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xedo介绍 原创
2016-04-02 21:23:02
11点赞
waterxcfg304
码龄14年
关注
1、Tuxedo介绍
Tuxedo 是什么?
Tuxedo是BEA公司(现已被Oracle公司收购)的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的“中间件”产品,它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进行调节,以保证正确地处理事务。它用C语言技术开发的并且有很高性能。
TUXEDO是在、Internet 这样的分布式运算环境中开发和管理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型关键任务应用系统的强有力工具。它具备分布式事务处理和应用通信功能,并提供完善的各种服务来建立、运行和管理关键任务应用系统。开发人员能够用它建立跨多个硬件平台、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可互操作的应用系统。
Tuxedo 的主要作用是:
屏蔽分布式环境中各种通信协议、硬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其它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差异,使分布于网络节点上的应用程序的各个单元部件之间能够进行互操作,并协调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节省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Tuxedo 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金融、电信、制造业等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系统。
三层架构
从左边往右依次为:客户端层(表现层),中间件服务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服务器层(数据层)。这种典型的三层架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应用weblogic中间件的系统一般采用的B/S架构,绝大部分采用HTTP协议,少量的系统用java编写的客户端,使用的是RMI 协议,或J2EE里的其它协议。
对于tuxedo中间件使用的是tuxedo协议,前端开发工具可以是各式各样,VC++ 、java 、Delphi 、VB 等。
Tuxedo 的通讯过程
Tuxedo 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方式与apache有本质的区别。
Apache服务器处理请求,由客户端发出请求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后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Tuxedo 服务器一次请求需要两次进行两次交互,Tuxedo有两个负责通讯的进程,一个为WSL,WSL的数量可以进行配置,典型的配置一般两、三个;WSH可以有N多个。客户端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与WSL建立连接,由WSL认证请求是否合法,在WSL的响应中包含了另外一个IP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客户端通过拿到的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去请求WSH 。
客户端程序由GUI 与 Tuxeo通讯两部分组成,GUI部分主要由开发人员关心如何设计,通讯部分可能设计成几个函数供开发人员调用。对于性能测试人员可能更关心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过程。
2、tuxedo相关概念
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进程间通信: 管道、信号量(semaphor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管道是UNIX系统IPC的最古老形式,数据只能单向流动。
Tuxedo在客户机和服务器通信中大量使用UNIX系统的消息队列。
SSSO(Single Server Single Queue)模式:每个客户机都有一个响应队列来接受客户端请求。
MSSO(Multiple Server Single Queue)模式:多个服务器共享同一个请求队列。
信号量包含一个计数器,表示某个资源正在被访问和访问的次数,用来控制多线程对共享数据的访问。
Tuxedo使用共享内存存储公告牌,用来公告进程状态信息和需要在进程间共享或传递的数据。
-------------------------------------------------------------
Tuxedo的配置文件称为UBBCONFIG或ubb,包含了域(Domain)、逻辑机器(Machine)、服务器组(Group)、服务进程(Server)、服务(Service)的定义。运行前,需要把UBBCONFIG装载成二进制文件,称为TUXCONFIG。
Tuxedo服务启动时,执行tpsvrinit()函数,可以打开一些如数据库之类的资源供以后使用
Tuxedo服务停止时,执行tpsvrdown()函数,关闭资源
服务程序调用tpreturn()函数来结束服务请求,并返回一个缓冲区,必要时,将它传给客户程序。
--------------------------------------------------------
ATMI环境支持的C/S通信方式:请求/应答式通信、回话通信、队列通信、事件代理通信、消息通知
请求/应答式通信:同步调用(tpcall)、异步调用(tpacall)、嵌套调用、转发调用(tpforward)
转发调用和嵌套调用类似,不同的是最里层的嵌套服务可以直接给客户程序一个响应,而不必按照调用栈 逐级返回。
回话方式:tpsend()/tprecv() 基于事件,分通告和代理
void (p)(): 定义了一个指向函数指针的指针p
tpsetunsol(p) : 将p指向的函数func设置为客户机的事件处理器。
tpchkunsol(): 检查意外事件
事件代理: tppost()/tpsubscribe() 消息发布/订阅
Tuxedo提供了两个事件代理器(TMUSREVT TMSYSEVT)来处理订阅请求。
队列存储: tpenqueue() / tpdequeue()
Tuxedo/Q用到了Tuxedo提供的两个服务器:消息队列服务器(TMQUEUE)和消息转发服务器(TMQFORWARD)
---------------------------
多系统多机之间通信需要每台机器上都有一个Bridge进程,通过TCP/IP通信,Bridge进程维持一个长连接,一旦建立不会断掉。
TUXEDO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访问TUXEDO服务器上的服务的过程图:
说明:
WS(Workstation Extension Product)用于指TUXEDO产品的客户端部分
WSC Workstation Client
WSL(Workstation Listener) TUXEDO系统自带的一个SERVER,它侦听一个指定的端口,WSC最初与该SERVER建立连接
WSH(Workstation Handler)TUXEDO系统自带的一个SERVER,由它处理WSC与TUXEDO SERVER之间的通讯。
Bulletin Board(公告板)TUXEDO把系统的配置保存在一个共享内存中,该共享内存称为公告板(BB)
BBL TUXEDO的管理进程,主要对公告板等进行管理
Workstation Client与TUXEDO SERVER建立连接的过程为:
1. WSC 调用tpinit()或tpchkauth()
2. WSC采用在WSNADDR中指定的IP地址与服务端的WSL建立连接
3. WSL为该WSC指定一个WSH,并把该WSH的侦听端口返回给WSC
4. WSC采用返回的端口与指定的WSH建立连接,并与WSL断开连接,这之后WSC与TUXEDO SERVER之间的通讯通过WSH进行处理,与WSL无关。
5. tpinit()或tpchkauth()调用返回。
----------------------------------------------------------
单域模式Single-Domain Model。单机模式 Single Host Model, 多机模式Multi-Processor Model
多域模式Multi-Domain Model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一:
1维生素E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为
A、脂肪酸衍生物
B、萘醌
C、生育酚
D、苯酚
E、前列腺素
本题答案C
2维生素B,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
A、嘧啶环
B、噻唑环
C、硫基
D、氢基
E、羧基
本题答案E
3性质最稳定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E、维生素PP
本题答案E
4下列有关NAD+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含有尼克酰胺和腺嘌呤
B、含有两个磷酸基
C、含有两分子D-核糖
D、是乳酸脱氢酶特有的辅酶
E、能可逆地加氢、脱氢
本题答案D
5磷酸毗哆醛与酶蛋白结合是通过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Schiff碱
E、酯键
本题答案D
6下列哪种维生素含有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
A、维生素B12
B、氰钴胺素
C、叶酸
D、生物素
E、维生素B6
本题答案C
7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叶酸
本题答案D
8下列辅酶或辅基中不含B族维生素的是
A、Co Ⅰ
B、CoA
C、CoQ
D、Co Ⅱ
E、FMN
本题答案C
9下列化合物中不含维生素的是
A、CoA-SH
B、TPP
C、NADP+
D、UDPC
E、FAD
本题答案D
10CEA是下列哪一物质的英文略语
A、甲胎蛋白
B、癌胚抗原
C、前列腺特异抗原
D、鳞状细胞癌抗原
E、组织多肽性抗原
[本题答案B
11 TPA是下列哪一物质的英文略语
A、甲胎蛋白
B、癌胚抗原
C、前列腺特异抗原
D、鳞状细胞癌抗原
E、组织多肽抗原
本题答案E
12DNA复制的一般原则为
A、半保留复制
B、全保留复制
C、不保留复制
D、不对称复制
E、对称复制
本题答案A
13 PSA是下列哪一物质的英文略语
A、甲胎蛋白
B、癌胚抗原
C、前列腺特异抗原
D、鳞状细胞癌抗原
E、组织多肽抗原
本题答案C
14分泌激素种类最多的肿瘤是
A、肝癌
B、结肠癌
C、胃癌
D、肺癌
E、乳腺癌
本题答案D
15肿瘤组织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多为
A、α亚单位
B、β亚单位
C、γ亚单位
D、α和β亚单位
E、α和γ亚单位
本题答案B
16与癌胚抗原结构极为相似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E
C、IgG
D、IgM
E、IgD
本题答案C
17与甲胎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是
A、前清蛋白
B、清蛋白
C、转铁蛋白
D、铜蓝蛋白
E、α2巨球蛋白
本题答案B
18 CEA所含互不重叠的抗原决定簇种类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本题答案D
19 CEA的抗原决定簇中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是
A、Gold 2~4
B、Gold 1~3
C、Gold 3~4
D、Gold 4~5
E、Gold 2、Gold 4
本题答案B
20 CEA的抗原决定簇中具有交叉反应是
A、Gold 2~4
B、Gold 1~3
C、Gold 5~6
D、Gold 4~5
E、Gold 2、Gold 4
本题答案D
21正常人PSA主要存在于
A、血液
B、脑脊液
C、精液
D、前列腺液
E、关节积液
本题答案C
22 TPS的中文全称是
A、前列腺特异抗原
B、组织多肽抗原
C、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
D、细胞角蛋白
E、鳞状细胞癌抗原
本题答案C
23SCCA的中文全称是
A、前列腺特异抗原
B、组织多肽抗原
C、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
D、细胞角蛋白
E、鳞状细胞癌抗原
本题答案E
24狭义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于
A、2%
B、4%
C、6%
D、8%
E、10%
本题答案B
25粘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
A、2%
B、4%
C、6%
D、8%
E、10%
本题答案B
26p53基因的表达产物是
A、P21蛋白
B、P42蛋白
C、P53蛋白
D、P185蛋白
E、P25蛋白
本题答案C
27 P53蛋白的分子量为
A、21 kD
B、42 kD
C、50 kD
D、53 kD
E、106 kD
本题答案D
28ras基因位于人类第几号染色体上
A、第1号
B、第5号
C、第17号
D、第18号
E、第19号
本题答案A
29 ras基因的表达产物为
A、P21蛋白
B、P42蛋白
C、P53蛋白
D、P185蛋白
E、P25蛋白
本题答案A
30下列哪一基因不属于myc基因家族
A、c-myc
B、H-myc
C、N-myc
D、L-myc
E、R-myc
本题答案B
测试题二:
选择题:
1临床生物化学为下列哪些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
A、疾病诊断
B、病情监测
C、疗效评估
D、预后判断
E、细胞形态学观察
本题答案ABCD
2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
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C、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
D、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技术
E、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
本题答案ABCD
3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使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B、使肝葡萄糖激酶活性增强,有利于肝糖原合成
C、促进糖氧化分解
D、促进糖转变成脂肪
E、促进糖异生
本题答案ABCD
4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
A、激活肝磷酸化酶激酶
B、抑制糖异生
C、刺激肝糖原分解
D、激活肌肉磷酸化酶
E、促进酮体生成
本题答案ACE
5下列关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结构与胰岛素类似
B、免疫学性质与胰岛素类似
C、可通过胰岛素受体发挥作用
D、促进血糖降低的快速效应与胰岛素相同
A、 其长期效应是促进生长
本题答案ACE
6下列有关糖的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
B、具有运输作用
C、是机体供能的基础物质
D、糖占体重的7%
E、是构成机体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本题答案ACE
7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B、胰岛素和肾上腺激素可降低血糖浓度
C、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膜成分的排列结构,这种变
化的信息通过第二信使再引起细胞内生物学反应
D、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直接渗透到细胞内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E、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
本题答案ACE
8载脂蛋白的基因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但除外
A、ApoAⅠ
B、ApoAⅣ
C、APoB
D、APoA Ⅱ
E、Apo( a)
本题答案BCE
9 LDL受体的配体是
A、含APoB100的脂蛋白
B、含APoB48的脂蛋白
C、含ApoE的脂蛋白
D、含ApoC的脂蛋白
E、含ApoA的脂蛋白
本题答案AC
10胆固醇的逆转运主要通过哪些酶/蛋白的共同作用完成
A、CETP
B、HMGCoA还原酶
C、LPL
D、HL
E、LCAT
本题答案AE
11肾病综合征病人体内脂类代谢紊乱表现为
A、肝脏合成胆固醇、TG及脂蛋白增加
B、脂质清除障碍
C、血浆中HDL3减少而HDL2增多
D、尿中丢失HDL增加
E、血浆LDL和VLDL浓度降低
本题答案ABD
12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色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酸
D、苯丙氨酸
E、赖氨酸
本题答案 ABD
13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方法包括
A、高温
B、极端pH
C、高浓度的脲及盐酸胍类化合物
D、去垢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
E、盐析法
本题答案ABCD
14碳酸氢盐缓冲对固定酸最为重要的原因是
A、浓度最高
B、其比例可通过呼吸迅速调整
C、[HC03-]/[H2C03]缓冲能力强
D、肺能补充HC03-
E、肾能补充HC03-
本题答案ABC
15下列关于体液渗透压叙述正确的有
A、仅与溶解在其中的带电荷的颗粒数成比例
B、仅与溶解在其中的不带电荷的颗粒数成比例
C、与溶解在其中的带电荷或不带电荷的颗粒数成比例
D、一般用溶质颗粒的摩尔浓度表示
E、临床可用冰点渗透压仪测定
本题答案CDE
16关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A、为氧含量/氧容量
B、Hb氧饱和度有三种检测途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
C、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在健康情况下非常相似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在疾病情况下非常相似
E、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在健康和疾病情况下都非常相似
本题答案ABC
17磷的生理功能为
A、参与能量代谢
B、促进1,25-(OH)2-D3合成
C、构成缓冲系统
D、作为第二信使
E、细胞膜结构
本题答案ACE
18 Ca2+的生理功能为
A、降低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
B、细胞内信使
C、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
D、参与凝血过程
E、升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本题答案ABCD
19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有
A、甲状旁腺激素
B、降钙素
C、活性维生素D
D、雄激素
E、雌激素
本题答案ABC
20影响药物扩散的因素有
A、药物在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
B、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C、药物的活性
D、环境的pH
E、药物的分子量
本题答案ABDE
21有关药物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B、血管内用药不存在吸收
C、指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各部位的过程
D、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
E、药物吸收只受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影响
本题答案ABD
22有关药物排泄正确的解释包括
A、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经尿排泄
B、酸化尿液可使碱性药物经尿排泄减少
C、药物可自胆汁排泄
D、粪中药物多是口服未被吸收的药物
E、肺脏是某些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本题答案ACDE
23下列有关房室模型的不正确叙述为
A、药代动力学房室是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概念
B、多数药物按单房室模型转运
C、房室模型为药物固有的药代动力学指标
D、同一药物在所有个体都呈相同房室模型
E、同一药物口服时呈二室模型而静脉注射则呈单一房室模型
本题答案BCD
24零级消除动力学指
A、饱和消除方式
B、药物血浆半衰期不是恒定值
C、其消除速度与刚用完药时的药物浓度(Co)高低有关
D、恒量消除
E、也可转化为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
本题答案ABDE
25关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叙述正确的有
A、药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B、药物血浆消除半寿期不是恒定值
C、为恒比消除
D、为绝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
E、也可转化为零级消除动力学方式
本题答案ACDE
26有关血管外单剂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以零级动力学方式吸收
B、多以一级动力学方式吸收
C、多以零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D、多以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E、多采用生物利用度(F)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本题答案BDE
27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中样品预处理的措施有
A、灰化
B、去蛋白
C、提取
D、化学衍生化学反应
E、离子化
本题答案BCD
28心肌纤维细丝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肌动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球蛋白
E、肌红蛋白
本题答案ABC
29以下指标中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志物的是
A、肌红蛋白
B、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
C、脂肪酸结合蛋白
D、糖原磷酸化酶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本题答案ABCD
30生物转化的特点是
A、连续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二相性
E、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
本题答案ABE
;凝胶迁移实验
1)什么是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
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是一种研究DNA结合蛋白和其相关的DNA结合序列相互作用的技术,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一技术最初用于研究DNA结合蛋白,目前已用于研究RNA结合蛋白和特定的RNA序列的相互作用。
通常将纯化的蛋白和细胞粗提液和32P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探针一同保温,在非变性的聚丙烯凝胶电泳上,分离复合物和非结合的探针。DNA-复合物或RNA-复合物比非结合的探针移动得慢。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依研究的结合蛋白的不同,可是双链或者是单链。当检测如转录调控因子一类的DNA结合蛋白,可用纯化蛋白,部分纯化蛋白,或核细胞抽提液。在检测RNA结合蛋白时,依据目的RNA结合蛋白的位置,可用纯化或部分纯化的蛋白,也可用核或胞质细胞抽提液。竞争实验中采用含蛋白结合序列的DNA或RNA片段和寡核苷酸片段(特异),和其它非相关的片段(非特异),来确定DNA或RNA结合蛋白的特异性。在竞争的特异和非特异片段的存在下,依据复合物的特点和强度来确定特异结合。
2)作这样的实验需要什么试剂?
凝胶迁移实验需要的结合蛋白,可来源于纯化或部分纯化的蛋白,或粗的核和胞质抽提液。还必须制备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一般,DNA核苷酸探针用g-32P和T4多核苷酸激酶来作末端标记,同位素标记的RNA用噬菌体RNA聚合酶和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在体外合成。Promega公司的Riboprobe/sup系统(a,b)(目录号P1420,P1430,P1440,P1450,P1460)可用于同位素标记的RNA的体外合成,DNA5`末端标记系统(目录号U2010)用于制备DNA探针,结合反应所需的组分有:含盐的溶液(氯化镁,氯化钠,或氯化钾)、缓冲体系(Tris-HCl或HEPES)、还原剂(DTT)、甘油、非特异的竞争DNA(poly(dI:dC)dI:dC),也可能含非离子去污剂。在结合蛋白和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作用后,在非变性的聚丙烯凝胶电泳上,分离复合物,随后将凝胶干燥并放射自显影,或用PhosphorImage/sup分析。
3)凝胶迁移实验系统提供了什么试剂?
Promega公司提供一种凝胶迁移实验系统检测DNA结合蛋白,系统可作为这类实验的 一种正对照。系统包括目的寡核苷酸,对照DNA结合蛋白,结合缓冲液,用于寡核苷酸探针末端标记所需的试剂。Core 系统(目录号E3050)包括含重组AP2蛋白(AP2抽提液)的大肠杆菌抽提液和AP2的同源寡核苷酸。AP2抽提液是从表达AP2蛋白的大肠杆菌中提取的。另外,Core系统还含SP1同源寡核苷酸,凝胶迁移结合缓冲液(5′),和能作20次对照实验的HeLa核抽提液。Complete系统(目录号E3300)含另外5个双链寡核苷酸,分别是AP1、OCT1、CREB,、NF-kB、 TFIID结合位点的同源序列。这些寡核苷酸可以在末端标记后用作特异性探针,或在竞争实验中用作非特异性探针。参考凝胶迁移实验技术手册TB110获取更多的资料。
4)成功进行凝胶迁移实验,需要优化哪些因素?
凝胶迁移实验在理论上很简单也很快速,但要成功地进行凝胶迁移实验,需要优化一些参数,这主要受结合蛋白的来源和探针结合位点特点的影响。以下是需要优化的因素:抽提液的制备(核酸酶和磷酸酶污染会使探针降解),结合蛋白的浓度,探针的浓度,非特异性探针的浓度,缓冲液的配方和pH, 聚丙烯凝胶电泳的特点和电泳条件,保温时间和温度,载体蛋白,是否有辅助因子(比如锌,或镉等金属离子,或激素)。总之,反应总体积应最小(20ul)。为满足一般要求,结合缓冲液含4%甘油,1mMMgCl2, 05mMEDTA, 05mMDTT, 50mMNaCl, 10mMTris-HCl(pH75), 005mg/ml poly(dI:dC)dI:dC,或10mMHEPES(pH79), 50mMKCl, 1mMDTT, 1mMEDTA, 10%甘油,005mg/ml poly(dI:dC)dI:dC可作为优化实验的起始。参考凝胶迁移实验技术手册TB110获取更多的资料。
5)提供了哪些同源的多核苷酸引物,这些引物的序列来源是什么?
有各类dsDNA探针,它们含各种转录调控因子的同源结合位点。下表列出了所能提供的探针,和这些引物序列的出处。
转录调控因子探针
---------------------------------------
探针名 目录号 序列(上链) 序列的出处
Sp1 E3231,E3232 5`-ATT CGA TCG GGG CGG GGC GCG-3` SV40启动子(1)
AP1 E3201 E3202 5`-CGC TTG ATG AGT CAG CCG GAA-3` 胶原酶基因TRE(2)
AP2 E3211 E3212 5`-GAT CGA ACT GAC CGC CCG CGG CCC GT-3`人金属硫堇II a(3)
基因NF-kB E3291, E3292, 5`-AGT TGA GGG GAC TTT CCC AGG C-3`鼠Igk轻链基因(4)
Oct1 E3241 E3242 5`-TGT CGA ATG CAA ATC ACT AGA A-3` Ig重链基因(5)
CREB E3281 E3282 5`-AGA GAT TGC CTG ACG TCA GAC AGC TAG-3`大鼠生长激素抑制基因(6)
TFIID E3221 E3222 5`-GCA GAG CAT ATA AGG TGA GGT AGG A-3`belta-1球蛋白启动子
只列出了上链的序列,探针是双链,下链序列和上链序列配对。黑体字表明序列来源于指定的基因序列,转录调控因子结合的序列用下线表明。一般而言,周围的核苷酸是任意。
6)在DNA探针的选择上,要考虑哪些重要因素?
目的DNA的长度应小于300bp,以有利于非结合探针和蛋白DNA复合物的电泳分离。双链的合成的寡核苷酸和限制性酶切片段可在凝胶迁移实验中用作探针。如目的蛋白已被鉴定,则应用短的寡核苷酸片段(约为25bp),这样结合位点可和其他因子的结合位点区别开。长的限制性酶切片段可用于对推定的启动子/增强子区域内的蛋白结合位点定位。随后可用DNaseI 印迹对蛋白结合的特异区域在DNA序列水平上作出分析。
7)用以下一些转录调节因子和HeLa细胞核抽提物可形成哪些复合物:AP1, AP2, CREB, NFkB, Oct1, Sp1, TFIID, TFIIB。
当用HeLa细胞核抽提物作为结合蛋白的来源时,每1个转录调节因子和它相关的DNA同源序列结合形成特征型的结合形态。以下的文字描述了每一个单独的转录调节因子,包括识别的同源序列,因子的大小,特定的结合条件,以及和HeLa细胞核抽提物可形成的复合物的数目。
1.AP1:AP1(激活蛋白1)是一个转录调节因子,它结合的同源序列为5`-TGAGTCA-3`。当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AP1的结合位点时,这些基因可以被诱导,比如用佛波酯可诱导蛋白激酶C(2,7)。在细胞中,AP1形成c-Jun或Jun相关蛋白的同聚双体,或者形成c-Jun或Jun相关蛋白和c-Fos或Fos相关抗原(Fras)的异源双体。Fos蛋白自身不能形成同聚双体,并不能单独和AP1结合位点结合。c-Jun蛋白是一个40kDa的单体蛋白并通过亮氨酸拉链形成同聚双体。在HeLa细胞中,AP1的主要形式是c-Jun蛋白的同聚双体。在凝胶迁移实验中,形成一个特异的复合物。当作凝胶迁移实验测定AP1的活力时,除了基本的溶液组分外,应将001mg/ml poly(dI:dC)dI:dC),100ug BSA, 5mMDTT加入到结合缓冲液中。如用纯化的蛋白,则用1-2ug的蛋白来检测迁移复合物。
2.AP2:AP2是一个转录调节因子,可分别作为TPA-和cAMP诱导因子(10)。它是一个52 kDa的蛋白,识别的同源序列为5`-CCCCAGGC-3`或5`-GCCNNGGC-3`(3)。这个因子对视黄酸特别敏感,可能在形态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HeLa细胞核抽提物和AP2同源DNA探针形成一个特定的复合物。用纯化的蛋白作凝胶迁移实验时,应用20-50ng的蛋白。
3.CREB:CREB是一个37 kDa的转录调节因子,对cAMP应答,识别5`-T(G/T)ACGTCA-3`DNA同源序列(6,11)。它含亮氨酸拉链结构而形成同聚双体,相关的基本结构域和c-JunDNA结合结构域同源。当用HeLa细胞核抽提物时,能和CREB同源序列形成一个复合物。
4.NF-kB:NF-kB最初被鉴定为在B细胞中和免疫球蛋白k轻链的增强子结合。但随后在非B-细胞的细胞质中被发现,形成NF-kB和IkB的复合物。最初在DNA结合蛋白复合物中分离的NF-kB是由p65(RelA)和p50构成的异源双聚体。其他分离的单体包括p49(也可称为p52),p75(c-Rel),p68(RelB)。p65,p68,p75单体起反式激活作用。p50,p49(p52)单体具有DNA结合活力,但只具有微量的反式激活作用。据报道p49和NF-kB的单体p65形成具有转录活力的异源双体,类似于p50/ p65异源双体。p49/ p65和p50/ p65异源双体在细胞质中受一种叫IkBa/MAD-3的抑制剂调节。IkB和p65单体结合,阻制了细胞核中的定位和DNA的结合。在体外高浓度的p65能形成同源双聚体,能和DNA微弱地结合。Poly(dI:dC)能抑制这一反应(14)。p49和p50也能形成同源双聚体,但在细胞中的浓度很低。通常,在作NF-kB的凝胶迁移实验时,在20ul的反应体积中,有溶于10 mM HEPES的028pmoles 的NF-kB9寡核苷酸(pH79), 50mMKCl, 02mMEDTA, 25mM DTT, 10%甘油, 005%NP-40。当用纯化的蛋白时,250-300ng足以形成凝胶迁移复合物,而需用10ug的HeLa细胞核抽提物。凝胶迁移复合物在室温中保温30分钟,在50mMTris(pH83)和38mM甘氨酸的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分离凝胶迁移复合物。含考马斯兰和二甲苯蓝色素的加样溶液只能加入到阴性对照反应中,因这两种色素会加剧NF-kB复合物的解离。当用HeLa细胞核抽提物作为结合蛋白来源时,可形成两种序列特异的凝胶迁移复合物,即p50/p50同源双聚体和p50/ p65异源双聚体。在表达p49,p50,p65的细胞中,可检测到4个序列特异的凝胶迁移复合物(p49/ p49,p50/ p50,p50/ p65,p49/ p65),如果存在高浓度的p65,可检测到微量的p65/p65。下列试剂可加强NF-kB在体外的结合:mM的GTP,ATP,精胺,亚精胺,钡或钙离子,ng的Co+3(NH3)6(12)。
5.OCT1:OCT1是OCT转录调节因子家簇中的一员,显然在哺乳细胞中存在比较广泛(5)。POU结构域包括POU-box和Homeo结构域。当用HeLa细胞核抽提物时,可检测到一个与OCT1同源探针形成的序列同源凝胶迁移复合物。
6.SP1:SP1是一个O-糖基化的转录调节因子,它识别10个核苷酸长度的同源序列5`-GGGGCGGGGC-3`(1)。核心识别序列是5`-GGGGCGGG-3`。同核心序列相似的序列常存在于启动子中。SV40的早期启动子就是一个例子,它是第一个可以结合SP1的启动子。根据糖基化的不同,它的分子量在95-105kDa,DNA结合结构域中的三个锌指纹决定了序列的特异性。HeLa细胞核抽提物与SP1同源探针形成特异的凝胶迁移复合物。
7.TFIID/TFIIB:TFIID和TFIIB是基本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基本的转录(16)。TFIID与真核启动子的TATA区域形成特异的DNA结合。TFIID由几个蛋白组成,而其中的TATA区域结合蛋白(TBP),参与TATA序列的结合。TFIID的其他的蛋白组分被称为TBP-相关因子(TAFs)。用TFIID探针寡核苷酸和HeLa细胞核抽提物,可得到一个微弱的凝胶迁移带,但很难确定为是TFIID序列特异凝胶迁移复合物。纯化的重组的TBP很难作凝胶迁移实验,这部分是由于TBP存在很强的正电荷,导致TBP/DNA复合物很难进入凝胶。纯化的TBP形成二聚体后不能结合DNA(17)。因此形成的二聚体可参与DNA结合。TFIIB不单独与DNA结合,但与TFIID结合后增强它与DNA的结合。
TFIIB与预启动复合物结合后,致使RNA聚合酶II和TFIIF结合到转录启始区。故TFIIB在预启动复合物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当用纯化的TFIID作凝胶迁移实验时,poly(dI-dC)不用加入结合反应中。结合缓冲液含10%甘油,20mMTris(pH80), 10mMMgCl2, 2mMDTT, 89mMKCl。对TFIID的凝胶结合实验中,可加入poly(dG:dC)dG:dC。形成的复合物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分离,凝胶组分是:05′TBE, 6%聚丙烯酰胺凝胶(19:1丙烯酰胺:双叉),4mMMgCl2, 002%NP-40, 电泳缓冲液组分是:05′TBE,4mMMgCl2, 002%NP-40。当研究含TFIID和TFIIB的复合物时,应从结合缓冲液,凝胶,和电泳缓冲液中去除MgCl2。这些是一般的要求,用不同的细胞抽提物和TFIID、TFIIB形成复合物作凝胶迁移实验时,应对多种因素进行优化以达到理想的条件。
8)在一次凝胶迁移实验中,用多少量的蛋白质或抽提物,和标记的DNA探针?
对每一个特定的结合蛋白和探针,所用的纯化蛋白,部分纯化蛋白,粗制核抽提液需作优化,一般所用纯化蛋白的量在20-2000ng间,可将蛋白:DNA的等摩尔比调整为蛋白的摩尔数是DNA的5倍。用粗制核抽提液,需要1-20ug蛋白形成特异的复合物。所加入反应的探针的量是50,000-200,000cpm32P-标记的探针(高特异活性),反应体积为1-5ul。这相当于10-50fmoles的DNA探针。探针应保存在-20oC以防止降解,在合成或标记后1-2个星期内必需使用。无论探针或是结合蛋白应避免多次冻融。
9)能用体外翻译法制备目的蛋白质吗?
Promega没对所有的转录调节因子作这类测试。一般,用麦胚抽提物作哺乳细胞转录因子或DNA结合蛋白的体外翻译,兔网织红细胞溶裂解液可能含有内源哺乳细胞转录因子或DNA结合蛋白。但TNT?/sup>兔网织细胞溶解液系统(a,b,c,d)与TranscendTM 生物素标记的tRNA(目录号E3201)一同使用,翻译了转录调节因子AP1(c-Jun),它使AP1同源寡核苷酸(目录号E3201)产生的迁移效果和重组的AP1相同(18)。TNT?/sup>T7偶联的麦胚抽提物(b,c,d,e)在体外翻译了c-Rel。这一蛋白特异地使免疫球蛋白k轻链增强子探针产生迁移。在c-Rel结合反应中加入体外翻译的MAD-3(IkB家簇中一员)可干扰其相互作用。
10)poly(dI:dC)dI:dC),非特异性竞争DNA,特异性竞争DNA的功能是什么?
它由肌苷和胞嘧啶组成。由于其特定的结构,可抑制蛋白对标记探针的非特异结合,避免假复合物。 在凝胶迁移反应中加入poly(dI:dC)dI:dC),可抑制粗制核抽提液中其它DNA结合蛋白结合,比如转录调节因子的非特异结合。当用纯化的蛋白作凝胶迁移反应时,不必一定加入poly(dI:dC)dI:dC),如加入,则普通反应中所用终浓度不超过50-100ng。对核抽提液,每2-3ug核抽提液用1 ug poly(dI:dC)dI:dC)。为确定所形成的复合物的特异性,在含或不含增量的非放射性的特异竞争DNA或非特异的竞争DNA时,作结合反应的竞争实验。一般,非放射性的特异DNA是非标记的DNA探针,非特异的竞争DNA ,长度组成和DNA探针相同,序列不同。用非放射性的特异DNA能竞争掉,而用非特异的竞争DNA不能竞争掉的复合物,表明目的蛋白和同位素标记探针的特异结合。非特异结合能用特异DNA和非特异的竞争DNA竞争掉。结合溶液中的poly(dI:dC)dI:dC)的量需作优化,但一般用005mg/ml。非放射性的(特异或非特异)的竞争DNA的用量也需优化或滴定,但竞争DNA通常是同位素标记的探针的10-1000倍(w/w)。其他类型的竞争DNA如小牛胸腺DNA不能用于凝胶迁移反应,它们会带有目的蛋白的结合位点。
11)用什么凝胶条件将蛋白质/探针复合物和游离的探针分离开?
将结合蛋白或粗制核抽提液和目的探针结合,蛋白/探针复合物和游离探针可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经电泳分离。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一般为6%(30:1丙烯酰胺:双叉),在特定条件下可用高或低的浓度。PH, 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丙烯酰胺:双叉丙烯酰胺的比会影响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大多数蛋白用10-15伏的电压,解离快的蛋白用短时间和高的电压(30-35伏的电压),电泳时所用的TBE和TAE必需是新配制的,无沉淀。低的离子强度和丙烯酰胺基质的`箱子效果`有助于复合物的稳定。也可将TGE缓冲液(125mMTris,pH83, 95mM甘氨酸,05mMEDTA)用于不稳定的蛋白/DNA复合物。可在4oC进行结合和电泳实验以阻止不稳定复合物和探针的解离。加样样品液中的色素会导致不稳定复合物的解离,应用不含考马斯兰和二甲苯蓝的加样样品液。当带型不紧密出现拖尾时,表明复合物存在解离。凝胶必需完全聚合,以避免带型拖尾。如复合物不进入凝胶则表明所用的蛋白或探针过量,或盐的浓度过量不适用于这一反应。在含抽提液的带中不含游离探针或复合物,但只含探针的带中有探针表明抽提物有核酸或磷酸酶污染,应在抽提液中和结合反应中加入相应的抑制剂。目前可用高强度琼脂糖凝胶分离蛋白/探针复合物(Metaphor/sup/agarose)。
12)如何在一个特定的复合物中确定一个蛋白质的存在?
部分纯化的蛋白或粗制核抽提液和一个特定的探针可形成一个或几个特异的蛋白复合物。多个复合物的存在表明蛋白降解,应在制备抽提液的溶液中和结合反应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确定复合物中蛋白的特征可能会困难,但有一些方法作这方面的研究。如有目的蛋白的抗体,可进行超迁移实验,抗体和蛋白/探针复合物中的蛋白结合,使复合物的迁移延迟,形成超迁移。增量的抗体加入到结合反应中。抗体可加入到蛋白和探针反应后,也可将抽提物与抗体结合后,再加入探针。取决于抗体的特定的抗原决定簇,前者有利于超迁移复合物地形成,后者阻止复合物的形成导致原复合物的强度的减少。在大多数实验中,应对抗体作滴定,先使抗体:蛋白的摩尔比为1:1,然后应需要增加抗体的量。当有纯化的蛋白时,可用它们和实验的带型迁移复合物比较。除超迁移实验外,复合物中蛋白的特征也可用UV交联和标记转移来分析。在均质标记的探针和细胞核抽提物保温后,用UV照射使复合物交联,随后用DNA酶降解未保护的探针。需用均质标记的探针,因DNA酶会从末端标记的探针中除去标记。和保护的几个核苷酸交联的蛋白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经电泳分离,干燥,放射自显影。结合蛋白的分子量可和标准分子参照物比较。也可用目的蛋白的抗体对复合物作Western印迹分析(20)。如一个蛋白和DNA探针的特定序列结合,可用含保守结合序列的竞争寡核苷酸,以及突变体来确定它的特征。也可用定点突变将保守序列结合位点改变来研究复合物的形成。
参考资料
1 Briggs M R et al 1986 Science 234, 47
2 Lee W et al 1986 Cell 49, 741
3 Williams T et al 1989 Genes Dev 2, 1557
4 Sen R and Baltimore D 1986 Cell 46, 705
5 Parlsow T G et al 1984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1, 2650
6 Montminy M R et al 1986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3, 6682
7 Angel P et al 1987 Cell 49, 729
8 Chiu R et al 1988 Cell 54, 541
9 Rauscher F J et al 1988 Cell 52,471
10 Imagawa M et al 1987 Cell 51, 251
11 Berkowitz L A and Gilman M Z 1990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7, 5258
12 Baeuerle P A 1991 Biochim Biophys Acta 1071, 63
13 Duckett C S et al 1993 Mol Cell Biol 13, 1315
14 Urban M B et al 1991 EMBO J 10(7), 1817
15 Dynan W S and Tjian R 1983 Cell 35, 79
16 Peterson M G et al 1990 Science 248, 1652
17 Coleman R A et al 1995 J Biol Chem 270, 13842
18 Beckler G and Hurs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