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人物情感的画

表现人物情感的画,第1张

先画一个八字,表示哭泣时皱起的眉头。尽量不要隔得太远。

2

然后在八字画出半个圆,在半圆内画出下垂的眼睛。

3

然后画出眼泪和下垂的嘴角,画出悲伤的微表情

米罗兹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对于人体情有独钟,尤其是不同人的面部表情,从不同人的面部表情上,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人们的情感,在这些情感中有喜悦、有痛苦也有孤独。

情感是最难捕捉和描绘的事物之一,而这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却可以通过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将这些肖像瞬间的情感捕捉下来,透过这些肖像画作,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每一个肖像的主人在面临什么问题,同时,这些富有情感的肖像画作也让我们联想到了自己。

在米罗兹的画作中,人物的肖像似乎都在慢慢消散成云烟,这种独特的描绘方式,有着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就是每一个人都是非常脆弱的存在,我们随时都会遇到意外,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这些消散的肖像也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那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人,也会随着时间在我们脑海中不断消散,直到有一天我们再也回想不起来。

许多人在看到米罗兹的作品后,都会情不自禁的留下眼泪,这些眼泪并不是为了这些画作而留,而是为了自己曾经念念不能忘却的记忆,以及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人都有哪几种情绪

人都有哪几种情绪,有些人的情绪常常写在脸上,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穿;而有些人从不表露情绪,深不可测,让人难以捉摸。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人都有哪几种情绪。

人都有哪几种情绪1

根据已有研究发现,人有27种情绪。

先前研究显示,人有快乐、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和厌恶6种基本情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人的情绪不止这些,其实有27种,还包括浪漫、困惑、怀旧等等。

研究人员收集了2185段视频,时长都为5至10秒,内容包括出生、婴儿、结婚、死亡、蜘蛛、自然灾害、大千世界等等。研究人员让800多名志愿者观看30段视频,然后让他们报告自己的情绪,结果得到27种情绪,分别是:

钦佩、崇拜、欣赏、娱乐、焦虑、敬畏、尴尬、厌倦、冷静、困惑、渴望、厌恶、同理心痛苦、着迷、嫉妒、兴奋、恐惧、痛恨、有趣、快乐、怀旧、浪漫、悲伤、满意、性欲、同情和满足。

研究人员在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的论文中写道,27种情绪才足以形容数百名志愿者对视频的感受,而非6种。研究人员还发现,每种情绪并非“一座孤岛”,通常与其他情绪共存,比如痛恨和悲伤、怀旧和浪漫等。

达彻尔凯尔特钠的人类情绪研究:

达彻尔凯尔特钠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有积极幸福心理学,人类情绪的研究。

在一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他和同事通过分析研究超过800个男女录制的会谈视频剪辑,他们发现共有27种情绪表达。如果能用准确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腔调信号来表示出来的有22到25种。

生活工作现实中,总会发现有人善于表达,有人木讷羞涩。如果研究这些不同人群行为背后的情绪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

情绪表达能力,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自我培养,甚至训练都有关系。如果能够通过研究人的情绪表达能力,来提升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提高人的情商和情境处理能力,可以让人与周围和谐,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自己好,然后去影响周围变好。

人都有哪几种情绪2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

面部表情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

伊扎德将人们面部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认为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相应的情绪。比如,人愉快时,额眉——鼻根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颊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下巴区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笑的面部表情。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如笑时嘴角上翘,惊奇时眼和嘴张大,悲哀时双眉和嘴角下垂。

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除面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情动作。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例如,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羞怯时扭扭捏捏。舞蹈和哑剧是演员用身段表情和面部表情反映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速和速度上的表现。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厉。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讲出来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例如,“你干吗”用升调说出来时表示疑问;用降调则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

二、人类情绪表达有多少种

Maigoo我认为人们大致有七情六欲,就是七种情绪和六种欲望,人的欲望在古人看来不过也是一种人的自然情绪之一,食色性也,再正常不过了。

巧合的是,佛学智慧里也有七情六欲的说法,佛教的“七情”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僧、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

社会心理学家达彻尔凯尔特钠(Dacher Keltner)研究发现人类拥有27种情绪表达,分别是:赞赏、爱慕、美感、感谢、娱乐玩笑、愤怒、焦虑、敬畏、尴尬笨拙、无聊厌倦、冷静平静、困惑、渴求渴望、厌恶、痛苦、出神恍惚、兴奋激动、害怕、恐惧震恐、感兴趣、欢乐玩乐、思乡怀旧、释放抚慰、悲哀悲伤、满足满意、性欲、吃惊。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政治体系,包括不同的地区,研究人员发现大约人类共有20种左右的情绪表达是相通的。人类的情绪表达往往是混合的复杂的,在同一场景下多重情绪并存,并不是完全纯粹一种情绪孤立存在不同的人类情绪之间没有明晰的界限。在同一处场景情况下,可能会触发人的多种情绪。

所以,已经发现的27种人类情绪表达,并不是纯粹孤立存在的,往往一个情境下可以触发多种情绪反应,maigoo我觉得这种组合才让人的情感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妙不可言。

人都有哪几种情绪3

人共有27种情绪:钦佩、崇拜、欣赏、娱乐、焦虑、敬畏、尴尬、厌倦、冷静、困惑、渴望、厌恶、痛苦、着迷、嫉妒、兴奋、恐惧、痛恨、有趣、快乐、怀旧、浪漫、悲伤、满意、性欲、同情和满足。这些情绪“互联互通”,如痛恨和悲伤、怀旧和浪漫等。

情绪的状态分类主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其特点主要包括两个:长期性和弥散性,这也是我们做题时候的主要判断依据。

其中,长期性主要强调情绪一旦产生,保持时间长;弥散性则强调一旦产生某种情绪之后,再看周围的事物会带上相应的情绪色彩,即通俗所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

考试中,题干出现其中任何一个特点,均可判为心境。因此诸如“小明高考失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心情抑郁”“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等考察的均是心境。

分类说明:

激情主要是爆发强烈、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一般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事件引起,多是由特定事件引起,一般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因此,诸如“范进中举”“女排奋勇拼搏勇夺冠”“伍子胥过韶关,因担心不能过关为父报仇,一夜白头”等体现的均是激情。

应激则是由压力或紧急紧迫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考试中判断标准一般是高压或紧急情况。因此,诸如“情急生智”“司机路上开车时,前方突然冲出来一条狗,司机紧急刹车”“战士解除炸弹时的情绪状态”等均是应激的表现。

  面部表情的秘密 (点击:4155)

  我很很很怕黑 2005-03-08 00:19:59 发表于焦点重庆房地产网-谈房论市-骏逸江南论坛

  人的面部可以表现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又十分微妙的表情,而且表情的变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情感,传递信息。面部所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情感,最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在你未开口之前对方就从你的面部表情上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对你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有所了解了。所以有句话说得好,看人先看脸,脸是人的价值与性格的外观。所谓脸面不仅是指人的长相,主要是指面部表情。

  脸上泛红晕,一般是羞涩或激动的表示。在与性爱有关的场合,人们时常会脸红,它是人类显示童贞的信号。脸色发青发白是生气、愤怒或受了惊吓异常紧张的表示。脸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更能表示极为丰富细致而又微妙多变的神情。皱眉--不同意、烦恼,甚至是盛怒;扬眉--兴奋、庄重等多种感情;眉毛闪动--欢迎或加强语气;耸眉的动作比闪动慢,眉毛扬起后短暂停留再降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人的眼睛最能袒露人的内心的隐秘和激情了。正如一首小诗所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会隐瞒更不会说谎。愤怒飞溅火花,哀伤倾泻泪雨,它给笑声增一层明亮的闪光。“眼睛的直径约为25厘米,不仅是人体中最小的器官,而且也是生长变化最少的,但它的表情达意却是极为复杂而维妙的,有时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所以从来就有眼睛会说话之说。一般来说,眼睛正视表示庄重,仰视表示思索,斜视表示轻蔑,俯视表示羞涩。但它有个显著特点:看到很喜欢的人或事物,瞳孔会异常增大;看到不喜欢的人或事物,瞳孔则会缩小,甚至会缩到针眼那么细小。一个正常的男人在看到裸体女人的图象时,他的眼睛会瞪得比平时大一倍。某些打牌的人当他发现对手的瞳孔放大时,他就会知道对手得了一手好牌。因为瞳孔不会撒谎,聪明的赌徒总是先用小金额下赌注,随后密切注视庄家的眼神反应。庄家屡次输钱却还不知秘密是怎么泄露的。这类情况表明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心理活动和眼神、瞳孔的关系。古今文学家都爱用眼神来描述人的感情,如含笑的瞳仁、贪婪的眼光等都体现了眼睛与心灵的关系特别密切。

  科学研究表明:瞳孔变化最能反映内心世界的变化。凡在出现强烈兴趣或追求动机时,瞳孔会迅速扩大。据说,古代波斯的珠宝商人出售首饰时,总是根据顾客瞳孔的大小来要价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泽能使顾客的瞳孔扩张,商人就将价钱要得多一些。

  呈现在眼前的美味食品也会使人的瞳孔扩张,饥肠辘辘的人的瞳孔扩张得更大些,如果加上吞咽的动作,就构成了人们常说的那种“馋相“了。除了视觉刺激,其他感官接受的刺激也可以引起瞳孔的变化。当人聆听心爱的音乐时,或用舌头品尝美味食品时,另外恐怖、紧张、愤怒、喜爱、疼痛时瞳孔同样会出现扩大反应。厌恶、疲倦、烦恼时瞳孔则会缩小。可见瞳孔与心理关系十分密切。

  总之,我们利用瞳孔变化的规律,就可测定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爱好、动机及其对异性的爱慕与否等心理变化。瞳孔的放大或缩小完全是无意识的,也是难以掩饰的,所以眼神会透露内心的秘密。相爱的恋人彼此看到一泓黑而闪射光亮的深潭,就会直觉地感到爱情有了回报,或对方有求爱之意;倘若看到瞳孔缩小如针尖一般,就会感到彼此的关系出了问题。

  眼睛的这个特点又引出了第二个特点,就是最强烈的眼神与一般的眼神有很大的区别。最强烈的眼刘有两种:一种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种是情侣相见,格外激动。这两种眼对眼的长久凝视和撞击出火花的目光交流只发生于强烈的爱或恨之时,而在一般的关系和一般的场合之中,人们大都不习惯被人长久直视,也不去长久直视对方,时间一长就会很不自在地移开目光。所以,在一般的交谈中,眼神要亲切自然:既不能不看对方,也不能死死盯住对方的眼睛不动;既不能目光东移西转,也不能不吸引对方的注意。当一个人演讲时,更要善于利用眼神来吸引听众的注意。

  眼神不对头,必然影响人际交流。有一个很诚实的人,常常为别人所怀疑,因为他过分拘谨、羞涩,当他向别人申述什么事情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左顾右盼,而不注视在听他申述的人的脸上。于是,人家便对他怀疑,认为他说的话是虚假的。这说明,你同别人说话时,眼神应当注视对方的脸上;忽略了这一点,或是具有不好的习惯,会使人对你难以信任。

  在面部表情上,对于嘴的作用不可轻视。

  嘴唇闭拢,表示和谐宁静、端庄自然;

  嘴唇半开,表示疑问、奇怪、有点惊讶,如果全开就表示惊骇;

  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礼貌、喜悦;

  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伤、无可奈何;

  嘴唇撅着,表示生气、不满意;

  嘴唇绷紧,表示愤怒、对抗或决心已定。

  嘴的表情达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大都懂得眼睛很会说话,而对于嘴的作用有点轻视。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比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他将许多表现某种情绪的照片横切之后再综合复制,比如把表现痛苦的眼睛和一张表现欢乐的嘴配合在一起。实验结果,他发现观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响远甚于受眼的影响,也就是说,嘴比眼能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倒不在于嘴与眼相比,谁的表现力更强。而在于我们的嘴不出声出会“说话“。可见,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多么复杂而微妙的信息。

  欢迎访问:我很很很怕黑的博客 (焦点提示:抢注你的博客个性网址)

  --------------------------------------------------------------------------------

  2005-03-08 00:19:59 [引用] [回复] 发给朋友 加入IE收藏 复制本贴地址

  我很很很怕黑

  个人积分:0

  个人官职:论坛乞丐

  ★访问博客★

  帖子总数:19

  总数:0

  个人累计积分:24,571

  历史最高官职:八品县丞

  社区榜 论坛榜 个人榜

  [1楼]

  看穿对方的图谋 (点击:361)

  我很很很怕黑 2005-03-08 00:21:03 发表于焦点重庆房地产网-谈房论市-骏逸江南论坛

  动不动就说“知道了”,这样的人,显然是存心拒绝你的意见。

  闻一知十的人,恐怕世上难得。谈话时如果对方装得像闻一知十的样子,动不动说说:“知道了”,你就应该小心对方或许根本无意听你的讲话。这时候,你就应该把他当作所知不多的人,把你的论点说得更详细、更动听。

  对方态度不恭谨,甚至举止粗野,表示他可能有不安或有弱点。

  有时候,有必要在言辞上与对方针锋相对地辩论,但彼此还是要有个分寸,一般的礼节仍然不能免除。可是,假如一见面或是一开始交谈时,对方就态度不谨不敬,甚至有颇多失礼之处,则表示对方心理不安,另一个可能是他故意做出这样的举动,扰乱你的精神和思路。所以,你务必冷静对待切莫发火,以免上对方的当。

  对方如有掌握你弱点的企图,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对你的私生活问个不停。对初次见面就毫不客气地问你的私生活之事的人,别单纯地认为他对你有好感,你应该给自己敲警钟:也许他是在探求我有什么弱点,以便作为他谈话的武器。

  对面无表情的谈话者,要小心为妙。

  对方出语如连珠炮,不曾稍加喘息,用意在于封住你的嘴巴,不让你说话,或至少不让你多说,企图一鼓作气,占尽优势。

  对方不断地把手放进自己的裤袋,表示他在缓解自己的紧张。口袋是最接近自己身体的部分之一,把手插进去,借此以增加与自己“亲切性”,是缓和紧张的一种方法。所以情绪紧张的人,往往不自觉地把手伸进口袋里。这是心理学家研究出的一项小成果,值得参考。

  对方说出狂妄的甚至伤害你自尊心的话,用意在于激怒你,使你失去理智。

  对方讲话时语音颤抖,眼睛不敢正视你,例如望天花板或空中的某一点,则表示他紧张或胆怯。

  在谈话中,忽然停止你的话,让对方接下去,可以猜到对方的心意。

  对形状不全的图形或半截话所做的解释,可以显示出人的性格和他内心的状态。利用这个办法所做的心理实验,叫做“投影法”。有一种运用“投影法”所做的测验,叫做“文章完成法”(类似联句或造句)。例如,给应试者类似下面不成句的题目:“儿童时代,我……”或“我的父亲是……”,省略号的部分,由应试者填成完整的一句话,分析那句完整的话就可以测知对方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投影法的目的。对措辞慎重、使你看不透他的心思的对手,你就可以搬出这一招试探他的态度。

  例如,像下边这个例子,你故意把话说到一半打住,让他接下去:“这么说,你的意思是……”“如此说来,这个论点……”“照你的说法,它的意思是……”当你用这种“投影法”去诱使对方暴露思想的时候,对方十有八九会像这种方法所要求的那样,不加考虑地把这句话按他的意思讲完,这样就无异于增加了你对他的了解。对把话题岔开时,你不必去打断他。任其说下去,你就知道他的用心何在。

  把话题岔开了,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时不慎而岔开;第二种情况是忽然想到某一事情而岔开;第三种情况是有意把话题引入另一个方向。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对方当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所岔开的那个论题上。你可任其说下去,不要打岔。让他说了一段时间后,你可根据下述方法判断对方的用意何在。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不一会对方就会发觉自己已经离了题,因此显出尴尬的表情;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他一旦发觉,就很快地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如果是第三种情况,他会一直朝着岔开的方向说下去,毫无回原来话题的迹象,这样你就可知道他的用心是扭转谈话的方向。

  当你一时摸不清对下一步棋怎么走的时候,你自己不妨故意离题,谈一些无关宏旨的“闲话”。如果对方也兴致勃勃地和你一起谈闲话,表示他对你的观点已有接受的意向。他要是不参与你的“闲话”,你得另设方法说服他。

  对方若有所思时,你不妨直接问他:“你在想什么?”从他的回答中你便可了解他的心理的动向。

  交谈中出现了模棱两可、意义暧味的话,一定要反复询问的清楚,了解对方模糊语言背后的真实用意。有关这一点,下面的事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心理学家A,是日本某电视台“人生问题”节目的主持人,他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听众当场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合情合理的解答,这实在不是易事。但这位心理学家,对“逮住对方真意”很有一手,他的要诀是:“如果出现意思暧昧的话,就要反复追问。”例如,一位有夫之妇M,向他提了她的烦恼,“丈夫每天都晚归,似乎在外有风流之事,不知有何对策?”她先列举了丈夫可能在外拈花惹草的种种疑点,最后她说了一句话,“只有丈夫在外可以胡来,实在令人气炸了肺,我绝不能原谅他……”A立刻逮住了这一句话,问她,“您刚才说的‘只有丈夫’这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M夫人答道,“我的意思是,大伙都说,风流是男人的本性,我觉得这是过去的观念。瞒着我在外面风流,是对爱情的一种背叛……”A紧接着问,“您说,那是过去的观念,照您的意思,是说现代的女性也可以风流吗?”M夫人立即辩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不是风流对还是不对的问题,而是螨着我在外面风流,这才是令人生气的事。”A又紧盯住问,“这么说,只要不瞒您,明目张胆地风流,您就可允许吗?这就是说,只要彼此坦白,双方都可以风流?更清楚地说,您的意思是既然丈夫可以风流,做太太的也可以风流,是不是?”

  M夫人不得不勉强承认自己有这种意思。开头那句脱口而出的话,一不小心道出了她内心深处的一种欲望--可能的话,她也想风流。A的说话艺术的高明之处是巧妙地从“只有丈夫”那句话,套出了M夫人潜在的欲望。由此可知,反复追究的效力有多大了。

艾克曼在1972年提出的基本情感: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艾克曼又扩充了一些不只是由面部肌肉表现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这些新添加的情感包括:愉悦、轻蔑、满足、窘迫、兴奋、内疚、成就感、安慰、满意、感官愉悦、羞愧。

艾克曼通过一项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福勒人的跨文化研究设计出一套基本情感列表。

他指出,一个孤立文化中的成员可以明确的辨别出照片中与福勒文化完全不同的其他文化成员表情表达的情感。他们也可以用面部表情来描述情形。他推断,与某些情感相关的表情对所有人类来说是很基本的,或者说在生物学上是很普遍的。

保罗·艾克曼 [Paul Ekman 19340215],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华盛顿。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人际欺骗。

1991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在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兰利波特精神病研究所临床实习一年;

1958 年获纽约市阿德菲大学博士学位。1958-1960 年任职于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美国陆军参谋部,1972 年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教授至 2004 年退休。

扩展资料:

事业

艾克曼关于面部表情的研究工作是基于Silvan Tomkins的研究成果。 他在1965年认识Tomkins,他在一篇1986年写的自传文章内形容对方是他的“导师、同事和亲密朋友”。

艾克曼证明,同以 Margaret Mead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所认为的正好相反,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不是由不同文化决定的,而是自生物起源时,就普遍贯穿在人类文明中。

他认为这些非言际动作是演化的结果。他发现,那些表示愤怒,厌恶,恐惧,欢乐,悲伤和惊奇的表情都具有普遍性。对蔑视的研究成果则不太明确,但至少有一些初步的证据证明,这些情感和表情是被普遍认可的。

在同 Maureen O'Sullivan 博士共同研究的“Wizards计划”中,艾克曼提出微表情可以被用于测谎中。在测试过两万位各行各业的人士后,他发现只有50位在未接受任何正式训练的情况下有能力识别出别人撒谎。这些未受训者是检测欺骗行为的奇才。

他开发了一套“面部动作组织系统”(FACS)来将每个人的表情分类。艾克曼指导和发行了关于一般非语言行为领域各式各样主题的研究。例如,他关于谎言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面部,还包含身体其他的部分。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也利用口语迹象判别谎言。当受访于有关莱温斯基的丑闻案时,他曾表示,他察觉到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说谎,因为他在使用逃避语言。

艾克曼在对谎言在社会层面的研究有突出贡献,包括我们为什么撒谎,我们为什么常无意识的判断谎言。艾克曼还同计算机视觉研究员 Dimitris Metaxas 设计了一个视觉测谎仪。

艾克曼细致谨慎的实验是其他心理学家的优秀典范,也使他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

2004年,他从旧金山加州大学精神病学系心理学教授职位上退休。

他现在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出版的《Greater Good》杂志编辑委员会。他的贡献包括在同情、无私、平和的人际关系从根源上给出科学研究解释。2008年,他和达赖喇嘛合著了一本关于情绪的书。

参考资料:

-保罗·艾克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