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启用6个方舱医院(广州方舱医院什么时候投入使用)

广州已启用6个方舱医院(广州方舱医院什么时候投入使用),第1张

2022年11月15日下午举行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

广州已启用方舱医院6个

开放床位2万余张

基于当前疫情形势,经过综合研判,我们集中优势力量攻坚海珠疫情,实施快筛快转,在高风险区由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早发现早隔离。

我们按照“全市一盘棋”的原则,统筹各级各类医疗资源,建立完善阳性感染者转运调度机制,分梯队启用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实施分类收治。

由于感染人数增长较快,正加快方舱医院建设,建成一个使用一个,迅速扩容,快速提升收治能力。截至14日,广州市共启用方舱医院6个、开放床位2万余张、投入医务人员4000多人,主要用于接收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方舱医院为每名感染者提供包括洗漱用品、耳塞、眼罩在内的生活用品爱心包,对老人、孕妇、儿童感染者提供人性化关怀。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我们将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及时发布信息通告,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抗疫。”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说。

广州疫情总体呈

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并存

广州市本轮疫情规模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当前每日新增个案数仍处于高位。

14日948%的新增感染者在海珠区,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高风险区域内;近期赤岗街客村片区、江海街桂田片区新发病例数下降明显。

其他区方面,白云区前期社区聚集性疫情的两个增长点嘉禾街长红村和同德街粤溪村风险区内首日实现社会面零感染报告,疫情攻坚取得初步成效;番禺区和荔湾区疫情增速下降,趋于稳定;天河区疫情仍有波动;越秀区矿泉街近2日感染人数仍在增加。

总体上广州市疫情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并存,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社区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难度持续加大。

广州高风险区域内特殊困难群众

基本生活均得妥善保障

广州市在特殊困难群众服务保障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全市高风险区域内的八类在册特殊困难群众共计575人,基本生活均得到妥善保障。

在特殊困难群众服务保障方面,首先进一步摸清底数、主动加强重点服务对象的排查。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通过电访微信、走访摸排等方式,动态掌握全市特殊困难群众底数。

其次是线上跟踪、线下跟进,线上线下联动。通过“穗救易”系统及时将发现的群众救助需求转属地镇、村跟进解决,做到问题当天清零;对跨区居住在高风险区域内的特殊困难群众,及时通知居住地上门探视、救助帮扶,确保“救助服务跟人走、救助保障跟到底”。发挥平安通解决老年人“救急难”作用,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日随访和服务转介,及时解决缺粮油医药等问题。发挥12345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作用,全面摸排高风险区域困境儿童监护情况,对于儿童监护人同时感染、儿童未感染、确实无人照护的,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做好救助保护工作。加大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救助管理机构将在符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和“应救尽救”原则,24小时提供临时生活救助等服务。

再次是简化程序、全面保障。简化疫情期间救助工作程序,按时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4亿元。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今年已累计启动价格补贴4次共2039万元。

12345政府热线已累计受理

涉疫情工单64621件

傅晓初表示,为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海珠区进一步畅通12345的诉求反映渠道。10月23日以来,12345政府热线已累计受理77705件,其中涉疫情工单64621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责任单位主动认领,及时、高效、高质解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主动作为,不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2022年7月11日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7月8日,驻马店泌阳县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筛查中发现1名阳性人员,目前感染源头暂未公布,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较大。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如下:

一、以下来新人员立即主动报告

17月2日以来有驻马店,特别是泌阳县旅居史的来新人员;

2近7天有中高风险区、涉疫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的人员;

3与公布的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有交集的、同时空伴随人员;

4场所码异常,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人员。

请上述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酒店报告,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医学观察或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二、不到有疫情的城市

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城市。如确需出行,请务必提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码、行程卡状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新前主动报备。

三、加强自我防护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分餐食、用公筷、一米线等卫生习惯,配合做好扫场所码、亮码、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出行和进出人员密集型的场所时,一定要正确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用手直接触碰眼、口、鼻。

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本人和家人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勿自行服药,佩戴口罩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和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五、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3岁以上无接种禁忌且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人员,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2022年7月9日

为指导全国各地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监测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及时动态掌握人群感染发病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研判和预测疫情规模、强度和流行时间,动态分析病毒株变异情况,以及对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及检测试剂敏感性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病例报告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病例诊断报告,按照要求做好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告与订正。根据病情变化24小时内订正临床分型,病例出院后24小时内填报出院日期,病例死亡后24小时内填报死亡日期和死因诊断。动态分析病例,特别是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对发现的重症、危重症、死亡病例和其他特殊病例,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流调报告。

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

各地要利用属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居民自行测定抗原信息收集渠道,每日收集和逐级报告人群核酸检测和居民自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动态分析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

哨点医院监测。

各地依托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每日统计门诊和住院患者人数、具有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人数、核酸检测数和阳性数、抗原检测数和阳性数,按照流感监测网络流程上报。要及时将病毒变异株全基因序列上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动态分析门诊和住院患者人数、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人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等变化趋势和病毒株变异情况。

重点机构监测。

各地对辖区内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疫情监测,对机构内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定期抗原或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暴发疫情,控制机构内疫情传播。

学生症状监测。

省会城市选择城区内若干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开展哨点监测。学校对在校学生每日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根据需要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动态分析中小学生新冠病毒感染变化趋势。

病毒变异监测。

各地对部分陆路、航空和海港口岸城市入境人员、哨点医院就诊患者、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中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以及重症和死亡病例标本等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将序列按时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及时捕获新变异株,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新冠病毒污水监测。

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布点探索性开展污水监测,采集污水处理厂污水样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动态了解环境样本阳性率和病毒量变化,跟踪污水阳性样本的病毒基因序列变化。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监测点。

三、监测信息报送

各地监测预警专班要按照《关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监测系统要求,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四、监测预警分析

各地要组织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和团队参加监测预警专班,强化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学模型等技术优势,增强数据自动分析和辅助研判能力,提高监测预警准确性和敏感性。要每日分析疫情监测信息,科学研判疫情规模、强度和范围,预测疫情变化趋势和流行时间,评估疫情风险,及时为各地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五、组织实施

监测工作由国家疾控局总体组织协调,由中国疾控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省成立监测预警专班,负责工作的组织落实。各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教育部门、部分重点机构负责完成有关监测工作和信息报告工作。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0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