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看大家最近都在看些什么。以下是豆瓣评出的去年一年内最受关注的书籍,你都看过了吗
01 |《巨人的陨落》
作者:[英]肯·福莱特
豆瓣评分9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肯·福莱特 Ken Follett (1949 -),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1978年出版了处女作《风暴岛》,并于次年获得爱伦坡奖,声名鹊起,专职写作。2010年,荣登全球作家富豪榜上第5名。2013年,获得爱伦坡终身大师奖。他的小说出版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史实错误。有出版人曾指出,肯·福莱特 “没有一个饱受折磨的灵魂”,他愉快地承认了,“大家都在写内心的痛苦,可我总是觉得很开心”。他说:“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关心这些吗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02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作者:[美]马修·托马斯
豆瓣评分87
作家马修·托马斯(Matthew Thomas),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马修倾注10年心血完成的小说处女作,故事围绕着爱尔兰裔美国女人艾琳的一生展开。在丈夫身患早发性阿 尔茨海默病之后,家庭三人的生活与个人追求都遭受了强烈的冲击,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现实矛盾与痛楚。这本史诗色彩的家庭小说,流动着深沉而动人的情感,更浓缩着美国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生百态和世事变迁。
2013年4月,《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成为轰动伦敦书展的话题大书,西蒙·舒斯特以超过百万美元的天价买下版权,其**版权由好莱坞第一文学制片人斯科特·鲁丁购得。作品于夏天一经问世,便获得极高评价,同时入围包括弗莱厄蒂-邓南首作奖、英国弗里奥文学奖、英国布莱克纪念奖、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卫报首作奖在内的多项大奖提名,并荣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娱乐周刊》等年度最佳畅销小说榜,收获赞誉无数。
03 |《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美]海莲·汉芙
豆瓣评分81
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一间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凭着一股莽撞劲,她开始给这个伦敦地址写信。这一写,就写了二十年。
很多年后,她和这家书店的通信集,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不断演绎。而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三十多年来,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04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作者:[英]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
豆瓣评分86
地图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伟大历史时刻的缩影,是政治权力的强大手段。地图可以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却又可以是极具毁灭性的政治势力的工具,能引起偏见,使世界扭曲变形。
这不仅是一部通过十二幅地图讲述世界历史的著作,更可以从中看到地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流变。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
05 |《雪人》
作者:[挪威]尤·奈斯博
豆瓣评分82
初雪的夜晚,小男孩从噩梦中醒来,惊觉妈妈不见踪影,院子里凭空出现一个不知是谁堆起的雪人。他当圣诞礼物送给妈妈的粉色围巾,就围在雪人的脖子上,一排由黑色卵石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闪烁,雪人凝视着屋子,仿佛在微笑……
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开启了警探哈利·霍勒对新近女性失踪案的调查,观察力敏锐、又略显神秘的女警卡翠娜也加入了调查小组。接连失踪的'那些女人似乎有着奇怪的共同点。是什么隐秘的动机在驱使罪犯连续作案以“雪人”为杀人记号的冷血犯人究竟是谁总是徘徊在酒醉与清醒之间的哈利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案情,越来越无法自拔,几欲疯狂。就在他即将揭开“雪人”真面目的当口,前女友萝凯也被卷入这场致命的追缉。哈利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救回爱人……
作者尤·奈斯博,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挪威史上最畅销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图书畅销排行榜冠军。他拿过北欧的所有犯罪小说大奖,包括玻璃钥匙奖、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说奖、书店业者大奖等,还获得英国国际匕首奖和美国爱伦·坡奖提名,作品被翻译成40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出版,全球销量突破2500万册。
06 |《S》
作者: [美]JJ艾布拉姆斯 / [美]道格·道斯特
豆瓣评分82
她在图书馆拾获一本《忒修斯之船》,作者石察卡身份成谜,据译者柯岱拉描述,他尚未写完便人间蒸发,生死未卜,留给世人一宗悬案。有人用铅笔写下批注,追寻石察卡真相,她也忍不住拿起笔加入讨论。
书里,失忆的男人被掳上一艘神秘的船,怪异的船员带着他进行毫无目的地却又屡屡预示他命运的航行;书外,石察卡笔下的每一桩背叛、争斗、屠杀都在真实世界中一一发生,而柯岱拉看似颠三倒四、漏洞百出的译注,竟也个个暗藏玄机。
两人交换批注,资料越积越多,也越来越走进彼此内心。当他们以为终于快要接近真相,竟发现第三人笔迹,书中人物、作家命运,连同两人的生死,早已一起卷入迷局之中。
《S》 包含精装古书《忒修斯之船》和23个材质各异的附件,这是两人穿越时空留下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你参与这一趟冒险的重要线索。这是一场超越纸书界限的极致阅读,你将成为悬疑事件的一分子,和两人一同揭开文坛最危险的秘密。
07 |《钓鱼的男孩》
作者:[尼日利亚]奇戈希·奥比奥玛
豆瓣评分83
“所有时代写给男人最好的书。”——英国GQ杂志。
每当我想起我们的故事,想到从那个早晨开始,我们这从未分离过的一家人分开了,我真希望——即便过了二十年也是如此——希望他不曾离开,不曾收到那封调动通知。在那个通知到来之前,一切井然有序:父亲每天早晨出门上班,在露天市场摆摊卖生鲜食品的母亲照料我和我的五个兄弟姐妹。而我们就 跟阿库雷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一样,得去上学。万事都顺其自然。我们很少去想过去的事……我将成为飞行员,或者是尼日利亚总统,或者是个大富翁,买得起直升飞机——因为未来在我们手中。未来是一块空白的画布,一切都有可能。然而,父亲调去约拉这件事改变了这一切:时间、季节和过去变得重要了,我们对过去的渴望甚至超过了当下和未来。
08 |《认识**》
作者:[美]路易斯·贾内梯
豆瓣评分94
全球畅销40余年,历经12次修订的**入门书,由著名学者焦雄屏潜心增修校译, 中文世界新版首发,全彩精装版。
《认识**》一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四十余年的洗礼,已成为百余所世界名 校**概论、影视制作、**美学等专业的经典教材和必读书目,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书中提供了各种认识**的角度,帮助读者了解**是怎样以一种复杂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传播的;同时,通过剖析大量影片实例,结合众多剧照来解释**创作过程,使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美国著名**理论家和影评人,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贾内梯先生毕业于爱荷华大学及波士顿大学,20 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讲授18世纪英语文学,后转入**研究。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内容涵盖政论、文学和戏剧等多方面,代表作有《闪回:**简史》《美国**大师》《戈达尔及其他:**形式论文集》等。
对于爱看书的朋友来说,书荒是一件很难受的事。豆瓣上推荐的书单一般都是评价高,比较经典好看的书。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适合严重书荒看的豆瓣上高评分的书籍,供参考!
严重书荒必看的经典书单
书名:《我的精神家园》/《沈默的大多数》
作者:王小波
纪念王小波去世20周年,相信很多人最近也都看了他的《黄金时代》。
李银河曾说:“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
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他是为数不多敢说真话的作家,我们其实都很难做到毫无掩藏的在文章中剖析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
书名:《极简生活:简而美的活》
作者:日有川真由美
居家女性必读,第一章节中的生活技巧很吸引我,但后面写的东西跟其他生活类书籍大同小异。
“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耗费在物品上”,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人生精彩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愉悦的时间”
物品越多,使用频率越低,单个物品的“使用价值”就越低。在这种情况下,你花出去的钱没有产生出应有的价值。
书名:《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
作者:法夏尔·丹齐格
搁置了很久才拿出来看的,感觉这本比较冷门,但它的内容还是很吸引人的,很值得一看。
文学,尤其是虚构文学,是一种类比的方式。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再进一步确切的说,它是一种不仅作用于智力,更诉诸情感的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类比,情感。这正是它有别于哲学这种思维模式的地方。哲学以分析和智力为依据。
书名:《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新时代女性修炼手册
作者:李筱懿
筱懿姐的文章看过很多,书还是第一次看,但总体来说很不错。
如果话少一半,你的情商看上去至少提高50%。
其实,真正的心机是不耍无谓的滑头,懂得恰到好处地提供给别人想要的东西,并且不绕弯子。
你记住,生意、生活、生命,永远是抓大放小。贪小便宜,从来都不是大智慧。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籍排行榜一、《人性的弱点》
人与人的交往与竞争,做到知己知彼至关重要。了解自己的弱点,就能做到扬长避短,提高效率。同时,了解了人类亘古不变的弱点,对于你看穿人心,与周围人打好人际关系更是一劳永逸。
卡耐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际关系学导师。无数人凭借他的处事艺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活出灿烂人生。尤其是对于想要有所作为的人而言,掌握人际关系技巧,会加速你构建自己的人脉网,对于事业发展,可谓事半功倍。
二、《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历史学家黄仁宇凭借这本书捧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声名大噪。也因此,这本书在海外畅销二十余年,经久不衰。由于这本书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很多看过的人说,看完它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总能有发人深省的启迪。
三、《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穿梭于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中,使得凄凉的内容却多了许多平静祥和,引人入胜。
四、《教父》
《教父》是马里奥普左的经典之作,刚出版三年就卖出2000万册,是美国出版史上头号畅销书。多数人知道《教父》这本书,不少是来自于**,这部**一推出,更是成为无数人心目中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
书中的主人公,考利昂,作为考利昂家族的统治者,作为黑帮头目,他是那么的“正直”,他虽然是黑帮的统帅,但他从不会乱杀无辜,他是最讲理的人,他会主持正义。当你翻开这本书,顺着作者的思绪,你会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你会为他的睿智而折服,也因此会爱上这个老人--教父。
五、《影响力》
《影响力》被某位我不曾听说过的著名营销专家推荐为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人必读的五本书之首,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你也有过熬夜通宵看小说的经历吧,可能是被儿女情长所感动,被刀光剑影所震慑,也可能是被家国情怀所感染……
然后,这些情感在你心中悄悄地种下了一颗种子:如果自己也能写一本小说就好了。尽管你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尝试着写过,可能写了几行,也可能写了几页,或者已经写了一本,结果却不太好,因为总是不能把脑子里的想好落到实处,不是人物刻画太差,情节不够吸引人,就是故事很糟糕。
这些写小说路上的荆棘,让前进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坎坷。
可能有的人会说:从模仿开始,然后独创。的确,这是个好方法,但是很多人可能连门都摸不着。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教我们的老师,他可以是一本书、一个人,也可以是很多本书、很多个人。
最近几天正在看的 《小说运转的秘密》 就很符合这一要求。
作者玛戈特·利夫西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作家,也是爱荷华工作坊的写作导师,《不吃鸡蛋的人》的作者钱佳楠就曾受过她的教导,且对她的写作之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利夫西 不是单纯地教授写作技巧,而是先教会写作者们如何阅读 。从福楼拜到简·奥斯汀,从亨利·詹姆斯到伍尔夫……她将带我们 深入小说的内部运作模式,像一个写作者那样去阅读,去寻找写好小说的密钥 。
因此,《小说运转的秘密》不仅是一本经典文学领读课,还是“书写生活,创造小说”的指南。
《西西里的传说》作者弗朗辛·普罗斯曾如此评价这本书:“ 如果我在开始写第一本小说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我将少去多少烦恼! ”
我们有很多想法,却总是找不到宣泄口。想把这些想法写成一个故事,却总是讲不好它。
如果只是单纯地叙述事实,写出来的故事不是单薄的、不丰满的,就是不够体面。缺少记忆力和想象力,让这个故事缺失了点吸引力。
那么, 如何才能把我们直观的感受加入到故事中,并且让它具有可读性呢?
利夫西提出了两个建议: 第一种是按照传统故事的套路 ,即权宜之计,每个句子应尽量做到:揭示人物、推进情节、深化主题。其好处是把故事当成一个和现实对称的世界。
《傲慢与偏见》被称作玛丽苏文的鼻祖,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故事让人羡慕。要知道当时的年代是讲究门当户对的,俩人的身份地位从书中可以看出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在一起了。奥斯汀就是很好地掌握了这种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平衡,这也是《傲慢与偏见》很有价值的原因所在。
《小红帽》狼能扮成祖母的故事,就不是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毕竟,在我们的世界中,狼虽然狡猾却是假扮不了祖母的,因为它没有人类的智慧。
第二种是“反传统叙事” ,强化故事的方法是增加真实性,让故事变得栩栩如生。
小说《民主》中的人物名字和职业完全与创作者相同,这种介于虚构和现实之间的状态的作品,让身为读者的我们在阅读时产生一种感觉:“哦,原来这是真实的啊。”也会变得更容易相信故事的真实性了。
那么在叙事手法上,又有哪几种形式呢?
对于 第一人称叙述者 的反应,揭示了我们对虚构与现实关系的困惑。这种方式,能让我们有一种代入感,产生一种与作者性别相同、经历相同的感觉。
同时,加深了我们对事件的感知,觉得书中的那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
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 ,则是以一种讲故事的姿态向我们呈现,比如很多童话故事都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小红帽》这个故事,作者并没有讲述他本人面对狼外婆时的情况,而是选择向我们讲述小红帽的困境。
如果此时你要写一本小说,是以传统形式还是以反传统形式出现呢?是采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来叙述呢?
利夫西在《小说运转的秘密》写道:“ 一个小说家不会描写生动的人物,就像一个高尔夫球手不会推杆,或者一个鼓手没有节奏感一样十分奇怪。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生动的人物是能为小说注入鲜活的灵魂的,可以让我们完全沉浸到故事中去,带来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否则,我们可能看完这本书就忘,或者完全看不下去,又或者觉得这本书和那本书有些雷同。
要把小说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这项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
如何创造出能吸引读者的人物,且成为他们关心、议论的话题呢?
利夫西认为, 首要任务是弄清楚成功的人物是如何使技巧的痕迹消失无踪的。 塑造令人信服的人物,即让人物具有真实性。
这就需要给人物安排属于他们的性格。第一点,性格是善良的,如果他的选择是善良的,那么他的性格也是善良的,可以是善良的老师,善良的员工。第二点,性格是合适的,比如说善良和无私奉献的教师。第三点,性格必须与真实的人相似。第四点,性格必须一致。
我们耳熟能详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之所以令我们印象深刻,是因为在这次逃难旅程中所刻画的人物,赋予了他们多样的性格,既有代表虔诚纯净的修女,贵族出生的市长夫人,还有代表底层人物的妓女羊脂球。通过对他们的强烈反差的描写,反映出了现实的丑与真善美。
由此可见,要想让小说故事中的人物更吸引人,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少不了,因为他们能营造出一种反差对比。而这种反差,则能让人更加印象深刻,撩动读者的心。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比如《女孩之城》的薇薇安,初到纽约的她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在舞女西莉亚的影响下,纵情深色,过着换男人如换衣服一样的生活;同时,她又有着自己的追求,发掘了对缝纫与服装的热爱。在她的身上,有善良、热情,也有幼稚、内向……而正是这些特质,薇薇安经历了一场从身体到思想的解放,活出了自己,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个真实的薇薇安·莫里斯。
而 扁平人物,则是性格缺少变化或性格特征突出而单一的人物。 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贝特伦夫人、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他们不仅不是平淡无奇的角色,而是随着剧情的需要不断变得丰满的人物角色,讨厌时让人恨得牙痒痒,但又让人觉得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小说人物的名字也很重要,如果不是张三就是李四,这些平平无奇的名字,很难出其不意或者令人难忘。反之,如果小说家笔下人物的名字是丰富多彩的,无疑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
总之,要想创造出跃然纸上的小说人物,小说家需要对创造的人物负责,包括人物的内涵和外延,都要赋予其意义。
钱佳楠说:“最好的写作老师教的首先不是写作,而是阅读。”
而这正是玛戈特·利夫西《小说运转的秘密》这本书的特色所在。不同于寻常的教授写作技巧的书,而是深入到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解读,揭示写好小说的秘密。
我想,每一个想成为作家的人,应该都会被这本书的实用性所打动,而普通读者则会通过利夫西对小说的独特见解和充满智慧、优雅的文字所折服。
5本经典情书书单
520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有看过情书吗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5本经典情书书单,供大家参考。
01、《致D:情史》
安德烈·高兹
豆瓣评分:85 (6839人评价)
这个女人在她八十多岁的时候,收到了这封情书。
写情书的是陪伴她长达58年的丈夫——著名哲学家高兹。
在这封长信里,他告诉了妻子,在共同走过58个年头后,所有他想说的话,以及“我们都不愿意在对方去了以后,一个人继续孤独地活下去”。
所以在写完这封情书后,高兹便与重病的妻子双双自杀,以一种惨烈又深情的方式,一起离开了人世。
这本薄薄的小书,只有74页。作为一本书,它是单薄的,但作为最后一封生命最后时刻,对爱人的真诚告白,它是厚重的。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他们的爱情中。
即使合上了这本纯白色的小书,高兹对妻子发自肺腑的诉说,还徘徊在我的脑海里。
我也慢慢体会到了真正的爱情——那就是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强烈的共鸣。
02、《卿卿如晤》
CS路易斯
豆瓣评分:87 (701人评价)
这是一本讨论“悲痛问题”最好的作品。
这是英国著名作家,曾任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文学教授的CS路易斯,悼念亡妻的手记。
路易斯在58岁的时候遇到了人生的真爱,一位身患绝症的单亲妈妈,但绝症阻挡不了爱情,路易斯勇敢地和她结婚,并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爱情来得太汹涌,以至于死亡来临时,路易斯根本承受不了。
在那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他写下了这本真实、感人的心灵记录。
在书中,他深刻探讨了生与死、失去和重建这个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母题;也对自己的悲恸进行了坦率、真诚的内省。
最终他从内心生长出平和的、可以对抗死亡的力量,坦然接受了妻子的去世。
这种和解不是无奈地妥协,而是正视了爱情——对爱情的哀悼越少,就离爱情越近。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既被他们感天动地的爱情虐得死去活来,又羡慕这对灵魂知己,也深深明白了路易斯为什么会在58岁的年纪,冲动地去爱。
03、《爱眉小札》
徐志摩
豆瓣评分:73 (373人评价)
徐志摩和陆小曼轰轰烈烈的爱情,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是风华绝代的才女,一个是浪漫多情的才子。
在民国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这种冲破世俗禁忌,不顾一切地高调恋爱,还是让我非常震惊和羡慕的。
这本《爱眉小札》就真真切切地展现了这一段恋情。
这本书收录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在相恋时所写的信件。
徐志摩在信中总是习惯性地称呼陆小曼——亲爱的龙儿、龙龙、爱眉、眉眉、乖乖……每个字都像涂上了蜜糖,情浓得抹不开。看得我血糖飙升,鼻血都要喷出来了。
他们的感情是那样的唯真唯美,灵魂是那样的活泼。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践行“从茫茫的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的目标,不过他最后以不完美的情感悲剧而告终。
但他超前的爱情观,让我们窥见了民国——这个文化黄金时代的精神内核。
04、《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
豆瓣评分:86 (4496人评价)
这是一本被奉为“恋爱中人不可不读的经典”的书,虽然我至今仍保持壮硕单身,但每年都会把这本书拿出来读一读。
恋人,从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哭,大笑,沉默,疯癫。他们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符号语言。
在这些符号的解读上,我觉得,没有人比得上巴特。而他的研究成果全都汇集在这本书中。
这里没有小说中完整的,浪漫的爱情故事,只有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爱情场景。
因为在巴特看来,爱情故事有千千万万种,各有各的不同,但恋爱中的场景却是具体的,相同的——等待、写信、思念、困惑、焦灼
但在我看来,他解读的不仅是各种爱情场景更是在解读爱情的语言。这种爱情语言不是某一个人说的情话,而是整个人类情感语言中的一种。
不是依赖于恋人存在,而是寄生于整个人类,它为每一位恋人打开了一个创造性的空间。
在这个语言空间中,每一位恋人都可以为爱情语言赋予自己的意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我爱你”。
05、《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豆瓣评分:77 (3214人评价)
这是一本遗书,是作者26岁自杀前,写给自己的同性恋人的书信集。
作者邱妙津在法国进修心理学的时候,陷入了一场狂乱的三角恋爱。这场三角恋情疯狂地折磨着她,最终她在巴黎以惨烈的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也结束了这场三角恋情。
书里收录了近20封书信。有喷薄而出的爱的表达,也有赤裸裸的情欲和肉体的渴望。
这些遗书,是邱妙津设定了死亡这个目标之后写的,所以整部作品有一种少见的终极意义,也有一种沉甸甸的重量。
这本书我原本是躺着看的,仅看了9页,就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体,好像不坐起来,就没办法面对生命如此绝望的拷问。
这虽然是一本遗书,我却从中获得了生的力量。
我要热烈地生活,穷尽一生丰盈我的灵魂,才不愧对这宝贵的生命。
;导语:这里推荐的所有书都是我从成千上百的书中精心挑选,可读性很强的作品,特意还分了板块,便于大家按照自己的阅读口味来看。欢迎参考!
1、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豆瓣评分 90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也许有一天,你我都成为现代社会的反叛者,爬上我们自己的树。
柯希莫生长在老式的贵族家庭,父母严厉但缺乏关爱,因反对姐姐对动物的残害而拒食蜗牛的柯希莫被父亲怒斥,于是爬上了树,依靠自己的才智在树上生活。他将狩猎得来的动物皮毛做成衣服,在树上搭建舒适的房屋
并且获得了爱情。
可故事并不会戛然而止,就像苏童说的“大家都明白,柯希莫下树,小说也该结束了,然而卡尔维诺不让柯希莫下来,柯希莫就不下来。”
2、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豆瓣评分 90
这是我见过的难得把推理和情感结合如此好看的小说,当真不负东野圭吾巅峯之作的水准。
用一个特殊的手法来写一个精妙绝伦的故事“案件刚发生,读者就知道犯人是谁。”,但是我还是忍不住随着石神的心思,随着故事的发展读入了迷。
这本书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项直木奖,评语是“他将骗局写到了极致。”,东野圭吾自《白夜行》之后,笔锋日渐老辣,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我能想到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
ps:他的《白夜行》、《解忧杂货铺》(不是推理,而是一本温情的奇幻小说,看完让人思索很多)、《恶意》等等都非常棒。
3、王小波《绿毛水怪》
豆瓣评分 89
王小波是阿咸极力推荐给我的作家,很奇怪我看过那么多书,竟然一直没读王小波。但是一看就让人停不下来。《绿毛水怪》是我读王小波的第一本,本书的手稿也是王二和李银河相识的契机。天马行空的想象,标志性的反讽,悲剧又开放的结局。
这本是王小波早期作品,语言叙事,结构对话都还仍稍显稚嫩,但这样的稚嫩一样感人至深。
“妖妖,你当水怪当得野了,不识人了。你怎么知道我不愿意和你一起当水怪了呢”
4、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豆瓣评分 89
丰子恺先生给大家留的印象可能更多是画家,但其实他的散文写的是很好的,不,是非常好,是极好。这一本书写他故乡一草一木风尚习俗,并伴有极具江南风情的漫画,非常的打动人。
不止是文字,更打动人的是一个经历认识苦难沧桑的老人家,他经历过战火纷飞,他对人世亦有愤怒和无奈(且看《肉腿》等文)。但最后还是写出“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间的艺术和儿童”这样的话来,除了佩服和尊敬,我没有资格做别的评判。
5、吉米·哈利《万物有灵且美》
豆瓣评分 88
我竟然被一个兽医的故事打动了,但是不能怪我,实在是书太好看了。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
我发现要逃避现实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你跑到山顶的草原上晒太阳,听的是呼呼的风声,看的是有如翠带的山岚,然后你就会以为自己也是花草山峯中的一份子。
6、白先勇《孽子》
豆瓣评分 90
这本书,读之前做好准备,我只觉得当时看的时候自己放佛遭到了碾压一般的难受。
本书以同性恋为题材,描写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台北的一羣为家庭所弃、为社会所遗的“孽子”。作者在题记中写道“写给那一羣,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借用一句豆瓣书友的评论“如果所有小说都这样好看 我就再也不上网了。”
ps: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纽约客》都是很好的书,尤其有一篇《树犹如此》的散文极其动人。
7、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灯塔》
豆瓣评分90
这本书看的时候一直害怕会出现让人难受的结尾,还好有一个光明温暖的结局,看完总让觉得更想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很适合寒假在家一个人慢慢阅读。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里,住着一位畸形怪人。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出生起就被锁在塔中,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五十年。父母留下的旧词典,是他认识外界的唯一窗口,直到有一天,渔船上新来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别样的方式,轻轻敲开了怪人心底紧锁的大门……
8、NeilBrown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豆瓣评分86
这本书有中译版《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但是强烈建议大家阅读英文原版。词汇量不会很高,生词量就高出六级一点点。
阅读体验是非常好的,对于认为自己逻辑不清,或者不会提问的小伙伴来说再合适不过。批判性思维在国外是被从小培养并且极为看重的一种思维,只是在我们的儿童教育中很少受到重视。寒假把这本书读完,估计之后写论文,思路都能清晰不少呢。
9、Kelly McGonigal 《The Willpower Instinct》
豆瓣评分90
这是一本关于意志力的书,读起来绝对和英文版《哈利波特》一样轻松愉快。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她帮助非常多自认为没有意志力的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想法。
本书绝非假大空,大部分方法亲测有用。看完你会发现,意志力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按着书中的方法来一步一步时间,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寒假过后,你牛起来连自己都怕。
10、托马斯·福斯特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豆瓣评分87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后这一本给大家推荐书来自全美最受欢迎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也许看到前面的推荐,你已经默默把几本书加入购物车了,但是如何去阅读一本文学书,这也许也是个问题。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阅读指南,趣味性、思想性兼备,看完我浑然不觉得这是一本工具书。全部的见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我们自己的阅读帮助非常大。读完它,讲不好寒假会看书看得停不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