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郁症如何治疗?
我看到你说朋友有抑郁症,医院里开的药吃着感觉还是不好受,我推断你的朋友已经在医院进行过诊断了。如果是正规的医院精神科相关门诊。因为抑郁症不同于正常的抑郁,一般人在遇到悲伤或痛苦的事情时也有有抑郁的感受,它和其他负面情绪一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如果抑郁到达某一特定程度,影响了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时,并出现一次或多次的发作,就要考虑临床上的治疗了,通常被称为“心境障碍”。
临床上的抑郁也会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常见的单相障碍(通常指“郁抑症”)、双相心境障碍(通常伴随“躁狂”和“抑郁”重复发作)、恶劣心境障碍(一种轻度的抑郁)等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才会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相当专业和需要临床经验才能治疗的精神症状。除了药物治疗以外,也还有一些治疗方案的,这个可以跟医生具体沟通。
二、心理咨询如何帮助治疗抑郁症?
心理动力学治疗:该疗法强调工作重点是支持和再保证,通过减少来访焦虑,使他们感到安全,获得支持、舒适和轻松来环节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揭示其症状的根源。但这种疗法是以解决内心冲突为中心的,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都适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加重抑郁症状和负担。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歪曲和思维上的习惯性错误,以达到治疗效果,行为疗法则通过某些行为强化患者获得快乐和社交技能的训练。现代认知和行为疗法往往会根据情况结合使用,这种疗法已被证实不逊色于药物治疗。现代认知行为疗法还有很多新的发展,包括放松、正念冥想、正念减压、接纳与承诺疗法等等。
人本主义疗法:尝试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的情感痛苦是一种真实的反应,并引导患者学会不过分依赖别人来获得满足感,真实追究自己的生活和目标,挖掘患者激发个人的价值和更好生活的动力。
团体心理治疗:团体疗法中通常有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带领一个团体来相互支持、积极互动,通常也是结合上述的疗法和手段帮助团体成员重建积极认知。相对而言,团体治疗更加经济和高效,但也需要患者能够在团体中打开自己,配合治疗过程。
当然,后现代还有很多疗法,包括焦点解决疗法、叙事疗法等等。无论那种疗法都需要咨询师结合来访的详细情况来制定方案,也需要跟随工作的深入而不断调整,并没有一个确切针对抑郁的方案。
三、西塔疗愈有效吗?
这目前还不是一种得到实证数据认可的心理学的治疗方案。它更加类似于一种冥想的精神慰藉,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舒缓人的情绪和压力,但不会成为主流的治疗方案。目前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各种流派和疗法确实名称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所有的技术都源自于上述第2个问题所阐述的流派的基础理论。
建议还是请朋友寻找正规的心理咨询师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少女的沙盘游戏治疗过程
沙盘疗法(Sandplay therapy)又称箱庭疗法或沙箱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现又将其归到表达性心理治疗里,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荣格的心理分析。一起来看看少女的沙盘游戏治疗过程吧。
一、 基本资料
这是一个17岁的女孩,主要问题是不想上学、不和妈妈沟通和交流,在家里常常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屋里将门反锁,不准爸妈进自己的房间。常一个人呆在网上,喜欢聊天和游戏,不接受爸妈的管理。在网上遇见一个男孩,很喜欢他,并决定要和他建立恋爱关系。爸爸妈妈知道这件事后,坚决反对并动手打了她。从此,孩子不再去上学,并没日没夜地泡在网上。父母无奈,把孩子带来心理咨询。
二、心理分析
这是一个处于青春晚期的女孩。青春期意味着性的成熟,也意味着孩子和父母的分离。性的成熟意味着孩子有了生殖能力,这是个对异性开始向往并产生兴趣和好感的时期。作为孩子,这个时期对异性有性冲动和性幻想,想接近异性,想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这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反之,如果在这个时候的孩子对异性不感兴趣,没有感觉,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作为孩子,要正常处理对异性的好感和兴趣,用恰当地方式升华和满足性的欲望,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负责;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和特点,关心孩子的感情生活,关心他们所喜欢的人和喜欢他的'人,对孩子喜欢异性和有异性喜欢他(她)不批评、不指责而是持理解和帮助的态度,正确引导孩子,把握孩子,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不是采取禁止、打压方式将孩子的欲望消灭掉。
欲望是消灭不掉的,往往是越压制、越打压,其程度就会越强烈。青春期也意味着要独立,要和父母分离。而对许多父母而言,与孩子分离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事,常常是因为他们的婚姻不和需要孩子来填补他们感情上的空虚,于是他们最常做的事就是不允许孩子和他们分离,因为他们在感情上需要孩子。于是,他们便做出一些行为不让孩子分离,如过度控制、过度溺爱,其结果往往是将孩子逼到与父母对抗或势不两立或拒绝交往或为所欲为的境地。
三、对问题孩子的心理治疗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的问题,和成人治疗不同的是,孩子的问题仅仅是表象,实质则是父母乃至整个家庭出了状况或问题。所以针对孩子的心理治疗还包括针对父母的个人治疗,针对父母的夫妻治疗,针对整个家庭的家庭治疗,常常需要10—15次左右。采用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催眠疗法、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疗法、叙事疗法、绘画疗法、游戏疗法、沙盘疗法、心理剧、家庭系统排列等。
四、沙盘治疗介绍
沙盘疗法(Sandplay therapy)又称箱庭疗法或沙箱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现又将其归到表达性心理治疗里,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荣格的心理分析。1939年,英国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MLlowenfeld)注意到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首创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ique)后来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考尔夫(Dkaoff)接受了劳恩菲尔德的指导,在学习并掌握该疗法的同时,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相结合,发展成“箱庭疗法",或称“沙盘游疗法”。以后,这一疗法在美国、日本得到承认并推广。
治疗是通过提供一个机会,让被治疗者在一个内侧尺寸约为57×72×7(cm),外侧涂深颜色或木本色,内侧涂蓝色的湿沙盘或干沙盘中,使用或不使用小物件来配置沙子以及创造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是被治疗者用意像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或外在的世界状况,视觉形式取代了口语交谈,因此也绕过了防御。把内在情结物质化为视觉形式,也有利于把被治疗者不断招回到对情结的体验和思考中去,减弱了阻抗。当治疗师信任被治疗者的潜意识心智会透露出迈向自我发现的独特道路时,被治疗者和治疗师就可能出现深层的转化工作。
被治疗者通常说不出自己的困难、痛苦或冲突的来源及解决方案,或着对它缺乏理智上的了解。沙盘游戏治疗可以透过主动想象和创造性象征游戏的运用,制造从潜意识到意识,从精神到物质,以及从口语到非口语的桥梁。
沙盘游戏疗法把心理治疗的研究推向了非语言的王国。被治疗者通过一次次沙盘游戏,激发出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克服那些难以克服的坏习惯。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攻击行为、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违纪行为、社会适应障碍、思维障碍、应激综合征、情感障碍等,该治疗都能起到好的效果。
五、操作过程
沙盘治疗室内,常常有两个沙盘,一个是干燥的沙盘,一个是湿润的沙盘,两个沙盘里都盛有沙子;在沙盘的两侧,往往有上千种造型各异的沙具,有动物、植物、人物、交通工具、家具等。被治疗者可以选择他所感兴趣的任何沙具任意摆放在两个其中之一的沙盘里。然后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解读沙盘和水具所构成的整个画面的心理学意义。通过摆放过程和分析过程,治疗的作用从而产生。
六、本例分析:
一个沙盘摆完后,先让来访者自己说明图形的含义,然后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进行工作和分析。
本沙盘里所呈现的物品不多,线索比较简单。当物品越少时,每个物品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每个物品在来访者心中的地位就越重要。在来访者摆放沙具的过程中,治疗师要坐在来访者身旁全神贯注来访者如何拿取沙具,如何在沙盘里摆放沙具。给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温暖、自由、关注的一个氛围。本例我们可以看到沙具主要以家具为主,之外还有四个人物。家具代表和象征来访者孩童时期的家,人物代表来访者内心的渴望。我们看到来访者的内在世界只局限在自己的家庭,同时她很渴望能够有像圣诞老人那样的人来关爱和呵护她,能有像两个小天使般的朋友陪伴她。同时我们也看到她内心对自己父母爱和理解的渴望。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她的内在世界仍然停留在6—7岁的孩童时期,说明父母要适当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让她慢慢地长大并能够学会和爸爸妈妈分离。
这个女孩第二次对自己沙盘的摆放。在这个新的沙盘里我们看到了多了两个同伴,和许多动物。这意味着女孩的内心已发生了变化,看到了她通过从幻想世界得到帮助,到也可以从现实世界的朋友伴那里获得帮助;她的生活圈子已从过去的家庭世界延伸到动物世界。这个变化我们看到了女孩已开始走向了初步的分离:从幻想到现实,从家庭到同伴再到动物的,在不同方向上的分离。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与原生状态的分离过程,而我们的成长也就是我们与自己原生家庭、与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过去不断分离和我们的现在又能不断地融合的过程。这个女孩的问题是未能很好地完成与自己家庭和父母的分离,自己虽然长大,但却仍然无法与家庭与父母分离,所以她无法完成和适应她现在角色对她的要求。她现在能做的就是与现在的世界隔离,从而保持与过去家庭和父母的融合。经常是不是孩子不想完成分离,而不父母需要孩子而无法放手。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的不分离却是因为父母的不放手,而孩子所做的只不是配合完成妈妈的需要罢了。因此,对孩子的不分离的治疗常常需要父母的加入,以做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家庭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方式之一。当然,沙盘治疗同样适用于父母,也适用于整个家庭的参与。
;推荐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学爱好者入门书籍
很多刚入门的心理咨询师朋友问我该选择哪些心理学书籍来阅读学习。九州心理推荐160余本书籍供各位朋友选择。但,在我们学习各位大师的理论技术时,同时也能体验到每个不同流派理论技术的局限性。心理咨询不是技术的成长就可以从事的职业,而是咨询师本人的心灵成长才能带给当事人帮助,所以建议先从个人成长类和哲学类书籍读起,这样能让我们底蕴厚实起来,能更加自如的进入到大师的灵魂里交流,找到我们的答案。特别建议大家注意一个倾向,不要被某些流行的理论技术迷惑,要先学习经典才能让我们踏实。心理咨询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咨询师的成长是终生的。没有神奇的心理咨询,只有大爱的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入门》《客体关系入门》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精神分析与宗教》 《 荣格自传》 《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超越自卑》 《荣格谈心灵之路》《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佛洛依德文集》(四集)《探索潜意识》 《爱的艺术》(美)《 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 》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 《思想等待思想者》《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未知的自我》 《未发现的自我》《 性革命的失败》 《心灵考古 》 《被遗忘的语言》《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禅与精神分析》《荣格文集》123456789 《金花的秘密》《我行你也行 》 《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心灵的面具》
存在—人本心理学:《 洞察未来》 《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 》 《动机与人格》 《个人形成论《人的自我寻求》 《罗杰斯心理治疗》 《当事人中心治疗》《自由与命运 》《存在与发现》《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存在心理学》 《罗杰斯个人著作精粹》 《爱与意志》《创造的勇气》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 《个人形成论》《卡尔、罗杰斯对话录》《叙事治疗》轻工业出版社
超个人心理学 :《 超个人心理治疗 》《潜能开发初探》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心灵地图-追求爱和成长之路》《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一味 》《由心咨询—心理治疗中的超个人范式》 《精神心理学》 《非常态心理学》 《道家的心理学》《唤醒大我 》 《美国的心理学界 》《52堂静心课》 《万物简史 》《一味 》《 性、生态、灵性》 《钻石途径》1234《意识光谱》《象征与叙事——现象学心理治疗》 《 叙事心理治疗导论》《精神的追寻》 《超个人心理学》《做梦的艺术》 《用故事打开心扉》《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家庭治疗: 《谁在我家》《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实录》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为家庭疗伤》上下《萨提亚幂想》 《婚姻治疗—有效的技术与取向 》 《为了永恒的爱》《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精华《 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爱的序位》 《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
《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心灵活泉》《心灵之药》《活出内在的力量》
认知行为心理学: 《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理智胜过情感》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认知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成长类: 《少有人走的路》1、23 《细胞记忆》《登天的感觉 》《危险的心理咨询》《放下自己》《心理咨询师的工具箱》《心理治疗之路》《幻想即现实》
催眠治疗: 《前世今生之回到当下》 《催眠秘笈 》 《前世今生的谜与惑》《催眠之声伴随你 》 《天生的催眠大师》 《跟大师学催眠:米尔顿、艾瑞克森治疗实录》《出神入化》 《我家小孩的前世》
艺术治疗 :《我画我心》《音乐治疗和心理剧》《艺术治疗实践方案 》 《为治疗师的艺术家》《作为治疗师的艺术家》 《箱庭疗法》《艺术治疗》山东人民出版社
其他心理学类 :《重塑心灵》 《NLP简快心理疗》《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心理治疗的新趋势—解决导向疗法》 《 懂得健康-在自我探索中疗愈》 《宗教经验之种种》 《懂得生命—在和谐关系中创造》《生命的重建》《积极心理治疗》《助人历程与技巧》 《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 《人类梦史》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西藏的睡梦瑜伽 》《心灵神医》
哲学思想类 :《胡塞尔选集》上下《存在与在》《道德经》《金刚经》《庄子》《大医精诚》《理想国》《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墨子》《论语》《王阳明全集》《第二性 》1、2 《大学》 《瑜伽哲学十四讲》《康德三批判书》《多名的上帝》《沉思录》 《后现代理论 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世俗哲学与宗教信仰的对话》《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 》 《南怀瑾全集》
对于心理学爱好者,不需要如此的专业。并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学意识,为自己的提升。我给大家推荐一些通俗易懂并且非常畅销的书籍。
张德芬推荐的书及张德芬的心灵五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当下的力量》《亲密关系》等《少有人走的路》1、2、3
建议先从武志红的系列丛书开始比较通俗易懂
著有《活出你的小宇宙》、《解读“疯狂”》、《为何家会伤人》、《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解读绝望》、《身体知道答案》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 为何家会伤人》 《 乌合之众 》《 儿童心理学》《 学会与孩子沟通》《 秘密 》《 生死学十四讲》《 吸引力法则》等等
;引言:这是三年前的读后感,重新修改后发出,一是因为感冒全身无力,二是《登天的感觉》作为心理咨询普及的经典之作,确实有独到之处。如果你是爱好者,想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不妨一读;如果你是咨询师,想变得更专业,不妨一读;如果你只是纯粹地想看看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更不妨一读。
1、一见钟情
第
一次见它,是2013年6月21日的午后,骄阳似火,旌德县新华书店靠窗的书架第二层,它一袭白衣,静静的立着,惊鸿一瞥,书脊上《登天的感觉》五个黑体字,吸引住我的目光:它是岳晓东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同学极力推荐的书籍。今天有缘相见,那肯定是要一探究竟的了。
读了几页纸,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整本书语言平实、自然,专业严谨而没有丝毫造作,让我的阅读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之前也读过不少心理学书籍:有异域美人一般、艳光四射却难以理解的外国译著;有欢场名媛一般、浓妆艳抹却是东施效颦的国内大作;有蓬门荆钗一般质朴直白却少了回味的普及读物。《登天的感觉》比之它们,恰如大家闺秀、落落大方而又内蕴丰厚。这样的佳人,我自是一见钟情。“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仅仅二十八元聘礼就能抱得佳人归,比之汉武帝,我是何其幸运!
2、再见倾心
使
我一见钟情的,是文笔的刹那惊艳;让我再见倾心的,是内容的厚实饱满。
正是厚实的内容让《登天的感觉》自1997年面世即成为心理学书林的一朵奇葩,并多次重印。这次我读的是2011年最新修订版。
此书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实习手记,书名《登天的感觉》,来自岳先生在赴美航班上的偶然对话,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顶峰体验”,喻意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助人自助,帮人成长。
此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岳先生经手的十个心理个案,涉及爱情、婚姻、职业选择、新生适应不良等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及潜意识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一个个生动详实的案例记录,让我仿佛参与到岳先生的咨询中,晦涩的心理咨询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面目模糊的心理学家们变得亲切熟悉,心理咨询中常见的问题让我感同身受。
第二部分记述了岳先生接受上级督导和同辈督导的经历,从中,可以了解一个优秀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虽然我暂时没有条件接受督导,但也从中学会了自我督导的方法:对案例的逐字记录和反思。
书中还穿插了岳先生求学的经历,和他对心理咨询的一些看法。轻松自然的文风、严谨详实的记录,不仅让书中的人物感受到了“登天的感觉”,也让我感受到了。《登天的感觉》一书,让我第一次具体感受到心理咨询的巨大的魅力,感受到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所能拥有的巨大幸福。
3、三见“误终身”
08年7月开始心理学专业学习,12年5月年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13年4月正式开展咨询。一路走来,设定的目标一一实现,可直到真正进入咨询工作,才发现心理咨询对于而言只是“看上去很美”。
就象有了教师资格证不一定会教书一样,有了咨询师咨格证,也不一会咨询。没有督导的指点,没有同辈的扶助,从第一次咨询的兴奋和慌乱,到慢慢熟练咨询的基本步骤——我摸索着、实践着,也困惑着。咨询师考试的内容只是基础,要想做好咨询,那些远远不够。我想我需要继续学习。
于是,我买了很多书阅读,精神分析理论经典、团体咨询著作、绘画疗法指导、家庭治疗技术——大量的阅读并没有解决我的疑问,反而让我更加困惑:咨询理论和技术流派众多,仅美国登记在册的咨询理论和方法就有三十多种,引入我国后更是名目繁多,从最传统的精神分析,到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疗法;从极具思辨的理性情绪,到看重投射的箱庭疗法;从只关注事件本身的焦点治疗,到关注家庭关系的家庭排列治疗——每种理论和方法有着不同的核心理念,却在操作方法却又有不约而同。哪一种理论才是真谛?“乱花渐欲迷人眼”,咨询之路,我该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它——《登天的感觉》。心理咨询是门首先是门技术,基本功打好了,才能谈得上风格的整合,才能谈得上咨询的艺术——它这样告诉我。
仔细阅读每个个案,我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来访者需要解决哪类问题,婚姻也好、求学也罢;无论咨询者信奉的是哪种理论,精神分析也好,来访者中心也罢;无论咨询者采取的是哪种技术,系统脱敏也好,理性情绪也罢;岳先生的基本步骤都差不多,用到的基本能力就四种——同感力、洞察力、觉察力和沟通力。
书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个案是《我想从哈佛转学》。咨询伊始,岳先生并没有深入洞察莫尼卡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而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认为莫尼卡是因为不适应哈佛的学习压力才想转学,从而对莫尼卡进行大量的说教和鼓励。导致莫尼卡的阻抗,不愿意再来咨询。经过和督导的争执,岳先生发现自己可能行事过于简单、并没有发掘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在后续的咨询中,岳先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通过真诚的倾听,莫尼卡终于讲出了转学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而是源于对姐姐的愧疚。至此,咨询才真正开始。个案结束,岳先生接受督导时反思自己,因为自身的经验所限,在咨询中没有很好的觉察自己的未完成情结,咨询中出现反移情,也就是把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投射到来访者身上,没有做到同感,也就无法获得来访者的信任,使咨询走向误区。
类似的问题我也曾出现过。L同学是名初二学生,在班主任的要求来进行咨询,咨询原因是上课发呆、听不进去。L同学在咨询中非常被动,很少说话,基本是问了才答。我简单的以自己求学的经验来判断她的问题,认为她可能是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这样。于是从这方面进行切入,也得到了她表面上的认同。但是第二次,她没有再到咨询室来。当时,我简单的以为是她情况好转或者感觉不好意思,所以没来。可没多久,她母亲的到访让我了解她上课发呆其实另有原因。和岳先生一样,反移情让我的咨询沦为说教。如果她的母亲不来找我,我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功呢。真是惭愧!
当时只觉得自己倾听不够,读了这个案例才明白这是我自我觉察力缺乏的表现。
心理咨询是门艺术,它需要专业知识储备,但好的咨询师并不一定是专业知识最丰富的——《登天的感觉》还告诉我。
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学习心理咨询,心中总是惴惴,担心自己的知识素养欠缺太多。从书中,我了解到岳先生本科学的是英语,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咨询这一职业,从此改变职业方向,为自己、也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开启了一个新领域。岳先生用他的经历告诉我,心理咨询是对人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领悟的艺术,心理学的教育背景固然重要,但对于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他的学习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职业之路有了信心。
“登天的感觉”就是成长的感觉,心理咨询是帮助别人成长,更需要咨询师自己成长,《登天的感觉》让我体验到登天的感觉:此中滋味不寻常!
后记:“这条路上,我不是走得最早的,也不是走得最远的,更不是走得最快的,但我会努力成为走得最久的”,从08年学心理学开始,我就这样告诉自己,不要被同学们的优秀吓倒。8年里,我也这样做了。现在回过头了,看看这8年,感慨自己的变化之大,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无不可。
学习心理学,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在自我觉察和调整中,人格在不断成长和成熟。每次和来访者对话,也是和自己心灵的某一面在对话,来访者在改变、领悟,自己何尝是不是。心理咨询是人与人的关系艺术,咨询者的人格才是咨询成功的最大保障。这句话,我现在深以为然。
学习心理学,受益的还有自己的家人。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学会换位思考和沟通的技巧,自己在变,家庭系统也在变。
学习心理学,受益的还有我的来访者们。看到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管理情绪,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向新的生活,那种成就感就是“登天的感觉”。
突然发现,做心理咨询师真是很幸福的工作,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收获成就感的同时还能收获挣钱养家。还能和许多有趣的小伙伴一起,学好多有趣新技能,做好多有趣的新工作……
三年前,我会告诉自己“我是心理咨询师,我特别。”现在,我会告诉自己“我是心理咨询师,我骄傲!”哈哈,骄傲的我要休息了。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吧。
最后啰嗦一句,七夕快乐!晚安。明天见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