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诊断应根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由于器质性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而引发的强迫症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要作出肯定诊断,患者必须在连续两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妨碍活动。强迫症状需要符合临床表现中的四条特点。
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强迫症是一种病,是精神上的焦虑障碍。但不是所有的强迫行为都是病。
因为在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会由于对某些事物的紧张或者不安,会产生一些重复的行为,或者一些持续挥之不去的不安的观念,但通常这些都不会敢让人感到十分的痛苦,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或者时间的推移,这些想法或者行为自动消失。
我们很可能有一段时间会经常检查门窗会不会关好,会突然的怀疑家里的煤气是否还开着。但这都不是可以上升到强迫症。
真正到达强迫症的症状,是长期的被一种反复的观念所困扰,或者是重复一种行为,稍微打破或改变这种行为,都会让人不安。明知道有些行为无意义,有些想法无意义,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并且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
比如一个女生,爱干净不为错。但是如果她在公司的会议上,老是觉得,别人面前的一堆灰碍眼,有恨不得擦掉的冲动,结果整个会议她都没有听进任何一句话,就是想怎么解决灰尘。这就属于心理疾病范畴了。因为这样不但会影响工作,还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反复的,长期的出现这种现象,这就是强迫症。
强迫症通常表现非常的喜欢整洁,而且不允许别人破坏这种整洁。但是往往又会为这种整洁或者洁癖困扰。比如我最近听到了一个病历,我们通常认为有洁癖的女性,家里一定非常的干净。但是事情出人的意料之外。一个有洁癖的女子,为了让双手不沾脏东西,家里到处都是卫生纸,因为要擦拭别人留下来的痕迹,结果反而把整洁的家弄得一团糟。她自己也苦不堪言,明天生活在焦虑当中。
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强迫症,就是往往为一种固定的观念所困扰焦虑,发展到根本做不了其他的。这才是强迫症。
所以说大家要区分强迫行为,和强迫症之间的区别。有一些重复的行为,并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但是一种思想和行为超过了一定的度,让自己和他人感觉分外的痛苦,以至于无法有条理的操持生活,这就可能是强迫症了。
所以请大家不必对号入座,只是偶尔检测一下。不断的调试自己的心理,保证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才是我们必要时时注意的!感谢你的阅读,希望我的答案给你有帮助!
心理咨询之强迫症
对于强迫症,你有多少的了解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心理咨询之强迫症,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案例
张某,男,20岁,东营市某中学学生。该生从小学习很好,经常考第一。但“从小就非常不老实,在小学时,曾将胳膊摔断,而且也经常和别人打架,几乎天天被人找上门。人家领着孩子找上门,我父亲就十分生气,就打我,这样我几乎天天挨打,但我仍旧不改。我从小谁都不服,十分胆大。”
“到了初中,学习仍然很好,可仍恶习不改,还经常和老师闹别扭。有一次,我又和校长打了一架,他不让我上学了。后来,父亲向校长赔礼道歉,几经周折,我勉强又上学了。”
此生考上高中以后,毛病依然未改。刚入高中一个周,便伙同其他两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被学校严肃处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可是,不久他又伙同他人,把另一个同学打成重伤,使其住院两月之久,赔了不少医药费,并被学校开除。由于多方努力,在写了保证书的前提下,两个月后又去上学。
主诉
“从那次打架后,我们两个被赶回家,我回家看到我家里人为了我的事整天奔走,愁眉苦脸,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下决心改掉老毛病,并把以后怎样为人处事写在家里的一个本子上。”
“重来上学后,我就认认真真按照我所规定的做,做事非常谨慎。开始几天,除了和同学互相问候,其他的什么都不说,偶尔和同学们在一起,也不象以前那样,只是说些面上的话,同学们都说我变了许多。过了几天,我觉得这样非常难受,渐渐说话又多了起来,但对自己言行仍是十分注意,有时和别的同学闹得有点厉害了,就生怕得罪了人,也开始胡乱猜疑。有时看到别人目光有点特别,或者和我说话时面部表情有什么稍微的和以前不同,就十分紧张。对老师见到我的表情,我也十分注意,稍微发现点什么就胡思乱想。同时,对老师、同学对我的看法和评价也十分关心,与有的同学闹点小别扭,就生怕他在背后说我坏话,便努力使自己与所有同学都保持良好关系。但以前的有些坏毛病仍无法改掉,如遇事总想显示比别人强。同时,自那件事后,村里人对我的看法也有了新变化,所以,我重新上学后,非常小心,觉得如再被开除回家,我简直没法在村里呆下去了,因而,干什么事都前思后想,每干完一件小事,都重新想一遍该不该这样做。”
“到后来,考试时开始焦躁,如看到笔头有点小裂缝,就用透明胶粘起来,虽不影响写字了,但还是老觉得别扭,老是想它。心里知道没事,不应该想,可是又总是想,心里很烦躁,影响了考试。后来考试时,偶尔感觉到鞋底有点不平,腰带有点紧,就感到很不舒服,就老想,心里想不去管它,可是越不想想,就越想。其实鞋底根本就很平,腰带也不紧。自此以后,平时上课也想,无法好好学习。后来又发展到看到衣服上有点脏或有点小线头之类的也想。这一毛病持续了差不多一年。”
“后来我又开始嫌别人脏,嫌东西脏,总怕别人把什么病传染给我。有一次,笔不小心摔在地上,我就想,笔掉的地方也许有人吐过痰,也许有人的鞋踩过,于是觉得很脏,摸完笔后就什么东西也不敢摸了。还有一次,一个同学做了手术,我知道这种病根本不传染,但我仍然十分担心,有时这个同学碰我一下,我就十分紧张,把碰到的衣服的那个地方擦了好几遍才放心。”
“再后来,对学习上本不该想的问题胡思乱想。如对 3是 6的1/2与 3是 6的 1/2倍,我就怀疑,心里也知道它们意思一样,但还是怀疑,就查找各种资料。就这样无休止地怀疑,弄得头昏脑胀,十分难受。就是买东西时也老怀疑算错账。”
诊断
强迫症的典型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冲突导致患者十分痛苦。由来询者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患的是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强迫疑虑为主)并伴有强迫行为。
案例分析
强迫症属于一种压力型的神经症,往往由重大现实生活事件引起。张某自从打架被开除以后,面对学校、家庭及村里人对其看法的三重压力,产生了很强的悔改心理。因而自返校后,为人处事十分小心,与前判若两人。但因其毛病时间已久,担心克服不掉,再度引起同学及老师的不满,因而对老师、同学的反应十分敏感,便加强自我克制,而越加克制,越担心他人看法,矛盾症结由此产生。随着压力的加大,矛盾的加深,矛盾冲突发生变形,由担心他人的看法发展为对自身物体及身体有关部位的关注,后来又发展到对他人的怀疑,最后发展到对学习内容的怀疑。
强迫症状的形成往往以强迫性格为背景。张某原本性格开朗、大胆、满不在乎、不拘小节,自经历那次事件以后,力图改变自己的性格,由于改变和完善的途径不正确,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致使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孤僻、刻板和胆怯。这就具备了强迫性性格特征。
咨询过程及指导意见
患者于1997年3月份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室,面带愁容、燃怀。我请他坐下后,他便立即述说起来:“老师,我十分痛苦,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对一些事情产生怀疑,虽然觉得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弄得我十分痛苦,老师您看怎么办”从他这几句简单的表述中,我已初步明确这是一种强迫症状,于是我又问了几个具体问题,但他往往说不出来或语无伦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讲:“你这种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但你必须完成一个作业,回去以后,你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把它写下来。第一,你这种症状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当时的具体感受是怎样的最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第二,这种症状最早从何时开始的为什么第三,把你从小时候与现在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几天后,他来到咨询室,把完成的作业交给了我,具体内容如上所述。从他详细的叙述中,我进一步明确了他的症状特征,对原因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线索。经过分析和考虑之后,制定了咨询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第一步,向他说明他患的是一种心理毛病,是强迫性神经症中的强迫怀疑并伴有强迫行为。并进一步解释这种心理障碍的特点及一般形成过程。同时,向他说明这病不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病,也不会导致精神病,以解除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第二步,与患者共同探讨病症的发生过程,目的是使他明确此症的发病原因,揭开患者心中的疑惑,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采用森田疗法具体施治。首先向他介绍森田疗法,并反复多次用事实说明如何顺其自然地学习和生活,对症状要采取无所谓态度,不回避,也不过于关注和思虑。症状发生时,不要在意,不去管它,该干啥就干啥。这样做症状就会逐渐减轻,坚持下去,症状就会消除。其次,向他说明采用森田疗法的目的。顺其自然,就是为了打破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这个恶性循环,只要顺其自然,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症结就会解开,症状就会逐渐消除。这样就增强了他采用此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同时,还配以认知疗法。具体解释应如何对待挫折,特别是详细说明,对待挫折关键是找到导致挫折的根本原因,并采用定确的理性的途径和方法加以克服,而不能对自己的一切都加以否定。同时要注意道德和行为修养等。
延伸阅读:
强迫症="强迫及相关障碍"
在2013年出版的DSM-5中,强迫症的诊断分类变化最大,强迫症从焦虑障碍中被分离出来,与躯体变形障碍、拔毛症、囤积障碍和抓痕障碍组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分类——"强迫及相关障碍"。这一巨变源于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临床特征,即持续性、侵入性、不必要的强迫思维及反复的强迫行为,反映出近年来学术界对强迫症疾病实质逐渐深入的认识,及对强迫症临床病理症的理解。
由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强迫症与其他疾病的高共患率、慢性迁延性病程、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清、药物及心理治疗并重且依然疗效差等,临床实践中强迫症的诊疗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历时2年多时间编写了《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精编版)发表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上。(《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353)
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 需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
指南介绍,强迫症在世界范围内的终身患病率为08%~30%,与其他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性障碍(约1%)近似。国内报道的强迫症患病率总体上低于多数西方国家,女性高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19~35岁,56%~83%的强迫症患者至少共患1种其他精神障碍,如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酒精或物质滥用或依赖、抽动障碍等。
强迫症的主要特点是反复或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明知不合理或是过分的,但难以控制或摆脱,需通过重复或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强迫症可涉及各个心理活动领域,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作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临床上一般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方面。
评估自知力水平和是否伴抽动有重要意义
由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形色色,涉及思维、注意、感知、活动等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的临床评估,包括:(1)症状的识别、诊断与鉴别诊断;(2)治疗的依从性、适应证与禁忌证、疗效与不良反应;(3)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康复等。
评估方法包括:病史的采集与精神检查;定式化检查,如自评和他评量表或问卷,包括人格测验等;实验室与脑影像学检查等。
目前最常用的强迫症及相关症状评定量表为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包括成人版和儿童版,主要针对强迫症各种症状表现和严重性进行半结构化评估。Y-BOCS也是评估疗效最常用的量表。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相关情绪问题,因此还常常评估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社会功能。
诊断标准包括ICD-10和DSM系统。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是一个简单有效且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访谈过程简短,更易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DSM-5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变化中最具有临床意义的2处改变为增加了自知力和抽动相关的判断标准,这2条对治疗有重要影响。在DSM-5中强迫症患者自知力的判断扩大到更宽的自知力评估范围,甚至包括强迫症妄想性观念。评估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水平、是否伴有抽动,对于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儿童青少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儿童强迫症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年龄特性,常用的筛查量表为儿童版Y-BOCS,该量表是年龄向下延伸的成人版Y-BOCS(适用年龄8~17岁),为临床医生用评定量表,对儿童强迫症状及严重程度进行半结构化评估。
治疗目标为显著减轻强迫症状 基本恢复社会功能
强迫症的治疗目标是:强迫症状显著减轻,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有效应对压力和减少复发(图1)。
药物治疗 病情较重,伴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先前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不能配合心理治疗或无法获得心理治疗,愿意采用并可获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根据证据标准及推荐标准,权衡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推荐适宜的治疗药物。一线治疗药物为SSRI;二线治疗药物为三环类药物、SSRI药物;第2代抗精神病药是最常用且增效作用确切的药物。
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病理心理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没有哪一种心理学理论能解释强迫症的所有症状,对不同的强迫症状应选择适合的心理疗法才会达到治疗效果。
指南推荐以强迫症的暴露仪式阻断(ERP)及包含行为试验成分的认知治疗为强迫症心理治疗的首选心理疗法(1/A)。在治疗师不足或治疗需求大的地区,更推荐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1/A)。推荐将患者的生活伴侣共同纳入治疗,对其进行行为干预以减少容纳行为(1/A)。以治疗师指导的面谈式CBT治疗作为首选,对于难以获得面谈式治疗机会的患者,可选择电脑自助CBT或网络CBT (1/A)。
指南不推荐压力管理训练(SMT)作为心理治疗或药物增效治疗的首选(1/A)。建议将动机性访谈(MI)融入CBT治疗(2/B)。不推荐动力性心理治疗作为首选的心理治疗方式(3/C)。目前不推荐将基于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单独用于强迫症的治疗(3/C)。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常用于强迫症的增效治疗。常用的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改良电休克治疗;脑深部电刺激;迷走神经刺激。
;强迫症最初的形成:
对生活看的太严肃,追求完美,太想得到,就怕失去。正处于身心素质尚未稳健的成长期,面对各种矛盾,未能处理好(比如父母关系不和,学业压力大,同学关系不好,受人欺负等重大挫折等),生活习惯一团糟(饮食、睡眠、手yin等),居住风水,命运,思虑太多……如此多的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当事人身体疲惫、心理压抑、脑袋迟钝不清醒。(大致都是这样,具体每个人有细微的不同)
在这种背景下,对做过的事情,感到模模糊糊的,好像做好了,又好像没做好(没确定感)。再加上把事情看的很重要,(即使身心疲惫、脑袋不清醒的程度不很重,仅仅把某事看的很重要,也容易产生不确定感),于是焦虑不安了,为了放心,去确认一遍。这就是强迫症的开始。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修心养正,自然化解强迫症。
强迫症困扰时,靠思考、钻研道理来获得安心,行不通,事实反复证明:越思考反而越迷惑。最好的路线:第一,听闻新观念,思考才成效,所谓“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第二,由于杂念缠绕,觉知力‚下降,只听闻新观念作用也不大,必须通过有效的禅修净化杂念,提高敏锐的能洞见实相的觉知力,随后,新观念才能触动心,认知才会真正改变——也即安心了。修心养正班,通过各种禅修,净化杂念,提升觉知力,注入新观念。
亲爱的,外境永远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正在强迫的自己啊!比如自己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异常后,才焦虑地想要通过重复思考或行为来获得安心。而实际外境,并没因为咱们大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而变化,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当然,吃药并不是调节神经递质的首选。净化杂念,神经递质自然变化。
心念是一切心态言行、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源头,如能修炼(训练)我们的心,必能化解强迫症。
心如野牛难调伏,能修好吗?能。感觉难,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系统地修心,其实,任何事情,熟能生巧。尝试多了,自然就会。卖油翁曰:无他,唯手熟尔!
修心养正班所用的修心方法,吸取森田疗法、内观禅修的优点,结合中医养生、生活禅修ƒ、止观禅修、认知行为疗法,融会贯通,精心安排。
笔者8年多严重的强迫症,正是靠这套方法彻底走出来,亲自实践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正,是修心的目标,包括多层含义。
正能量,时下流行语,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在一宁心理这里,指充足的精气神,精气神足,则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这是完善性格,培养定力,高效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更是在根本上化解强迫症心瘾的必经途径。相关文章参见《提高了能量,自然就能接纳》
正气,人若充满盛大刚直无私的正气,狭隘、胆怯、多疑、钻牛角尖、犹豫不决的不健康心理状态自然化去。咱们强迫症困扰者,不正是有这种心理状态么?
正知正见,正确的关于为人处事、婚姻家庭、身心健康、人生意义、强迫症康复等方方面面的知见。人之所以痛苦,一定是哪儿错了,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痛苦。认识误区,人人难免。我们一直认为是正确的,可能恰恰错误。有正知正见,是康复与幸福的第一步,想都想不到,肯定做不到;做到是第二步。爱说“道理我懂,就是做不到”的朋友,其实第一步还没有完成,仍然存在太多问题,比如,知道的肤浅;虽知道但不信服;虽信服但没内化为潜意识;知道的很多,但不知道哪个最关键,结果分散了行动力,还是没效果;仍然还有不知道的地方,等等。
任何现象都必有其因,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就渐渐为强迫症所困了?笔者深知其因,但我说出来对你帮助不大,只有您亲自通过一步步的修心养正,渐渐因为智慧的开发、敏锐的觉知力提高,自己体察到了,才能真正触动你的心,确信无疑,不再为“强迫症就是绝症”的言论所迷惑。
知道,但做不到,是因为“正”不够!
不把自己当病人看待,是强迫症康复的基本原则,这利于我们安心放下强迫症,全心投入到修心养正中去,当正面力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强迫症自然得化解。好比“冰”不要在意自己是固体,只管接受阳光照射,温度提高了,冰自然得融化。
笔者很欢喜地与广大朋友分享修心养正禅修,欢迎前来长沙全面学习它,并通过扎实实践来验证它的效果。
修心并不容易,一个人在家练习,显得力不从心,聚集在一起集体专门练习,力度更大,见效更快,回去再自己一人训练,相对容易多了。
说太多了没用,早日行动最要紧。
注解: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思考,始终是对过去经验认识的再加工,难有实质上的突破。通过活在当下,学习文章书籍,每日有所发现。才会有进步。
笔者作为典型的强迫思维困扰者,曾经像个大哲学家,整天想了很多,写了很多。而接受的新思想却很少。有时回头翻翻日记,觉得毫无新意,味同嚼蜡。去翻翻书籍,反倒感觉收获多多,但因为脑子想昏了,看书很辛苦,没进展。
‚觉知力
觉知力,即对当下各种现象感知的能力。被各种杂念挡在我们和实相——事实真相之间,是觉知力低的重大原因。觉知力低,难以开智慧,没智慧,则放不下。
ƒ生活禅修
又称充满觉知地活在当下,也是正念的一种,是一宁早年根据小乘佛法《四念处经》实践总结而成的。我们知道,《四念处经》是内观禅修所依止的重要经典。
生活禅修,除了需要动脑思考的场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练习,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以及初次修心,功夫不高的人。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强迫症这种症状复杂的精神病症除了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危害,身体上也会出现诸多不适,给其带来无法避免的困扰,因而只有在及时了解强迫症的相关症状之后,并辨证施治,这样才能真正摆脱强迫症的折磨。而治疗之前首先就是要确诊,那么,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呢? 一、频繁出现矛盾的观念。强迫症患者饿心理常出现强迫和反强迫的心理是非常多见的,广州协佳医院的专家介绍基于这样的矛盾心理,很多患者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潜在欲望,甚至于有些患者就直接表现出强迫性行为。实际上,对于这些矛盾心理,强迫症患者本意是想控制的,却在力图控制之后,出现的频率反而越来越高。 二、具有明显的强迫行为。出现了强迫症症状后,患者在行为上会有明显的强迫特征,这主要与内心持久存在的强迫意向有关。比方说,很多强迫症患者会表现出强迫检查、强迫计数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强迫行为。 三、无法自控的疑虑心理。强迫症患者经常出现疑虑心理是很常见的事,出现这种心理主要是因患者的心境障碍所致。同时,由于强迫症患者反反复复出现不可控的疑虑,因而外在的行为上会明显表现出异常,其中由疑虑心理而诱发强迫行为是极常见的。
病情分析: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
意见建议: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