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分别,而是合起来指的是指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扩展资料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
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
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什么是情感目标?我想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再熟悉不过了。没错,它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一个,也是高于前两个目标的,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前两个目标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多数还是停留在落实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涉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也可称得上名义上的高效课堂了。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情感目标的落实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总共有9条,每条虽侧重点不同,但均体现了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
以上说的这些,百分之九十多的语文老师都应该是知道的,所以老师们往往深挖文本,探寻写作背景、目的,不遗余力地想让自己的学生与作者、文本对话,可谓煞费苦心!然而,效果如何呢?令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个关键因素,我们都忽略了。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今有“为人师表”,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呢?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之前,作为课堂引领者的我们是否提前经历了这一过程,还是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体验呢?我不敢说没有老师做到过,但我能肯定地说多数人还是没有的,包括我在内。因此,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落实情感这一高层次的目标,首先我们得和作者面对面交流,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像我们学历史是为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的创造未来一样。可能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当下不能理解,或没有感触,也没关系的,只要体验了过程,我相信在他们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自然而然地就内化了,所以情感目标的落实不能仅仅依赖于短暂的45分钟,应该放眼课堂外,乃至更长的时间。
总之,教育是一门慢和等的艺术,既要为人师表,更要放眼未来。
���GL�<�����o
一、语文
1、增强学习知识的趣味和自信心。
2、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4、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6、体会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养成爱国意识。
7、文字间中感受XXX事物的美丽;
8、认识祖国语言的魅力,爱上语文;
二、数学
1、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2、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5、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6、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7、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8、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扩展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和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凸显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视。
而且,从新课改的精神来看,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评价,强调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等,都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新课改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