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策略有哪些?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策略有哪些?,第1张

毫不夸张地说,产品设计中对人们精神和情感的迎合已经成为必然之选,其他元素对此难以取代。下面主要结合较为突出的几个产品设计关键点就具体情感表达的路径展开探究。

1重视细节与技巧

产品包装中的细节把握得当也可以实现很好的情感表达。从细节之处着眼,产品的色彩、形态和材质就是最好的设计载体。在此主要以形态的设计为例展开分析。心相印品牌纸巾的包装设计就在形态上实现了创新性表达。企业将情感诉求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以亲情、友情、爱情等进行艺术化创造,实现了不同情感诉求的融合与表达。

其中,以“春的畅想”和“冬的恋歌”为主题的手帕纸系列包装设计就很有代表性。设计师选择的分别是春天和冬天中很有代表性的场景,如春天在田野间追逐和冬天在雪地里滑雪,这些细节是对生活的积累,并经过艺术化创造形成了更加美好的图像符号,具备了打动消费者的情感特征,很容易在消费者内心建立积极的视觉形象,为品牌形象的树立奠定基础。

2 追求趣味性

趣味性表达对产品设计而言有着突出的作用,其可以在产品外观上发挥作用,也可以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挥效果,让使用者对其更加喜爱,并有更高的兴趣去了解和使用它。有了趣味性的艺术表达,产品的影响力和实用性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比如,纸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虽然十分方便,但是人们却总是出现难以辨认自己所用纸杯的情况,而整个使用过程中也没有相关的趣味性可言,导致整体使用体验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让纸杯的使用过程更具情感性,趣味性的艺术设计表达成了设计师的设计方向。设计师对此进行思考后开始了全新的设计尝试。

突出的地方是,对一次性纸杯的杯身材质进行了改良与创新,创造性地在纸杯杯口距杯身一定距离地方覆盖了一层热敏纸,这种材质价格低、毒性低,并与杯口有着一定的安全距离,有效防止了使用者喝水时嘴部的直接接触,规避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更有趣的是这一热敏纸可以任由使用者随意涂鸦,创造性地做出自己的标记,既为整个使用过程带来了愉快的体验,个性十足,又便于分辨,避免了不必要的错拿与浪费。不只限于纸杯的情感化创作和设计,还有更多领域的产品设计可以进行趣味性表达,这不仅增强了产品与使用者的交互性和体验感,而且还提升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增加了销量。

3融入文化性

仅有外在的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要在产品设计中增加内涵性,使产品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厚重的文化意味去承载情感,实现情感升华。纵观我国历史发展,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能够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的认同,进而充分迎合大众的审美追求,很好地安抚其情绪。在首饰设计上可以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情感化表达,借助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韵味去展现一种含蓄的情感表达,赋予首饰设计更加深刻的价值内涵。比如,设计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古典家具造型、古典纹样形式与古典文字造型等,以展现深刻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借助龙、凤、莲、竹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形式与内涵的表达,让首饰从形式到情感、由外而内实现更加多元的创造。

今天乘电梯,电梯里几个人正在讨论过年时候拜年的问题。一个人说道,今年农村老家里不让磕头拜年了,整年春节基本上没有走动,在家里窝了几天。他愤愤地说道:“如果过年,连磕头拜年这些习俗都省了,亲戚也不磕头拜年了,那过年真的没什么意思了。”

我理解这位仁兄的见解,现在过年的仪式感正在慢慢消失,人们之间过去依托血缘、亲缘的关系越来越淡薄,新的利益关系正在转化,所以浮在表面的那些传统习俗也好,仪式也好都慢慢不复存在了。

有人经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说人们正在去情感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在逐步量化。以前依靠亲缘关系维系利益,现在随着社会发展,过度至家庭为单位,以后会发展为以个人为单位。一个人所有的指标都将量化,你的情感会量化,资产会量化,爱好、兴趣也会量化,最终一个人都将由不同纬度的一堆数字构成。

这就是现在每个人觉得越来越孤独的原因之一吧。人们在数字化的信息流中,理性的学习、工作,但情感却逐渐被埋藏,人们会把自己的内心紧紧包裹,变成一台又一台标准化运转的机器,精密但冰冷。

和非常情绪化的人相处可以是一种既刺激又挑战的体验。这种人通常会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或产生沮丧情绪,甚至会出现情绪爆发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黑白分明的,非常容易陷入情绪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下面是在与情绪化的人相处时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

1 不易预测:由于情绪化的人情绪波动较大,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很难预测的。他们可能一会儿表现出热情和友好,一会儿则可能会变得情绪低落或暴躁。这使得与情绪化的人相处变得更加困难。

2 难以沟通:情绪化的人往往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或者表达方式过于激烈或夸张。他们可能会说出伤人的话语或作出极端的举动,这可能会导致沟通方面的问题和冲突。

3 情绪传染:情绪化的人往往会传染他们的情绪给周围的人。如果他们感到忧虑、恐惧、沮丧或暴躁,他们的情绪可能会对在场的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会使整个气氛变得不稳定和不愉快。

4 对他们的支持要求较高:由于情绪化的人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他们可能需要有人听他们倾诉,或者给他们提供帮助和建议,这可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和情绪化的人相处是一种需要耐心和理解的体验。虽然这可能会带来诸多挑战,但如果你能做到不被情绪左右,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依然能建立起积极和健康的关系。

情感化是用户运营的关键抓手。情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人类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所有的言行都是由某种情感驱动的。

1)同理心:情感的底层逻辑

同理心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角色代入;二是感同身受。

2019年,一部名叫《啥是佩奇》的视频短片火爆全网。讲述了一个爷爷为了给孙子准备礼物, 寻找并制作佩奇的有趣故事。

虽然这只是一部**的宣传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折射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每逢佳节父母对儿女回家的期盼。这种现实就会达到让大家的感同身受,情感共鸣的效果。

2)找到引爆情感的导火索

企业如何抓住年轻用户的情感导火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爆他们的情感,是许多传统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有情感的引爆都是从捕捉公众情绪开始的,情绪通常是飘忽不定的,捕捉它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比如新媒体运营组织“新世相”连续策划的“逃离北上广”“佛系少年”“丢书大作战”等活动,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公众潜在情绪的精准捕捉。“逃离北上广”是对一线城市白领生活压力的回应,“佛系少年” 是对“90 后”“00 后”年轻群体差异化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精准把握,情感引爆从情绪入手,最高境界是将情感升维为价值观,让其成为品牌的人格化标签。比如小米的“ 为‘发烧’而生”,苹果的“Think Different”,京瓷的“积善行,思利他”。情绪、情感都是具象化的、偏感性的表达,而价值观则是情绪、情感的符号化和抽象化,更稳定、更持久。因此,用户运营的短期目标是调动情绪,引发情感共鸣;长期目标是在持续的情感互动中,形成能引发用户广泛共鸣的价值观。

在2008年为在汶川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的王老吉,2021年为河南洪灾低调驰援的鸿星尔克,都抓住了广大用户的情感导火索,以民族大义、社会责任感等情感引爆了用户情感。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吉、鸿星尔克都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市场品牌,而成为爱国爱家的情感映射,成为一种情感符号。

品牌只有通过与用户共情,建立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才能获得用户好感,引导用户传播口碑。而讲好品牌故事,与用户平等沟通对话,正是以情感化做好用户运营的第一步。

通过使用植物元素来营造温馨、自然、舒适的情感氛围。这种设计风格通常包括将植物融入到沙发的材质、形状或周围环境中,以增加空间的生机与活力,并给人带来一种与大自然相连的感觉,情感化设计可以利用植物的色彩、纹理和形态等特征,营造出放松、愉悦和平静的氛围,让人们在家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放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5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