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无常》塑造了怎样的无常形象?

鲁迅的《无常》塑造了怎样的无常形象?,第1张

《朝花夕拾》中无常中的阎王是个严厉凶狠的形象。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相关信息: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因为鲁迅笔下的“活无常”是正直公平的代表。

 《无常》是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 《无常》描述鲁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无常:可怖又可亲、公正无私又有人情的鬼怪形象

人们往往谈鬼色变,但鲁迅却刻画出了无常的丰富性。无常自然是恐怖的,但他在百姓心中却不是高高在上或是铁面无私的酷吏,反是可爱又可亲的熟人。他也会像人一样陷入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在公正无私背后又极富人情味。

1可怖、可爱且可亲

作为恐怖勾摄生魂的使者,无常无疑是可怖的。

城隍庙或东岳庙的大殿后的阴司间,在才可辨色的昏暗中,无常的塑像伴着“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等鬼怪。 但鲁迅小时因为胆小害怕没能看明白,只留下了“门口长而白的东西就是他”的模糊印象。 传说中阴司间安放无常的装置亦是恐怖:“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活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后来吓死了一个人,钉实了,所以在我幼小的时候,这就已不能动。” 看到这一段描写,我不禁有些脊背发凉,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在鬼屋的经历,掀开房帘后忽然跳出来的吊死鬼,惊得我汗毛战栗、一身冷汗。好在鲁迅小时那活板已不能动,不然指不定得吓出童年阴影。

但无常与普通的鬼怪又极为不同,他除了可怖,亦是可爱,这从他在“目连戏”的出场便可看出:

“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但他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他的履历。” “浑身雪白”自是可怖,但他的“粉面朱唇”又让人倍觉亲切。而他“打一百零八个嚏、放一百零八个屁”则极其活泼诙谐,不是高高在上、端着一副严肃面孔,而是像一个小丑般好笑又可爱。 这也难怪人们敢故意和无常开玩笑,迎神仪式中在他面前捧着饭菜,即使无常想吃,但就是不给他。

因为他在人们心中,除了可怖与可爱,更是可亲的。

正如鲁迅在文中所说的,“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 无常的可亲还体现于他朴实无华的装扮: “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象一个‘八’字。” 束着草绳、穿着草鞋的他,项上挂着的是纸锭而不是银锭,手上拿的还是破了的芭蕉扇,简直是既破落又潦倒,因而他是被平民化、草根化了的鬼。

据鲁迅的考证,在印度的佛经里并没有无常这个形象。无常的出现可谓极具“中国特色”,是人们以自己为原型,再加以想象,将“人生无常”具象化后拟构出来的

  1、无常,也就是鬼的意思。每逢迎神赛就会有不同的人来扮演大大小小的鬼怪,鬼物们大约都是些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赤着脚。他们扮演着各种鬼怪来寄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鲁迅用风趣的语言来描述了他小时候看见的那场迎神赛,而且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了迎神赛的经过。鲁迅十分怀念他小时候的时光,但在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他对那些封建行为的讽刺和唾弃。 他一反前态温和的笔锋,用犀利的语言对那些封建行为进行批判,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鲁迅还把现在的想法和小时候的想法进行比较,以此来衬托出世人们庸俗的一面。又在末尾写到“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这里又写出了鲁迅对鬼神之事的鄙夷以及对其的不屑一顾。

这篇散文描述鲁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深受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作者简介: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小说集《呐喊》出版;与弟弟周作人分居,迁至西四塔胡同61号居住,分居原因不明。12月,作《娜拉走后怎样》演讲,兼任女师大,世界语学校教师;《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版。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赴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8月返京。11月,《语丝》周刊出版,鲁迅在首期发表《论雷峰塔的倒掉》,自此鲁迅成为《语丝》作家群的主将之一。 

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早上的花,傍晚把它拾起来。引申的意思就是写一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从文集里看,也都是写一些鲁迅童年的记忆。因为散文集的特性,儿时的记忆可以写真,也可以写虚,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可以写故事,也可以写情感。这些发生过的事或曾经的想法都仿佛早晨的花一样,只是路过,看见了美丽,也有过印象,可是却不曾珍惜,等到了上了年纪,经过了沧桑风霜,才想起以前那些开过的花,经过的事是应该值得记忆的。花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也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如过去的人生,总有一些平常的事情会让我们回忆,把它拾起来,再看一看,别是一番滋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36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