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的萧瑟柔情 [交响曲录音推荐]2019-12-12

勃拉姆斯的萧瑟柔情 [交响曲录音推荐]2019-12-12,第1张

十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勃拉姆斯唱片收藏,内容面面俱到,越写越长,大有爱屋及乌之嫌。一直以为写唱片的版本需要不断开阔的眼界,见多识广是应备的素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本文在勃拉姆斯交响曲的版本推荐上会与前文有些许重复,但对于笔者来说,新发现的版本固然可喜,旧的原本熟悉的版本听出新感觉,才是一定要与诸位乐迷分享的乐趣所在。其实这十几年来最大的感触是对勃拉姆斯其人有了更细微的认识,对他形于外的气质和藏乎内的隐秘情感有了更多元更辩证的理解。

四首交响曲全集版以“演录俱佳”标准衡定,阿巴多和柏林爱乐乐团仍为首选,特别是在慢板乐章所表现出来的温暖柔情在柏林爱乐与 DG 的录音风格方面都属“异数”,是只有意大利人阿巴多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更何况补白曲目尚有《学院节庆序曲》、《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女低音狂想曲》、《命运三女神之歌》、《命运之歌》和《纳尼》等管弦乐及合唱作品。第二个选择是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 DG 的录音。

阿巴多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录音

伯姆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录音

记得我有一年在德国与朋友驱车夜行,他的汽车音响里放着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我立刻被迷住,于是采取排除法一一排除不可能的指挥家,最后斗胆问道:“是伯姆吗?”朋友的回答令我欢喜无限,正是他在1970年代末的录音。伯姆的第一交响曲始终美感大于激情,速度虽然适中,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慌不忙,一板一眼,每个细节、每个乐句都有清晰的展露。第二交响曲仍然是中性的表达,秋天的意境只在细细品味中才能有所察觉。第三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是我所听过最细致入微的,节拍的控制正合我意。第四交响曲不如克莱伯的紧凑,但其酣畅大气、一唱三叹的推进,正是最大的手笔。我深爱伯姆的勃拉姆斯!浑然天成,毫无做作,其格局之宏大无人企及。

约胡姆与柏林爱乐乐团在1951-1956年为DG录过全集,我也极喜欢,但从录音效果和完美程度计,我更常听的是约胡姆与伦敦爱乐乐团的EMI版。很难忘201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教授的家里,他说他最喜欢勃拉姆斯第四,我在他“汗牛充栋”的唱片堆里找出约胡姆EMI版的LP,他居然没有印象,众人缄默地听完之后,此张唱片竟成为他的大爱。这个第四的盒带,是我研究生临毕业时同学送我的礼物,它规定了我心中勃拉姆斯第四的根本模式,以至于除了富特文格勒和切利比达克之外,其他所有人的呼吸节律都要先通过它才能为我舒心接受。

约胡姆和伦敦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录音

库尔特·桑德林指挥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版勃拉姆斯交响曲的全集录音

桑德林与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乐团的版本录于1971-1972年间,我也是一听难忘,乐团的音色是我最爱的那种,饱满而富层次,通透而阴郁,黑暗背景上的光辉似“亚光”般凝重肃穆。这是一个被普遍忽略的伟大演绎,我很庆幸无意中淘到了日本版,品质极佳。

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交响曲是勃拉姆斯千锤百炼之作,充满纠结与矛盾,既浅吟低唱,又气吞山河,它需要刚柔相济的气质和崇拜天地自然的胸襟,再加上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此说来,几乎没有哪位指挥家能够真正诠释到位。克伦佩勒与爱乐乐团的名版刚有余而柔不足,朱利尼与维也纳爱乐则正好相反,只是以平常心的演奏却体现出比作曲家的“高明”。第一乐章精心刻画每一个乐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却能做到动态平衡,心止如水。第二乐章尤其感人,却没有奢靡的情感铺陈,极符合勃拉姆斯表面上的不动声色。第四乐章意境高远,庄严豪迈却少有戾气,是仪态非常优雅闲适的进行曲。综合而言,巴比罗利与维也纳爱乐1967年录音更适合我的品味,空灵,淡雅,舒展,高蹈,维也纳爱乐的声音俗气全无,不仅完美,而且焕然一新。

克伦佩勒和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及序曲录音

朱里尼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录音

第二交响曲仍然推荐巴比罗利,但并非录音室录音,而是他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70年4月在慕尼黑海格力斯音乐厅的演出实况,我不知道这样的录音巴比罗利到底还有多少,总之,听唱片的乐趣肯定越来越多。巴比罗利是真“懂”勃拉姆斯,他以自由的速度和疏朗的空间感,将勃拉姆斯许多隐秘细微之处放大,在理性的层面求得新的平衡。

巴比罗利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录音

SONY 厂牌有瓦尔特和赛尔两套勃拉姆斯压阵,其他版本便皆为浮云了。两个版本的第二三交响曲装在一张唱片,瓦尔特版声音温暖,情感浓郁;赛尔版结构严整,金钩铁划,在我看来,它们都比卡拉扬、索尔蒂、海丁克、夏伊版耐听。

布鲁诺·瓦尔特和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二、第三交响曲录音

乔治·赛尔和克利夫兰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二、第三交响曲录音

在当代最伟大的勃拉姆斯指挥家切利比达克和旺德之间选择,我其实更愿意向大多数人推荐旺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在1983年的录音,特别是F大调第三交响曲,其第三乐章的柔媚的吟咏在我所有手中版本的比较中稳稳胜出,实在是感人加动人,美艳至极。当然他的其他三首都好,却都不及第三在音色和情调上鹤立鸡群。

巴比罗利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录音

E小调第四交响曲有一个位置是要留给小克莱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这是1980年3月的录音,数码技术并不过关,所以即使经过“原版大师”技术重制,声音还是显得尖硬,不自然。就演绎而言,可以明显感受到小克莱伯的天才组织结构能力,但史诗性有了,却一点都不感人。同样,我认为切利比达克的第四尽管在境界上远胜小克莱伯,也是失之于不感人这一点上。所以我还是推荐一张日本版的EMI唱片,巴比罗利指挥维也纳爱乐1966年的录音,可以作为“勃四”的常听版本,在悲剧性的浩瀚史诗的底色上,那勃拉姆斯独有的萧瑟柔情实在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说心里话,每当我对勃拉姆斯情怀的真诚性产生怀疑之际,都是这个演奏给了我力量,它始终让我坚信,勃拉姆斯在沉迷于传说的同时,本身便是一个传说。

我为什么没有推荐切利?因为听过他的,你只能记住切利,或者把勃拉姆斯听成布鲁克纳。切利是最伟大的,以至于他强大的意志力和控制力足以改变原有的一切。一句话,切利的音乐,不是用来比较的,他是唯一,他就是传说中的终结者。

入门推荐: 阿巴多 (较贵), 卡拉扬 的三个版本(80年代较贵)等

中级推荐:伯姆(质朴温暖)、约胡姆(精神深邃)、瓦尔特(平和广博)、克伦贝勒(坚强宏伟)等

高级推荐: 切利比达克 EMI(冥想)、 富特文格勒 (哲理)等

喜马拉雅怎么开通个人电台您好亲,用手机登录喜马拉雅app,先录音后发布就能创建电台。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注册自己的账号,登录账号选择“我”页面,选择“录音”功能,进入到录音页面并开始录音,将你想要录取的东西完整的录取下来并保存在手机里。2、发布音频,创建电台。 保存之后可以选择公开或者私密,私密是仅自己能够听见,而公开是其他人能够听见。当选择公开时,可以选择想叫谁听功能选择你想分享的好友。如果账号绑定了其他软件,还可以分享到其他软件中,比如分享到微博、微信。在发布时还可以进行文字的编辑,描述自己的音频,让更多的人可以看见。 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就完成了创建电台的操作。希望可以帮到您哦。如果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还请给个赞(在左下角进行评价哦),期待您的赞,您的举手之劳对我很重要,您的支持也是我进步的动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众对新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获得更好的收视率,一些娱乐节目在前期的选手征集和选拔上下了不少功夫。2019年的节目创作营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节目本身就是从大量的报名参赛选手中选出人们喜欢的节目,然后层层筛选。这个方法本身就很有意思。另外,中国目前的建队方式,新增团队资源少,还没有形成一些具体的规模和体系,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有强队,但是发展不好的原因。

在这个节目中,除了强大的导师阵容吸引人的粉丝,还有很多新面孔。许多参赛者也有独特的技能,这使得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很有趣。在这些选手中,吴季峰的《第一眼的羞涩男孩》凭借自己的个性成功成为观众的最爱。很多网友都很好奇,对这个新人的个人信息很感兴趣。

据了解,吴季峰是ETM活力时代旗下的艺人。他给很多网友的第一印象就是看起来很干净。其实在项目前期,参赛选手基本都是介绍年龄的,因为目前越年轻,越想在中国男团出道,相对优势越大,除非你真的足够优秀,可以忽略年龄差距。

《创造营》开播以来,大家都给观众呈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调查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正能量和向上的精神。每个人都在行动,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这才是这个节目真实呈现的,非常难得。

反复的练习,多多感受

如果稿子是念出来的不会有感情的

你要用心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诉说出来

这样的感情就会丰富,你念的都是写出来的稿子

不是诠释稿子里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

这就是想要的情感的,把稿子内容变成自己。

声卡是可以让声音变得好听。

声卡可以对数字化的声音文件进行加工,以达到某一特定的音频效果,而且也可以对各种音源进行组合,实现混响器的功能,因此声卡可以通过算法进行声音的变化。

声卡从话筒中获取声音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声波振幅信号采样转换成一串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重放时,这些数字信号送到数模转换器(DAC),以同样的采样速度还原为模拟波形,放大后送到扬声器发声,这一技术称为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

扩展资料:

种类

1、板卡式:卡式产品是现今市场上的中坚力量,产品涵盖低、中、高各档次,售价从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早期的板卡式产品多为ISA接口,由于此接口总线带宽较低、功能单一、占用系统资源过多,它们拥有更好的性能及兼容性,支持即插即用,安装使用都很方便。

2、集成式:声卡只会影响到电脑的音质,对PC用户较敏感的系统性能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大多用户对声卡的要求都满足于能用就行,更愿将资金投入到能增强系统性能的部分。虽然板卡式产品的兼容性、易用性及性能都能满足市场需求,但为了追求更为廉价与简便,集成式声卡出现了。

3、外置式:它通过USB接口与PC连接,具有使用方便、便于移动等优势。但这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特殊环境,如连接笔记本实现更好的音质等。,以及MAYA EX、MAYA 51 USB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2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