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什么

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什么,第1张

道德心理结构极为复杂。一般来说,道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通过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实现的。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以上四种心理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开端,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品德形成的中间环节,不仅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而且对道德行为可以起到一种激励和定向的作用;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下,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推动下,通过训练形成起来的,同时它又对巩固和发展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学生的品德是在客观现实的积极影响和本人的主观努力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个要素,根据不同的组合关系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多层次的完整统一体。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这四种心理成分一旦失去协调平衡,如果某一方面有所偏离,就会相互影响彼此削弱,只有这些心理成分协调平衡地发展,才有利于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可见,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所以,培养学生品德的工作是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综合教育、综合管理的一项十分艰苦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

篇一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 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 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 …… 余下全文

篇二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一、 大脑的结构: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

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几个区域。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

…… …… 余下全文

篇三 :普通心理学考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考点总结

人格

1、什么是性格及其特征是什么?

性格就是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这个人的性格。

特征: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同情、虚心、爱祖国、诚实、正直;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勤奋、节约、认真、细心;对自己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行动是否有明确目的,是否受社会规范约束。有主见、依赖、受暗示、有组织纪律;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能力;自制力强、见异思迁);情绪特征(情绪情感的强度;情绪的感染力、支配性和受意志控制的程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起伏和波动。急躁、容易激动;情绪的持久性;情绪的心境(郁郁寡欢、悲观))

2、人格及其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

3、气质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胆汁质(特点: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耐心。思维具有灵活性,但经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意志坚强、勇敢果断,但注意力难于转移。)典型人物:张飞、李逵、鲁智深。

…… …… 余下全文

篇四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历年考试章节分数分布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

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

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

1

导思想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 …… 余下全文

篇五 :普通心理学理论总结

脑机能学说

(一)定位说

A:开始于加尔&斯柏兹姆于18C末19C初的颅相说;

B:真正定位说的提出始于失语症的研究:

代表人物:波伊劳德和威尔尼克

主要观点: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波伊劳德:言语定位于大脑额叶,控制是在左半球;

布洛卡:运动失语症

威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

潘菲尔德:记忆和颞叶有关

(二)整体说

A: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

B:弗洛伦斯:局部毁损法: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不存在定位功能,功能的丧失只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C:拉什利:脑毁损实验-----脑损伤对习惯造成很大影响,且与损伤面积有密切相关。

------均势原理&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活动a均势作用b效果与毁损面积成反比 c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说

A代表人物:鲁利亚

B主要观点:a脑是动态结构、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b三个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维持觉醒状态。

…… …… 余下全文

篇六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上说,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任何部位肌肉的活动,甚至神经系统的电活动。

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包括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具体指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情感过程(态度)、意志过程(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

2、个性差异: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等。社会心理指有关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的动力与特征等方面的心理现象。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 1、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 。反对内省证据,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客观的、实验的自然科学分支 。几乎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所有的行为都依赖于环境,以及伴随这些反应的奖赏或惩罚;遗传只有很小或根本不起作用 。

严格的行为主义是刺激-反应心理学,仅观察刺激-反应之间关系的变化。今天的行为论者很少是严格的行为主义者。他们也不排斥在刺激-反应之间存有内在心理过程的解释

…… …… 余下全文

篇七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1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注意——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4、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

5、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6、感觉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

7、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8、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9、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0、差别感受性——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1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者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13、暗适应——照明停止或者由亮处传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14、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5、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 …… 余下全文

篇八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1)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3)测验法: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

4)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3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