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经典语录大全短句

情感经典语录大全短句,第1张

一、我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宣言,也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承诺。但是我想告诉你:我比上一秒更爱你。

二、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状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今天的你毕竟还有明天。不管多糟糕,明天我们会更好。

三、你不是担心没有人爱你,你担心的是没有人用你要的方式爱你。到头来你会发现你的担心是对的,没有人能以你要的方式去爱你,除了你自己

四、以前忘了告诉你,最爱的是你,现在想起来,最爱的还是你。

五、外貌决定有没有可能在一起,性格决定适不适合在一起,物质决定能不能稳定在一起,信任决定能不能长久在一起。

六、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七、你聪明会有人说你心机重,你努力会有人说你运气好,你天生乐观有人会说你虚情假意,人一生遇见太多人,只要内心澄明,就永远不用讨好一个不懂你的人。''

八、不开心的事情要定期清除,那样才有储存快乐的空间。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所以,心一定要多点晴朗,活着不是靠心情,而是靠心态。

1男女缘分的诗句

相逢本是一场梦,

分手何故太匆匆?

君曾为我歌一曲,

我将为君歌一生。

我自流浪到天涯,

君似明月在长空。

多少儿女情长泪?

都在悲欢离合中。

参考资料:

《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缘来如风,

缘去如梦。

风过留痕,

梦去无踪。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2我想要一首关于男女缘分的古诗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缘由天定,份在人为,缘为相识,份为相守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青玉案·元夕①[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 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 笑语盈盈⑨暗香⑩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鹊桥仙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男女缘分的诗句

相逢本是一场梦,

分手何故太匆匆?

君曾为我歌一曲,

我将为君歌一生。

我自流浪到天涯,

君似明月在长空。

多少儿女情长泪?

都在悲欢离合中。

参考资料:

《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缘来如风,

缘去如梦。

风过留痕,

梦去无踪。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4形容男女之间有缘无分的诗词

1、襄王有梦,神女无心。——宋玉《神女赋》。

襄王求神女而不得。 此所谓“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徒留惆怅之情,于是题写此诗。

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一个男子,热烈地恋爱着一个已婚的女人,赠送了她两颗表示爱情的“明珠”。这个女人不能离弃她的丈夫,但这个男子终究已经让她动心和恋恋不舍,于是“还君明珠双泪垂”,并在心中怨叹“恨不相逢未嫁时”。

4、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婢》。

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

5、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无名氏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

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

扩展资料:

1、爱情诗是指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爱情诗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如果是信件,就会称为情书。爱情诗分为古典爱情诗,现代爱情诗,当代爱情诗。

2、中国文学由《诗经》开始,官方文学中始有了爱情诗的记载。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情诗。亦有从情诗中发展出来的小说和戏曲。最早的中国情诗可能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国风周南》中的《关雎》。比较特别的是目前的中文流行情歌中,有很多也是从古典情诗中演变来的歌词。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爱情诗

5谁知道形容男女之间有缘无分的诗句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赠去婢》唐崔郊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寄李亿员外》唐鱼玄机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春望词四首》唐薛涛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感兴》唐李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宋陆游

6关于缘分的句子,或爱情

辞海》“缘分”是因缘、机缘,指出“缘”为梵语,经典解释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称为“因缘”。

一: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说:缘是命,命是缘。

此人听的糊涂,去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

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问佛祖。 佛不语,用手指天边的云。

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于是顿悟:缘不可求的,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云散也是缘。

感情也如云,万千变化,云起时汹涌澎湃,云落时落寞舒缓。感情的事如云聚云散,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风。

世上有很多事可以求,唯缘分难求。茫茫人海,浮华世界,多少人真正能寻觅到自己最完美的归属,又有多少人在擦肩而过中错失了最好的机缘。

或者又有多少人有正确的选择却站在了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有时缘去缘留只在人一念之间。

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

让我们好好珍惜这难得的缘吧。二:世上有了咖啡,也就有了咖啡伴侣。

没冲的咖啡,特别的苦; 咖啡伴侣,也没什么味道,远不如它那白花花的样子诱人。可把咖啡和咖啡伴侣掺和在一起,用水轻轻地勾兑居然是那么的香醇。

男人原来就是咖啡,男人也可以是咖啡伴侣,两个人搅和在一起就有了故事。冲得好了,完全融合在一起,就会散发出香味;搭配得出了问题,总有些东西漂在上面,不好看,喝起来也略带着点儿苦味。

爱情就是个杯子,能让两个男人重新活一回。不过这个杯子也没配小勺,谁都不可能非把两个人搅和在一起,别人看着着急也没有办法。

只能靠相互的融合力,让这本来平淡的生活散出香味来。 一首诗曾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果把两个人放进爱情的杯子要靠缘分的话,那能够让两个人融合到一起的水,就叫“宽容”。对于没有勺子搅拌的咖啡来说,这似乎决定了最后的味道。

愿你我的融合,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佛早就说过: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所有的一切都有它出现的理由,不必为此而感到惊讶! 三:缘分是世间男女情爱的开端,从不相识到相识相知,让人觉得象是冥冥中的注定,美好而直扣心扉。

因一个缘字,让世间多少男女为之癫狂。但也有时有缘却没份,这种情况最让人心伤。

还有有份无缘的,无缘无份的。当然,有缘有分是最好的结局,诸君该珍惜。

茫茫人海中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或是相亲相爱,这就是缘分,缘分无需等待 ,缘分是人争取的,是人创造的,只有懂得努力创造缘分的人,才是最理智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缘分来的时候,抓得住它,珍惜它呢!缘分是美丽的,缘分和爱情一样,是个古老的话题,同时缘分也需要精心呵护的,缘分不是诗,但它比诗更美丽,缘分不是酒,但它比酒更香浓。爱是不分距离不分地域的,在缘分的天空里,缘分并不是永远都不会远逝的,珍惜你的缘分,善待你的爱情。

莫等失去空遗恨。其实缘分有着两个定义,如果你觉得缘分是天注定的,那么你的一生只是命运的安排!另一种缘分就是你自己的安排了,如果你只等着缘分的到来的话,不去追求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的,知道自己喜欢那就是你的缘分,如果你不去追求那你会可能得到吗?所以缘分是要靠自己的,30%是天注定,70%是自己追求得来的!四:缘分是人平等精神的体现,它要求有缘人地撇开地位、等级、学历、财富等世俗观念,超然物外地共同创造美好的精神境界。

伯牙当时是声名显赫的在朝官员,子期则是砍柴为生的樵夫,两人地位差别悬殊,但他们以音乐为媒,情投意合,挚友终身,成为千古佳话。现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早年与一位钟表匠很投缘,他无论是做职员还是当议员,直到高居总统宝座,都没有中断与这位挚友的联系,其缘分在他执政中成为体恤民情,关注社会,关爱民众的感情资源。

因缘而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诗化的缘分,尤其值得珍惜。缘分是属于精神领域的,它总是想超脱凡尘,维系自己情有独钟的精神境界,但它又不得不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世俗偏见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有时是很剧烈的,有的人甚至因此而遭到毁灭性的精神打击。

梅克夫人因资助柴珂夫斯基遭到家人的围攻和折磨,最后死在了精神病院;柴珂夫斯基在临终前不停喊着梅克夫人的名字,在一声“冤家”的最后悲叹中结束了自己生命。陆游和唐琬情缘相投,是举世公认的,但旧婚姻道德观使他们不能终身相依,唐琬在年轻美貌时就悲苦离开了人间,陆游人生七十六年,写了许多怀念唐琬的诗篇,临终之际也梦留沈园,遗恨人寰。

由此,我想呵护来之不易的缘分,对我们的情感生活很重要。我们可以穷困潦倒,但我们有了遮蔽苦寒风雨的情缘,我们一样能获得生活的勇气,一样能有精神的乐土。

最富有哲理的解释缘分是一杯清水你表面上是不经意地端起喝下去了其实,生命中你必须有这样的一杯水或许你可以说没有这杯水我的命运也是如此可是幸运的是说完这句话时那杯水你已经喝过最富有诗意的解释《幸福的缘分感动了我——让我们来祝福!(十四行)》 今天是你的日子我的司马迁迁, 我不曾认识你你也不曾认识我, 可是我情不自禁地要向你祝福, 因为你的幸福一不小心。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是我整理的优美的情感散文精选,欢迎阅读!

优美的情感散文精选1

 红尘陌上的花开。似比相见又恨晚的聚散,相遇过早前方的路人,便会成为身后的过客。相识过晚倾城清风的颜美。便会与你擦肩,来不及仰望。说不出再见,从此山隔一河。却天涯此岸,回眸仰望已是曾经沧海,百花残月之冬。相遇有缘,离花漂过。景色的相遇正如那份。一直落在思念里的寒冬,无论冰川怎样刺骨。雪花怎样漂过,一颗执着的心。一直苦苦寻找。天暗未明微落的天空却被大雪覆盖,热血的少年。曾经的意志,却从未止步。从春天到寒冬。从寒冬到天荒,一直守护着这份。从未揭开的思念。

 ——题记

 红尘相遇,年华已老。岁月花开多少不在,古往今来相遇是一件既微妙,而又神圣的事情,红尘的情网中。有前者因聚散而离开,后者才因前者的离开。而深深的相遇,曾经有人说过。有缘份相遇的人。无论彼此绕开多大个圈,也会在某个不经意间。彼此依然可以重逢相遇,其实这种故事。只是说说而已。故此,却有很多人相信。从而走进缘分的刹那。

 世间的感情,仅隔着一道距离。有些感情因距离而变得美好,有些美好因为距离。鼓励了彼此,才会让前进的路。充满了阳光照进了幸福。温暖了彼此,不过有时候。距离真是一把,验证感情的时光机,故此,有人因它而坚持。因为相信熬过了距离。剩下的便是春风,有人因它而离去,因为相信前方的未明。故此半路匆匆离去,

 故年走远,人故未来。走过一段是相知,走过一年是相交。在生命中,有些人一起走。在年华中,有些人分开走。在相遇的渡口,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没了,有些陌生人。走着走着就在一起了,有些人我始终不知道。会在哪里相聚,又会在哪里提前离开。生命的短暂,相遇的珍惜。所以相遇就是缘,相识便是份。生命中。时间是一场盛宴,爱情是一场坚守。时间走过的雪月,是年华似水中。那一曲独听静好,爱情是一场相遇。一场落花,同样是一场聚散。人生因情而美。岁月因爱而坚守。

 陌上花开,隔桌花夜。一雨芳年,相遇的竹叶。刻写着一一路走过的青苔,时光雨下。散落一地落红,那景,那月。正如初好,一丝寒风袭来。碧玉含羞的清风,凝固了月下。送走了独夜,留下了一丝静好。

 年华依旧。散落曾经,你说雨中的风。是你曾经追逐的梦,而冬天的雪。是你曾经散落的花,花开有别。言过其辞。多年以后,每到雪花飘落的季节。都会想起那个曾经的画面,既唯美而又纷飞,既伤感而又无言,一场大雪。一场落花,托清风捎去了思念。托无言凝固了沧海。托花开美丽了过往,时而雨。一路一花开,一路一菩提。今生的遇见,相逢的花开。

 走过一段路,总会看一些风景。停留一段时光,总会留下一些故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故事,总有一个美丽的结局。只是这个结局太过沧桑,也太过唯美,直至最后的散场,竞美得透露着忧伤。忧伤里散播着凄凉,凄凉里隐藏着无言。岁月中总有一场景,落在不经意的地方,人生中总有一场雪,漂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场散,一场缘。一场雪。只愿时光芬芳,落花静好。

 人生的路上,总是一路走过。人生的感情总是,一路擦肩聚散。这个世间,总有人因懂你而停留,也总有人因误解而离开。对于一路走过而停留的人,我们心存感激。因为有共鸣。所以不会离开,生命的路上。红尘的渡口。总有一些人不曾深交。也不再打扰,却也一直都在不曾离开。只是时光仿佛将相遇,定格在彼岸与此岸的一角,从此隔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生命中一些风。一些景,总在岁月中,演奏的远去的故事,一些落叶。漂过枝头,随风飞翔,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回忆。不知道还能在岁月中展示多久,但我知道走过的路,一定会留下一些我们无法预料到的意外,预料多了也就习惯了。生命是如此。岁月便也跟着如此,走过时间的沧海。借往日那段无声的沉默,漂泊着属于自己的天涯。

 流年的道别中,总有一段无法言辞的往诉。站在惜忆的尽头,数数奔赶过的黄昏,言出黄昏的每一季:静惜的落雨中,总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心情,慢步独入那冰雨的清风里,感受着每一个季节带来别样的静好,

 寒风吹过。陌上红尘,散落过往。

优美的情感散文精选2

 多年的一个夏季,一个女婴呱呱落地,白白胖胖的,甚是惹人喜爱。因为她出生在栀子花盛开的季节,以至于后来长大和花儿有了那种莫名的感情。

 虽然那个年代不如现在的经济那么好,但女孩还是备受父母和家人的疼爱,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家人宠爱着,就这样,她在家人的关爱下慢慢长大,一年又一年,转眼间,长成大姑娘了。

 等姑娘懂事的时候,再加上网络开始盛行,于是给自己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栀子花开”。虽然栀子花没有玫瑰的多情与浪漫,没有百合花的高贵与典雅,没有丁香的淡雅,唯一有的就是简单纯朴,而她本人也就是那样的一个人:简单,单纯。

 后来他们搬新家,她的外婆在家门口种了两棵栀子花树,每到花儿盛开的季节,生怕去晚了花被偷了,外婆和她早早的起床将花摘了下来放在客厅里,让清新淡雅的花香飘洒在空气里,婆孙俩照顾花儿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浇水、除草、施肥、除虫,就是希望来年的时候还能看到栀子花盛开,闻到栀子花淡淡的清香……

 姑娘长大了,情窦初开,不顾一切的爱上了一个小伙子,经过重重阻难,终于和小伙子结婚了,栀子花也从小姑娘转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互敬互爱,形影不离,虽然也有小的吵闹,却总是在小伙子的“认错”下化解。每到周末的时候,两人就骑车到附近的休闲地放松身心,拍照留念。每当栀子花将照片给好朋友欣赏的时候,看到别人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她“得意之极”。

 也不知道流传的那句“7年之痒”对他们的婚姻应验了,还是出于其他原因,他们离婚了!

 后来女人和另外一个男人谈恋爱,那个男人对她还是不错,唯一就是自私。所谓的自私,就是把女人看的很紧,他说:我自己的东西绝对不允许别人的来碰!不给她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在结交的时间里,男人做了很多让女人大跌眼镜的事,可每到这个时候,男人总是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女人说什么呢?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他,总觉得还有希望能让男人有所改变。

 女人压抑着自己的心情,对谁都不曾提起,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将所有话语写进日记里,让文字来充斥自己内心的不满、愤恨、悲哀……

 也许是因为心理承受太多导致身体状况不佳,女人自觉离死亡不远,越来越忧郁。

 每当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在想,自己还能等到明年栀子花盛开的季节吗?如果能等到,那上天给了她莫大的赐福;如果等不到她也不可惜,因为她的心已经凋零了,正如那栀子花被虫叮食,直到枯萎而亡……

优美的情感散文精选3

 美静静地舒展着韵划过心间,一关千年的情冲破神的禁忌,若同宣泄的雪花,漫着天空,裹着大地,抚着心灵。寻找在极限的边缘,在阳光的沉睡中醒来,一帘梦的幽思,随着若隐若现的星越来越繁。

 美,红围在领间,一抹肌肤的白在发系中溢出,芬芳的青春染的岁月陶醉,风的梳,云的手,将那拢秀发理得长长、散散;温润的笑扣着春天的门环;清澈地那心的窗口蕴着深蓝。

 造物的神仆感惑自己的勾画,送给人间的璞玉让多少人心颤。美的身影在冬的日霭里渐浓渐纤。拂柳似得娇,银兰似得娴,淡雅中那缕清纯令人无限留恋,处子的明眸中看不到一丝阴暗。

 季节的裙悄然舞起,美的新年已然临近,漫长的假日驱赶着烦乱,深处堆垒着思念。也许认识的不久,却似曾相伴着走得很远很远,有时沉默,有事畅谈,肩触着肩的无言,手牵着手的指尖,温馨的脉流如电。

 识得美时,尚不知美的心事,随着心灵的感知,竟从美的世界中看见了情棘与伤感。不知出于哪种心境,居然写诗安慰美的失恋。不知那一夜失眠,执笔描绘出怡香地语言。绕手的余斓,红围巾扑着领,缠着肩。只是那日美的泪子却不知寒,流的冬尽,流的冰残。春寒的胸怀中无法平静,似真似幻的昔日里那熟悉的面孔又蓦然出现,忍不住让心的伤怀飘散。红,时近,时远;美的情感有时流露,有时遮掩。

 想美的日子荡在浪尖上,轻舟失措,方向已偏,帆不再是美的赞言,恋不再是美的彩鸾,折了翅膀的白鸟,眸子的泪涌如泉,无助的期望感动着春寒,勇敢地牵着美的柔弱去将那汹流斩断。来是纯净如水,去时没有遗憾,抛弃以往的沉重,收获年轻的时光。

 爱一个人很难,分开其实那么简单,无情的跌入深渊,有情的如星再现,暂收起过去,那只不过是撕碎得画卷,随风而去,随沙沉淀。没有更多的理由,只是一个承诺,虽不能永恒,却可安慰美的心灵,美的倾诉那样伤感,美得忧郁那样朦胧。

 真实是否一度千年,梦后是否在现,捧一把溪韵让眼睛清楚地看到秋鸿的预言。相约去游南岭,崎岖的山路,心依着云,云依着风,风依着松;山谷的幽静,木梯上白履的轻,历史犹记着辽时的景,辽时的兴,一尊石雕,旧时已冷,潇潇白月忆往凝。身携身影,肩并肩鸣,脚影平,红亭少叙,相视柔声,背起轻似杨柳风,待春醒时寻草径。

 在美的世界外摇着,谁敲响了我的风铃。生命啊在血管里奔腾着、呼唤着心脏的跳动。会说话的水流,从西流到东,扑进大海做了一层潮涌。

 大千世界有一万个理由,让心伤、让心在迷茫中分流;心的天空刮过一缕风,胸怀的界壁掩饰不住赤裸的狂动,一览无余的在阳光下暴露黑暗的影,美在云的心乡,美在云的身旁;美是云的春天,美是云的港湾。什么时候随风流浪,不要说没有美云就很坚强,其实云也需要温柔的肩膀;那时雨也洒过,那时雪也飘落。爱已受伤,何须流浪,云的心已迷茫,看不清美的脸庞,只在记忆中回味美的芬芳。

 有时云如丝缕,有时云如海澜;风静中风静,云动中云动;守护者的目光中只有美的天空。红扑在美的肩头,白围在美粉劲,舒展着微笑,舒展着年轻。

 曾释怀相遇的季节,心灵读着心灵,挚诚渴望着挚诚,轻起轻落的鸿,那心情如此莫名,找不到归途,旅行者支起帐篷。美不在的日子,云的心压着石头,不知是不是消瘦的理由。风走开时留下沙粒,云走开时留下雨滴,爱走开时留下回忆。人和影子有了距离,阳光心痛的把他拾起。海有了包容,云凝聚成水的拳头,温柔的敲击着土地,土地吸饱了甘露,溢出了河流。爱如此循环,那尽头谁在守候。

 美终是走出云的视线,曾拥有的幸福饱含着愁楚,叶成为秋天的纪念。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还有这样的说法:

缘起即‘依缘而起’。‘依缘’是指‘藉着条件’;‘起’是指‘发生’的意思。因此,缘起就是‘藉着种种条件而产生现象的原理’。缘起就是‘缘起的道理’,亦称‘此缘性’(idappaccayata^,‘缘于此’、‘相依性’),是指现象相互依存的关系。

现象是无常的,常常生灭变化,但它的变化却不是没有规律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变化。这变化的法则就是缘起。它和如来的出世与否都没有关系,它就是法,就是‘此缘性’。

缘起说中最基本的,就是以下这句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而当作法眼(悟的智慧)内容的句子∶‘一切集(原因)法为一切灭法。’也道出了缘起说的意义。这一句,意指‘因条件而生的现象,也会因条件消失而灭’。

缘起说是由法印说而产生的。法印说是佛教的根本特征。因此,缘起说即佛教的根本说,而缘起亦可视为法(佛法)。此在原始经典中亦曾见及。如‘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缘起’及‘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佛法的中心就是缘起〕 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从印度佛教到中国、日本的佛教。几乎全部的佛教,都是以缘起说为中心思想。故如能充分了解缘起说,即可了解佛教。可以说,缘起说不仅为佛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哲学不同的地方,它是佛教独有的特征。

传统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思想,都是由缘起论和实相论两大系统所组成的。二者的区别是∶缘起论谈的是现象的时间关系,实相论则论及现象的空间关系。而实际上,缘起论所谈的是现象的时间、空间的一切关系。并及于由现象之时空所产生事实的关系,与现象间理论的逻辑关系。在此意义上,一切佛学均可涵盖于缘起说之中。

古来,缘起论计有∶说一切有部(俱舍宗等)的业感缘起论,瑜伽行派(唯识法相宗)的阿赖耶识缘起论,法性宗(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缘起论(或真如缘起论),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重重无尽缘起论),真言宗的六大缘起论等。实相论则有天台宗和三论宗的诸法实相论。禅宗、念佛宗等也属于以上的系统。中国、日本的佛教诸宗均可视为此二系统的宗派。

但是,在华严的无尽缘起与真言的六大缘起论之中,缘起论不仅说诸法的时间关系,也说空间及逻辑的关系。又,实相论所说的,不只是诸法的空间、逻辑关系,因、缘、果、报等时间关系也包含于诸法实相的十如是中。因此,根据这点,对缘起论及实相论严加区别,是不合理的。应该将它们都视为缘起说。

〔二种缘起说——一般缘起与价值缘起〕 缘起说,是将宇宙、人生现象的活动,当做时间、空间、逻辑等关系,而正确地加以考察。佛教不像哲学或科学之为一种单纯、客观的学科,它是着重在具体解决人生问题的。因此,佛教不只是研究宇宙、人生之单纯、客观的活动而已,它是为了解决人生苦恼,而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人生活动视为缘起,而加以考察的宗教。

在这个意义上,缘起有一般缘起(外缘起)和价值缘起(内缘起)二种。虽然佛教着重的是价值缘起,但一般缘起也是佛教的基础,而且是用譬喻方式来说征。因此在佛教中,一般缘起(缘起一般)也会被提到。前面所提及之缘起说的基本句子‘此有故彼有’云云,即是所谓的一般缘起。

总之,社会、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缘起的法则而生灭变化。现代学问是研究现象的逻辑、心理、生理、物理、化学、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伦理等各方面之因果关系的活动法则。但佛教的缘起说,并不是在说明这些事实世界的现象关系;而是为了正确了解苦乐迷悟,而去探讨与人类命运有关的社会或人生之宗教、伦理等现象活动。

就一个人的存在而言,他的现在即是他个人已往一切经验的总合。也就是说自他出世后,即在种种环境下成长。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并和各类型的人接触。这一切经验绝对不会消失,它们会藉着某种形式保存下来。一个人随着他所经验的善恶,其行为就会朝着善或恶发展,而形成他的人格。所谓人格,乃指智能、性格、体质等而言。它也就是我们出生后,时时刻刻经验到的事物的总合。

以上的例子,是在说明一个人的缘起关系——个人是存在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中。个人常常受外界善恶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例如学生,是受同学、长辈、老师等人的影响,而形成他的人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家庭、学校、公司,乃至地方团体、国家,我们时时刻刻都置身其中,受它们的感化、影响。这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相依相成的缘起关系、有机的连带关系。这不只是在伦理人格关系上如此,即使是在衣食住等经济关系上,也是如此。

就衣食住等方面来说,我们都必须麻烦世界上很多人,才可顺利取得。若是去追究我们取得一个面包、一条手帕的来源及过程,就可知道,它们是要经过很多人的生产、运输、加工、贩卖等曲折复杂的程序。彻底地说,如果没有世界上的人的协助,我们的经济生活就一天也过不下去。反过来说,因为我们要生存就必须消费,世界上的生产、运输、加工、贩卖等才可顺利经营,而金融机构、交通通讯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设施等,彼此间也才可直接、间接地发生关系。佛教中有所谓‘众生恩’,意思就是说,唯有靠周围社会的庇荫,我们的生活才可继续下去。这也是缘起原理的一种反映。

文化方面的精神生活也一样。现代社会的文化财,如语言、思想、科学、文学、艺术及技术等,都是我们继承过去人类,并由现代人继续努力发展,再透过报导及教育机构的帮助,我们才得以享受到。如果没有新闻、杂志、收音机、电视等报导机关,不仅思想传达的语言、文字不能顺利进行,今日的文明生活也都无法发展、经营下去。依此类推,我们与世界所有的文化均有关系,与过去人类的全部历史,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由此观之,可知我们在人格道德上、政治经济上及文化艺术上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过去经验的总合,而且与周围的全世界,在时间上、空间上,均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过去,与周围环境及其过去的全部历史,我们的现在也就不存在。

因此,可以说我们自己及周围一切的过去,都包含在现在的一瞬间之中。也可以说,我们当前的存在,是限定我们自身未来的要素,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及历史的形成,也会有重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佛教所谓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仅我们个人与一切世界相通,一切世界也与我们个人有密切关系。亦即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不管从纵的、横的、积极的、消极的或任何意义上来看,彼此间都有密切的关联,此即华严哲学所说的‘重重无尽缘起’。

前面已经提到,缘起可分为∶含有宗教伦理价值的缘起,以及与价值无关的一般缘起。四法印与这两种均有关系,而十二缘起及四谛说,则只谈价值缘起。所谓价值,有‘生死轮回之迷的状态’的负面价值,及‘不死涅盘之悟的状态’的正面价值二种。负面价值的缘起称为流转缘起;正面价值的缘起称为还灭缘起。兹列表如下∶

┌—————┬————————————————┬————┐

│缘起说 │缘起略说 │四法印 │

├—————┼————————————————┼————┤

│ │此生故彼生┐ │诸行无常│

│一般的缘起│此灭故彼灭┘(时间的前后) │ │

│(缘起一般├————————————————┼————┤

│) │此有故彼有┐ │诸法无我│

│ │此无故彼无┘(空间的、论理的) │ │

├—————┼————————————————┼————┤

│ │缘无明有行——┐ ┌苦(果)┐│ │

│ │缘行有识…… ├流转┤ ││一切行苦│

│ │缘生故老死等一│ └集(因)┘│ │

│价值的缘起│切苦蕴生———┘ │ │

│(十二缘起├————————————————┼————┤

│、四谛) │无明灭故行灭—┐ ┌灭(果)┐│ │

│ │行灭故识灭……├还灭┤ ││涅盘寂静│

│ │生灭故老死等一│ └道(因)┘│ │

│ │切苦蕴灭———┘ │ │

└—————┴————————————————┴————┘

由上表中最后面的四法印来看,‘诸行无常’是就时间的先后关系论述无常;‘诸法无我’则包含了时间关系、空间的同时关系(不含无常),或理论的逻辑关系。若以此配置缘起略说,则可见‘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表示时间的先后关系;‘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表示空间或逻辑关系。

其次,‘一切行苦’表示迷的轮回状态,因此是负面价值。而‘涅盘寂静’是表示悟的涅盘状态,因此是正面价值。十二缘起之中,‘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生故老死等一切苦蕴生’,是表示迷界的流转缘起;‘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生灭故老死等一切苦蕴灭’则表示悟界的还灭解脱缘起。同样的,四谛中的苦、集二谛是流转迷界的因果关系;灭、道二谛是悟界还灭的因果关系。因此,四谛也可说是流转缘起及还灭缘起。由此可知,这些迷悟的价值缘起,与四法印中的一切行苦及涅盘寂静二者,是有关联的。

瑜伽行派的唯识说主张有∶遍计所执性(分别性)、依他起性(依他性)、圆成实性(真实性)等三性。它们虽有种种的说法,但本来的意思,却是如《华严经》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果我们将心看做是染净的依他起性;将佛看做是表示悟界正面价值的圆成实性;将众生看做是表示迷界负面价值的遍计所执性,则可知依他起性与一般缘起有关,遍计所执性与流转缘起有关,圆成实性与还灭缘起有关。(取材自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附一∶印顺〈缘起的定义〉(摘录自《佛法概论》第十一章第一节)

因缘有杂染的、清净的,杂染的因缘,即缘起法。缘起法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则。他的内容,是‘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总结的说,即‘纯大苦聚集’,这是经中处处说到的。在中观、瑜伽学中,缘起法——或依他起法,通于染净,成为佛法中异常重要的理论,所以这值得特别留心!

缘起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简单的,可解说为‘缘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与生起,必有原因。‘此’与‘彼’,泛指因果二法。表明因果间的关系,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为此,彼此间有着必然的‘此故彼’的关系,即成为因果系。此为因缘,有彼果生,故缘起的简单定义,即是缘此故彼起。在这‘此故彼’的定义中,没有一些绝对的东西,一切要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结论。也就因此,悟得这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造的。佛陀的缘起观,非常深广,所以佛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杂含》卷十二·二九三经)如上面所揭出的三句∶果从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都依缘起而说的。佛陀先观察宇宙人生的事实,进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与直观的体悟,彻底的通达此缘起法。缘起法不仅是因果事象,主要在发见因果中间的必然性,也就是悟得因果的必然秩序。这缘起法,佛说他是‘非佛自作,亦非余人作’,这是本来如此的真相。愚痴的凡夫,对于世间的一切,觉得纷杂而没有头绪,佛陀却能在这复杂纷繁中,悟到一遍通而必然的法则。观察到有情在无限生死延续中的必然过程,知道一切有情莫不如此,于是就在不离这一切现象中,得到必然的理则,这即是缘起法。能彻了这缘起法,即对因果间的必然性,确实印定,无论什么邪说,也不能动摇了。

◎附二∶水野弘元着·郭忠生译〈缘起论〉(摘录自《原始佛教》第四章)

缘起论的根本架构是依‘三法印’(或四法印)而建立的,所以吾人亦可视之为佛教的根本教理。据说释尊便是在菩提树下悟入世间的缘起而得无上正等正觉。从这个观点看来,吾人更可说∶佛教根源于缘起论的思想。这是人生世间的真理,亦是佛教的世界观。‘缘起法’被认为是绝对、常住、永恒的,不管诸佛出世与否,不管佛教存在与否,它是客观的、宇宙的、理性的真理。缘起如以‘法’之一字来表示则为∶‘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缘起。’更进一步的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如果能正确的体悟缘起论,则佛教已在指掌中矣!

那么‘缘起’是什么意思呢?在日本,有人常说∶‘缘起就是善’、‘缘起就是恶’与‘人们非常关心缘起’,这些都与缘起的原意不合。因为他们所谓的缘起是‘一件事物发生的标志’、‘征候’或是‘预兆’等等。或者是‘某座寺庙的缘起’与‘某座神社的缘起’等情况,此处意谓著「某事物如何产生的’或是‘由来’,同样的也失去缘起的真意。

缘起的意义是由三法印或四法印衍生而来的。首先,‘诸行无常’告诉我们世间是无常的,现象界不断的改变,流转生死。其次‘诸法无我’告诉我们∶所有的存在绝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时空里相互依存,彼此关涉。再透过‘诸受是苦’的教说,吾人可知生命的本质乃是焦虑不安,无常苦空。苦、焦虑绝非无因自生;而且这些苦、焦虑不安并无固定性,吾人可加以改变或解脱它的束缚。所有的现象都是无常、无我;而事物流变与彼此关涉所由之道并非漫无规则,必定有某种法则支配彼此的关涉与生灭变化,而所有的事物亦必依此原则而兴衰消长。在这范畴之下,此种法则就是‘缘起法’。

缘起(paticcasamuppa^da)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或是‘现象界的生命与世间彼此关涉所由之道’。生命与世间诸现象是在事物所必由的条件与因缘之下产生,遵循着缘起的法则。这不像其他学派所主张的由控制事物生灭的最高神只而生,或所有现象界的存在已经命定或由业报所固定,或无因自生,漫无规则,或突然而生。依据缘起法的解释∶吾人如对现象事物的流变与在何种条件之下事物之存没生灭有正确认识的话,吾人可由自己的努力,除去吾人所不愿意的与实现吾人的意愿。这即是说∶由缘起法,吾人可轻易的离苦得乐;止息生死轮回之苦,享受解脱涅盘之乐。释尊所发现的真理就是缘起法,且由此而成佛。

在原始圣典中,曾以不同的方式表示缘起法;其中最根本的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或则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亦可看出缘起法的含意。后者通常指对佛教人生观得到理论上的了悟,并且已得最低的果位——无染的法眼(法眼净)。这即是说∶吾人如欲对佛法的原理有所理解,必须了悟缘起法;了悟缘起法的智慧即是法眼。此处‘法眼’的‘法’是指‘真理的法则’,除了缘起法以外别无他物。总之,‘法眼’是缘起法之智慧眼目。

缘起法的根本原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由此开展出缘起的根本二支数,四圣谛的苦集灭道正可分成二部份而构成此二支,即‘流转缘起’与‘还灭缘起’二支。(详见后文)。在经典中曾提到不同支数的缘起;除了二支以外,尚有三、四,甚至到九、十、十一、十二或者是更多的支数,但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十二缘起’(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

缘起的支数可把它看作表示人生世间生灭流变的关系,但这种分类的原意不只是为了说明一般事物的发生,而是显示人类命运之苦乐,与在何种条件、因缘之下,痛苦会因而消失。所以就缘起法的立场,现象界的产生并非自然映现,而是有关于伦理与宗教的价值,如苦乐之果报由善恶之业而生等。而且就堕落懈怠而言,即是向着轮回的‘流转缘起’;反之向涅盘精进则是‘还灭缘起’。流转是说∶由重复生死而招聚业惑;还灭则是解脱业惑的生死轮回而向理想的涅盘前进。如果以此意义来解释四圣谛——缘起的苦集灭道,则苦集二圣谛可归为‘流转缘起’;灭道二圣谛则为‘还灭缘起’。甚至在十二缘起中,向着生死苦聚一面的为‘流转缘起’;而苦之止息则为‘还灭缘起’。准此,缘起的理论从宗教与伦理的立场,吾人可发现生死的链锁与世间现象的流变。这与研究现象界一般原因与效能的科学是有所不同的。

虽然如此,缘起亦可从自然界之因果关系予以说明。亦即有关宗教伦理价值的缘起法,可包括那与价值判断无关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关于一般现象界的缘起称之为‘外缘起’,而与价值判断有关的为‘内缘起’。对根机较钝的信众而言,外缘起通常以譬喻的方式来说明,以便了解复杂的内缘起。

无论如何,缘起的因缘关系亦关涉过去现在未来的业力思想有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包含着无法以科学立场来解说的一种期待可能性。尽管如此,缘起论本来的立场还是非常的合理,其观察方法亦不会与今日的科学脱节。

到今日为止,吾人尚未发现在原始佛典中,对现象界的彼此关涉有详细的诠释;但是在较后代的佛教却以不同的角度来谈此一问题。广泛的说,这乃是任何时代的佛教,无不以缘起论为其一贯的立场。但是,后代佛教却将缘起局促于较狭隘的意义,而且仅论及时间前后相续的范围,而与时间无关之逻辑的缘起关系却被称为‘实相’(real-state),而非‘缘起’。所以后代佛教,缘起论与实相论的立论相反,且为不同系统的教理。也就是因为如此,印度与中国的佛教教义才被分为‘缘起’与‘实相’两大源流。但就广义而言,实相论仍是缘起的一支而已。总之,缘起可分为两端∶

(1)以直线式,时间前后相续的观念来考察事物。

(2)就时间的某一点来考察事物存在的彼此关涉。

前者是具体而实在的缘起论,后者则是从逻辑或形式的立场来考察事物。

例如由种子而发芽、而枝叶茂盛、而开花结果,再回复到种子。这便是具体而实在的缘起(相互关系)。但是如代数程式∶2□3=5,这即是前数对后数,全体对部分,全称对个例,相对对绝对,而与时间前后因果无关的逻辑关系;这即是‘非时间’或‘逻辑’的缘起关系。

阿毗达磨佛教(部派佛教)以后,缘起论仅就时间有关的部份而谈,与时间无关的‘逻辑的缘起’则被拒之于外。但‘实相论’的原则是立足于‘逻辑的缘起’,缘起的本意亦是在探究实相本身。所以龙树菩萨在他的《中观论》(Madhyamaka-ka^rika^)一书便提出‘空’的概念,以解释诸元素的逻辑关系;这无非是要使缘起的意义能更清楚、更明白。

阿毗达摩佛教以后,谈缘起总是就二个观点而言∶与时间有关的缘起论,与时间无关的实相论。但仅就时间有关的偏狭立场来谈缘起,却渐成为一种风尚;这在原始佛教,我们是无法发现缘起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界限。原始佛教论及缘起,并不区别时间与非时间的缘起,以便能如实了知事物的存在。更进一步的说∶原始佛教有时为初学者,而设许多方便譬喻,这正如吾人在谈缘起二根本原则时所提及的;缘起有各种不同的种类。而在阿毗达摩佛教(部派佛教)则分为四种缘起∶

(1)刹那缘起(ks!anika-prati^tyasamutpa^da )。

(2)连缚缘起(sa^mbandhika-prati^tyasamut-pa^da)。

(3)分位缘起(a^vasthika-prati^tyasamutpa^da)。

(4)远续缘起(pra^kars!ika-prati^tyasamutpa^-da)。

于此,吾人亦可看出缘起的不同意义。其中,刹那缘起是说∶事物现象在一刹那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以逻辑的立场来谈缘起。其他三种缘起则是在时间的过程中谈缘起。连缚缘起是说∶因果关系没有间断,接续而来。分位缘起是说∶在今生与过去世之间,来世与今生之间,构成吾人身心的五蕴,各于其时表现的因果关系。远续缘起则是隔越多生多劫,从无始远续而来的因果关系。

如是可见,现象的缘起有许多不同的元素,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即是有关于逻辑、心理、生理、物理、政治、社会、经济、伦理、宗教等等的因果关系,而大部份的现代科学亦是致力于研究此类的因果关系。在一般情况之下,事物的因果关系总是非常复杂的,绝非一条鞭式的单一因果关系,而是多重的、繁复的,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的因果关系。但佛教所说的缘起因果关系却还要超越乎此,包含许多以形而上学或是宗教为基础的因果关系,例如由过去世到现在世,由现在世到未来世的三世因果关系,及善因乐果、恶因苦果的‘异熟因果’等。

如上所述,吾人可发现有许多不同的缘起因果关系,但佛教谈缘起的目的并不在说明事实世界的现象关系,而是在指出不安苦恼的来源与如何离去苦难而证得常乐之理想境界。亦即是正知人生真象,于中道的德行中,精进、修行、证果。缘起论所谈的乃是人类有情的生命;至于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虽然有时被利用为方便的譬喻,却 不是目标所在。

总之,缘起论在一般意义之下,固然能将宇宙世界的现象关系解释得条理分明。但是,就佛教的观点而言,毋宁是就宗教、伦理的立场,而详于正见社会人生命运的关系。然而社会人生的现象极其复杂,不能轻易理解。

例如把一个人视之为一个体的存在,此人现前的种种不过是先前一切经历的总和。生下来以后,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在家庭、学校、社会接受教育,与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物接触,在每个各别时间所得到的阅历并未消失,而是积蕴在其生命自身。善恶的经历将会导致善恶不同的趋向;每个各别时间的经验或许极其微细,甚至不为人所注意,但重复发生的结果,却因而扩大其影响力。如果一个人习于为恶,则其谈吐、举止、轻浮的言行与眼神,很自然的看起来就像个为恶之人;反乎此,为善之人看起来必然是那么的纯净、圣洁。没有人在初生之时即有现在的容貌或态度,而是往后的善恶之行在他身上所刻划的痕迹。吾人的智能、性格、体质都是吾人出生以后,在各个时刻所为之善恶行为的总和。毫无疑问的,吾人在初生之时,已具有现前之智能、性格、体质的一部份,而这些乃是吾人前世经历的结果。所以现前的存在必须归诸于前世与今生的所作所为。职是之故,目前的自我、人格与过去的经验有密切的缘起因果关系。相同的,未来的一切视现在的作为而定。佛教有所谓的‘宿命通’——由现在的一切,推知过去的命运;‘天眼通’——预测未来;这些能力都必须通达缘起论,始能证得。

前面我们已谈过贯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缘起因果关系。但是,如果以个人现前的存在来谈他周遭的一切,则可发现他不断的接纳外界给他的刺激与影响;相同的,他也在刺激、影响他人。这是说不仅要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吾人所受的影响,而且必须立足于周围环境、社会不可分的缘起关系。例如一个学生,在朋友、学长、师长的影响之下,建立他自己的人格。如果有良师益友,则他会力争上游;反之则会旷废堕落。在家庭、学校、公司、村落、城市、国家之中,吾人受环境的影响,也在影响别人。这种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便是彼此关涉、相互依存的缘起因果关系。这不仅是在善恶的伦理范畴,亦在衣食住行的经济生活等种种关系中发现。

吾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从世界各地,由生产者、运输者、贩卖者而进入我们的手中,一粒米、一条小手帕皆必须经过许多媒介。严格的说,我们的生活没有一天不是与世间和衷共济的,而且只要我们消费商品,即必须与他人有生产、运输、贩卖的关系。更进一步的说,各种金融机关、运输组织与其他的社会设施无不间接或直接的彼此关涉。佛教说吾人须‘念众生恩’,便是告诉我们∶人是生活在环境之中。

这在文化生活亦复如是,所有的文化财产如语言、思想、科学、文学、艺术与技术成就皆是由前人继承而来,再加以改进而臻于现在的阶段。我们经由大众传播与教育而享受这些成就。如果没有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语言、文学将这些成就传递给我们,则文化生活亦不过是海市蜃楼般的空想而已。所以在文化财产的范围里,我们在空间上与世界诸文化系统息息相关,在时间上亦无法与人獭微去的历史脱节。

总之,吾人目前的存在,不仅与自己过去的人格道德的经验、政治经济的经验、文化艺术的经验有关,与全世界在时间上、空间上亦是息息相关。相同的,吾人目前的一切,亦是决定未来自己、历史与世界命运的要件之一。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每一时刻肩负着决定未来命运的使命。

佛教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其意即在于此。个人即是全世界,全世界与个人有密切的关联。世界所有的现象或多或少、或纵或横、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彼此关涉,所以后代华严哲学称之为‘重重无尽缘起’。如前所述,吾人任何微细的举止将是决定未来一切的要件之一,它将或善或恶的影响环绕在周围的一切。吾人的思想与言语将对世界负责,所以不可随意妄作。因为我自己的善行,家庭、学校、社会……将因而受益,反之则不幸将遍及世界。所以吾人自己精神或物质的享乐,并不只是自己个人独享而已,而是世界与我共享;吾人之坎坷多乖亦复如是。当战争进行激烈之时,交通因而中断,无法自海外进口各种物质,自己岂能独自享乐。唯有在安和乐利的社会之中,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毕竟这个世界需要其成员相互协力,提携共进,所以唯有‘众乐乐’才会有‘独乐乐’。这种人皆尽知的常识恰与佛法的缘起论不谋而合。或者是缘起论能更清楚的说明这种常识,这乃是佛教的缘起论正是说明人生世间存在的实相\

kan 看吧~

意思就是人的缘分总是来来去去,聚散依依,但再好的缘分也会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到头来只落得无尽的思念。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该句出自著名诗人李清照的《残花》: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扩展资料: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李清照

很奇妙。缘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包括所有情感。爱情中,二人相爱的缘分是由很多巧合、很多阴差阳错、很多突然、一些偶然、一些必然组成的。

有缘无分还是缘,爱而不得也是缘。所有的缘分都是一种注定,是前世苦苦修行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的缘分,都可以得到成全。最好的缘分,是一次遇见,终生不忘;一次牵手,永不分手;一见钟情,一心一意。缘起是因为遇见,缘灭是因为转身。无缘的人,哪怕遇见了,相爱过,最后还是要转身离开,留下一段苦苦的思念。

缘分在,情谊在,人也在。有缘之人,是因为心一直都在,如当初遇见时候的美好,从未改变。缘分尽了,情也就淡了,人也不见了。无缘的人,是因为变心了,那些当初的承诺,不过是昙花一现,并未牢记于心。

扩展资料:

每一份缘,都是老天爷的恩赐,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人生的旅途,下一站,你会遇见谁,又会爱上谁,没有人说得清,但该来的,总要来,你躲不开,逃不脱。该走的你也拦不下,留不住。陪你一生一世的人,让你做到什么是很深很深的缘,陪伴你一程的人,让你知道,什么叫擦肩而过,原来缘分也有消散的时候。今生遇见谁,缘深缘浅,都别伤害,留在身边的,请好好珍惜,如果真的要走,那么就送他一程说声祝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16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