 因为烙印已经在深深刻在潜意识大象的肚子里。

有办法改变吗?

还真有!

日本有个畅销心理学作家翡翠小太郎,在他的书《与潜意识对话:吸引好事的魔法咒语》中就给出应对类似困境的方法。

如何爱上你厌恶或者惧怕的人?

噔噔噔噔~

你那厌恶或恐惧的人是不是就马上变得可爱起来?

你不妨尝试一下,见他们一次想像一次,开始可能没什么效果,甚至觉得幼稚无聊,但不要放弃,要认真去想像,好像真的见到的样子。

慢慢的,往后你再见到他们,真的就会有所改变。你不再那么厌恶或惧怕他们了,甚至见了面你就联想到他们那滑稽的卡通形象,很可能还不禁 会心一笑 。

你也许会惊讶于自己的转变。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

大象不再厌恶惧怕了,你自然也不会再厌恶惧怕他们。

其实人与人的落差感很大程度不是来源于地位或物质,而是来源于心理的落差。

当你觉得你与对方存在心理上的落差,你自然会表现出惧怕或不自在。

你需要提高你的心理高度,让你在心理上可以平视,甚至俯视对方。

如何能够提高你的心理高度?

召唤你的大象吧!

坐在你的大象上,你自然可以在心理上“高人一等”。

把对方缩成五厘米高的米老鼠也是一样的道理,让自己在心理上“高人一等”。

但切记,这种想像中的优越感只是为了更好地改变潜意识大象,继而可以召唤大象来为你助威,并不是让理性的自我也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傲娇地“高人一等”。

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帮助理性的你摒弃一些思想上无谓的杂念,更好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后记: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我们不能忽视潜意识的作用。

首先我们不能让潜意识反过来拖着我们走,再来,熟悉它,训练它,发挥它应有的强大力量。

这样一定可以让你在沟通中,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为什么?

因为你的大象不知道这些道理呗!

理性的你确实知道很多道理,可是,只有势单力薄的骑象人懂得这些道理,又有什么用?

要想办法让潜意识的大象也“懂得道理”才行呀。

这很难,所以才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面对潜意识的大象,理性的我们要学着做个”温柔的驯兽师“,好好调教我们的大象。

只有当你和你的大象都一条心,懂得这些道理,凭借大象的力量,或许我们的一生就真的过好了!

学着去懂你的大象,再向大象借力量吧。

       时间管理,管理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和人生。如果时间管理有道、法、术的话,《掌控》这本书讲的更多是“道”的层面。作者认为 ,掌控必须是由内而外的。 每当我们面对生活抉择时,往往特别善于回答两个问题:“要什么”和“怎么要”。这种模式会导致我们看待生活角度的偏颇,容易被外物主导。我们最应该首先问的问题应该是: “为什么这样做? ”知道了为什么,在我们真正做事的时候,才能忽视外界的阻力,专心做事。同时,我们的 判断会更果断,目标感会更强,内心会更满足 。所以,作者分享的掌控人生的秘籍 是内心主导法——了解我、活出真我、引导我 。

“了解我,活出真我,引导我”有三个基本问题支撑起来:

1从最本质上来说,我知道我自己是谁么?

2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究竟是谁?

3我真的能够引领我身边的人么?

        “你究竟是谁”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我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能顺应内心的意旨,活出真我了。因为我们会下意识地让外在地东西迎合我们的内心,从而达到内耗最小化。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真正想做的,他就活出了真我。当你满怀使命感、幸福感和发自内心的积极性去追求事业时,就会表现得分外出色。

“如果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你就会获得最大的成功机会,你的改进之旅也会因此少了很多艰难险阻。”

第一,要想了解我,首先要知道“我不是谁”,要识别和打破对我们身份的禁锢。我们往往认为“过去的经历塑造了今日的我”,但其实这句话误导了我们很多人。 我们的故事往往只记录了那些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并且经过了我们的加工 。我们牢牢抓住过去的一些事情不能忘怀,尤其那些给我们带来特别负面影响的。但“ 如果你一直心怀怨恨,就等于让别人免费住在您的脑子里。 ”所以,我们记忆中的故事并不能直接证明“我是谁”。我们并非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而不过就是个讲故事的人罢了。 我们的过去其实毫无意义——不过就是一种已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罢了,是我们赋予了这些故事意义 。当我们回忆过去时,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是建设型的,而不是复制型的。所谓记忆,是将来自大脑不同区域的回忆建设型的重组一番,然后储存起来。

因此,我们要 清理自己的鱼缸。 我们每个人犹如一条生活在鱼缸里的鱼。当我们出生时,被放进一个漂亮的鱼缸,盛满晶莹剔透的清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人生经历,并且用这些经历组成了我们的记忆。就如同我们开始在原本干净的鱼缸里拉屎一样。当我们拉了太多的屎在鱼缸里,导致我们看不到周围的世界。我们被强加了自己的记忆故事,对过去的怨恨和对未来的恐惧禁锢了我们,只好在一团团我们自己造出来的秽物中游来游去。所以,要改变我们的人生的话,必须把之前拉出的这些大便清除出去。

另外, 我们的思维和本尊之间有一条深深的鸿沟,我们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我们 。我们无穷无尽的想法大多数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研究表明, 在大脑做出决定后7秒,我们才能感知到这一决定 。

同理,感情也不能代表我们。情感是一种生理反应,并通过思维表达出来。

综上,所谓“自我”是由我们的人生故事、过去经历、外貌、思维和情感构成的,但它们并不能够代表我们。真实自我是我们的意识,是嘈杂表面掩盖下的觉悟。

第二,我是谁?探索自己是一个反复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方法1:“SEE”法

将 马上可以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长期利益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和擅长的事情 加在一起,就知道自己的意愿是做什么了。

方法2:九型人格

方法3:MBTI

方法4:高峰和低谷 。回忆事业攀上高峰,当时是如何做到的。回忆工作低谷时期,想想什么使自己如此不顺?

方法5:多说“是的,然后 ”。意味着我们不仅愿意接受,还愿意参与创造。可以缓解消极的生活方式,走出熟悉的框框。

方法6:写感恩日记。 记下值得记录的时刻,充满感激的写下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让自己培养出一种自我意识,搞清楚我们认为有价值和愿意高看一眼的东西是什么。研究发现,坚持写感恩日记的人焦虑度低,入睡快,睡眠时间长,睡醒后也更加神清气爽。写日记不是费尽心机地打造优雅的回忆录,而是要重视并注意反映我们的真实的核心自我。

方法7:冥想和正念。 “提炼正能量精华”——只需要呼吸三次,就可以让你拥有好奇心、平和宁静的心态、欢喜和创造力。冥想可以增加大脑海马体处、后扣袋回处和颞交界处的灰质密度,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焦虑、降低恐惧感,还能使人快乐,增强自我意识。

方法8:真实的反馈和周哈里窗。 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其对自己的印象,以及诚实的与他人讨论自己的方式,就可以增强对“公共区域”内自我的了解。

第三,我可以成为谁?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一定要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要拥有自己的人生愿景,提出愿景,描述愿景并且充满热情的拥有愿景,并最大限度的实现愿景。寻找愿景看似很难,第一步可以澄清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作者提供了一些题目,帮助我们寻找核心价值观和内心意旨。

1描述你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时刻

2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时刻”对你有何意义?

3在你的巅峰日子里,你是如何表现的?(给同事、家人、朋友呈现出什么样的愿景?)

4你最尊重和倾慕的两个人是谁?请描述一下你有多倾慕他们。

5如果你度过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一生,那么在你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别人会如何评价你呢?

6你想在你的墓碑上写点什么?

根据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可以总结提炼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要用C-V描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C-V描述 应符合以下规则: (1)清晰。 描述具体、清楚、简单易懂、观点明确,且具有行为指导性。 (2)引人注目。 C-V描述一定要能打动我们,鼓舞我们。“非凡之人的愿景也非凡”。 (3)简洁,无冗言。(4)符合现实情况。 写描述时,要让自己“活在当下”,这样描述的愿景才有意义。(5)对他人的影响。远景描述中一定要有超越自我的东西。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改进自己,如果我们想要成功的养成新习惯或者形成新的行为方式,我们必须首先确定自己想如何改变。首先,我们要坚定的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制定什么样的改变目标呢?有两种,大修目标——改变的大面额钞票,和四两拨千斤的微调目标——把生活目标定的更加合理也更有发展性。无论制定什么样的目标,都会让我们产生压力。因为从“认识到”到“着手做”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会被压力和目标吓垮。

微调目标的压力:

关注点1:我的目标不够宏伟。解答:不要忽视小改进的巨大力量。无论多小的简单改变,都可以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注点2:我的目标真心微妙,真的可行么?对策:在当前环境中一步步改变自己,无论哪个方面都行。同时,找到 “灵光一闪的改进” ——在过去某个时刻,情况忽然短时间内变得很好,令我们觉得人生和事业都有了意义和目标。

大修目标的压力:

关心点1:会不会太迟了?对策:只要我们肯付出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且想清楚过去我们那么有激情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任何改变人生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人生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转变自己的方向。

关心点2:薪水那件小事。对策:其实物质财富超出了我们的基本需求之后,我们就很难再从中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意义了。那些高于平均收入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物质生活满意,但并不会比其他人快乐——因为他们往往更加精神紧张,而且不会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娱乐。

如何找到“灵光一闪的改进”?——奇迹问题和例外问题。

奇迹问题: 选择一处令你纠结的缺点。如果明天早上你睡醒了,发现自己的这个缺点改正了,那你觉得这缺点改变的第一个小征兆是什么?

例外问题:你最后一次体验这种神奇经历是什么时候?

奇迹问题让人展望并建立改进目标,例外问题给大家带来希望——改变是可能的。

改进:赢在“立规矩”

象与骑象人:人的情感犹如一只巨大的、走路咚咚响的大象,理智部分小很多,确是驾驭者——骑象人。每当骑象的人想要走某一条路时,他得先哄哄大象,然后引导它往那条路上走。当我们试图改进自己时,必须让理智的骑象人和情感大象一致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功。所以, 减少内在阻力其实是改变的第一步 。

我们应该尽量使自己改变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不习惯而带来的长期压力。做好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最好的活出真好的方式,就是根据自己的目标,学着来一次“为自我改进而立规矩”。 所谓“立规矩”,标志着我们设计了一种谨慎的、令人信服的、值得成为生活一部分的习惯性行为。 立规矩之所以可以起到督促我们的作用,因为他们具体且引人注目,而且具有可重复性。通过立规矩,将目标分解成小块儿,不断重复实现这些“目标碎块”,让它们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行为。

如何立规矩呢?

第一波:为骑象人绘制地图。立规矩的第一步是确定规定是正确的、明确的。即它要符合我们的自我改进目标,要让骑象人知道赶着大象往哪儿走。其次,在纸上写下立的规矩,并且贴到一个自己会经常看到的地方。研究表明,一旦人们把目标写下来,那么成功达成目标的概率会比没有写的高40%。

第二波:刺激大象。大象是我们身体中特别容易控制理智的那一部分,也是最固执保持现状不愿改变的那一部分,会坚持我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不想改变。“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强大无比的内驱动力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启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任何愿景,让我们梦想成真 。” 怎么刺激大象呢?第一,用宏大愿景。 如果我们的愿景是基于核心价值观和真实自我,并且足够宏大炫目,那它就能吸引大象,让它不再安于现状,鞭策、刺激它改变。 第二,要直面恐惧。 恐惧不是一种负面或无用的情感,是我们的生存本能。不要让恐惧蚕食了提高自己境遇的机会。“ 请相信,生活的道路是由一点一滴的小事组成的,这些小事会给你信心,让你沿着自己内心的意愿走下去,而不是走上他人的老路。这会让你的人生因此而改变 。”。“ 当我们放射出自己的光芒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赋予他人放射光芒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我们一旦从恐惧中解放了自己,就会因此解放其他人 。” 第三,展望征途。 有效的预告情感大象“前面有什么好事”,会减少遇到困难时回头走上恶习老路的几率。 包括三个方面:(1)意念中的征途展望。 想象成功时刻的情景,改进自我的路上会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自己如何坚定不移的实现目标。意念中的征途展望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新的神经通路,不断获得长期能量。 (2)预测精力和体力。 以不徐不疾的节奏,合理分配精力体力以完成任务。在按照新规矩做事时,在每次与每次之间留出时间间隔,这样大脑才会创造出新的神经细胞并将它们投入使用,从而形成长期记忆。 (3)找到行动动力。 行动动力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就是所有可以优化你的环境,支持你完成任务的物事。一旦找到行动动力,就会不断在某一特定环境中按照新规矩做事,每做一次都是一次加强记忆的过程,从而更快建立长期记忆。同时, 我们还需要一些紧迫感。紧迫感,是鞭策情感大象改变的一根最重要的“鞭子” 。

“自我怜惜模式”: 在我们不断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快乐,也会对自己的人生越来越满意。但我们也应该承认,不断地进步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我们也会退步,甚至功亏一篑。这个时候,要对自己有怜惜之心,勇敢的承认自己的彷徨和挣扎,认识到人无完人。在自我改进的旅途中怜惜宽容自己,会使我们的努力更加有效。 没有了自责和妄自菲薄,反而会更容易直击目标 。

我们都是领导者,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只要你能够跟随内心的指南针前行,你就会拥有真正的领导力,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愿意和你接近。"想要真正领导他人,首先必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并且帮助他人了解他们自己。“如果您希望被信任,那您一定要诚实。如果您希望自己诚实,那您一定要待人真心。如果您希望做到待人真心,您一定要做自己。”

五项“培养信任的最基本行为”:

1了解下属。了解他人是提高领导力的重要方面。

2坚持信仰。这样才能在下属心里建立诚实可信的印象。

3热情沟通。语言就是你的一切!你所说的话,所写的文字,一定要被贯彻到底,一定要符合团队的真实意愿。

4以身作则。要做一位好教练,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别人接受你的价值观。

5战胜自己。

经理和领导的区别: 所谓经理,是指能够把事情做对的人;所谓领导者,则是晓得该做什么事情才对的人。“领导者不仅要有开阔的眼界,也要有确保盥洗室干干净净的细心 。”

皮格马利翁效应: 深信下属很有能力的领导,会不断鼓励、优待自己的下属,因此,他们的下属大多数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表现得更加出色。领导者要做的不是把下属变强大,而是要激发下属的强大能力。 你希望下属成为什么样,他们就会成什么样。

同时, 作为领导者要让下属对工作更加投入,以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意义 。1一个员工应使出十八般武艺去完成一个工作。2一个员工应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工作。3员工应觉得自己的工作对他人是有影响力的。"如果宝宝是他们生的,他们当然会帮忙照顾宝宝。"

研究表明, 领导者总会高估自己为下属带来的福利。 所以,领导者一定要保证真的一直在努力,让下属工作更有意义。无论你认为自己该做多少,或者能做多少,都一定能够再多做一些。

作为领导者,要栽培下属 。怀着栽培下属的心态去与下属接触,会产生多方面的好处。一来,你会不断鼓励下属,提高他们的能力。二来,“栽培者”领导会使下属真正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第三,怀着“栽培下属”的心态去领导他们,下属会更听你的。第四,通过栽培的方式领导下属,会对你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这世上最美丽的补偿,就是无论你多么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人,其实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0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