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赏月时,古人在赏些什么?

当古人赏月时,古人在赏些什么?,第1张

入秋之后的夜晚,凉意渐显。一场秋雨,一阵秋风,寂静的深夜中沙沙作响的枫叶,都让人感觉到,夏天的热情与沸腾,已无法挽留。

但秋天的夜,也并不是无情的。

皎洁夜空之中,永远有一轮月,或阴或晴,或圆或缺。在亘古的岁月中,洒下温柔的月光,在游子的窗前,在闲人的庭院里,在“人间万姓”的心间。

当人们抬头望向天空,看到的是什么呢?

在文人墨客的世界中,万物皆有情。就如《红楼梦》中宝玉所说: “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 我们在诗词歌赋中,看到山的坚毅,海的包容,草木的不屈,鸟兽的恩义。而对于月亮,古人仿佛为它赋予了更加多元和复杂的 情感 。

月亮是有灵性的。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日月星辰超脱于身边的草木、鸟兽而存在,人们会格外崇敬。 因此在最初,相比于审美价值,月亮更多承载了一种宗教职能。 苍穹之下,皎洁的月光指引人们度过黑暗。在那遥远又神秘的地方,月亮对于人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因此也成为了人类较早崇拜的对象。

进入殷周时代,月亮成为了礼仪的象征 。人们对月的崇拜,逐渐从一种自发的无组织性的活动,演变成为一种皇家的祭月仪式。在周礼盛行的年代,祭月成为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春分与秋分时节,天子身上戴着各种祭祀专用玉器,玉器上还系着五彩丝线,非常隆重地祭拜日月。

祭月与秋天产生联系,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归结于民间的农业活动。 每逢秋分,万物丰收的季节,稻麦飘香、瓜果甜美。当农民结束了最后的忙碌,享受收获的喜悦时,抬头仰望,常常能看到天边的一轮圆月。月亮不仅见证了劳动人民披星戴月的辛苦,也慢慢成为了丰收的预兆与象征。

《监利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刻本)还记载到一种民间习俗,人们以月亮的明暗来占卜湖中是否有鱼,判断来年元宵节的阴、晴。

秋分祭月仪式一直延续到清朝。此时的月亮,是天上的神明,也是人间的祭司, 它保佑农民土地丰收的愿望,也寄托着帝王将相祈盼天下的运转,能像日月星辰一样永久往复的理想

到了 唐宋时期 ,与月亮有关的活动,除了官方的祭月仪式,还发展出了 民间的赏月活动 。再加上月中蟾蜍、后羿与嫦娥、吴刚伐桂树等故事传说,月亮逐渐蒙起了一层浪漫的面纱。与官方祭月活动不同,民间的赏月活动时间为八月十五,而这一天也最终被确定为“中秋节”。

唐朝时,中秋赏月之俗在文人之间开始流传,并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据说,全唐诗中有九十多首诗歌以中秋赏月为题材:“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见唐代八月十五赏月已经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杜甫《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连续玩月三天; 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连续玩月五天,“从未圆时直到圆”。

直到宋朝,官方正式确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此时,中秋才成为全民庆祝的重要节日:政府官员于中秋放假一天,市民在节日前夕筹备时令货品,月饼也逐渐成为了中秋之日的必备食物。苏东坡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地上的孤影,杯中的浊酒,盘中的月饼,无一不在诉说着中秋之夜,人们心中复杂而敏感的情愫:

月光洒在游子的窗前,幻化成温暖的故乡的投影;酒醉的夜晚,圆月当头,却无法抚慰东坡对亲人的思念之苦;在怀才不遇的贾雨村心中,团圆的满月虽然勾起了他壮志未酬的惆怅,却也召唤出了他对未来的抱负与憧憬;而一轮冷月之下,月光所在之处,却是黛玉心中花魂(诗魂)的埋葬之所,是即将枯萎的生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当月亮不再只是皇家祭月仪式中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一个见证了人间悲喜、寄托着人类理想的家园, 它仿佛完成了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 。促成转变的,是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的浪漫传说,是诗人流传于世的赏月佳作,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于美和 情感 的追求和向往。

宝玉说,但凡天下之物,都是有情有理的。但纵览红楼一书,我们却发现, 非物之本身有情,实乃人之有情也 。千百年来,世势如白云苍狗,唯有日月星辰循环往复,唯有人之真情历久弥新。从自然崇拜到封建礼制,再到中秋赏月,不曾变化的是月,变化的是人心。 人们望向月亮 ,是望向光明和柔美的白玉盘,也是在望向人间愿景和理想在天上的投影, 最终,还是望向人们自己。

月光穿透乌云,照人心扉,人们也借助月光,再次洞彻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孤独,是惆怅,是幸福,是美满,种种 情感 ,在中秋之夜时,一览无余。

又一年中秋将至,当夜幕降临,抬头仰望这一轮明月,是否能感受到古人的心境,倾听自己的内心呢?

除了培养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层次,选一个适合的赏月方式,也是享受月圆之夜的关键。 今年中秋,尝试解锁古人的赏月姿势 ~

夜愈深,酒愈浓,月愈明。院中之月,杯中之月,空中之月,一月出而月月出,一月明而月月明。明月之下,于自家院前,与三五好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平生之郁郁不得、生不逢时之苦皆随酒兴与月色脱口而出,扫尽胸中块垒。

当然, 赏月之后断不可如贾雨村般忘恩负义 ,切记,切记。

赏月,亦要注重地势之高低。不同地势望月,效果自然不同。

登高而望月,是赏那山高月小,清朗开阔;近水而揽月,是赏那皓月清波,灵动透彻。如若有似大观园之凸碧堂与凹晶馆者,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又定要学湘云与黛玉两位诗翁,联上一番诗才好。

月圆之夜,岂可无音乐相伴?而这音乐又定要清幽雅致,且需从远处徐徐而至,方能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之时,解人烦心、去人忧虑。昔日大观园中,贾母携众人于凹晶馆内饮酒赏月,以笛声为伴,实在是一场“沉浸式”的赏月活动。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着很多的赏月方式等待着你来解锁。当然,一杯香茶,几块月饼,还有身边爱你的家人,也足以成为赏月的高配。毕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 “情”才是中秋佳节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论中秋节祭拜月亮习俗及其与荆楚地域文化的关系作者:孟修祥

2 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作者:王颖

3 中秋节祭月活动的变迁作者:韩养民

4 中秋节起源及形成时间研究综述作者:刘忠良

表达好心情赏月诗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表达好心情赏月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表达好心情赏月诗句 1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表达好心情赏月诗句 2

 1、庭中幽碧泛桃香,缘是银镜胜华光。明前甘露值当饮,引得璧月叩轩窗。

 2、莫见秋风易感思,残红更未必惊啼。千山万水难如你,又是清辉不寐时。

 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初冉中秋红脸庞,千里婵娟痴情郎。普天同庆新蜜月,家家举杯品佳酿。

 5、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又是一年中秋夜,但见乌云不见月。料是嫦娥太孤单,不知谁家去过节。

 9、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0、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奔月步舞身。人尽仰望玉盘圆,皓月当空古到今。

 11、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12、清浑千里共,皓魄十分圆。

 13、一月望千年,诗人尽旧篇。何时得双月,我再赋新鲜。

 14、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15、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16、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9、小居山隈望月迟,内衣两片挂松枝。良宵如幻宜合卺,弥补亏缺晦朔时。

 20、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1、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3、不为全生狎楚童,自缘嬉戏感衰翁。昨霄梦里分明见,让枣推梨在眼中。

 24、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6、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27、半盏陈酒欲做仙,秦时明月影入帘。大羿一去不知返,可念嫦娥居广寒。

 28、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29、望月楼台星花微,欲执红笺墨雨飞。合韵难舍暗香逝,凭栏吟诗话远山。

 30、左辖中朝贵,空门物外游。白云邀入寺,红树引登楼。积雨逢新霁,乡心值早秋。相酬无丽句,谁解识汤休。

 31、冷月无声挂小楼,暗夜相思泪满眸。恨情入骨难厮守,帘卷西风红颜瘦。

 3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3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35、柳月初悬画楼前,凭栏吟诗话远山。纵是深情挥一笔,写断关河水云天。

 3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37、天地如悬鹄,圣贤若藏阄。万古愁茫茫,谁是的路头。官者为利缚,隐者为名囚。玄无点化术,禅有知见忧。欲灭身旁影,终迷水底搂。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鏉。

 3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9、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40、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41、月色如水似明珠,客居异乡梦模糊。遐引诗意无人和,吟到夜深半句多。

 42、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4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4、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衣裳带月入,涕泪及秋零。小邑歌鸿雁,高原起鹡鸰。忽闻颂声作,频使客愁醒。

 45、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46、重阴连阙侵愁久,何奈中秋夜黑天。庭院焚香难有客,郊园乡梦异当年。落空赏月那堪叹,聊慰倾心自取怜。他夕休夸光晕好,敲窗风急不安眠。

 47、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48、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49、秋月清冷夜静寂,独对寒霜风中立。枫叶凋零情戚戚,离愁别恨绪难毕。

 50、戎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表达好心情赏月诗句 3

 1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2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8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0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1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2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14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6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7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8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9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0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1 张孝祥的《观月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

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

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

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

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

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1]金沙堆: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位于湖南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本文原题《观月记》。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最好。 [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 [5]去:离开。

[6]盖:句首语气词。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至于。必:一定。

[8]诚:果真。 [9]独行以夜:在夜中独行;“以”:于。

之:往。 [10]蕲(qí):求。

玩:欣赏。 [11]“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

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13]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4]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

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5]“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6]却:退,退去。童隶:书童仆役。

[17]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18]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19]激射:喷射。 [20]目眩(xuàn):眼花。

21]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广寒宫:即月宫。 [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作者与题解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二十三岁举进士,廷试第一。

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不久,病卒于芜湖。他主张抗战,寄情于词,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有《于湖居士文集》。 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 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2 张孝祥的《观月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3 观月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来回答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4 文言文观月记全文翻译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

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

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

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

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

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1]金沙堆: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位于湖南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本文原题《观月记》。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最好。 [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 [5]去:离开。

[6]盖:句首语气词。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至于。必:一定。

[8]诚:果真。 [9]独行以夜:在夜中独行;“以”:于。

之:往。 [10]蕲(qí):求。

玩:欣赏。 [11]“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

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13]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4]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

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5]“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6]却:退,退去。童隶:书童仆役。

[17]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18]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19]激射:喷射。 [20]目眩(xuàn):眼花。

21]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广寒宫:即月宫。 [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作者与题解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二十三岁举进士,廷试第一。

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不久,病卒于芜湖。他主张抗战,寄情于词,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有《于湖居士文集》。 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 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5 张孝祥观月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月记》表达的是赏月的舒畅之情与对月色的陶醉《观月记》选自《于湖居士文集》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 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6 张孝祥的《观月记》全文赏析

原文:观月记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

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

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

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

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

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1]金沙堆: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位于湖南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本文原题《观月记》。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最好。[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5]去:离开。

[6]盖:句首语气词。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至于。必:一定。

[8]诚:果真。[9]独行以夜:在夜中独行;“以”:于。

之:往。[10]蕲(qí):求。

玩:欣赏。[11]“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

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13]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4]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

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15]“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6]却:退,退去。童隶:书童仆役。

[17]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18]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19]激射:喷射。[20]目眩(xuàn):眼花。

[21]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广寒宫:即月宫。[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作者与题解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二十三岁举进士,廷试第一。

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不久,病卒于芜湖。他主张抗战,寄情于词,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有《于湖居士文集》。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7 张孝祥的《观月记》全面赏析

张孝祥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绍兴进士。因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赞军事、抚州知州、建康留守等职。其词风格豪迈。在建康留守任上所作《六州歌头》,表现出要求恢复国家统一的 ,对南宋政权的苟且偷安予以强烈谴责,力主抗金的大臣张浚为之感动罢席。有《于湖居士文集》,《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中尤以表现爱国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写“万里中原烽火北”,表达了对在金人统治下的北中国的怀念;《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以“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表达北伐抗敌的热情。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概括了自绍兴和议、隆兴元年符离兵败后20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于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词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据说当时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此词,张浚读了之后深为感动,为之罢席而去(《说郛》引《朝野遗记》)。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可见其影响之大。张孝祥词中较多的是写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娇·离思》《水调歌头·泛湘江》,通过对江上“处处风波恶”的描绘和对屈原的吊念,表达了自己“天涯漂泊”和无辜被黜的感慨。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然是受到苏轼很深的影响。如《西江月·洞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浣溪沙》的“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等,在清疏淡远的韵调中隐含着作者在饱受打击之后的牢骚不平。又如《念奴娇·过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因受谗毁罢官后自桂林北归的途中所作。上阕描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湖景色,下阕抒发“肝肺皆冰雪”的高洁胸怀,被前人推为其词作中最杰出的一首。这类词作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

据说张孝祥“平昔为词,未尝著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初若不经意,反复究观,未有一字无来处……,所谓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汤衡《张紫微雅词序》)因为是凭借 进行创作,所以情感连贯,热情澎湃,语言流畅自然,又能融汇前人诗句而不见雕琢痕迹。查礼说:“于湖词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意缓而语峭”(《铜鼓书堂遗稿》),正概括了张孝祥词的基本特点。他写词也是有意地学习苏轼,评论者也多以为二人极其相似,如汤衡说:“自仇池(苏轼)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张紫微雅词序》)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在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中秋节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节日之一,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

风俗介绍: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月亮最明亮。

旧历秋天的7、8、9三个月,8月份处在当中,8月15日的满月被称为“中秋明月”,日本又叫作“十五夜”,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

赏月是依据“旧历”进行的仪式,而“旧历” 根据月亮的满亏赢缺来决定日历,与现代的日历大不相同,赏月的日子也随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 《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从古至今,中秋节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代表的寓意:中秋节的喻意为家庭团圆幸福快乐、用好月圆。中秋佳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文化。到最后大家慢慢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喻意亲人阖家团圆,寄予想念。拜月、赏月、团圆祝贺是一般中秋佳节俗的关键,从当今社会日常生活看,它仍然拥有合乎群众生活要的实际意义。月饼,也叫月团、大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中国古代中秋节拜祭月神的贡品。月饼一开始是用于祭奉月神的祭品,之后大家慢慢把中秋节赏月与品味月饼,当作亲人阖家团圆的一大代表。

月饼代表着阖家团圆,大家把它当成节日食品类,用来祭月、赠予亲朋好友。发展到今天,吃月饼已是中国南北全国各地过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中秋佳节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饼以表“阖家团圆”。

中秋节赏月,就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收看满月,民俗中秋节赏月主题活动,约起源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传奇仙女为保仙丹不掉入坏人之手,误吞后升空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十五,其夫后弈和老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回归。 中秋节祝贺着期盼着大丰收,所以也期盼着和睦。“和”是中华文化的关键价值取向。中秋节合家团圆、邻里和睦、阶级合和、小区稳定、中华民族阖家团圆、国与家和睦、世界大同,欢欢喜喜。如同苏轼讲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讲的“水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身在异乡为异客,日月潭的传说。“阖家团圆”是我“清静无为”时代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高度反映,是中华独有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念。用好月圆盛典,便是骨肉团圆之际。尘世间一直离多聚糖少,漂泊天崖的忧伤与人生中的消沉一直在所难免,因而,追求完美阖家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必须,或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

中秋之夜,__皎洁,古_把圆_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_称___五为团圆节。_们通过在中秋节赏_来寄托情怀,也是_们渴望团圆的美好_情。

(_)团圆

古往今来,_们常__圆、_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_,更是以_来寄托深情。唐代诗_李_的举头望明_,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

_,_是故乡明,宋代王安_的春风_绿江南岸,明_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_饼是节_的另_习俗,_饼象征着团圆。

(_)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_化的核_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_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_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_长久,千_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_明_,天涯共此时。

(三)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_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_们对于_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__,它也表明了_们对于_与_之间关系的_种认识,体现了_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52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