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伟大的身心灵修行课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让你每天都心想事成:世界最伟大的身心灵修行课 作者:威廉·沃克·阿特金森
序言 心想事成的秘密(1)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智者,他们明白人生的秘密,他们总比别人过得幸福、快乐,他们总能取得比常人更高的成就,他们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总能心想事成!他们成为杰出的领袖、富有的商人、成功的专业人士……
为什么我同样也有梦想,却无法实现?
为什么我渴望成功,却一直遭受失败?
为什么我想拥有财富,却总是捉襟见肘?
为什么我为别人服务,却总是没有好报?
为什么我处处细心,身体依然出现问题?
难道社会真的不公平吗?难道人的命运真是生来注定的吗?我应该如何才能过上自己期望的生活?如何才能事事心想事成?在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千百年来,无数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寻找这个答案,从古老的典籍中,从哲学家的思想中,从诗人的诗歌中,从伟人的言谈中……人们似乎找到了一些零碎的真理,然而,却无法真正地理解。
直到1911年,一个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一个关于宇宙和人生真相的大秘密!于是,无数的人聚集在他的身边,聆听他的演说,阅读他的著作,成为他的学生。
这些知道秘密的人,立刻成为了富有的企业家、杰出的作家、伟大的导师!
威廉·詹姆斯,美国近代的心理学之父,他说,20世纪最大的发现,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思想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他曾经留给世界一句著名的名言——“思想决定行为……
南怀瑾老师我们修养到心境离开感情的困扰,那时智慧就开了!
我们修养到心境离开感情的困扰,那时智慧就开了!
本文摘录自 《庄子諵哗》
人之生也,非情之所生也,生之所知,岂情之所知哉!故有情于为,离旷而弗能也,然离旷以无情而聪明矣。有情于为贤圣而弗能也,然贤圣以无情而贤圣也。岂直贤圣绝远,而离旷难慕哉!虽下愚聋瞽,及鸡鸣狗吠,岂有情于为之亦终不能也。不问远之与近,虽去已一分,颜孔之际终莫之得也。是以观之,万物反取诸身,耳目不能以易任成功,手足不能以代司致业。故婴儿之始生也,不以目求乳,不以耳向明,不以足操物,不以手求行,岂百骸无定司,形貌无素主,而专由情以制之哉!
“人之生也,非情之所生也,生之所知,岂情之所知哉!”这都是哲学思想,逻辑论辩,所以庄子、郭象、僧肇三个人,不但文章好,文学境界也高。我们现在买一本逻辑的书,不管翻译的也好,中国人写的也好,常常看不下去;科学的书更看不下去,原因是什么?文学的境界不高。如果科学的书,讲逻辑哲学的书,有这样高的文学修养,我们国民的文化就提高了。由此可知文学之重要。庄子他们也是讲哲学,讲逻辑啊!可是你会被它文章的美迷住了,被文学的境界迷住了;其实里头讲的,都是逻辑与哲学。
“人之生也,非情之所生”,人生下来有生命的时候,不是因为情而生的呀!这句话提出来,什么叫做情?这是一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论辩,说男女有感情而结合才有人的话,为什么说非情之所生呢?“生之所知”,我们生来的时候,那一点灵知之性,那一点能知道的这个“能”, “岂情之所知哉”!哪里是情所能够知道的啊!
《礼记》中,始终把人分成两部分来研究,就是性与情两部分。性是人性的性,本性,灵知之性。我们人有思想,有知觉,这个不是感情的作用,这叫做性;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是情。能知一切的灵知之性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所以这两个要分开。现在郭象说的这个“性”,是“人之生”,所以说,“岂情之所知哉”!与情没有关系。
“故有情于为”,所以他说,一个人有情,被喜怒哀乐,悲欢爱恶的感情所困扰,就是我们现在讲爱,我爱你你爱我,爱得要死那个爱。这个爱就是情。“故有情于为”,这是有为的作用,心里有所为。“离旷而弗能也”,一个人被感情所困,心的那个光明伟大作用,困住在一小点上;虽然想要把它解开扩大,心境想要如何伟大,思想上要如何伟大,要空,要超出三界,都不可能!做不到的。“然离旷以无情而聪明矣。”如果我们修养到心境离开感情的困扰,心中不被喜怒哀乐爱恶欲,某一小点所困住,而非常旷达而逍遥,那时智慧就开了,这才真叫做大聪明。
“有情于为贤圣而弗能也,然贤圣以无情而贤圣也。”普通的人,只要被感情所困扰,心中有了喜怒哀乐偏见的感情,要想修行达到圣贤的境界,那是永远做不到了,就是“于为贤圣而弗能也”。那么所谓得道的圣贤,就根本是个无情的人啰!要做到无情才能成圣贤啰!
“岂直贤圣绝远,而离旷难慕哉!”因此,我们可以了解,真正的圣贤是很难做到的。圣贤之所谓无情,是没有欲界的这些情,没有世俗的小情;圣贤有的是大情,是大慈大悲圣贤的情;所以说“岂直圣贤绝远,而离旷难慕”,心境的开阔旷达,包罗天地万象,就是圣贤的境界。他说“难慕哉”!你虽然心中很仰慕,但是修养却很难到达这种境界。
“虽下愚聋瞽,及鸡鸣狗吠”,所以说,世上的一般笨人,五官不全,脑筋不好的,乃至于一般鸡鸣狗盗之徒,“岂有情于为之亦终不能也”。他们虽然想修道,因为自己心理不正常,加上情感的困扰,心里愈来愈狭小。但是,对于修道做神仙,超出三界,他们的兴趣也大得很,也想学喔!总而言之,世间的感情也要,也要成道成圣成佛,这就是第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所写的:“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什么都想要,怎么办得到啊!
“不问远之与近,虽去己一分,颜孔之际终莫之得也。”他说,他们也不考虑考虑,修道要想超越,变成一个超人,要远近分开才行;也就是要远离私人情感的作用,亲近解脱清净智慧高远的境界。因为远近亲疏分不开,所以个人的私心,一点都没有除掉;虽然仰慕孔子、颜回的修养,“终莫之得也”。也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是以观之,万物反取诸身”,由这个道理看来,真正的修养,“反取诸身”,要自己求之于自身,要去实验;“耳目不能以易任成功”,光靠眼睛耳朵去找真理,是不会成功的。我们看书是靠眼睛,听课靠耳朵喔!光靠学来的这一点,靠耳目而来的一点点,是绝对不够的,所以“耳目不能以易任成功”,这是讲学理。
换句话说,你们年轻的,将来出去做事,乃至当校长,或者当什么长,前途无量,后途无穷,反正官位总是拿这两个来代表,不是员的,就是长的;至少家长你总会当到的。不管你当家长也好,当国家的大家长也好,当一个什么小主管也好,千万记住,“耳目不能以易任成功”,不要随便看到某一点,听到某一点,就判断一切事,那是靠不住的。自己的耳目都不可靠,何况下面各种人的报告呢!
所以当一个主管,如果亲信的人告诉你,老张不对,老李不对,那不一定!千万要记住,这就是圣人做领袖的道理。“手足不能以代司致业”,你不要相信自己的手与脚喔!你如果相信自己左右的人,乃至于相信自己手与脚,手足有时候都会错的。有时候自己拿杯子都会打破,所以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尤其做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伟大的领袖。你认为某人是我的耳目,那并不一定可靠;某人是我的手足,也不一定可靠;所以,当了皇帝,才自称寡人。只有自己的头脑,只有自己一个人,能真正地判断;任何人的是非报告,都有问题,都掺了感情的水,连那个酒都变成水了,所以你喝下去,都有问题,变成毒药了。这就是道家与儒家不同,看东西,看世间的事务,道家就透彻得很。
“故婴儿之始生也,不以目求乳,不以耳向明,不以足操物,不以手求行,岂百骸无定司,形貌无素主,而专由情以制之哉!”所以他举了一个例子,什么叫做不用情呢?人的心境能够修养到婴儿的状态,一百天以内婴儿,勉勉强强说一岁以内,头顶囟门还在跳,还不会讲话才算婴儿。婴儿长大一点,有了一点意识就不算了。“不以目求乳”,婴儿刚生下来,他不用眼睛看妈妈的奶,用眼睛看是后天的作用,婴儿是用人性天生那个灵感,晓得妈妈的奶在那里,就会偏过来吃奶,这就是灵府。“不以耳向明”,婴儿不需耳朵看东西;“不以足操物”,用不着脚当手用拿东西;“不以手求行”,不用拿手来当脚用;换句话说,婴儿他全身都是功能。
所以一个人,修养到心中没有杂念,没有妄念;情是妄情,佛家叫做妄想,意识没有这些后天加上的思想,完全恢复到婴儿清净无为的状态,这时生命的功能整个发出来了。《楞严经》讲六根都可以互用,那么鼻子可以当眼睛看,耳朵可以当眼睛用了,全身各种各样都是功能,这个就叫做神通。神通也就是神,生命的精气神,恢复到原始完全的状态,就是神通。
这一段文章,都是郭象的注解,这是千古的名注喔!对于庄子的道理,发挥得最好,别家都不如他。历代道家各家注解《庄子》的不少,始终以郭象的注解占第一,确实是有他的道理。
转眼间三天的《品格智慧修行课》已结束,课后总结三天来的点点滴滴,否则我担心时间一过,那些智慧的花火会消失不见,这被我视为最大的浪费!
1、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因为个体的发展还不够,犹如一岁的孩子不会跑,等到三岁身体发展了就可以跑了。小孩子学习不好,父母不能一味的盯着学习,而是要想想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发展他的认知,他的见识,帮助他修炼品格,学习的问题或许就不攻自破了。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很多父母都犯了“我要的是葫芦”的错误。同样我在工作中也要借鉴这个智慧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更大的美好。
2、提前才是准时。作为学生要提前进入课堂,而非让老师等;与朋友约会也要早到;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修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果是错失无数的缘分,却不知为何。
3、不要总是想让别人把自己装在心里。有时我们就是长不大,总想让自己在乎的人把我们装在心里,你会对他有很多的期待:比如要及时回复你的信息;要马上解决你的问题;要花时间在你的身上;甚至是看到你的价值与陪你聊任何你想聊的话题,实际上我们不断的要求他人这样满足我们时,也许会给对方带来压力甚至是影响;当你有上述需求时一定先想一想会不会给对方带来麻烦,因为很有可能他有更重要的事,我们的价值在于成为别人的依靠而非负担。
4、敬畏心也是一种连接。我觉察我的敬畏心常常是不够的,我并不接纳这一点,但却直到今天没改正到让自己满意。敬畏要发自内心,常常不需要用言语表达,而是体现在行动上,发心上,修行上,约束上,直到内心真正的认同,并因敬畏而让自己更加稳定。写到这里我也觉察到我自己尚不够欣赏自己,自信心不足,内在还不够稳定,有进步的空间,我一定要修自己的敬畏之心。
5、有胆量的人才有空间。我感觉我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我内在常常有胆小,谨慎,恐惧的情绪,动辙让自己陷入指责或讨好的姿态中,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在道上。胆量是我要拥有的,生活与事业都要大跨步向前走,没有回头看的时间与机会,否则就说明你还有很多空闲。
6、真正的成功是与人合作的成功。听企业家金颂老师分享,看比亚迪工厂的感悟,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实际上我们一定可以做的更好,我要让更多人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只有合作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只是在乎自己一个人的成功,这条路走上三年都很困难。
7、开放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敢于开放是因为有更高维的视角,能看到时空,看到因果,悟到舍得。开放不是丢失自己,开放是外圆内方的,是要有自己的目标,越是强大,自信的人,越敢于开放。
8、三天的课程下来,我在思考:
•我要向朱总学习他的才能,他的心性与他的品格,都是修行的典范;
•我要向助教们学习,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也很耐心,仔细!
•我要向孩子们学习,小孩子的心是通灵的,自由的,真实的!
•我要向王艺老师学习,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写作能力,落实能力得到提高!人生不必太纠结于得失,而是要在任何时候勇往直前!
•作为17组的董事长,我感到我对孩子的带领能力有待提高;但我依然对每个生命充满认同与尊重和祝福。
三天的洗礼,发生了很多,许多孩子和父母收获满满!我也期待下次的机会,《品格智慧修行课》汕头场将在2月8-10日开启,欢迎广大家人报名共修!
知错能改
一旦有了高度就立刻掌握了整体
一个人不要陷入琐碎和复杂,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安静的人会有智慧,有想法
思维高度,一个人有了思维高度,就有整体性,全局性
一点一滴去悟…
游学特训营16节课就是调节思维高度
在意太多就做不成大事
人要开得起玩笑,一个人如果不放下就很难收获自在,条条框框太多就不好玩了…让自己成为有趣的灵魂,不要太在意,在意太多格局不大,很难成就大事
放下的时候就可以自在,“放下自在”
不管在生命的哪个阶段,都要去绽放自己。
世界一样,花朵一样,我们大家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得道多助,寻求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一起来悟道,道是我们的核心
对外了解世界,对内了解本身
不要老走容易路,不要老走平坦路,所以孩子在人生中遇到一些障碍很正常,那是在磨练心性
心中没有杂念,没有杂物,就不会容易受到伤害
事事是案例,大的人是人,小的人就不是人吗?破了年龄障碍
太障碍文字,太障碍规则,条条框框特别多时候那就不好玩了,守住中心
教育可以是在生活中,在事事处…
对内了解本心,对外了解世界
有风险的地方就有风景
事事是案例
启发智慧
无常和经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