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怎么恢复
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怎么恢复,孩子是上天的馈赠,家长应当与孩子统一战线攻克难关,宝宝在这个时候还没办法做到一些事情,以下是给大家分享的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怎么恢复,一起看看吧。
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怎么恢复11对不起
对不起三个字从孩子口中说出的话不足为奇,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对孩子说出这句话?家长总以为自己的经验比孩子丰富很多,什么事情都是家长懂而孩子不懂,就算对孩子造成了误解也借爱孩子为孩子好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但是孩子却受到了伤痛,遭遇误会没有得到父母的道歉反而引来父母的责怪,这难道不是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创伤吗?
孩子感到悲痛、委屈、甚至愤怒,家长没有及时承认错误消除误解,或许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所以家长应该勇于承认错误,以身作则,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及时道歉,消除孩子心中的误解;
2这不是你的错
孩子心理受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心的受伤,当孩子感觉不到安全感的时候,父母一味的指责孩子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否定自己,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否定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上多多鼓励孩子;
3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当家长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时,应该立即告诉他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孩子心里足够安定,给孩子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样才不会造成孩子心理阴影;
4我爱你
我爱你是直接表达爱意的语言,没有什么会比我爱你更直接了,对孩子说出我爱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足够的爱,简单的三个字却充满了无限的力量,让孩子从此感受到了后背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保护着自己;
5你让我感到骄傲
每个孩子的愿望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做出努力后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换来简单的认可,所以对孩子说你让我感到骄傲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当孩子内心脆弱放入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力量面对前面的苦难,使孩子内心充满自信;
6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当孩子受伤时最害怕的是自己一个人独自承受,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孤独,家长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他永远不会一个人,告诉孩子我们永远不会分开,永远不会离开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创伤得到最好的治疗,陪伴是最长久的深情。
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怎么恢复2一、1-6个月宝宝害怕什么
婴儿在早期,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孩子们天生都害怕巨大的奇怪的声音。但偶尔一两次的刺激,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在婴儿哭泣时,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避免连续让宝宝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
二、6-9个月宝宝害怕什么
婴儿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在某个环境,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对陌生人产生兴趣,并做出愿意接触的姿态。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接触保持警觉,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安全的环境。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
同一时期,婴儿还会对高度产生恐惧。因为婴儿在这时已经对高度产生感知。到了九个月,身体发育已经使他们能够翻身和爬行了,但这些运动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们应付对高度产生的恐惧,对高度的恐惧几乎是天生的。不过,随着婴儿年龄地增长,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恐惧会慢慢消失。
三、12-24个月宝宝害怕什么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焦虑,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时,而且是极为普遍的反应。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过去的分离经验,对环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以及在分离时母亲的行为。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时,与监护人的分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场,环境是否熟悉,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等。通常,和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分离性焦虑要明显轻得多。他们知道母亲会回来,在母亲离开期间会呆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
由此可见,母子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极为重要。同时,还应注意母子分离要逐步进行。比如,一开始先短时间分离,然后再逐渐拉长时间。需要提醒的是,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让孩子心理有底。
四、2岁以后宝宝害怕什么
在进入第二年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让位于对想像出来的东西的恐惧以及对求知情况产生的预想性恐惧,比如独处、黑暗、死亡、绑架者及抢劫者等。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此后高峰开始下降。
五、6-12岁宝宝害怕什么
在6-12岁期间,恐惧大多与学校,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有关。更为抽象的社会焦虑和对成绩的焦虑出现,对于损伤,自然时间和社交产生的恐惧可以维持一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有时他们的手出血了,就跑去告诉妈妈:“我的手出血了。”很可能孩子说这些话的潜台词是“我会死吗?”妈妈对这种出血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保证,会成为孩子的定心丸。
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怎么恢复31、在公共场合训斥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尽管在我们看来,孩子他们年龄小不在乎这些,可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心智上还不成熟,在受到批评时,很容易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尤其是在多数人的场合,更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严重的话还会留下心理阴影。去年播出的《爸爸去哪儿》,蔡国庆老师在许多家长和摄像师拍摄的情况下,训斥他的儿子,孩子显得特别激动,说什么也听不进去,反而越哭越厉害。这也给了我们家长一个教训,孩子犯了错,要心平气和的跟他讲,一味地责怪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儿童教育关于教育儿童,我们始终不知道什么样子的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小孩,而且充满了未知。这个时候会参考下别人家成功的育儿经让家长们会更有感悟。
好爸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版 家庭教育图书教育孩子书籍畅销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好父母育儿书正面管教儿童教育心理学育儿百科全书
2、过于强势的相处方式
“你懂什么啊!”、“这事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等等之类的话,家长们想想,是否也曾对自己的孩子讲过这些话,说者无意,但孩子听多了,自然而然也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我做不好,我只听父母的,这些负面暗示,会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和孩子平等相待,不要过分强势。
亲自互动游戏平时的时候和孩子沟通要注意方式,没有人喜欢被叱责,太强势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自卑。有问题可以通过玩游戏或是讲故事等手段来引导。无形中让孩子发现错误并去解决。
记忆游戏早教智力开发儿童益智玩具训练右脑 亲子互动3-4-5-6岁
3、父母自身自尊心的缺乏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的老师,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扇门,父母如果平时就注意自尊心的维护,平时就是自信心满满,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自尊心,但如果相反的话,孩子也是学习能力很强,看见什么就学什么,他们分不清好坏,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也要以身作则。
眼见孩子受了很重的情伤,作为父母该怎么办?
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通常我们将永远看到很多孩子自杀或故意伤害他人。许多父母无法帮助却开始讨论,我们现在教育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低?早上母亲有自己的意见,这种生活不尊重我的生命,还有一个别人孩子的共同特征——缺乏生命恐惧。我也有一个女儿,虽然她还不到六岁,但我们从未避免过在她面前的这个话题。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出生问题,体验各种艰辛,没有人的生命顺利,没有人可以从古代逃脱。每一天都在成长,但你的父母每天都变老,有一天,父母将永远离开你。这些是不可能避免的,我们可以做到珍惜我们的生活,珍惜他人的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实现我们的生活。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并不容易。任何人都没有任意剥夺他人的权力,以及那些犯罪的人永远不会逃避法律的制裁。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我们必须教孩子们,让孩子们了解宝贵的生活,也让孩子们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是珍贵的,他人的生活同样有价值。珍惜并珍惜所有的生命。
不要发布儿童情绪的表达,注意帮助孩子引导情绪许多孩子更早有点早,不要看儿童时代,我对喜欢爱的人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成年人,特别是在青年之后,孩子达到了异质性的高峰,a很多孩子在受影响的爱情中有生命和学习。在这方面,父母列出了很多帧来防止孩子早期的爱情,例如,不能孤独,谁可以与谁聊天,谁会一起聊天,甚至不能在父母面前提到他的名字。然而,许多次方法总是消除儿童对异性的好奇心,并且甚至会反对努力。虽然学习非常重要,但父母无法阻止他们的孩子异化。当孩子很小时,友谊仍然非常纯洁。此时,它不必担心太多。但是在你被青春期之后,许多孩子开始区分某种情绪,因为她知道,在这个时代,他们所爱的人的情感和感情是不同的。
作为父母,当我们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感时,父母不想打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做出一些不是非常符合惯例来限制孩子的正常约会。由于父母肯定知道这种情绪而不是孩子,这次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某些指导。有一个很好的父母去做。当她发现她的女儿对课堂上的男孩有良好的感觉时,他们没有指责自己的孩子,但鼓励她努力期待这个男孩,填补他们的缺点,弥补自己。不足,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进步。作为父母,我们无法为最喜欢,感情和爱情主题关闭它。如果那个男孩喜欢这个孩子真的很棒,那么我们就是如此指导,不仅可以让他们去早期的爱情,浪费的道路,相反会改善他们的学术表现,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为什么莱伊不是吗?
伤害了孩子的心怎样挽回
伤害了孩子的心怎样挽回,孩子总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护的,未来的发展是现在的每一步累积起来的,宝宝的情感认知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以下是伤害了孩子的心怎样挽回方法。
伤害了孩子的心怎样挽回1第一步:向孩子坦诚你的错误
其实,只要我们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谅我们的。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而且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比如:“妈妈很抱歉,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第二步:让孩子知道你学到的经验
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往往只是很笼统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然后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在求原谅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解释你这次反思学到的经验:“妈妈再怎么生气、伤心,也不应该那样说话。如果妈妈下次说:‘我很生气,因为你跟我说你要上床去睡觉,却还在玩玩具,我有受骗的感觉。’这样讲,你会不会了解呢”这样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第三步:问问他,你想妈妈下次怎么办
孩子喜欢受到尊重的感觉。当孩子确实屡教不听,而你对此又很生气的话,你不妨主动出击,保证自己下次不再随便发脾气,但是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孩子想妈妈怎么做。“当妈妈很生气时,如果以这件事来说,你希望妈妈怎么说,你才会了解呢”“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你不想妈妈发脾气,你要怎么做呢”
第四步:下次让孩子主动提醒你
经过这次事件,你可以和宝宝来个小约定,“下次妈妈再发脾气的时候,你主动提醒妈妈‘不要生气’,好不好”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会生气,自己是不是也做错事了。
第五步:回到事情原点,就事论事
孩子对于你刚才的'情绪失控表示理解了,但为了避免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就应该针对这件事,好好给他上上教育课,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错了。比如:“刚刚妈妈叫你吃饭收玩具时,你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如果再一次,你可以怎么做,不会让妈妈觉得你在骗我。”然后讨论这件事可以怎么解决,孩子也就懂得下次该怎样做得更好了。
第六步:谢谢孩子的原谅
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步,不忘谢谢孩子的原谅,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头,约定彼此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不随便发脾气,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伤害了孩子的心怎样挽回2被别人伤害怎么改变自己
1、重塑性格
任何人都可以养成坚强的性格,不过,软弱的人大多有内向的气质,养成外向型坚强性格确很困难。但是内向型坚强性格却是可以锻练出来的。
内向型坚强性格有三个特点:不锋芒毕露但有韧性;不热情奔放但有主见;不强词夺理但能坚持正确意见。
2、坚持自己
弗兰克林1951年首先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但因受到“强人”的责难,竟承认这个发现是错误的。后来有两位科学家1953年重新发现这一结构,并获诺贝尔奖金。
由于不敢坚持自己,将自己在生物学上划时代的发现拱手让给了别人,多么痛惜!战胜软弱的心理基础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敢于坚持自己,尤其是面对飞扬跋扈的所谓“强人”的时候。
3、敢于反击
先是学会发怒。软弱的人多没有当众发脾气的体验,而习惯于沉默忍受。坚持自己,就要敢于适时发怒,可以逐渐学起。你可以选择经常粗暴对待顾客的售货员为对象,准备好“台词”:“这样对待顾客,太不像话,岂有此理!”说罢,尽管扬长而去。
4、直接反驳
软弱者对于别人的误解与无端的责难总习惯妥协。战胜软弱就要学会直接反驳,不做妥协。
5、行为武装
心理学也认为改善行为可以改善心理素质。你如果软弱,就从行为上这样武装自己:
(1)遇见你有点害怕的人,不要绕道走,径直迎着对方过去;(2)身体站直,挺起胸膛与对方讲话;(3)讲话时盯住对方的眼睛,开始做不到,就光盯住他的鼻梁;(4)声音洪亮,如果对方声音超过你,就突然把声音变轻;(5)保持对话时的沉默间隔,不要急不可耐;(6)不轻易用“对不起”之类的话。
伤害了孩子的心怎样挽回3怎样治愈心灵受伤害的孩子
专门的时间。
① 你可以安排的时间。保证在这个时间内不受打扰,没有电话、门铃和他人干扰,时间只属于你们两个人;
② 你无法选择的时间。有时候倾听的时间往往容易发生在睡觉前后或吃饭的前后,所以需要你观察孩子,及时抓住他想要倾诉的时机。因为儿童与成人不同:他不能表达自己需要被倾听。你必须透过儿童的情绪来把握治疗的时机。儿童的情绪不出来,治疗不能开始。
选择安全的地点。
在孩子发泄情绪时有一个安全的释放空间,跳动的时候没有危险物的存在。
足够的心理准备。
同时在倾听的整个时间段里,让孩子有支配你的权利。
无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情绪和行为,你的情绪和意识都要基于爱。
不要闪现出要教导他、改变他,甚至教他怎样解脱的办法,或是闪现出不欣赏他的做法、想法的念头。
不要自己猜测和设想孩子的问题。
要跟随孩子的所有情绪和问题,直到你觉察到孩子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在新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做出身体伤害的事情,无论是不给孩子吃饭,或者是暴打孩子,亦或者是更加严重的侵害行为,看似是在“教育”孩子,实则是在伤害孩子,一点一点的摧残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精神和身体饱受折磨。
而这些孩子如果长期被压迫、被折磨,并无法接受较好的心理治疗,长大后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激进的行为,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因为童年时期的一些事情,影响一生。因而,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童年创伤的危害,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一、情感创伤也是“杀手”
在多数人眼里,如果不对孩子造成身体伤害,那孩子就不会受到童年的创伤,然而,身体的伤害,只是童年创伤的一部分,情感创伤也属于童年创伤的一部分,而且杀伤力极强,最重要的是,大多数父母并不会在意情感上的创伤,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治愈童年创伤》这本书上写道:“在童年时期,我们需要被保护、被滋养、被爱,但是,这些有时得不到满足,我们会遭遇躯体的、情感的或性的忽视,而且这些忽视也是让人感觉受伤害的,是有害的。”
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并不能时时刻刻关注到孩子的动态,更不能时时刻刻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特别是孩子慢慢长大后,有些话渐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就更加微乎其微了,也不会在意孩子所受到的伤害。
我有个朋友,从不吃猪肉,不是因为她是少数民族的人,也不是因为她想养身,而是因为她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逼着吃了很多猪肉,结果现在看到猪肉就反感,根本不想吃。这看起来是童年时代的一件小事,可是就是这件小事,改变了她的饮食习惯,对她造成的伤害也是一生的。
孩子童年的创伤可能会来自父母,也可能会来自老师、朋友,可是,如果朋友的父母多关注一下她,早早发现她的身体的不适,或者是与平时状态的不同,也许,被逼着吃猪肉这件事情,就不会成为朋友的人生阴影了。
不要总以为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讲给父母听,对孩子真正的关心,不在于言语的表达,而在于时刻的关注。
二、从“被忽视”到缺失信任
很多时候,孩子在需要得到父母关爱和需求的时候,父母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不回应孩子的需求,或者是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没必要什么事情都要依赖父母。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在父母身上长时间受挫后,孩子一方面不会继续向父母索取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结果导致情感缺失。
有一部日剧叫《人生》,尽管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校园暴力,不过,这部剧也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子女与父母的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等社会现象。剧中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主人公步,她的母亲从来就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或者说是根本不上心,不愿意关心,这也导致了步在受到伤害时,不愿意把事情告诉母亲,请求母亲的帮助。
很多父母会有一种天生的自信,以为孩子最信任的人是自己,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回忆一下,是否孩子对你提出过一些合理的要求,而你却拒绝了?是否孩子想和你多聊会天,而你却说没时间?是否孩子请求你的帮助,而你却让他自己解决?
孩子长时间在父母那得到不了积极的回应,孩子就会感觉到“被忽视”,怀疑自己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更会放大这种“被忽视”感,对父母也会失去信任,结果导致自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受到的伤害还越来越大。
三、要想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不让孩子长大后受到“被忽视”情感的伤害,父母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1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正如刚才所讲,常常忽视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因而,要想解决孩子的情感伤害,最重要的是先建立起与孩子的信任桥梁。当孩子碰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能够想到父母,也愿意把自己的问题与父母倾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有求必应,而是信任孩子的话,并积极予以回应。
有一个叫西蒙的孩子,他跟着一位知名的教授学习,可是这位教授时不时就会骚扰西蒙,使得西蒙很是苦恼,于是西蒙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父母,这件事情也立马获得了西蒙父母的重视,于是,立即通知学校,并报警,最终这件事情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尽管这件事情,并没有在西蒙的内心中抹去,不过,再提及这件事,西蒙并不觉得难受,而是可以积极面对。
而另一个叫苏西的孩子,碰到了跟西蒙差不多的情况,可是当她跟父母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小题大做,结果一方面受到他人的侵害,一方面觉得自己很糟糕,对自己自暴自弃。
很多时候,碰到这样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而,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沟通时,不要总是怀疑孩子的话语,同时,要积极鼓励孩子,并向孩子保证,只要跟父母讲明实情,父母并不会责怪,而是会尽力去帮助他,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2让日记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有很多,孩子小的时候更愿意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些孩子会害羞,不太喜欢直接的沟通方式,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跟孩子通过“交换日记”的方式进行沟通。
日记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过是写出每天的感受,特别是当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很开心的事情,这样的大起大落的情绪时,可以鼓励孩子把想法一一记录在日记中,让父母通过日记,了解到孩子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了应对这件事情,孩子做出来怎样的选择,孩子还有哪些困惑……
1 过度批评与惩罚: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过于苛刻,经常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和批评,缺少肯定和称赞,对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打击。
2 过度保护和溺爱:某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尝试新的事物,不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这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3 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很难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会让孩子觉得孤单和无助。
4 不断比较孩子与其他孩子:父母善于拿其他孩子的行为成绩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做到父母的期望和标准。
5 言行不一致:父母用不一致的言行来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到困惑和矛盾,不知道该相信父母还是相信自己,造成自我怀疑和自卑。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个家庭中,情况都是独特的,没有一个万能的理论可以完全适用于每个孩子。因此,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阶段,采用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自尊。
首先,家长自身要有容纳负性情绪的能力。“宰相肚里能撑船”,家长自己得能hold住这些情绪,而不是一同被愤怒和屈辱淹没。只有自己会游泳的父母,才能把孩子从水里救上岸。
相反,如果父母容纳不了这样的情绪,为了避免崩溃,采用回避、压抑、隔离这些防御措施,即使压抑到潜意识里,情绪能量却不会凭空消失,天长日久成为这个家庭自卑屈辱的情感基调。
◆ 然后,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支持,转化孩子的情绪。
第一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抱抱,并坚定地告诉孩子“在外面受欺负了,粑粑麻麻会永远站在你的身边保护你的”。
第二步:家长通过语言疏导,转化孩子的情绪体验。
和孩子一起充分地呆在痛苦情绪中,体会这些情绪,最终能离开这些情绪。带领孩子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升起,情绪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想法
孩子语言化水平低,很多时候是说不清道不明自己的感受的。引导常用的技术与对白如下:
❶ 情绪感受:你的感受如何你的心情如何
❷ 情绪命名:你会怎么描述这样的感受如果用一两个形容词来称呼这样的感受,你们怎么说
❸ 情绪探索:多感受一下这种感觉,让那个感觉慢慢地在心中停留扩散。
❹ 情绪延伸:多感受一下这种感觉,看看还会不会带来其他的感受。
人的感性和理性一定不能同时并存的,当引导孩子用语言理性思维去描述一切的发生,就离开了感性上的烦恼痛苦。这样的觉察情绪的过程,孩子不仅觉得到父母的理解,明白这些情绪是不可怕的,自己可以驾驭的。父母一次次示范如何把一团混乱、无法言说的情绪转化成话语,孩子慢慢也习得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
语言暴力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伤害:
1首先是造成伤痛
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做过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父母责怪孩子不专心、不用功、批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孩子情绪上遭受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如果父母对孩子上课表现出来的不专心、注意力集中不重视,而是一味地批评他们觉得他们丢脸、让父母失望,孩子所感受的负面情绪,不亚于父母用最粗的棍子来敲打他们。
2然后会改变大脑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海马回和前额叶。注 意力和这三者都密不可分。
胼胝体负责信息传递 ,视觉、听觉等传入的信息可以在胼胝体进行交换,使感官正常集中注意并综合信息、传达给大脑进行分析。
海马回负责记忆和情绪管理 ,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无法正常记忆学习内容。
前额叶统领一切高级认知能力 ,如果前额叶受损,无法抑制其它刺激,注意力就会涣散。
当孩子受到语言暴力时,他们的大脑受到损害,专注能力、创造能力等各项能力都会降低。
3还会损害自我
心理学家库利对自我的定义是:「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 社会 交往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据此, 他人的评价、看法对我们形成自我认知有决定性影响 。 负面言论轻则让被评价者心情恶劣,重则造成严重心理阴影,影响其性格、成长,甚至生命。
如果家长经常批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孩子往往会更加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就会丧失自信心。
经过语言暴力的孩子,常表现出不自信、自我怀疑的情况。 他们的专注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会弱上许多。
那么应该怎么修复这些造成的创伤?
如果爸爸妈妈已经意识到了这点错误,说明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值得鼓励!平常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尽量采用讲道理的方式,
1采用共情
首先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家长要采用共情的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跟孩子沟通原因。「妈妈知道你觉得如何」,说出孩子现在的感受和想法,只要孩子发现你是理解他的,就能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
蹲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比如 很多时候孩子做事情不专心,不是他们不想专心,而是他们对自己无能为力,需要父母给予他们专注力的训练帮助。
2克制情绪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
很多时候,家长们为什么会对孩子进行攻击呢?孩子为什么会感到伤害呢?
因为家长感到愤怒、丢脸,因此打骂孩子;或者家长恨铁不成钢,觉得孩子这样做让你很失望… 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让孩子明白感受。
3对于之前的错误,跟孩子进行道歉,并且做出承诺不再这么对待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爱一直都是无穷的、信任的,因为孩子孩很小,他们的安全感依赖感都来自于父母。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在滥用和辜负孩子的信任。
很多父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从来没有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成归属物。当孩子受到了尊重,他们心上的创伤也会开始修复。
4对于已经受损产生影响的大脑,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进行专门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有些孩子由于语言暴力,已经产生自卑、内向的问题,这时候主要是 缺乏来自触觉上的感受,需要对孩子的触觉进行专业有效的刺激训练。
比如有些孩子上课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也因此被家长批评、被家长骂,就要 注意是不是孩子的专注力存在问题,通过专注力训练提高专注力,刺激前额叶、胼胝体等感官系统。
希望各位家长都明白一件事: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作者:多特儿童专注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专注力”项目唯一成果转化基地,拥有来自中科院的权威专家团队。专注中国儿童身心 健康 及家庭教育,专注力训练有效率达94%。
语言暴力不分成人或者孩子,当我们像孩子一样被虐待或被忽视时,它会让我们感到伤心,被剥夺感,并被我们所爱和信任的人所冤枉。如果引起疼痛的人是我们自己的父母,那么伤害可能会特别深。如果这些伤害没有得到解决,它们将继续影响我们和我们后来的关系。由于这些经验,我们可能会尝试:
1与那些向我们提供我们从受损父母那里得不到的东西的人找到新的关系。
2将自己与那些提醒我们伤害我们并将其作为替代修复受损父母的方式的人联系起来。
3改变我们的父母,这样他们最终会给我们年轻时所需要的东西。
问题在于,尽管这些努力目前可能感觉非常正确,但它们在实现真正的治疗和实现方面将是不成功的。更糟糕的是,疼痛往往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为什么我不能自我修复?
当童年时发生情绪伤害时,这些伤害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的。对事件的记忆和理解以类似孩子的状态存储在大脑中。儿童不像成年人那样处理信息。他们倾向于过分责备自己,并将其他人的负面信息内化。作为成年人,我们承担这一责任,仍然相信并重播那些负面信息。 “你是笨蛋,”“为什么你不能做一些正确的事?”“真希望没有出生。”在制作原始录音带的人早已不复存在之后,我们可能会告诉自己这些事情多年。
面对我们痛苦经历的全部是掌握过去的唯一途径。它允许我们客观地重新审视发生的事情,以便我们可以从更成熟和客观的角度重新评估它。它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件,并就所发生事件的原因和意义得出更恰当的结论。这种理解使我们能够超越重复这些经历的徒劳冲动,并允许我们以更加功能和准确的方式重新创建我们真正的内在理解。
如果不能面对,童年的痛苦会持续一生。
我从哪里开始?
我建议重新审视你最早的痛苦记忆作为起点。发生了什么?写下你能记住的一切。你觉得那时会发生什么?你想要发生什么(也就是说,你怎么会喜欢这个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你是如何解释这个事件的(即为什么会这样)?它是如何让你感觉到的,关于你自己?谁会为发生的事情和为什么(你可以责怪不止一个人)负责?你对其他参与者的感受如何?这个事件将来如何影响你?它如何影响你今天对自己的感觉?它是如何影响你过去和今天的关系的?什么样的事情导致这个记忆为你弹出?
写至少二十分钟。为了最好地与经验联系起来,请写出现在时的第一个人,就像现在发生的事件一样。写完之后,走开这个环境,给自己一个间隙的时间。重新审视您所撰写的内容,可以自己单独或与支持,信任的人一起。通过使用成人心灵的经验来思考。这会如何改变您对事件的看法?第二天,放弃你写的内容,再次写下整个事件。如果可以的话,添加更多细节。当您重复此过程时,请观察您对事件的看法如何变化。改变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从童年时代的另一个令人不安的记忆重新开始。继续这样做,直到你经历了所有痛苦的回忆,或者你不再为你的童年感到痛苦。
预计会遇到的挫折
因为你可能害怕所以很难开始, 这完全正常。 请记住,对所发生事件的记忆只是大脑中的印记而不是实际事件,因此重新审视是完全安全的。 当你做这些练习时,你可能会感到压力。 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哭泣甚至感到迷失方向。 对自己好,找到尽可能多的借口,以便在以后通过它来奖励自己。
如果您发现自己太难做,请找一位好朋友或治疗师与您一起踏上这段旅程。 与他人分享您的经验是打破羞耻感的好方法,有助于更快地解决痛苦问题。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值得。
虎妈来回答你的问题:
1、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但也请父母们,接受孩子们的不完美。
收起你们那挑剔的眼光,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
很多父母都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才是最好的,于是就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已的孩子对比,并经常以此来打击孩子。
父母的认可,将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2、倾听孩子的声音
当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不要急着去批评,请先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给他们解释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的问题,这样下次再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就少很多了。
倾听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让孩子内心的想法得以表达出来。也能让我们正真了解到孩子世界。
3、不可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小孩子
儿童教育家 儿童心理学家 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可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小孩子。 这样的说话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同一句话换一种语气说,可能效果会是你意想不到的好。
比如,“还不快点去做作业。玩具快收起来。”换成“宝贝,该做作业的了,我们把玩具收起来吧!”试问下要是你喜欢听哪一句呢?
4、控制控制好情绪
面对孩子,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句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更好的沟通。
坏情绪来临时,请深呼吸几下,让自己情绪平复一下,再开口说话。
工作上的情绪不要带到家里,夫妻间的矛盾不要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是你的宝贝,不是你的出气筒。
请记住,打骂出不来优秀的孩子。
5、多鼓励和赞美孩子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写道: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尝试着用鼓励代替说教,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的鼓励和赞美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是孩子迈向成功的敲门砖。
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鼓励不会赞美孩子的父母。
请善待每个孩子,好好对他们说话,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希望能帮到你!
要知道,你先要分明白,气血上头的愤怒和长期性的语言攻击,是不一样的。人都有情绪急躁的时候,我们在生气时都会说些气恼的话,这是可理解的,但若是长期性的反复无常的语言攻击,那可能这类人就是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
人格障碍通常分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悖德型人格障碍(反 社会 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攻击型人格障碍最具 社会 攻击性,可能会对自身和别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型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说俗气点,他们会攻击你有些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有些是无意识无计划的。记得上一周我回复过一封读者来信,我说“童年遗憾就像一个洞穴,你在儿时缺少了什么,你长大后就会千方百计的弥补回来。”你有没有过这种发现?小时被称文静内向的人,长大后不是话篓子就是自闭。我们的表现人格在独立生活后会处于两种极端,但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前者是为了彻底释放,后者是为了彻底隐藏。
就像一只老鼠,你把它长期关到笼子里,当有天你抽开了笼门,它要么兴奋地窜出笼子,要么就会缩到笼子的一内角,畏缩不安。
攻击型通常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 情感 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抱怨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有意思的是,攻击型人格又往往和依恋型、回避型人格障碍纠缠到一起。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外表孤傲、语言强断、逃避人群的人,内心又脆弱的一塌糊涂。就像独自漂浮在汪洋大海里,当他们遇到了困境,若有个人递了根绳子给他们,他们就会紧紧地抓住往回拖拽,甚至有些会把你拖下水,让你窒息。
攻击性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很多,大多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我们的50、60后父母这代人,有一部分因为童年不幸福,当有了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不满和挫折感统统发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类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也易患上心理疾病,对待朋友恋人爱猜忌和妒忌,和他们相处往往要胆战心惊。
我总结了下,大体有这几个原因:1,儿时缺乏父母管教或过严,缺乏与人沟通能力,造成心理扭曲。2,幼时被人欺负的报复心理。3,挫折感无处发泄和补偿自卑心造成的强烈控制欲。
而有些无能改变生活的人,他们就惯用语言威胁、辱骂、妒忌猜忌等冷暴力来对待周遭的人,以补偿自身。他们冲动好斗是为了证明内心强大,阻拦别人是为了证明做事果敢,对人若即若离患得患失是保护自己免遭伤害,但这又是他们内心虚弱、做事退缩、无安全感、需要他人关心的表现。
所以对待这类语言暴力怎么做呢?用我惯用的口头禅。
1,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告诉那些想要控制我们的父母们,我有判断也会对后果负责。我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不是你的专属宠物。
2,不理睬也不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所做所行——告诉那些要不断通过摔跤打滚、骂人猜忌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朋友爱人陌生人,我如果上前拉你,你一辈子都学不会自己站起来。
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语言暴力不是教育的好方法!每当情绪失控冲孩子发完火之后,很多家长心中肯定是非常懊恼的,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害怕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那么,对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语言暴力后,如何去修复亲子关系呢? 第一同理性描述孩子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宝贝,刚才妈妈那么说你,是不是让你不高兴了?你是不是还在生妈妈的气呢?”当我们去同理并描述孩子的感受时,他会感觉到你在乎他,所以他才会更愿意正面的和我们沟通,他可能会说:“我还在生气呢”。当孩子愿意描述出自己的感受,他与你是在同一沟通的频道中的。 第二向孩子道歉 向孩子坦城你的错误。只要你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谅你。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你的一时冲动,比如你对孩子说:“宝贝,对不起,妈妈向你发脾气了,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家长向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损失家长的威严,反而言传身教教会了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让孩子学会反思自己,正视错误,消除误会。一定要有坦城的表达,这样就会尊重孩子,也很容易打开孩子的心门,孩子会愿意和你讲心里话。 第三和孩子商议解决方案 家长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一谈,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找出问题的症结。要让孩子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可以这样说:“下一次出现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前面的几项工作没做好,孩子是不愿意和你合作的。所以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先处理孩子的心情,他的感觉,然后再处理具体的事情和问题。也可以让孩子来提醒你“下次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要怎么来提醒妈妈呢?” 第四拥抱孩子 每次发脾气都会让亲子关系受到伤害,在运用以上几点后,要拥抱孩子,可以拉回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重新建立连接的过程。家长和孩子以拥抱收尾,这才是爱的互动,真正的修复,改善亲子关系! 以上是我多年在家庭教育里的方法,我是传承易家的老师,专业重塑家文化,实操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希望能帮到家长朋友们!
肢体语言暴力会使孩子智力人格都会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