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青的电视剧都有哪些

关于知青的电视剧都有哪些,第1张

关于知青的电视剧都有

《大桥下面》,《几度菊花香》;《纯真年代》里《幸福像花儿一样》,不怕《今夜有暴风雪》,《生死正名》他们《青春似火》。唉!《那些年那些事》真的是《蹉跎岁月》《无法悲伤》。

历史虽然已经《原谅》了他们当年的无知,岁月的《年轮》已深深的刻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心上,但《我们的知青年代》那份情结并未《泯灭》,因为《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们用《血色青春》,谱写过《血色浪漫》。

《大桥下面》讲述了个体裁缝秦楠在修车匠高志华的帮助下,摆脱十年浩劫带来的心灵阴影,向世俗观念和命运挑战,追求幸福爱情、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如果按照字典的解释,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知青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当时,美术家朱宣咸1958年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地记录了北大荒农垦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画面。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

然而,这样的名词解释虽然看上去标准,但终究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情感。那有情感的解释又是什么样的呢?看看老知青们是怎么回答的:

五十年前我们扛着行李“上山下乡”,自然地当上了“知青”。如今,我们两鬓泛白,却不知道如何言简意骇地回答孩子们的好奇:什么是“知青”?本来算不上是一道难题,可是,问一百个“知青”,却会有一百种不同的回答。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大火厉害的时候,已经顶着大风冲火海。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时候,已经凭着朴素情感当起了“愣头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戒条森严的时候,已经投入了稚嫩而热烈的初恋。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压抑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己折磨自己。

说来也不过就是那些城里在特殊年代上山下乡的一群小年青。他们在该读书时,没书读。他们在该结婚时,没房子。他们在该生育时,没指标。他们在找工作时,没文凭。他们在谋发展时,没实力。有人说,“知青”是无知、无能、无力、无奈的代名词。有人却也说,“知青”是有情、有义、有担当的“铁”的含义!

“知青”是不可抹去的一个时代群体,历史肢体上的抹不去纪念碑。曾经作为知青的一代人,岁月不会抹去记忆,不会忘记这一段苦难而又坎珂的历史。这一代人拥有的独特经历,已然成为宝贵的财富,挥洒了青春和血汗,编织了理想和希望,高唱了欢乐和痛苦,滋养了成熟和刚强。无论在北国南疆、山寨乡村,都曾经有知青的歌声,都曾经流传知青的诗词歌谣。那是真实的呐喊,那是禁锢不了的声音,那是鼓舞广大知青奋争的力量。

  知青时代指的是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时。

  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我是做农村工作的,这些年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很多,但我最推崇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

《马向阳向乡记》讲述了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马向阳,一个时尚前卫洒脱,但总感觉像“不太靠谱”的小干部,阴差阳错的被派到了大槐树村做包村第一书记的故事。马向阳毫无农村生活和工作经历,更别提工作经验了,还没正式到任,就被一个抱着孩子的上访户丁香给难住了。也由此,这个村的各种矛盾、复杂关系、历史积留问题开始缠绕着他。由于经验不足,想法天真简单,他一进村开始,就被挖了个坑!很多工作难以开展。但是最后,因他秉承着一颗赤诚的心和一种情怀使命,踏下心来,发动群众又依靠群众,认真地解决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逐步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和谐的道路上来

这部剧所反映的农村现状,既真实又现实。正如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100年前所总结的,农村落后的基本特征就是“愚贫弱私”。而这四个字在今天的农村仍然反映的淋漓尽致。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是初中以后就来到了城市生活,对农村的回忆也只是童年里的故事,对于农村的现状也只能通过一些还在农村的亲戚那里了解一些表象。现在又回到农村,但要真的融入农村,却没有那么简单!

为此我看了好几遍《马向阳下乡记》。每次深入农村调研的时候,我都刻意的去留心,发现大多数贫困村、薄弱村都和剧里的大槐树村大同小异。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下派到贫困村、薄弱村做包村第一书记,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但是常年身处机关的同志,一经走入农村,就马上被各种不适应所包围。第一书记能否干好,取决于三种因素。第一看是否有这种决心。如同马向阳一样,扎根在农村,立足解决问题的决心。第二看是否有本事。第一书记要具备多种应变能力,要协调农村的各种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冲突,最后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发动起来,解决好现在的人居环境,解决自己现在能看到的所有事儿。第三看是否有思路。能否立足农村的现实条件。通过当地的现实条件,找到一种当地的优势资源,从而找到致富的途径和门路,最后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所以,当身边的包村干部感觉无所适从之时,我也推荐他看一看《马向阳下乡记》。

这些年,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也播出过一些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幽默诙谐,笑料百出,有的还很受欢迎,我也看得津津有味。但当深入农村之后,我却感到了有问题。这些作品只是攫取了农村的笑料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过度丑化农村,以此博得眼球,赚取收视,这些作品不仅没有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误导了大众,影响人们对农村的认知。

而《马向阳下乡记》则不同,这也是一部文艺作品,不是三农记录片、科普片,也要追求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所以,它定位于喜剧,看起来依然轻松快乐,笑点频出。可称得上“三分钟一个笑点,五分钟一个冲突”,极其成功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收视率也相当高。

但是这部作品在追求艺术水准的同时,更理性,更客观,更真实的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和客观实际,并没有太离谱。剧中对农村各种关系的提炼精准到位,利益冲突、观念冲突错综复杂,农村人与人的矛盾、干群矛盾、土地矛盾、城乡矛盾,尤其是农业科研部门、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农村的矛盾问题深刻而又急迫。对于了解农村,融入农村,扎实做好农村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回过头来,还要指导生活,引领生活。艺术要展现的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对理想状态的一种期待。人们所崇拜的,既有现实中的英雄,但更多的则是通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英雄。

当然,《马向阳向乡记》并不是三农题材教科书,它仍然是电视剧,是一部艺术作品,它反映的农村问题是用艺术的视角来实现的,所有农村的这些问题、冲突都是通过各种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来提炼的,又通过一个个小人物来演绎。因此,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有吴秀波等一众演员们、老戏骨们的倾力出演,精彩展现,最终为我们贡献出一部精致的,异彩纷呈的优秀作品。

吴秀波把包村书记马向阳演活了,演到家了。这就是第一书记的标杆。直到现在,每每谈起农村工作,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吴秀波,就是马向阳。

想了解农村吗?看一看马向阳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3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