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米契斯并没有直接对教育的论述,而是主要体现在其作品《爱的教育》中。
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弟弟妹妹爱人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爱的教育》是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公开出版的,深受意大利教育界的欢迎,几乎是在校学生人手一册,达到了家喻户晓的普及程度。现在几乎是每人手里都有一本。
人物介绍: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意大利因佩里亚人,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军旅生涯。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情感丰富并且文笔优美。
全书一共有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十则小故事(即每月例话),其中《少年笔耕》(《少年笔耕》)、《寻母三千里》 等篇目尤为知名。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光在意大利就印行一百多版,销量达一千多万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这部作品还被多次改编成动画片和故事片,绘成精美的画报。
扩展资料:
一、内容简介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二、作品影响
《爱的教育》是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它与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约婚夫妇》齐名,被誉为现代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同时,在意大利人的心中,它也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十本小说之一。
1929年,《爱的教育》被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列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
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
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爱的教育》被译成数百种文字,销量已超过15,000,000册,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
参考资料:
-爱的教育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在熠熠生辉的古今文化中,每一本宝贵的书籍在我们成长中都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书籍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蒙昧的我们得以解脱,让我们在知识的圣殿里尽情的摄取营养来滋补心田。《爱的教育》更似一方沃土,在我的心中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歌曲中如是唱道。
《爱的教育》中有一篇父亲写给安利柯的信——《要知道感恩》。文中一句“安利柯,假如你只爱我,而不爱你的恩人,特别是除了父母之外,对你的恩情最为深重的老师,那我就会很不高兴,我会生你的气,就不认为你是个好孩子!”老师令我们喜悦,充实我们灵魂的每个知识点都饱含着他们的辛勤与汗水,带我们走过风雨,走出困境。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如同那勤劳的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感恩的概念看似模糊,其实却也清晰——做好身边的小事,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便是最恰当的感恩。面对我的老师,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汲取他给的知识,便是最好的感恩。
教师节要到了,我会亲手做一张贺卡,写上满满的祝福,带上一颗感恩的心。祝愿所有的老师们健康快乐!我将一直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给予我们深重恩情的教师,感恩这一份“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2卡隆是个高尚的人,他的个子很高,手臂很长;上衣、裤子却很短很小。他上课的时候很认真,不讲话也不笑,甚至一动也不动,像石头一样地坐着。卡隆待人很好,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同学需要,他都会借给他人,大家都要喜欢他。我很佩服卡隆乐于助人的精神,我认为他是能为了别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人。
可莱谛是个好孩子,穿着茶色的裤子,戴着猫皮帽。他一边学习一边卖柴,对妈妈很好。
泼来可西是个刻苦顽强的人,个子很高,虽然经常被爸爸打,但还是认真学习。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3《爱的教育》告诉我们: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不一样,可是我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以往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我感动了。《爱的教育》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飞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们宁愿舍弃自我的利益来挽救爱带着这个问题,我细细地回想了自我成长经历。自我的成长里包含了同学对我的爱,家人对我的爱,教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他们的爱,这一切的一切,又让我重新体会到自我是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在这所有的回忆中,我找到了答案。虽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特殊,但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欢乐,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它使你微笑地应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4《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摘自《爱的教育》的课文深深感动了我,促使我寒假中再一次捧起《爱的教育》这本书,细细地读起来。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埃德蒙多·徳·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这本书通过学校、家庭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父母和姐姐给主人公恩利科的信以及老师给同学们讲的小故事来体现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爱国之心。书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更没有什么动人的话语,但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深厚的情谊,让人感动至深,热泪盈眶。记得那个身无分文、衣衫破旧的小男孩为了教训那些侮辱自己祖国的人,把他们施舍给自己的钱币狠狠地向他们砸去;记得那个为了保护自己的祖国,而牺牲性命的小男孩;记得那个为了弥补过错而将视作自己生命的集邮册送掉的小男孩;也记得那个为了不让父亲太辛苦而偷偷帮父亲干活的小男孩;更记得那位为了不让孩子掉课而坚持上班,以至于生病的老师;还记得······
想着他们,我也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夜深人静,外面下着大雨,我突然不舒服,又是吐又是拉肚子,妈妈给我量了体温,40°C!妈妈马上抱起我,冒着雨赶去附近的小诊所,可是小诊所设备不齐全,没有很好的医生。妈妈又抱着我赶往大医院治疗。医生说幸好就诊及时,要不然病情会加重。之后,妈妈也感冒了,大概是上次送我去看病时淋雨淋坏了。我叫妈妈去看病,可妈妈坚持不去,说吃点药过几天就好了。这又是多么无私的母爱啊!
还有一次,我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英语老师组织同学玩游戏,我也不知道自己着了什么迷,一直坐在那里做作业,老师不让我写,我偏写,后来还哭了。最后放学时老师来找我,和我谈了心,让我积极参与游戏。之后,我便将老师说的话牢记在心,到学期结束时,我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拿到了奖学金。这又是多么感人的师生之情啊!
爱你的亲人,因为是他们把你拉扯大;爱你的老师,因为是他们教给你知识;爱你的朋友,因为是他们陪你度过童年,让你学会交往;爱你的祖国,因为这是你出身的地方,爱······爱世间的一切,让爱充满整个世界。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5近期,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感触很深。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本日记体形式的小说,原名叫《心》。书中记载了发生在一个四年级小学生身上的一百个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学生、老师、家长等一些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值得赞赏与弘扬。书中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真挚的爱。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切感受到了作者身上蕴藏的高尚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也要做到:关心同学,尊敬长辈,学会感恩。
我要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启明灯,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她不分昼夜,一直在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她像一只春蚕,吐出丝为人们提供温暖;她像一盏指明灯,指引人们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她还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感谢您,敬爱的老师!是您的爱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得到了健康的成长。将来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让这个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娓娓叙述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纯洁。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它让我心头涌起融融的爱意,暖暖的感动。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它以日记的形式,写了安利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虽然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扫烟囱的孩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老师……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但我心底却常常被那些平凡的人物,平凡的事迹所感动。
书中保护弱者的卡隆,在奈利被人排挤、欺负的时候勇敢地主持正义,并在学习上,生活上热心帮助他。卡隆的勇敢、厚道筑起了爱的城墙,奈利不用再偷偷地流泪,能愉快地和同学们学习、生活。读到这里,我不禁汗颜,我们班的同学平时经常吵来吵去,打打闹闹,甚至排挤一些同学,像李小辉同学,他不讲究个人卫生,书包、书本、衣服、垃圾经常乱扔,座位乱作一团。我和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接近他,分组学习讨论时,他更像包袱一样被同学们推来推去,这难道不是排挤同学的表现吗李小辉同学只是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已,我们却以这样的言行伤害他的自尊,孤立他。难道我们不应该厚道一点,去包容他,帮助他克服缺点,用爱打开他的心扉,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吗
爱同学应该毫无条件的,爱父母更是不容置疑,这是我读了马可尔万里寻母记感触最深的。跟马可尔历尽艰辛、千里迢迢寻母相比,我自愧不如。平时妈妈每天为我操心,每天上学叮嘱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学习要用心”“多喝点水”等,我却嫌她唠叨,不耐烦地敷衍妈妈,还经常为芝麻绿豆的小事向父母发脾气,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其实,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不正是爱自己的表现吗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我凭什么向父母发脾气,嫌他们烦呢我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成长,难道不幸福吗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使我明白了爱是博大的,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爱又是细微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读着它,我犹如沐浴在爱河中成长。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7当我一口气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时,书中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尽乎完美的爱,令我感动得涕然泪下。
这部书处处洋溢着的爱国、爱亲、爱师之情,所蕴涵散发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一直向你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这是一种最真诚的教育,使爱在我们的身边永远存在。
它让我深深地感动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思考,爱,究竟是什么读后,使我明白了,爱如空气,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却不能没有它。
当我看到小抄写员时,令我十分震惊,事情是这样的:裘里亚是小学四年级学生,12岁了。他是个黑头发、白皮肤、举止文雅的佛罗伦萨少年。他的家境很困难。因为他那在铁路上工作的父亲工资很低,又要养活家人。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因为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总希望他能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父亲知道他学习很用功,可还是一再督促他要加倍努力,父亲多么希望他能早些毕业找份工作,减少生活中的压力。父亲终于找到了一份抄写的工作,他一日一日地抄着,裘里亚看见父亲这么辛苦,便对父亲说:“父亲,您太累了,让我来帮你抄吧!可父亲却严厉地拒绝了,裘里亚只好走开了书房,忽然,他想到父亲每天夜晚都要去睡觉,何不如在晚上抄呢!晚上,父亲回到了睡室睡觉去了,裘里亚便悄悄地来到了书房,点燃了灯,抄了起来,就这样几天以后,裘里亚出了睡室时,都有黑眼圈,成绩也下降了,爸爸每天打他,可裘里亚觉得这样温暖。终于,父亲明白了,原来裘里亚在夜间帮自己抄写,父亲抱起他说:“儿子,你真好,爸爸以后不打你了。”裘里亚像吃了糖一样甜。多么感人的亲子之爱啊!
我们要有一颗最真诚的爱心,去爱世界每一人、每一物真心付出,真情无价,让我们记住这样一段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8最近有一本书让我废寝忘食,他就是令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们感动的伟大作品-—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共100篇文章。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每当我看完一次好友卡隆>这篇文章都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身强力壮、挺拔魁梧的好友“卡隆”的形象,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生命去救助朋友的人。
艺术来源于生活,读完这篇文章,我会想起我的几个朋友:甘思源、刘奕成、罗海麟和李政君等。他们都是我要好的朋友,但是能做到像“卡隆”这样的朋友不多。就在最近,我们科学试验小组在做试验时应该是第一个完成试验的,可是我的一些朋友盗用我们的方案。还有就是我们同学之间玩的侦探游戏,我一直以为甘思源就是接到神秘信件的人,想不到他居然是“叛徒”,把我们所说的计划全部告诉写信人。我自己一直在编写小说,当我拿给我的朋友看后,他竟然把内容记下,经过改编比我早一步写出来。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一时的自私而去伤害朋友间诚挚的情感,但是跟“卡隆”的精神背道而驰,使我一度感到彷徨与迷惑。我最信任的朋友只有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真正把我当成朋友的-—刘奕成和李政君,他们就是我的“卡隆”。我很羡慕安
利柯有“卡隆”这样的朋友,希望我们身边有乐于助人的,越来越多的“卡隆”出现。现在我也要努力一下,让我成为他们心中的好“卡隆”,交上更多的朋友,帮助更多的人,再把以前的朋友争取回来。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9这个星期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书,叫《爱的教育》,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主要内容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
今后,我要学会关爱他人,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包括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这都是爱的表现。
读过这本书,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0《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它所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在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高尚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无独有偶,国外的学者对其师的尊重、感情也值得我们学习。即使已经过去了四十四年光阴,安利柯的父亲也不忘他的小学老师,还专程去看望他,并像小时候那样爱戴他、尊敬他。这是多么好的一位父亲!我顿时觉得安利柯很幸福,他不仅拥有如此博学多识、温文尔雅的父亲,而且还拥有一个值得他学习的好榜样!
师生之情固然使我感动,但亲子之情更敲动我的心扉。每月故事中的《万里寻母记》,让我不禁对主人公马尔可的敬意油然心生。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为了摆清债务,独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国首都一个富有人家去当女佣,后来就与他们断绝了联。13岁的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亲的请求。这件事一开始虽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可两天后他父亲的一个船长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便去找到了他父亲并告诉他可以免费带马尔可去美洲,在马尔可的多次请求下他的父亲终于答应了,马尔可在去美洲找母亲的路上遇到了许多人,有慈祥的伦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妇女、热心的小伙计,也有无恶不作的小偷,当然还有许多乐于助人的好人。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马尔可终于找到了母亲。这个故事让我真正懂得了爱的力量:只要有一颗挂念家人的心,即便相隔千里都还是心连心。
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虽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它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爱就像花蜜,我们不能缺少爱,正如蜜蜂不能缺少花蜜一样。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世界就将因为爱而变得更美好!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1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读书笔记。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2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这也是亚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处。
《爱的教育》宣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一个三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起来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全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无不包含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提醒人们学会用一种温暖的眼光看世界。这本书也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即期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爱。
读完《爱的教育》后我懂得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 这样才算是好朋友。 同时也让我明白,再坏, 再可怕的人也会被受融化。 遇到可怜人应当伸出救援之手。 爱能挽救一切, 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 只要你愿意付出, 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谢谢《爱的教育》在我成长的路上给我这么大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冲向人生的辉煌。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3爱,一个神圣又熟悉的字眼,让我感悟到了很多。而《爱的教育》这本书,更是让我感悟到了爱的境界。 日记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读四年级的小男孩——安利柯。书以安利柯的名义,通过日记形式,写出了世间不同种类的爱,包括朋友间的爱、师生间的爱、父爱、母爱……《爱的教育》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洋溢着真善美的旋律,其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扫烟囱的小男孩》。故事是这样的:在学校对面,有一个小男孩在哭泣,几个女生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他今天给人扫烟囱,挣了30个小钱,可是口袋破了,钱全都丢了。他还怕主人骂他,所以不敢回家。女孩们听了,把自己身上的钱全给了小男孩。最小的女孩没有钱,就把花给了小男孩。小男孩看着满满一袋钱和花,破涕为笑。这些小女孩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她们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爱心奉献出来。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其不是这个样子的呢?其实,在世界上,处处播撒着爱的花粉。就拿这一次四川发生大地震来说,从人们知道这个噩耗的那一刻起,援助之手就源源不断地伸向灾区。俄罗斯、日本等国也向四川派去了救援队、医疗队。人们纷纷向地震灾区的人们捐款捐物,希望能帮助他们早日重建家园;学生们也把买玩具、吃零食的钱省下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们,希望他们能早日住上楼房,早日重返教室。这就是爱,毫不吝啬金钱,毫无保留地奉献爱心。爱可大可小,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想到这里,我对那天的冷漠感到无比的愧疚。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妈妈去医院看病时,看到一个母亲抱着个孩子在医院门口向路人讨钱。当时我认为这种人是不值得我帮助的,所以轻蔑的看了一眼就走开了。现在想来,或许她当时真的需要帮助,如果我当时帮助了她,哪怕只有一枚硬币,她也会因此而感受到爱的温暖。爱是无私的,是实在的,是博大的。朋友们,献出你的爱,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相信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4《考莱》意大利语“心”的意思,是这书的原名,我想着应该是真心、耐心和爱心,书中叙述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情。此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认为对儿童有直接关系的教师们更应该读读这本书——《爱的教育》。
在配巴尼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爱”是一个多么关键的字,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配巴尼先生对学生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他把目光放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关注到每一位孩子,对于调皮的孩子,他并未发火,也未加批评,更多的是宽容和爱护,其这种伟大的情感与教育的方式,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我们都应该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能找到闪光点。
读完这本书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小女孩,记得那是去年的春季,我刚刚接手的一个学前班。孩子的妈妈跟我交流了孩子的整体情况,她说孩子对任何事情都特别敏感,会因为同桌的一句“我不和你玩了”而哭很久,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第二天不敢来上学等等……,孩子总认为她自己没有什么优点,总觉得大家都在排挤自己。跟孩子的妈妈交流后,我深入得从各个方面了解了孩子的一切情况,因为工作原因孩子的妈妈常年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的爸爸每天都是孩子睡着了才回到家,孩子是由只会说地方言的外婆来照顾,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需要爱与关注的孩子啊!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与爱,于是我每天都会告诉她一个我在她身上找到小优点,久而久之这个孩子越来越自信了,性格也变得更开朗了。
由此可见,学会发现并赏识孩子的优点是唤醒孩子自我价值的号角,也是能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的法宝。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15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在这些小故事中,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成熟最近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更是被书中那些充满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的情感浓烈之情所感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着安利柯去帮助一对贫穷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克洛西和他的母亲。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
爱的教育作者是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主要人物是安利柯。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扩展资料:
《爱的教育》人物介绍
安利柯:一个品学兼优的四年级小学生。他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并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件事,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心灵和思想的营养品。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一1908年3月12日),意大利因佩里亚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亚米契斯的著名作品有《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情感丰富且文笔优美。
参考资料:
张大静
张大静,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一级演员。
2003年在话剧《凌河影人》中饰演女一号灯儿;2007年荣获第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1] ,同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等个人奖项。2010年在抗战大戏《锄奸》中饰演美富子;2011年在东北轻喜剧《女人当官》中饰演李亚米,同年,在电视连续剧《雾都》中饰演陈太太;2012年在都市情感剧《我的极品老妈》中饰演王华;2013年与陈小艺、许亚军合作,在都市虐心情感大戏《我和我的他们》中饰演女企业家楚凡。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年10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1908年3月12日因心脏病殁于Bordighera。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冰心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近代的诸多作家中,冰心是一位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家。她的作品,不论是她的问题小说,哲理的散文,还是清新的小诗,多以充实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和明丽、典雅的语言影响着几代人。
半个多世纪前,冰心的《寄小读者》就以它独特的丰姿,开放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这一片新开垦的处女地上。这部饮誉文坛的佳作,奠定了冰心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开拓者的地位。在她的文学生涯中,她的问题小说因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而推动了写问题小说的写作风气;她的散文因蕴涵了人情美、自然美、童心美、情感美而引起广大读者的喜爱;她创作的小诗使“繁星体”、“春水体”风靡一时,形成了“小诗流行的年代”。
在冰心所有这些成就和风格中,最为突出的从内容上讲无疑是她的“爱的哲学”,从形式上讲,是清新明丽、典雅细腻的被称为“冰心体”的语言风格。
所谓爱的哲学,就是一种泛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爱。体现在冰心和她的作品中的爱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爱人类、爱自然、爱亲人、爱故乡、爱师生、爱朋友、爱少年儿童。它来源于东方哲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和西方宗教教徒信奉的《圣经》。
早在1919年,冰心就被泰戈尔的清新美妙的词句和《圣经》中不朽的爱所感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于是,她在1920年的8月至9月,连续写了三篇思索性的,也可以称之为探讨性的散文,这就是《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和《画——诗》,又在下一年写了一篇同样性质的散文《问答词》。那时,思想大解放,国外的各种新思潮纷至沓来,由于泰戈尔的影响,冰心选择了“爱的哲学”。她以母爱为核心,童真自然美为丝线,织就了一匹爱的云锦。
在冰心所有的作品中,从未有过粗俗的东西,全是高雅、美的东西,这就是她提倡的“爱的哲学”,主要表现在她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解放后的散文中。
自《寄小读者》后,冰心又为儿童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精神食粮,如《陶奇的暑假日记》,《再寄小读者》等。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誉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从中得到教益。
但在冰心爱的哲学里,也渗透着深深的忧伤,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爱的理想很难实现。她在《往事二、序诗》里这样描写自己以及追求理想的体验:
她是翩翩的乳燕,
横海漂游,
月明风紧,
不敢停留——
在她频频回顾的
飞翔里
总带着乡愁!
在冰心的人生探求的道途上,没有一刻安宁,如明灭的灯,飘荡在风雨中;如孤舟,颠簸于汹涌的大海波涛之上,怎能没有忧愁然而冰心的忧郁、虚无是澹然的,并未改变她的气质。她有挚爱恩慈的母爱作为人生的支柱。她说:“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
解放后,冰心面对灿烂的现实和英雄的人民,激情满怀,文思如涌,作品不再是讴歌超阶级的“母爱”,而尽情歌颂***的英明伟大,讴歌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再以小资产阶级的情怀描写自然,而是透过美好景物的描绘,讴歌当家作主,用辛勤劳动改造和装扮祖国的美丽河山的人民——写的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之景,抒的是对人民热爱感激之情。在她的许多新篇章里,既保留了过去清新明媚、委婉温柔的艺术个性,同时又有所发展,前进;“微带着忧愁”的情调没有了,代之以音调铿锵的乐观主义精神;迷茫、空幻和暗淡的色彩没有了,代之以晴朗、开阔、壮丽的生活画面。如《站起来吧,阿峰!》、 《因为我们还年轻》等,无不深深地刻印着我们伟大的民族艰难而稳健的足迹,更无不凝集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的思考。
冰心的“爱的哲学”是有争议的。茅盾曾经这样评论冰心的作品:冰心女士把社会现象看得非常单纯,她以为人事纷纭无非是两根线交织而成;这两根线便是“爱”和“憎”。她以为“爱”或“憎”二者之间必有一者是人生的指针。她这思想,完全是“唯心论”的立场。可是产生了她这样单纯的社会观的,却不是“心”,而是“境”。因为她在家庭生活小范围里看到了“爱”,而在社会生活这大范围里却看见了“憎”。于是就发生了她的社会现象的“二元论”。但我认为“爱的哲学”使冰心的作品给予读者一种美的熏陶,使人们在真正的文学作品贫乏的年代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使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大贡献。这类“早期印痕”对小读者将激励其终生。
冰心作品的另一大艺术特点是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感情色彩。她的散文,没有雕琢,没有堆砌,清淡中见明丽,朴实中出文采,清新、自然、流利,以感情色彩浓烈取胜。冰心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加工锤炼,在20年代她就形成了自己清新明丽、典雅细腻被誉为“冰心体”的语言风格;她早期的创作在清丽、典雅与抒情韵味中既含着温柔,又泛着忧愁,因为她“五四”时期所追求的“诗神”是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解放后,她保持了自己原有的语言个性,原来的清丽、隽永等的风格得到了发展,其中的忧愁荡然无存,取代的是喜悦、明快、刚健的乐观主义精神。她的《小桔灯》、《尼罗河上的春天》、《一只木屐》、《雪窗驰想》、《花光和雪光》以及近几十年来写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腊八粥》、《三寄小读者》、《绿的歌》等写来无不新鲜活脱,优美平实,字字句句包含真情。特别是1921年,在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散文《笑》,抒情和叙事相结合,情文并茂,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 绾在一起。”
文章以清丽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在苦雨孤灯之后大自然展现的一幅清美的图画,作者给我们送来了人间三种最美的笑:墙壁上画中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的微笑;泥泞的乡间道上,一个赤着脚的孩子的可爱的微笑;新雨之后的茅屋里,一位老妇人,依着门儿,抱着花儿的亲切的微笑。最后,在“光明澄静”的心境里,“眼前浮现的三个微笑,一时融化的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几百字的一篇短文,不施藻饰,不加雕琢,只是随意点染,勾画了三个画面,没有一点声音,三束白花衬托着笑靥,真诚,纯净和自然。这篇文章经历了时空变化和岁月冲刷,仍然留的人们的记忆里,在散文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位置。
冰心文字不仅优美,而且力量极大,能举重若轻,正如她自道:“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你看她的: 小岛呵:
何处显出你的挺拔呢?
无数的山峰,
沉沦在海底了。
一篇沧海桑田,陵迁谷变的地质学上的大问题,别人不知要糟蹋多少文字来写,她只用二十余字,便给人一个完全的概念,人的印象!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可以看出,不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形式,不论早期或晚年的创作,冰心的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冰心创作风格之异常鲜明,使得她的作品历久不衰,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诗人 深受人民的敬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