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精神病患者做DR、CT、脑电图等如何让患者配合?

给精神病患者做DR、CT、脑电图等如何让患者配合?,第1张

一般精神病患者见到医生都必较稳定可以利用一段状态好的时间做。个别不稳定的可使其镇定后再做。

精神病患者,任何机器都检查不作来的,西医也没有可治疗的药,用的都是镇静剂。因为这是神经系统,免疫力低下,思维混乱的疾病。其病根在于肾不 健康 ,肾气不足。大脑神经指挥系统,不能得到足够的,合理的营养,气流不畅。当遇到突发性问题,精神受到严重打击,不能很好的恢复,久而久之,思维产生混乱,与常人有点不一样。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 情感 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等所有所谓心理、精神疾病的真相与解决之道

心理和精神问题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 社会 现象,尤其是在孩子中也越来越多,实在让人痛心疾首。由于不明真相和解决之道,多少人沉浸在别人无法想象的内心痛苦和绝望当中,甚至想放弃生命。也造成无数家庭濒临崩溃。我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心理痛苦中走出来的人,发自内心地想帮到更多和曾经的我一样痛苦的朋友。

首先,我想要告诉大家,选择结束生命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结束生命并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恰恰是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更加无数倍痛苦的开始。生命永远不会结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义。

其次,我想告诉大家,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无论什么类型,无论自认为多么严重,无论身心症状多么复杂,都不过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而已,也就是说仅仅是症状,是结果,但并无实质病变。这些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为什么难治愈?是因为我们大多数当事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本质、真相和根源。如果找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无论问题轻重,无论情况多么复杂而又与众不同,任何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人的情绪、躯体症状表现不同而已。由于症状可谓千奇百怪,人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病名,但痊愈的过程和途径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么呢?

心理和精神疾病首先表现为各种负面情绪,比如傲慢、刻薄、愤怒、仇恨、冷漠、痛悔、恐惧、焦虑、渴求、忧伤、无助、吝啬、贪婪、发火、怨恨、绝望、报复、自责等。这些负面情绪本来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倘若能像正常人一样,不去理会它,让它们自然过去,也就不会产生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了。可是我们却把它们当作一个问题去解决。本来就没有问题,因非要解决它反而产生了问题,并恶性循环下去,越陷越深。这些情绪又怎么可能解决掉呢?这本是人之常情啊。如果我们去关注它或解决它,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这就是心理和精神疾病越解决越严重的原因,因为这是南辕北辙,方向反了,根本就不需要解决。只要我们不去关注它,解决它,随着时间它就很快自然消失了。如果非要去解决的话,除非把生命解决掉才能没有负面情绪。这也就是很多人越解决越严重,直至绝望,甚至最终选择走向绝路的原因。

一般的人遇到负面情绪很快就放下了,但我们不行,非要解决它,哪怕鱼死网破,结果越来越严重。殊不知,不去解决问题,转而放下问题就解决了。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和精神疾病。这些压根就不需要管的问题在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去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了所谓的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

情绪和身体是相关的,负面情绪也会引起一些生理和躯体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各种检测结果和躯体症状。其实,这些变化只是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并无实质病变。如果负面情绪消失了,这些躯体症状也会很快随之消失。

当然,我说过,这些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只是症状而已,并非根源。要想疗愈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减少负面情绪发生,必须从根源入手。那么,根源又是什么呢?

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与错误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在于我们非要执着于某一个东西。其实,任何人和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却总是执着于某一面,执着于非要得到某一个人、物、结果或目标,如果是别的结果就接受不了。比如一些孩子,非要考到某一个成绩,非要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认可。得不到时会痛苦,得到了又怕失去,各种担忧、害怕、恐惧。

有的人后悔过去,可后悔有什么用呢?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有的人特别怨恨别人过去对自己的伤害,可伤害已经造成,冤冤相报何时了?别人只是伤害我们一时,之后一直伤害我们的是自己,何苦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呢?

有的人事因为自卑。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样,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好与坏。

有的人抱怨父母没给自己带来好的条件,可古今中外世界上出身卑微的伟人也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现实。

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钱了就会好了。但是,实际上有钱人抑郁的多的是,没钱人快乐的也多的很。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人的欲望时无穷的,如果思想观念不变,即便有了钱,还有会其它更大的新问题等着我们。

有的人认为只要换个环境就会好了。也许,换个新环境会带来暂时的缓解,但由于没有内心观念的改变,同样还会遇到新的问题。

有的人是因为身体得了难治的病。其实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疾病也是一样的,就和发烧一样,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提醒我们内心错了,都只是症状而已。如果我们改变了错误的内心,疾病也就完成了使命,离我们而去。包括传染病,看似随意,实际上没有无缘无故的。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归结于原生家庭。如果相信这个理论,那我们还能有什么希望?那些一个家庭几个孩子,个个性格不同,如何解释?其实,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容易形成类似的错误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模式。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归结于遗传,这更是荒唐。谁生下来就有心理和精神疾病?得病之前算什么?这种理论害死人。其实这也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容易形成类似的错误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模式。

总之,原因看似各种各样,但都可归结于执着于某有个东西,总事有东西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了,就什么都好了。

有人说,我不知道我的原因,我是莫名奇妙得的。那怎么可能?你仔细想想,你的的所有负面情绪一定是和某个东西在挂钩,那就是我们的执着。我们脑子里不停的想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执着。

有的孩子很小就得了心理问题,这也是和执着有关,这个执着很可能与家长教育理念或孩子所处 社会 关系影响有关,通过耳濡目染,孩子很小就形成了了一些错误观念,让孩子有学习压力,或让孩子产生自卑、攀比等心理。其实有时家长都不了解自己孩子在想什么。

任何痛苦背后一定都有一个执着或欲望,放下执着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唯一之道。

由于错误的内心,带来负面情绪,进而带来各种身体变化。心是因,身是果,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我们要改变内心,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不要浏览不良网站,不要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奉献。奉献才是快乐之道。

很多家长不但自己观念错误,还把这些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还怨天尤人,还埋怨孩子。

所有的欲望和负面情绪都是负面能量,都会不断纠缠与放大,恶性循环,最终正向能量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发展到以负面能量为荣,以正向能量为耻而毫不自知,这能不带来痛苦吗?这不就是现在 社会 的普遍现象吗?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得很痛苦?这就是总根源。只是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灾难等等。

一旦得了所谓心理疾病,我们就开始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倒霉,就认为上天不公,都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把原因归罪于遗传、家庭、环境、贫穷、疾病等,逃避责任,让心理和精神疾病来替自己承担责任。不知错改错,又怎么能好呢?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是没有认识到而已。我们在浑然不知中给自己戴上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枷锁,并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每个人做的错事,都必须要自己承担。如果不愿意承担,就得一直背着。我们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责任,但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

有人去找心理咨询师倾述。倾述本身又是在释放负面能量,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虽有暂时缓解,但最终还会招致更多痛苦。因为并没有去改变内心,怎么会有用呢?

有人希望靠药物来解决。明明是内心的问题,药物又怎么可以解决呢?这不荒诞吗?还有人希望能别人拉他一把。自己的内心别人怎么可能使上劲呢?内心只能靠自己去改变啊!在负面情绪下会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奇葩幻想,别人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理解的,包括我们的父母。

言归正传,明白了这些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本质和真相,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当然也就没什么要解决的,去解决它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还会不断恶性循环下去,直至身心无力而绝望。

如何解决呢,首先不要管看起看来无论怎样严重和无法忍受、解决的一切身心痛苦症状,找到它们背后的错误执着,努力把它放下就可以了,这样所有身心痛苦都会消失,人将获得重生,灰暗的天空重新阳关灿烂,人生充满希望、幸福、快乐!

有人说,心理和精神疾病怎么会不存在呢?我们内心煎熬的痛苦多么真实,我们现实面临的问题实实在在,我们就是睡不着觉,我们身上的症状和疾病也是真实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说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的,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真实情况都只是结果而已,并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它们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解决这些所有问题,都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大家无论通过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在用现象解决现象,用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加重问题。

所有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会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思维,想个不停,吃不下,睡不着,身心疲惫,就想去想明白,结果越想越多,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直至崩溃。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量会逐渐被耗尽,就越来越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弃,那是身心痛苦和外在障碍都是低能量状态的幻象。在那种能量状态下,就是一个芝麻都变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压垮。

这种情况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变。这个能量,不光是吃饭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负面能量(负面思维)的侵蚀,不断提升正向能量。就是要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停止思考(我们是永远想不完,也永远想不出结果的),并转向正向思维,积聚正向能量。有了正向能量,就有力量掌控自己的思维,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向能量,过去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就由西瓜变成了芝麻。

那么,如何停止头脑思维呢?有人说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实,控制不了头脑就是因为负能量(表现为所有负面情绪)太强大了,我们被负能量所控制了。由于不同人负能量所表现的负面情绪不一样,躯体症状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种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病名,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了本质,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决,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无论我们是什么情况,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现实问题多么真实和难以解决,无论躯体上有任何严重,哪怕得了绝症,根源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问题都是肥皂泡。

我们活在梦境里,唯有醒来。谁能把梦境解决了?醒来就是,有啥好解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错在哪了,要明白没有谁在惩罚我们,都是自己的错。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我们错了还能快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么原生家庭理论、遗传理论,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做主,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要以为是家庭环境原因、是别人欺负我们、是人际关系紧张、没有钱、压力大、身体疾病等等一切现实问题造成的。错了,这些问题也都是现象,都是内心观念错误的结果,和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一样都是同一根源的结果,都是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的根。即便这些问题被解决,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照样存在,而且还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来提醒我们。内心错了,执着太多,太多的放不下,把我们的内心牢牢束缚住了。放下这下执着,解放内心。如果我们非把原因归到所谓心理疾病或家庭、遗传、环境等,那怎么会有希望?

其实,每一个痛苦,都是来提醒我们错了,让我们赶快回头。一旦回头,痛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我们一天不回头,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在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必有一个执着,或有一个欲望。唯有放下执着,放下欲望才能摆脱痛苦。

过去的已经过去,接纳自己当前面对的一切,这是过去的果实,已经无法改变。未来也不存在,如果不非要执着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或害怕失去什么,就不会有担忧和恐惧。我们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只要自己不愿意,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我们。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错误执着,从当下开始保持正向能量的心念、语言、和行为,不再传播和释负能量,包括家里和互联网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人,奉献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欲望,放下物欲执着。这些本来就是我们人生的真谛,是幸福的源泉。现在释放负面能量,将来自然结的苦果,现在播下正向能量的种子,我们的未来自然就已经改变,幸福快乐就已经上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和精神问题?哪里还有什么人生问题需要解决?哪里还有痛苦?哪里还有不平?

有的人说,我放不下怎么办?其实,无论多么艰难,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想一想,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带不走的,不放下也得放下,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不放下就得继续背着,继续痛苦,我们别无选择,也没有别人可以帮我们放下。放下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别人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接纳未来一切可能的结果,无论好坏。我们何苦要这么认真,何苦非要与自己过不去,非要不放过自己。在现实中比我们情况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没有当回事,没有拿起来,咱们不但拿了起来,还不愿放下,让我们痛苦不堪。只要放下了就没有痛苦了。要说放不下,痛够了自然就放下了,话糙理不糙。

还有,孩子有问题的父母,求您放过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别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会害孩子一辈子的。还孩子自由,别给孩子过多压力。互联网一代,少接触电子 游戏 等一切成瘾东西和所有 不良 网站,也别再用精神药物残害孩子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所谓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长达二十多年,无论多么的绝望和无助都经历过。现在,我已经重生了。我希望把我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还陷在痛苦的无底深渊中的人走出来。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濒临崩溃的家庭和孩子。

最后总结,认为自己存在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开始,随着解决的过程,痛苦越来越大。这就是正常人与所谓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区别,正常人没有觉得出现负面情绪和小症状问题,很快就过去的。而我们非要去解决,结果愈演愈烈。其实,不光心理问题,我们人生中的所有所谓现实问题布置上都一样如此,不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无为而无不为。由于大多数人活反了,所以很痛苦。

当然,我也知道,处于负面情绪中的朋友对于我说的这些话是难以理解的,但我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一定会所有启发的。我们在负面情绪中时会有各种负面想法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常人是无法想象的,这种痛苦和绝望不身临其境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朋友,我告诉你们,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幻想,赶快回头,向我指的方向走,否则一定会越陷越深。

其实,心理和精神疾病看似凶猛可怕,其实就是一个纸老虎,一旦我们认清了它的面目,它就什么都不是。它的能量是我们在关注它、解决它的过程中给它的。只要我们不理它,它很快就灰飞烟灭。

无论大家有多绝望,无论大家觉得问题多么严重和无法解决,无论大家觉得自己有多特殊。朋友,我告诉你,它就是个肥皂泡而已,千万不要害怕。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放下执着,转向正向能量。这一念一起,我们就已经好了。万事开头难,咬着牙坚持一段时间,会越来越轻松的。一旦你慢慢体悟到了我说的话,你就醒了,并掌握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利刃,无论再遇到什么事都能轻松应对。要知道,无论如何,这是唯一能走出来的方向,只能坚持,别无选择,而且走出来也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倘能做到我说的这些,没有一个人走不出来。当然,只要自己迈开腿,别人也可以拉你,再加上前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后面痛苦的鞭策,会一定还会走出来。所以,朋友们,还可以关注下 幸 福 人 生学 院 李 嘉 琪 微 信 公 众 号,更多精彩文章可以帮到你!

一句话总结: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非要执著我们有什么所谓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它本身并不存在,但却因我们的执著而真实存在。我们非要去解决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结果越解决问题越多、越大,恶性循环,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直至把自己逼入绝境。其实,只要我们放下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执著,它就很快消失了,就这么简单。过去的难是因为南辕北辙。整个过程就如同梦中醒来,你会发现就是一场空,纯粹是没事找事。一旦醒来,你也就不会再睡去,彻底解决其问题!

也就是说,心理问题在于把一些不存在的正常的事情当成问题去解决,从而产生了问题,并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并出现了各种身心痛苦,从而更加坚信自己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存在。唯有跳出这个怪圈,才能根本摆脱痛苦。

有人不相信我说的这些,也有人认为很难。可以做一个小小实验就明白了。当你胡思乱想事,找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做,比如家务把时间安排满,不要停,坚持两到三小时,自己感觉一下心情的变化。体会到了,每当痛苦来临,坚持下去,直至天空放晴。一旦你掌握了,以后什么事都不怕了!

我上面的话有些重,也很啰嗦,是反复强调希望能真正帮到大家,引起大家的警醒,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你原谅!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能够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在帮己。

精神病患,情绪易激惹。最好需要家属或熟悉的医务人员在旁安抚,穿防护衣一起做。如实在不配合,建议医生开镇静药物后,再行检查。

是不是精神病,我马上可以查询出来,是抑郁症和焦虑症都可以区分。

有一个让病人完全信任,并且有安全感的人陪伴做检查,效果会好一些。

精神分裂症遗传吗?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 郝学儒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问这样的问题:“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我们家从没有人患精神病,他怎么会得这病?”、“他能结婚吗?”、“我的孩子将来会得精神分裂症吗?”等等。面对患者家属焦虑的表情,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弄清楚什么是遗传病?什么是遗传倾向?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清楚了。

所谓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简称为遗传病。遗传病通常有遗传性、终生性、家庭性、先天性等特点。如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家庭就是一个著名的血友病家庭。在女王的后裔中,患血友病者通过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儿的联姻,将血友病传给了欧洲的一些皇族,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血友病患者和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国内外大量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只能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而不能断定精神分裂症属于遗传病。从精神分裂症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者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392%。由此看来,精神分裂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分裂症。因此,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病人,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子女。

目前,心理专家共识的观点是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素质和环境中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为这些易感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对他们的不良刺激,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精神分裂症

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将本病不同症状分别看成独立的疾病。如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德国 Kahlbaum(1874)描写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病,称之为紧张症。Hecker(1871)则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并指出多见于青年人,常以衰退为转归。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在长期临床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上述不同描述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发展成衰退,故合并上述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首次作为疾病单元来描述。

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Bleuler,1911)对本病进行了细致的临床学研究,指出情感、联想和意志障碍是本病的原发性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加以本病的结局并非皆以衰退告终,因此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E布鲁勒的精神分裂症概念作为一组病,故其含意比克雷丕林的早发性痴呆较为广泛。

由于本病的病程经过和转归的不同,以后有的学者建议将精神分裂症分为过程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样反应,又有分核心型和周围型的。至于疾病的本质,从克雷丕林首先作为疾病单元提出以来,由于病因没有解决,精神分裂症究竟是一个疾病单元还是具有相同症状特点的一组疾病,是一个长期以来有争论的问题,有待于遗传、生化、脑结构形态、临床和长期的追踪观察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流行病学

本病的患病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在我国城市患病率为711‰,农村为42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两性患病率大致相等。本病多在青壮年发病,最常见于15至35岁,有50%的病人在20~30岁发病,少见于10岁前(儿童精神分裂症)与40~50岁以后(晚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偏执型发病年龄较晚、紧张型次之、青春型及单纯型最小。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精神衰退,若能早期发现,早期给予充分合理的治疗,多数病人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故预后尚可乐观。

病因和发病机理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实验室和心理学检查均未达到能肯定协助诊断的特异性水平。围绕病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积累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从现有资料分析,本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外界环境中的生物、心理社会以及环境因素对发病都可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形态和发生上的改变。

1、根据专家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越亲近,精神分裂症的预期发病率越高。孪生子的研究与寄养子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2、脑电图研究

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电图,但结论不一。一般认为病人的脑电图属非特异性变化。大部分病人α活动减少,慢波与快波活动增加,也有报告有暴发性异常者。近年的脑电地形图研究亦显示有以上的发现。

3、社会环境因素

精神分裂症多发生在经济水平低或社会阶层低的人群,为国内外本病患病率调查的地区分布特点所证实。我国1982年调查资料表明,经济水平低的居民的患病率是经济水平高的居民的两倍。某些发病率调查资料,亦发现有同样趋势。Hollingshead等(1958)在New Baven社区调查,统计半年内的发病率,发现社会低阶层人群的发病率为高阶层人群的3倍。Giggs和Cooper(1987)在英国发病率调查资料,得出了同样结论。而躁郁症则未见这种分布特点。推测这可能与经济水平低,社会阶层低的人群,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社会应激的负荷大有关,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容易发病。

4、躯体生物学因素

丹麦精神病学家Schulsinger自1962年以来对母亲患严重精神分裂症的166名子女,进行了前瞻性调查,发现这一组高危人群长大后是否患精神分裂症与出生时的并发症如窒息、子痫等有关。追踪时患精神分裂症者,67%在出生时有某种合并症。提示在遗传负荷相类似的情况下,是否患精神分裂症取决于环境因素。1957年芬兰赫尔辛基有流感病毒A2流行,Mednick等对1957年11月至1958年8月出生的青年(年龄265岁)进行检查,发现胎儿于第4~6个月暴露于A2病毒流行者,成年时患精神分裂症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作者推测这与病毒感染影响了胎儿的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有关。

5、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体内代谢异常,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造成自体中毒的假说由来已久。近20多年来由于脑生化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单胺类等递质在保持和调节正常精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某些精神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某些递质或受体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出种种假说:如中枢5-HT和NE通路功能障碍假说等等。其中以多巴胺活动过度假说,受到较大的重视。因为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能较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其药理作用是与阻滞多巴胺受体功能有关。此外慢性苯丙胺中毒患者,可出现与精神分裂症十分相似的某些症状,而苯丙胺是多巴胺能的促动剂。用同位素与受体结合的方法,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尾状核和壳核与上述同位素标记的神经阻滞剂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说明精神分裂症病人突触后DA受体有增敏现象。最近报道用PET利用放射性示踪物上发射出来的正电子辐射,对脑生化代谢和受体功能进行检查。除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前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下降外,纹状体D2多巴胺受体增加3倍之多(未服抗精神症药物的病人),支持D2受体功能过度的假说。与递质合成或降解有关酶的活性测定:多数报告慢性精神分裂症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

6、脑结构研究:

CT和MRI的研究,发现约30%~40%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脑室扩大或其他脑结构异常。脑室扩大也可见于初次发病的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或精神分裂症高发家庭子女发病前的青少年。推测这可能是病人早年罹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反映。最近的研究资料,除发现脑室扩大,且以前额角最为明显外,并发现胼胝体有明显的发育异常。这类病人临床特点是有明显的阴性症状,对治疗不敏感。根据以上各方面资料,Crow等提出了精神分裂症Ⅰ型Ⅱ型的概念。Ⅰ型临床以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对神经阻滞剂治疗反应好,无智力障碍,推测以D2受体增多为病理基础;Ⅱ型以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不良,病理过程相对不可逆,有时存在智力障碍。

由于D2受体主要集中在纹状体, PET和尸检资料均表明 D2受体在皮质非常少,如何解释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意志等障碍是神经生化和精神病理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根据神经生理、生化等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以下不同的假设。

Carlson(1990)提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皮质下DA功能亢进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其根据是PCP(Phencyclidine)是一种拟精神病药物,可产生模拟精神分裂症的症状。PCP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谷氨酸受体,它实际上是谷氨酸的非竞争性拮抗剂。

Robbins等(1990)提出精神分裂症的额叶一纹状体功能缺陷假说。用氟去氧葡萄糖(FDG)对精神分裂症进行PET的研究资料,多数均发现额叶、基底神经节和颞叶3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较枕叶、小脑或白质为低。其他脑血流图、EEG研究资料亦支持病人有额叶功能缺陷的看法。此外神经病理变化的绝大多数报告亦均发现位于额叶。

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环境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和发生上的异常。遗传的传递方式。环境因素的作用以及脑结构形态异常,神经生化变化和临床特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

临床表现

(一)特征性精神症状

1.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3.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4.其他常见症状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令性幻听,其他精神自动症等一级症状及紧张症症候群等。

(二)常见临床类型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又称妄想型,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精神分裂型症类型。在我国约占住院及流行学群体调查病人的50%以上。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及紧张症状不突出,或情感迟钝、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虽也常见,但不构成主要临床相。自发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

2.青春型精神分型症

较常见。此型多始发于15至25岁之间的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奇,难以令人理解,思维破裂。情感改变突出,喜乐无常,表情做作,傻笑、不协调。行为幼稚、愚蠢、作鬼脸,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本能意向亢进。幻觉妄想片断零乱,精神症状丰富易变。预后较差,部分病人“阴性”症状发展迅速。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国外发达国家资料及我国资料均说明本类型已大为减少,原因未明。一般起病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主要临床相为病人言语运动受抑制,表现为木僵状态或亚木僵状态,紧张性木僵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主要症状有言语缄默,紧张性木僵、违拗、蜡样屈曲、倔强症、被动服从和持续言语、紧张性兴奋表现为突发而短暂性剧烈的兴奋发作,无目的地砸破东西。本型可有自发缓解,治疗效果较其他型好。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较少见,本型青少年起病,发病缓慢,持续进行,病情自发缓解者少,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但自知力差,不主动就医。主要临床表现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兴趣丧失、情感淡漠及行为古怪。由于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早期发现,是难于确定诊断的一个类型。在治疗上较困难,对抗精神病药不敏感,放预后最差。

5.未定型精神分裂症

临床上不符合上述四型,部分症状同时存在或难以分型者。并不少见,又称混合型。

6.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当精神分裂症症状部分或大部分已控制后,部分病人出现抑郁状态,可持续较久。

7.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已基本消失,残余个别阳性症状,个别阴性症状,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恢复较好。

8.衰退型精神分裂症

以精神衰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成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精神残疾。

9.其他型精神分裂症

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但不符合上述八个亚型的诊断标准者。

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起病可急、亚急或慢性,以慢性和亚急性者居多。病程经过有持续和间断发作两类。前者病程慢性迁延,逐渐出现精神衰退;后者病程在精神症状急剧出现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少数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复发。

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起病较急,有明显的诱因,起病年龄较晚,病前性格无明显缺陷,家族遗传史不明显,病程为间歇性发作,阳性症状占优势者以及偏执型和紧张型预后较好。而慢性起病,无明显诱因,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病前性格内向,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病程呈迁延进展,单纯型或青春型,阴性症状占优势者等则预后较差。

诊断和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当前诊断建立在临床学基础上。限于现象学诊断,尚无肯定的实验方法协助诊断。

(一)诊断要点如下

1.包括可靠的病史与精神检查,病人表现有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不协调、平谈以及意志活动缺乏等症状。

2.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包括社交、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3.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自知力不全或丧失。

4.病程有缓慢发展,迁延不愈的趋势,活动期精神病性症状持续不短于1个月,包括前驱期症状不短于3个月。

5.无特殊阳性体征。

(二)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神经衰弱

主要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鉴别,鉴别要点为单纯型病人无自知力,无治疗要求。

2.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较荒谬离奇、多变,病人对强迫性体验的情感不鲜明,自知力不完整,求治不主动。

3.躁狂症

急起发病并表现为兴奋话多的精神分型症青春型应与躁狂症鉴别。前者多为不协调性言语运动性兴奋;后者为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4.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应与抑郁性木僵鉴别。前者接触困难、表情呆板,情感淡漠;后者是严重抑郁之情感活动。

5.反应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应与反应性妄想状态相鉴别。后者有精神刺激因素,病人病情围绕起病的精神刺激,情感反应鲜明,愿谈创伤后之情感体验,令人同情。

6.偏执性精神病

本症偏执型病人的妄想内容可变化不定或往往是荒谬或离奇、可自相矛盾。即可不固定,也欠系统性、多伴有幻听。而偏执性精神病人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很少伴有幻觉,如有短暂幻觉也与妄想联系较密切,在不涉及妄想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7.症状性精神病(指躯体、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人常见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可有恐怖性的幻视,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8.脑器质性精神病

脑器质性精神病具有智能障碍与相应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尤应警惕近年来较多见的散发性脑炎。主要表现为亚木僵状态,部分病人神经系统体征出现比精神症状晚,脑电图呈弥散性异常,仔细观察与分析,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

9.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相距时间很近,因而该发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发作的标准,此时方可作出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

10.人格障碍

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偏执型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加以鉴别诊断。人格障碍一般没有精神症状,即使有一些也是短暂的,主要应从病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去分析,且缺少病程性的临床过程,这对鉴别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治疗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精神药物治疗为关键性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改善病人的心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是在病人病情好转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病情缓解期或慢性阶段,除适量药物治疗外,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十分必要,特别是对病人的社会康复,预防病人的衰退,以及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急性阶段的安全护理及慢性阶段或康复期的家庭监护也很必要。

一、药物治疗

选用药物治疗时特别是确定首选药时宜慎重而周密地考虑药物的靶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病程特点,病人处于急性或慢性阶段,以及主要以阳性症状为主还是以阴性症状为主,病人的躯体状况、年龄特点及既往药物治疗的成败经验与教训也不应忽视。

(-)急性期治疗

1.氯丙嗪 适用于有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状态的各种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剂量每日300~400mg,因镇静作用较强,宜缓慢递增剂量并可分为每日2~3次服用。

2.奋乃静 适用于年老、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适应症基本上同氯丙嗪。治疗剂量门诊以每日20~40mg为宜,住院病人可每日40~60mg,分二次服用,镇静作用比氯丙嗪轻,少见体位性低血压。

3.三氟拉嗪 除有抗幻觉妄想作用外,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无镇静作用而有兴奋、激活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为20~40mg,分2次服用。

4氟奋乃静 适应症大致同三氟拉嗪,治疗剂量为每日10~30mg。长效制剂氟奋乃静癸酸酯(FD)适用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维持治疗,或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而拒服药、对治疗不甚合作的病人。治疗剂量为25~50mg每2周肌注1次;维持剂量为25mg每3~6周注射1次。

5.氟哌啶醇 本药既有迅速控制急性兴奋,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长效制剂氟哌啶醇癸酸酯(HD)一般剂量为每2周肌注50mg(或每4周肌注100mg)。治疗适应症与疗程同FD。

6.氯氮平 本药有比氯丙嗪更强的镇静作用,既能迅速控制急性兴奋,控制幻觉妄想,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治疗剂量每日300~400mg分2~3次服用。该药能降低血液白血球与粒细胞,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2~3周后复查周围血白血球与分类,及时发现及时停药。

7.舒必利 适用于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因该药具有兴奋、激活作用,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治疗量每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

8.五氟利多 本药为长效口服药,适用于对治疗不合作、拒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便于暗服。治疗剂量20~40mg每周一次或三天一次,维持治疗用量可每周一次,每次20~40mg。

(二)慢性期或长期维持治疗

在急性发作的精神症状缓解后,较难预测是否将有复发或病程转为慢性者应作此治疗。DSM一Ⅲ一R资料统计,2年内用药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为40%;不用药巩固者为80%。为预防复发,第一次发作后,药物维持剂量不宜短于一年。如果病人为第二次发作(即第一次复发)则药物维持量宜持续2~3年,如系第三次发作,则不宜轻易停药。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应逐渐减量,以最小的有效剂量为宜。一般为急性期治疗量的1/4或1/5,治疗剂量高的病人可减至1/10。

(三)休克治疗及其他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伴有明显抑郁症状者及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经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疗效不佳者可选择电休克治疗,或胰岛素休克治疗或低血糖治疗。电休克治疗一般疗程限6~12次为宜。胰岛素休克治疗或胰岛素低血糖治疗一般以40~60次左右为宜,可根据具体病例必要时适当增加次数。

(四)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

本项治疗对精神活动的社会康复、减少和预防精神衰退十分重要。无论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或出院病人的社区环境、工疗娱疗、集体(团体)心理治疗、妥善解决家庭矛盾与就业及开展家庭心理治疗,对减少复发、社会康复均起积极作用。

(五)护理

急性期主要是作好病人的安全护理。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医护工作者观察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或伤人最难预防。因此,无论对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均应提高预防病人自杀与伤人的警惕性。DSM一Ⅲ一R资料统计,5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自杀企图,10%自杀身亡。慢性期主要是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及家庭康复护理工作。

参考资料:

《健康时报》

这个是个私人医院,很小,在一办公楼租的房子,住院部就像小黑屋,里面的护士不是专业护士,住院一个星期大概要1万多,其实药费不多,主要是里面几台仪器的物理治疗费一天很多,其实那些物理治疗仪器都是国内生产的不知名的仪器,没有科学依据,根本没有什么治疗作用,所以这是一家骗子陷阱私人医院,千万不要去,他们还打着中医特色,其实他们是伪中医,这种打着结合中医治疗旗号靠设备治疗吸金的骗局以前早有媒体曝光过。精神心理疾病请到省级公立精神卫生中心这类专科国家开设大医院就诊。安神医院他们给过百度钱做过广告推广,也在一些等这些地方自我宣传,比如内部人提问题,医托回答好,正规等等,然后回答被采纳,明显是唱双簧。

人在做,天在看,安神医院的某些砖家好自为之,《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伪中医治疗心理疾病陷阱曝光

现在很多打着中医旗号的民办私人医院通过互联网平台投放广告进行宣传吸引患者,患者发了大量金钱却收效甚微,每天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几乎是那些各种物理治疗设备,其实那些设备的治疗效果很小,有的甚至没有,但是却像吸血虫一样慢慢榨干你的金钱,凡是在百度显示在前面的私人医院网站,注意右下角有很小的广告2个字,表示是医院给了百度钱,百度帮忙推广就一定小心,有的是在或者贴吧等宣传务必莫上当。一般治疗心理疾病请首先到省级精神卫生中心确诊治疗,同时前往当地省市级中医院与脑相关的科室比如神经内科、脑病科等接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当然正规省市级公立三甲医院开设的心理科也是正规就医渠道。以成都安神诺医院这家私人陷阱医院为例,住院治疗一周大概发1万多,其药费很少,主要费用是每天接受的各种物理仪器的治疗,而国家正规公立精神专科医院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本部心理科住院一个多月除去医保报销费用后也才一万多,而且效果明显,两者对比很是明显。

抑郁症潜伏在我们身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抑郁症诊疗市场却存在着种种乱象,饱受抑郁症困扰的病患满怀希望求医,没想到交了不少钱,遭遇的不过是一场诊疗骗局……

  错位的就医

  9月,开学的季节。本应读大学一年级的小雷(化名),无缘大学生活,从呼和浩特来到北京,求治“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以躁狂和忧郁交替发作为主要特征。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治疗了一年多。那是2012年下半年,小雷的父亲觉得儿子“精神状态出了点问题”,决定到北京治病。在网上稍做查询,他便被一路“导航”到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之所以选择德胜门中医院,是因为那里的医生告诉他,“中医可以去根”;还有,德胜门中医院有一款诊疗仪器——脑神经递质检测仪(简称EFG),疗效非常神奇。

  据德胜门中医院宣传,这款仪器“通过了美国药监局和中国药监局的权威认证,成功申请美国、日本、欧盟多项专利,是世界精神病学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指定的精神疾病检测设备,也是中国精神疾病专家委员会指定的精神疾病检测诊断设备”。

  小雷一家顿生信心。进了德胜门中医院,医生没有过多询问病情,即用EFG对小雷的头部进行无创检测,生成一张“脑涨落分析报告”,检测出九种脑神经递质的数值。医生告诉小雷的父亲,这些数值证明小雷的脑神经递质出了问题。医生据此为小雷制订了治疗方案,“高的数值要调低,低的要调高”,并暗示可以根治。

  接下来的治疗非常昂贵。2013年1月至7月,小雷在德胜门中医院治疗总共花费近20万元,不过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父亲回忆:“治疗没有什么效果。狂躁的时候,六亲不认,打人;打我们的同时,要自杀,就去撞墙。”2013年7月的一天,小雷闹着要吃安眠药自杀。父母流泪劝阻,狂躁的小雷用铁铲砍伤了母亲,又在父亲头上砍了一道十几厘米的口子。至今小雷父亲头皮上长长的伤痕仍清晰可见。

  无奈的父亲转而将小雷带到北京安定医院求治。这是一所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也是国内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首诊时,他向安定医院的医生叙述了神经递质检测仪的事情。接诊的医生委婉地告诉他,不能断定EFG无效,但北京安定医院从未使用过这类仪器;他只是从广告上听说过这款仪器;而且,这一两年,在北京一些民营医院接受过EFG诊疗、没有任何效果,不得不转到北京安定医院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

  “我首诊的这些病人中,有接近三成做过EFG检测。白花了钱不说,病都被耽误了。”这位有着20余年临床经验的精神科专家一声长叹。

  EFG神话

  打开EFG官方网站,赫然可见一条标语:“重塑精神世界,共创美好人生”。然而,在EFG官网上,找不到任何创办组织的信息。

  根据网站的介绍,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和EFG脑神经递质免疫再生疗法,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亚洲睡眠研究会(ASRS)、抑郁症防治国际委员会(PTD)、中国精神障碍疾病预防协会等9家国际重点医疗机构及192位资深专家,经过多年科研,成功研发出的针对失眠、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最有效治疗成果”;这项技术“经过美国药监局FDA、中国药监局SFDA和欧洲CE的权威认证,已成功申请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发明专利”。

  医学专家告诉记者,大脑的神经递质最主要的是三种: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三种神经递质,功能不完全一样。比如,5-HT掌管情感、欲望、意志;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多巴胺传递快乐。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减弱或改变,人体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但是,目前现代医学仅能从经验推测出精神疾病和神经递质失衡有相关性,还不能准确认定患者的大脑中到底缺乏哪一种神经递质。原因是,一来目前神经递质的最准确测量手段是通过开颅获取脑脊液,二来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交互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与精神疾病的精确关系还在探索中。

  然而,从市场的角度,有需要就有可能。患者需要便捷的检测手段和永不复发的承诺,医院则需要获取最大利润。EFG就此“应运而生”。它自称可以无创检验出患者是否缺乏神经递质、缺乏哪一种神经递质,从而对症下药。假如真能如此,由EFG书写治疗精神疾病的神话,就完全是可行的。

  记者在键入“脑神经递质检测仪”,该词条宣称,EFG可以“为精神疾病专家提供科学、精准的检查结果”;“在专家们的科学的指导下,治疗3至7天病情明显好转,一个月内头痛、失眠、抑郁症、心理障碍等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全国各地宣传使用该仪器的医院信息铺天盖地。这些医院对EFG疗效的宣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宣称可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有的可以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自闭症、帕金森综合症、儿童抽动症、多动症等,不一而足。相同的是,这些网站的设计相似,且这些医院瞄准的都属于致病机理有待探索、短时间内难以根治的精神疾病。网站上有着关于EFG神奇疗效的大面积宣传,并不时弹出“免费在线咨询”“预约专家”窗口。听起来很美妙。问题是:这一切是真的吗?

  医院印钞机

  EFG官网宣称,“检查精确度可达到973%以上”;而EFG脑神经递质免疫再生疗法使用的药剂,“采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结合百余种名贵中药提取浓缩精制成,服用后易吸收,见效快,疗效是普通的30倍以上,不含任何激素,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 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无损害。”不仅如此,EFG治疗还可以“打通大脑经络”,“愈后不反弹”。要搞清EFG疗效如何,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其检测费用昂贵,一望可知。不同的医院,价格略有不同。德胜门中医院每次检测收680元。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销售代表时,他给出的收费建议是每次150元。

  这位销售代表是深圳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田先生。他介绍,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又称脑涨落图仪,一般和超低频经颅磁治疗仪(一种用于精神类疾病治疗的物理仪器,经颅磁已经在临床使用)配套销售。脑涨落图仪的成交金额在80万元左右,超经颅磁刺激仪在78万元左右,一套一般在160万元左右。“我们上市两年多,现在都已经卖了600多套了。”除EFG官网授权的10家医院,网上至少还有20余家医院的网站,宣称使用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其中,北京地区有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北京国济中医医院等八家医院。

  此外,根据深圳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推介材料,其客户名单还包括全国40家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田先生告诉记者,“它(脑涨落图仪)的效益是非常高的。很多院长私底下跟我们说,你们给我们送来了印钞机,既解决了临床需要,医院的效益也都提上来了。”

  记者在德胜门中医院发现,前来精神科问诊的病人,都被要求进行EFG检测。从上午9时30分到10时30分,先后有5名患者进入EFG检测室。据此大致推算,一天大约有35个人接受检测,仅仅检测收益便是23800元。如果按照80万元的仪器进价算,医院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而基于EFG检测结果而生的治疗方案,则产生更为庞大的治疗费用。记者发现,前述EFG官网除了介绍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还有大量的篇幅介绍配套EFG脑神经递质免疫再生疗法。这种“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疗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检测,10分钟查出精神疾病深层病因;第二阶段,ECT、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氧疗仪等物理治疗+中西医平衡调理(中主西辅);第三阶段,心理疏导及康复调理期。

  如此看来,以EFG检测为龙头,有一条连环生财之道:先做EFG检测;检测收费仅是起步;之后医生根据检测报告制订的物理治疗、推拿针灸以及服用的中药,才是大头所在。

  专家怎么说

  费用高昂,但如果疗效神奇,对患者仍然是福音。问题是:EFG是否科学?是否有效?

  记者把EFG相关资料发给国内一位脑电图专家,他表示,从测量原理上看,EFG很像神经精神科普遍使用的脑电图设备。它能够探求脑电涨落变化和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本身是很有价值的。不过,用它来检测神经递质并用于临床,目前还不着边际。

  在康立提供的推介书中,我们看到专利发明人徐建兰的一篇科学论文,名为《大鼠脑内多巴胺水平与脑电11mHz超慢波谱系功率的相关性》,于2009年发表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上。论文探索的问题就是EFG所宣称的脑涨落指标和多巴胺(神经递质之一)的关系。文章结论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至于EFG检测结果中提及的其他神经递质,尚没有文献支持。

  北京安定医院代表着国内精神科学和治疗的一流水平,该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西英俊明确告诉记者:北京安定医院从未使用过EFG检测仪,也从未考虑过在未来投入使用。他发现,近两年很多患者转到德胜门中医院去,做脑神经递质检查,开了一堆药,“花了不少钱,没什么疗效。”对于EFG检测结果,西英俊明确地说:“我根本不看。”在他看来,“一个没有经过科学实践证实的、也没有国内外教科书明确阐明原理的检查,推广到临床上,是不负责任的。它可能会误导患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前述接诊小雷的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也表示,他从来不看患者提供的EFG检测。“EFG报告毫无意义,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这位医生给记者解释说,EFG自称通过检测神经递质来判断精神疾病,但实际上,脑神经递质都是相互作用的,非常深奥复杂,“绝对不是EFG脑外传递10分钟就能测出来的。”靠脑外接收器,用导线接到头皮上就测量出数据,“目前不可能。”而且,即便测量出真实的数据,“也无法表达抑郁程度和临床的关系,对于临床也没有任何意义。”他说。对于EFG的神乎其神的宣传,这位医生不无讽刺地说:“连精神分裂症他们也敢做,很能耐。”

  对于小雷病情的发展,他感到无奈。他告诉记者,就诊时间对于精神病患者非常重要。早期及时的药物治疗对损害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如小雷那样,耽误了一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或病情的反复发作,都可能导致脑神经细胞受损的不可逆性。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汪涛(化名),曾经在网上撰文质疑EFG的疗效。他指出:“国内大部分的正规精神病医院,都没有使用脑神经递质检测仪”;他在文章中写道:“我要诚恳地告诫广大病人和家属,在精神病的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之前,任何媒体宣传的治疗精神病可以几天见效、彻底断根、没有任何副作用之类的大话、假话,都是骗人的。”

  编后 去正规医院看医生

  以上提到的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后,生产该设备的厂家遭到查处,网站关停。但使用此设备进行临床治疗的医院却并没有受影响。而现在,在百度上搜索“抑郁症治疗”,依旧可以看到德胜门中医院排名在第一位,甚至高于安定医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两所医院都是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不过网站上专业设备一栏换成了“韩国SA自主神经检测仪”,据调查,这款设备并非专门针对抑郁症的检测,可信度实在难说。而“身心统合康复中心”夸张的宣传语、名不见经传的私人机构“身心统合康复中心”,其官网醒目位置写着“治不好退款,复发免费治”“15天重获身心健康”等字眼,实在太容易吸引患者的注意。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这些民营医院、私人机构肆意虚假宣传,没有辨别能力的很容易上钩。再加上违法成本低,患者们受骗上当也投诉无门,虚假广告不除,不规范的诊疗还会继续。抑郁症患者已陷入深深地痛苦,作为他们的家人,唯一要做的就是陪他们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不要再心甘情愿地被百度搜索引导至抑郁症诊疗的陷阱之中!

  (据财新《新世纪》)等

1神经系统疾病经治疗后遗留肢体瘫痪(单肢瘫痪肌力2级、双肢瘫痪肌力3级、截瘫)、球麻痹、眼球严重运动障碍、永久性轻度以上智能减退、失语、失用、失读、失写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2中度癫痫,病史及系统治疗2年,每年仍发作3次,且至少两家三甲医院各有1次脑电图检查(癫痫波)支持癫痫诊断;

3经正规治疗1年,疗效欠佳的重症肌无力、特发性炎性肌病;

4多发性硬化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导致轻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

5神经遗传及变性疾病,导致轻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

6.肌张力异常性疾病导致中度以上运动障碍;

7.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程2年,经系统治疗1次;

8.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妄想性障碍,病程2年,经系统治疗2次,仍有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办法》

第十二条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专家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第十三条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专家组成员与被鉴定人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医学鉴定公正、公平的,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结论,由鉴定专家组成员根据被鉴定人的病情和临床检查结果,结合既往门诊、住院病历和其他有关资料,按照《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标准》,

病情分析:

您好,脑电图的检查是通过电极把脑细胞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输出以图形的方式进行记录的。

指导意见: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用脑电图进行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的,通过脑电图是无法看出一个人是否聪明的

不能

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心境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绚丽多彩,自己也无比幸福和快乐。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体力强壮,非常健康,有夸大观念,自命不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过人,有地位和财富,夸大观念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多不甚荒谬,有时在夸大基础上出现关系、被害妄想,但为时短暂。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谵妄性躁狂。

躁狂症的治疗

(1)注射药物治疗

①氟哌啶醇快速治疗,氟哌啶醇5mg,每半小时肌注一次,至患者入睡为止,日最高量不超过50mg。

②氯丙嗪静脉推注治疗,氯丙嗪50~100mg,溶于50%葡萄糖10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患者入睡为止。

③氯硝安定肌肉注射治疗,氯硝安定1~2mg,每日3~4 次肌注。此法亦可使患者尽快安静,较安全有效。

(2)口服药物治疗

①碳酸锂,一般应在血锂浓度的监测下使用,否则易于发生锂中毒。剂量一般不超过30g最好在20~25g/日之间,血锂浓度应掌握在08~15mmol/L,疗效约在80%左右。注意中毒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出现。若出现中毒,应即停药,加速锂的排泄。

②氯氮平,剂量从25mg,口服,每日3次,渐增量至450~600mg/日,为止。其疗效迅速可靠,但易引起白细胞减少,应坚持每周查血一次。

③氯硝安定,有较强的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作用,抗躁狂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神经阻滞剂且副反应小,应用广泛,口服剂量每次2~6mg,每日3次服。

④苯妥英钠,有肯定抗躁狂作用,其有效剂量为012~02,每日3次口服。

⑤丙戊酸钠,有较好的抗躁狂作用,剂量02~06,每日3次口服。

⑥卡马西平,抗躁狂作用肯定,特别适应于不能耐受锂盐者。

(3)电休克治疗

是治疗躁狂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安全、有效、迅速的特点,隔日1次,8~12次为一疗程。一般3~5次即可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

躁狂症状虽容易控制,也容易复发,故需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对初发者,锂治疗应在躁狂恢复后至少再维持6个月。对于每年均有发作者应长期用锂盐维持,此时可用缓释剂。

(5)抗复发治疗

躁狂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需抗复发治疗。

①初发躁狂症的患者,治愈维持一段时间即可逐渐停药,无需抗复发治疗。但若发现有复发的症状如睡眠减少,说话多,活动多,应立即恢复治疗。

②反复发作的躁狂症患者,治愈后抗复发治疗要视复发的规律进行。

a 一年内有一次发作者,看常在什么季节发作,可在该季到来前服药。若一年内发作无规律性,要常年坚持服药。

b 二年以上复发一次者,可在复发的那一年的某个时间开始服药。

c 无一定发作规律者抗复发治疗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无需抗复发治疗,但应观察,若有复发苗头应抓紧用药。

d 抗复发的药物已公认为碳酸锂,剂量为05~075,每日2次口服,另外中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常用作躁狂症的抗复发药,如氯丙嗪200~300mg,每晚一次,氯氮平100~150mg,每晚服一次,均有明显效果,有人报道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可替代碳酸锂作为躁狂的抗复发药,剂量为012~02或02~04,每日2~3次口服。

抗躁狂药是对躁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发作的药物,专属性强,对精神分裂症往往无效。最早用于临床的有锂盐、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治疗躁狂症取得肯定疗效。另外一些精神病药物据报道有抗躁狂作用,如氯硝安定等,因疗效不肯定,缺乏严格的实验研究及学术争论,不再介绍,现主要介绍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1)锂盐

①药理作用:主要与锂离子有关。

a 睡眠和电生理:可延长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眼快动潜伏期,缩短眼快动睡眠期。

b 心血管系:常引起心电图非特异性改变,T 波变平或倒置。

c 内分泌和代谢:对甲状腺素的生成、释放和利用有抑制作用。

d 泌尿系统:用治疗剂量的锂,肾小球滤过功能多在正常范围内,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往往受影响,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症状,少数出现尿崩症状。

②作用机理:锂的抗躁狂作用机理尚未阐明,研究主要围绕电解质、cAMP和中枢神经递质。

a 电解质:锂、钠在细胞膜内外的平衡对膜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锂经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置换细胞内钠,降低细胞的兴奋性。

b 环磷酸腺苷(cAMP):治疗剂量的锂对很多酶系如Na+-K-ATP酶均有影响,但研究得最多的是腺苷酸环化酶。

c 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通过离体脑片和突触体制备物发现锂能促进突触前膜对NE的重摄取,增高NE在神经元内贮存,增强MAD的活性,促进神经元内NE降解和抑制NE释放,故突触部位NE减少,从而有利于纠正躁狂症的儿茶酚胺活动过度。

③临床应用

a 治疗前准备:详细检查身体,神经系统,血、尿常规,心、脑电图检查。年龄大或疑有甲状腺、肾病者应查T3、T4、TSH、肌酐或锂廓清率。并应向患者家属介绍锂可能的副作用、早期中毒症状,鼓励病人多饮水。

b 疗效预测:目前疗效预测主要根据临床,即从典型躁狂抑郁症,双相病程或有双相家族史和既往锂治疗效果来进行判断。

c 抑制剂和剂量:以碳酸锂最为常用。对躁狂症急性期治疗剂量一般为600~2000mg/日,维持量为500~1000mg/日,可分为2~3次口服。

d 血清锂浓度:因锂盐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故应对血清锂浓度进行监测,它既有助于治疗量和维持量的调节,也可向医生提供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及时发现逐渐加重为肾功能不良和急性中毒的客观依据。急性期治疗的最低血锂浓度为06~12mmol/L,维持治疗的血锂浓度为04 ~08mmol/L,14mnmol/L应视为有效浓度的上限,超过此值容易中毒。但血锂浓度和临床表现不是正比关系,因此剂量的调节不能单靠实验室数据,应着重临床观察。

④ 不良反应

a 消化道症状: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泄、厌食。

b 神经系统:可出现疲乏,无力,嗜睡,少数出现记忆和理解力下降,震颤,极个别出现意识障碍。

c 心血管系统:以T波低平多见。

d 造血系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e 代谢和内分泌:体重可增加,偶见颜面、下肢和胫骨前水肿。

f 泌尿系统:多尿、烦恼症状。

⑤锂中毒:典型的锂中毒临床征象为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构音困难,共济失调,反射亢进,锥体束征等神经症状,重者昏迷、死亡。处理为停用锂制剂,加速锂的排泄,静滴生理盐水,茶碱、甘露醇、重碳酸钠等均有利于锂的排泄,严重时可行血液透析。

(2)卡马西平

①作用机理:作用于间脑和边缘区,而间脑边缘系统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定位区域,是CBZ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作用基础。

②临床应用:治疗各种类型躁狂症均有效,疗效不次于锂盐,特别是对加速循环有独到的疗效,对锂盐治疗无效者亦有效,可作为本型情感障碍首选药物。

由于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个体差异大,故剂量应个体化。每日600~1200mg,分2~3次口服,最大不超过1600mg/日,要由低剂量逐渐增大,治疗量最大剂量维持2~3周,治疗前要仔细查体,并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脑电图等,治疗期间每周复查一次。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时及时停药处理。

③不良反应

a 神经系统:眩晕、嗜睡、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复视、耳鸣、周围神经炎。

b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肝功能异常、胃炎、口干等。

c 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等。

d 心血管系统: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低血压、水肿、血栓性静脉炎、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e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潴留、肾功能衰竭、糖尿、阳痿等。

f 其他:皮疹、剥脱性皮炎、多汗、发热、甲低等。

(3)丙戊酸钠

①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增加脑内GABA含量有关。

②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个别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和轻度震颤等,毛发脱落,严重的为致死性肝坏死,急性胰腺炎。

③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快速循环型情感性障碍,与CBZ效果相当,还适于治疗急性躁狂,老年性躁狂症。

治疗剂量在800~1800mg/日,分2~3次口服。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注意检查肝功。

躁狂症 情感高涨 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可出现夸大观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甚至可达到夸大或富贵妄想,但内容并不荒谬。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继发于情感高涨,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思维奔逸 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头脑中的概念接踵而至,有时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常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但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活动增多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躯体症状 由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故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便秘。其他症状 躁狂发作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能持久,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 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情感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躯体症状 很常见,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其他 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混合发作 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 环形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恶劣心境反应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1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