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情智课堂

如何构建情智课堂,第1张

如何构建情智共生语言课堂

构建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 内容摘要:构建情智共生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音乐的播放设计,教学线索的安排,问题群的形成,思维河的流动,都可以当作情感与智慧的资源去开发。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智共生 资源开发 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仍然是情。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传递智慧,碰撞智慧,产生智慧。语文教学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情智共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情感为智慧的生长提供动力支持,并把握着智慧的方向,智慧则为情感寻找深刻的内涵,并且提供着价值判断和选择,情感与智慧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系到学生的精神价值的提升;情与智的共生,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力量,支撑着、鼓励着学生创造性发展。音乐的播放设计、教学线索的安排、问题群的形成,思维河的流动都可当作情感与智慧的资源去开发。 一、在音乐播放设计中激发情智 在教《二泉映月》时,一上课,老师问学生:“你对阿炳有些什 “阿炳是个盲人,他的身世很悲惨。 老师又么了解?”学生回答: ” “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个民间音乐家,说: 《二泉映月》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教室里响起《二泉映月》的曲子,凄苦、悲哀的旋律回荡在教室里,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幅阿炳卖艺的场景。曲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谈终,老师接着问学生:了自己的了解,初步感知后,老师让学生再听,思考“阿炳在二泉旁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听到了“优美”听到了“苦难”等等。

戏曲鉴赏课程学习过程的感受

如果是你选修了这门课的话,不需要担心,只要出勤率达到,在考试时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很容易的,而且考试是开卷的,可以参考学习资料,如果你需要的话,我有这门课的PPT,我选修过这门课,超级好过的。

写的时候侧重老师上课时分析的戏剧,有背景,服装,音乐,台词,人物形象等方面,好似有你对戏曲的理解等。

② 戏剧影视文学的主要课程

北京**学院、 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

③ 传统戏曲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戏曲如何融入学校课程建设

作为一名梨园晋剧网的志愿者,一定紧跟梨园晋剧网的步伐,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尽自己所能宣传山西传统戏曲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并支持梨园晋剧网的大踏步发展!

④ 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课程

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是一所为全国和首都各艺术院团、院校培养后备人才的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是中国戏曲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任校长徐超、书记杨育。作为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实体,附中现设有京剧表演、京剧器乐伴奏、戏曲作曲基础理论、舞台美术、民族器乐演奏、舞蹈表演、影视表演等多项专业。

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戏曲学校,始建于1950年,是在党和 及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戏曲艺术学校,多年来在培养戏曲艺术人才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8年,随着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由于中等戏曲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能够为学院输送高水平的人才,学院升格为大学后仍然十分重视中专教育的开展,并于1985年正式设立附中。

在近六十年的戏曲中专教育中,一批批戏曲艺术人才在“普遍培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推陈出新”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学校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为繁荣兴盛民族国粹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当今戏曲事业的中流砥柱。刘秀荣、张春孝、杨秋玲、王晶华、刘长瑜、叶少兰、钱浩梁、李维康、于魁智、王蓉蓉、孟广禄、刁丽、杜镇杰、李军、郑子茹、侯丹梅、耿巧云、陈淑芳、宋小川等近万名各类人才都在这一方沃土中先后孕育而生,他们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频频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国家级大奖。此外还有活跃在歌坛、演艺界的屠洪刚、袁泉、赵毅、安雯、马雅舒、曾黎、连亦明、谢孟伟等人,他们的成功均受益于戏曲的坚实功底和文化底蕴。

路漫漫其修远兮,附中人肩负着继承、发展、改革、弘扬民族国粹艺术并为高等艺术教育培养输送优质生源的历史重任;在戏曲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戏曲艺术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此,附中近年来严抓管理,全力打造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形成了一支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在“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方针指引下,我们将更加努力为弘扬民族艺术奉献力量,为把附中建成国内专业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艺术教育学府而不懈奋斗。

⑤ 怎样在初中音乐课中进行戏曲教学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学生最喜欢流行音乐,有自己的偶像。所以要将他们带到音乐课本中,介绍民歌或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而在戏曲教学中,怎样将古老而又陌生的传统戏曲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兴趣,从被迫学习到主动学习它,作为音乐老师要下一番苦工。

下面我就将我在戏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重视本土戏曲元素的挖掘教学

首先将戏曲教学的基础知识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在小学曾经发过一本戏曲简介,在课上我与学生一起温故知新,重新回忆书上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在共鸣中将知识长久保存。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互动之中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如何创设具有本土戏曲文化气息的环境,是学生学习本土戏曲音乐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重视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学生的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本土戏曲之美。

首先,充分利用校园大环境的自然条件。学校是学生的第三个“家园”,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学校的走廊、橱窗、音乐教室等公共场所,粘贴具有本土特色的,如郑板桥、梅兰芳等名家的;介绍本土音乐知识,如兴化的《茅山号子》等。校园广播更是一个传播本土音乐最有利的媒体,将本土音乐融入到校园环境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本土戏曲音乐的熏陶。

其次,结合各种文艺活动,为本土戏曲音乐的展示提供平台。在各种文艺活动中,校艺术节、元旦会演、音乐课前5分钟等,让学生收集有关本土音乐的资料。如小戏、道情的和剧照,戏服、头饰、道具等进行展示或表演,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土音乐的精华所在;动手制作道具、京剧脸谱,师生合作共同设计淮剧、京剧中的各种人物脸谱进行自编自演;在一些传统节日里,中秋、元宵等,可举行花灯比赛、十二月花名猜谜等,让学生置身于民间艺术海洋中,体会家乡的美,现代的音,传统的乐。

二、加强戏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

如果一开始就讲传统戏剧,学生一定是不好接受的,太陌生,太遥远了。所以我先用他们熟悉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一名选手的演唱激起他们的兴趣,而那名选手的成功是由于哪些原因呢?学生回答说音乐后半部分引用京剧的唱段以及歌手反串的表演等。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妙处。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渐渐集中到戏曲上来。

例如:兴化的《板桥道情》属于歌谣,歌词简单易懂、押韵,内容朴实贴近学生的生活,传唱性较强,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类的作品;而“道情”更是泰州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唱曲艺浑朴抒情、风趣诙谐,曲调简单淳朴,表现力强,语言口语化,也有“即事道情”,将刚发生的事情或是新闻用地方语言随编随唱,创造性极强,对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学生模仿道情表演姿势(道情演唱方式简单,艺人怀抱长长的蒙着鼓皮的道筒,手持两片三、四尺长的简板,竹片不紧不慢地打节奏,忽紧忽慢地手拍道筒,并用方言来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本土戏曲音乐的魅力;还可以介绍一些道情艺人的故事,如:板桥先生表演道情,令学生引以为傲,从而喜欢本土音乐。

三、拓展音乐课外资源的戏曲教学

虽然我教的是初中的学生,但在我的眼中,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介绍戏曲时,让学生学一些简单的戏曲手势,眼神,舞台步伐等。让学生们动起来,增加他们对戏曲的感受力,同时与戏曲人物慢慢的靠近,试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人物表现特色等。让戏剧的韵味在不知不觉中流入学生心田。例如《杨柳青》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在拓展延伸中我们就可以引人泰州民间号子《打麦号子》,以此传扬我们本土戏曲;戏曲在课本上出现,可见戏曲这类民间传统剧目的地位之高。尤其戏剧中的京剧更是泰州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是国粹。因此,我们可以在每一个戏曲单元中借题发挥补充来介绍传统京剧,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音乐。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音乐作品,创作的源泉都来源自生活,是创作者在生活中的感受与提炼。而人世间只有真情才可以打动人心,就拿我们唱歌来说,在掌握了演唱的节奏音准,技巧等之后,最终的目标是有用真挚情感去演唱。我记得南艺的一位老师说过,有感情的演唱才是歌唱者最终的目标。戏剧同样如此,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同理心,遇到任何事要理解,感同身受。在介绍每一出戏曲时,先要了解创作背景、创作源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只有深刻了解作品的寓意,才能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其实戏曲舞台也是人的生活的一个缩影,有时台上演的故事情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由此让学生对戏曲有了同理心,有了相同的感受,有了共鸣,也渐渐有了回应。

看书不能只看一遍,学习戏曲音乐同样如此。因此我告诉学生课上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一下地方资源,而我们这里经常有地方戏淮剧的演出,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一起去观看淮剧演出。让孩子们走到后台去,与演员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采访。让他们身临其近,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这条文化长河中,戏剧音乐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绽放着耀眼夺目的光彩,照耀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让我们从孩子抓起,早早与戏剧相逢,学习与了解,继承与革新,让优秀文化诉说永远不老的奇迹!

⑥ 戏剧课程

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中国戏曲艺术的了解,对审美情趣的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增长,对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对情操的陶冶。

⑦ 国戏 戏曲文学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2015年中国大来学及学科专自业评价工作”(国家权威部门主导)中,统计出“2015年中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学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1、中央戏剧学院

2、上海戏剧学院

3 、中国传媒大学

4、南京艺术学院

5、南京师范大学

6 、北京**学院

7 、中国戏曲学院

8 、武汉大学

9 、四川音乐学院

10、苏州大学

⑧ 中国戏曲的四门功课是什么

中国戏曲的四门功课:唱念做打。

1-唱:唱功是戏曲表演中第一位重要的表现手法,演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字清腔纯,节奏准确,以字生腔,以情带腔。最高标准的唱法是达到说的意境,不是为唱而唱,甚至不要给人以唱的感觉,而是以唱来强化唱词的语气,抒发人物的情感。把节奏、旋律、感情、语气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来表达生活中说话一样的情景,切忌耍腔、找味、卖嗓的效果。

2-念:是与唱功同样重要的表演手段,甚至有“千斤话白四两唱”的说法。一要注意字音的准确,如京剧的尖团字、上口字、平仄音的念法。二要掌握吐字发音的正确方法,即用反切的拼音方式来念出字头、字腹、字尾,使每个字完整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要说明的是发花辙的字没有字尾,即不能归音)。三要念出白口的抑扬顿挫,要有音乐感和节奏感,和唱腔一样,要有轻重高低,疾徐长短。四要念出人物个性,情感意境。

3-做:即身段动作的表演,无论一举一动,开门关门,上下楼梯,都要有规范,有章法,都要有舞蹈的韵律,有深厚的基本功,要讲究以腰为中枢,从动作规律出发来达到自然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注意把技巧动作与人物的身份、动作目的、情感意境结合起来。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当然,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舞蹈化的真实,含蓄的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

4-打:也就是武功,包括翻跟头,打荡子、各种舞蹈和高难技巧,如起霸、走边、对枪、下场等。因此必须要有相当的腰、腿、把子的基本功,才能胜任武打表演的需要。武功也要在规范、自如地掌握武功技巧的同时,以武功来表现人物和剧情,做到技不离戏,就是枪来剑往也要打出情感,打出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卖弄武功。

另外,京剧还有“四功五法”之说,上面说的是四功,五法一般指 “手眼身法步”。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音乐教师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但由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一致,挖掘的深浅也就不一致,特别是情感教育切入点的不同,其教育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音乐教学中,选准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情趣、拓展教学想像空间、加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都有积极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一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一、利用欣赏教学引发情感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的首要特征是“听”。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变得毫无意义。要想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教学是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最好的阵地。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听觉内容,让学生在听音乐和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步入这蕴涵着丰富情感的世界。

  以优秀的民族音乐来讲,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人类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作为一个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理应是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让每个学生真正喜爱民族音乐,就得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感受一个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这就需要通过广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跨越时空感受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情感及精神世界。如《青藏高原》就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民族风格的歌曲;又如《新疆好》则是一首飘逸着浓郁瓜果香的新疆民歌。只要我们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觉感受内容,我国的民族音乐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唤起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情感体验可以学生对欣赏曲的理解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通过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产生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情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自己认为满意的结果)等等。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产生的情感响应就有了音乐知识内容的积累,音乐兴趣的提高,寻找到适合自己,并与性格相吻合的差异的音乐去聆听、顿悟。中学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少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下面是我校张健同学,在七年级音乐课即将结束后写在日记上的个人体会:“音乐欣赏课给了我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音乐知识,但说实话,使我记忆犹新的并不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传奇的音乐创作经历和脍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乐曲中那难以名状的感觉:那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我心灵上的各种而产生的灰烬,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又仿佛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谈,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你尽可以倾吐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诚恳的劝导和开导甚至超出你所预计的。提起音乐,我总觉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触,但确实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但我将永远不变那颗――爱乐心”。这是一名普通中学生发自内心的人独白。个人的情感已与音乐相融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由此足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魅力所在

  三、升华情感,净化心灵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众所周知,《梁祝》是一个千古传颂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对于“爱情”这个中学生敏感的话题,我在《梁祝》一课教学中不回避这个问题,而是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高尚纯真爱情的歌颂及对封建礼教压制人性的鞭挞。为了揭开这个故事的神秘面纱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我把故事的结局进行了拓展,留给学生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会出现《化蝶》这一情节?2《梁祝》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学生争论不休,各抒己见,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梁祝》的传奇性已经深深的触及到学生的内心,引发了他们无限丰富的想象,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情心和共鸣,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在音乐声中得到了润物无声般地净化。

  总之,音乐课堂教育应努力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更多的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利用音乐教育让学生多感知、多想象、多体验,多创造美的情感。并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直接或间接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让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纽带,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牢牢把握好这条纽带,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做到心中有音乐,心中有学生,为学生们插上音乐梦想的翅膀,让我们的情感与音乐一起翱翔。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金色的梦,然后把这个梦变成现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就如同一则寓言,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内容。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内容具有价值呢?我认为应该努力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给自己的人生编织一个金色的梦,享受光辉灿烂的教育人生。在我们的教育人生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构筑理想课堂应该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毕生目标。                       

                  趣实相融的乐学课堂

      新教育理念中提出理想课堂应有“六纬度”“三境界”。“六纬度”: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自由度,即学习的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三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六纬度”和“三境界”,如经线和纬线,编织出新教育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理想课堂。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努力摸索着、践行着。

      我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是:践行“六纬度”和“三境界”,传承泰州学派乐学文化,实实在在地打造孩子们喜欢的乐学课堂。《乐学歌》里说:“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孩子喜欢的乐学课堂应该是呵护天性、释放个性、激活创造性的童真课堂。在我的乐学课堂里,我总是努力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索欲,给予每一个儿童平等的尊重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里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伴的互助,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高峰体验。

      在我和孩子们的课堂中,“趣”是永远的主旋律,“实”是永远的追寻目标,力求一课一个研究实践点,是我追求“六纬度”和“三境界”下的乐学课堂的抓手。儿童诗《雨点》课堂中,孩子们仿佛幻化成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跳跃”;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中,抓住提示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以分角色朗读为依托,在朗读中体悟动物的形象特点,潜移默化地体会文本所传达的寓意;美文《草原的早晨》中,紧紧抓住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让学生想象、体悟草原的早晨空气清爽、景色迷人,牧民们忙碌、快乐的感觉。

      平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赛课,并积极开设公开课。在2015年5月姜堰区举行的“一三一”教学法课堂展评活动中,我执教的《荷花》一课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6月在“泰州教育大阅读”现场展示活动中执教绘本阅读课《云朵面包》一课获得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2016年9月在泰州市小学语文基本功竞赛中课堂展示环节,我执教的《狼与小羊》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自信从容的梦想课堂

      2016年7月,我接触了梦想课堂,梦想课堂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堂。它以自我探究、团队互动的方式贯穿学习全过程,内容涵盖自我认知、冲突处理、戏剧、理财、环保等多元内容。

      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作为学员代表执教了课题为《从我做起》的环保主题课。在大家的鼓励与支持下,我由一开始的紧张、拘束,渐渐有了自信、从容,体验了梦想课堂的魅力,也对梦想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逐渐领悟了梦想课堂“多元(视角)、宽容(心态)、创新(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的课程理念。在梦想课堂里,老师是梦想领路人,他们用热情和理想传递梦想的火种,为孩子们拥有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而努力;在梦想课堂里,学生是追梦人,他们积极探索、密切合作,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幸福旅程。

      梦想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但30多门不同主题的梦想课程其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该怎样选择和实施课程内容,才能最优化地实施梦想课程,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呢?我联想到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主题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梦想课程的主题是让孩子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那么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于是,我就想到了将梦想课程跟新教育实验的“每月一事”行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秋学期是九、十、十一、十二、一月,而这几个月的主题分别是求知、感恩、反思、自信、节约。那么以这几个主题为依托,从梦想课程的“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如何去”三大模块中进行选课,将相关课程与之融合,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新教育实验中,九月的求知主题精神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要大量地阅读”,于是,我们在梦想课程手册《不一样的童话,不一样的梦想》《我和你》中遴选了《我是一只温柔的狼》《我想去看海》《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四个课例,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游戏体验、问题探索等方式,带领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遨游。而十月感恩的主题,我们从梦想课程手册《我是谁》中遴选了《我的成长足迹》《一起来画“家庭树”》《我们都需要朋友》《班级是个大家庭》四个课例,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到学会感恩他人,才能真正自尊自爱,真正获得幸福。

      经过整合,新教育理念在梦想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梦想课堂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获得了最优化的实施。课堂主题更突显了,课堂目标更清晰了,课堂内容更适切了,课堂更好地契合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节律。在每一节梦想课堂里,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在玩中学的快乐,在互动中思考的专注,在探索实践中的创新,在合作分享中的建构,在多元宽容中的成长。梦想课堂,正悄悄地改变着学生和我们自己。渐渐地,我依稀领悟到了每个梦想中心教室墙壁上的那句话:为了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我更坚信:梦想教室一定会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乐园,在我们的热爱与坚持下,他们一定会成长为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人。改变,点滴开始;坚持,见证奇迹。

      在大家的翘首企盼中,全国新教育现场会终于在姜堰落地开花了。2017年5月25日上午,“相聚激情三水,共话幸福完整”2017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姜堰开放活动开幕式将在姜堰中专隆重开幕。我和我的孩子们要代表姜堰上一节梦想阅读课,并且林局要求要展示出姜堰教师和学生最好的风采。姜堰区领导、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许新海、泰州市教育局的封局长、区教育局的武局长,还有全区中小学校长、主任和教师代表都在台下观摩课堂。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绘声绘色地读着绘本,自信从容地说出心声,落落大方地进行着表演,课堂的环节如行云流水般向前推进着。课堂上的精彩生成,一个接着一个。在分角色表演环节,田田一开始不愿意表演,他神色不自信,眼神躲躲闪闪,然而在我的一再引导下,他竟然勇敢地站到了舞台的中央,和伙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实现了自己的一次生命成长。在讨论绘本主人公卡梅拉的收获的时候,桐桐说:“卡梅拉收获了皮迪克的爱,她漂洋过海寻找到了爱!”说得多好啊,相信一颗爱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萌芽,在他将来的人生路上,爱一定会永远陪伴着他。在分享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诗诗、芹芹、涵涵都说将来要当一名语文老师,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在心里自恋地想:她们一定是受到我的影响,才产生了这样的梦想的,一定是的!那一刻,我是幸福的,因为我通过我身体力行的付出,得到了孩子们的肯定,并影响到了孩子们,甚至影响到了她们的未来,师生灵魂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不就是我追求的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吗?我觉得我的生命得到了成长,灵魂实现了升华。我享受着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生活。

      玩课,在新教育的舞台上;成长,在师生的对话中。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2017年3月在姜堰区梦想阅读观摩活动中执教《我要去看海》;2017年5月在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执教全国新教育现场会公开课《我想去看海》;2017年9月校级班本课程示范课《精彩故事我来编》;2017年10月阜宁考察团来校考察观摩课《思维导图》;2018年1月海门市教育局考察团来校考察观摩课《精彩故事我来编》;2018年3月在姜堰区新父母学校执教阅读推荐课《特别的孩子特别的生活》。

      经过努力,我成功晋级为“二星梦想教师”,并在2017年苏沪鲁“梦想好课堂”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的好成绩。我还成功申报了真爱梦想基金会组织的“爱与梦想”绘本主题试点实验,带领孩子们徜徉在绘本阅读的美妙课堂。

                  合作共长的共同体课堂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要求人们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就是指向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倾听、合作的能力,是具有颠覆意义的课堂,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课堂不是表面“很热闹”的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宁静的课堂。

      我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推荐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模式,并认真阅读《教师的挑战》这本书,学习理论、坚定思想,积极践行。我与学校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一起就践行共同体课堂过程中共同体新式教室空间的设计、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深度引导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观察、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等具有建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研究,并积极申报共同体研究课题,努力实践共同体理想课堂模式,争做姜堰区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

      朝向冲刺与挑战的学习单的使用,让孩子们在相互倾听、相互讨论中收获了高质量的学习。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就学习单上的第三个朝向冲刺与挑战的问题进行学习“小组讨论: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这一段中心句是哪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是怎样写的?”。

        在学生讨论时,我发现小组里上层的孩子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但是要将作者的写法思路有条不紊地在全组中说给大家听,也必须要加以思考后,也就是佐藤学教授所说的是“朝向冲刺的学习”。在经过一段思考、调动头脑中的学习经验后,他们都能说得有板有眼、清清楚楚,边说边在课本上比比划划。在上层孩子的带动下,两个中层的孩子开始了朝向冲刺与挑战的学习了,他们经过思考和上层学生的提醒,也能把这一段的写法理解得八九不离十,尽管他们说得并不是那么顺畅,但是,在这个过程的学习中,他们一直在朝向冲刺与挑战,是实实在在的有质量的学习,我明显感受到了他们学力的生长。

      下层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其中我观察了一个叫磊的孩子,他平时学习存在惰性,反应又慢,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是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一开始,他坐在那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他们组的上层孩子轩指着书本,提醒了一句:“这句话是中心句,也是总写的句子。”中层孩子馨补充了一句:“后面这四种姿态就是分写,是围绕这句中心句写的。”“对的,对的,作者先写的笼罩山头的云雾,接着写缠绕半山的云雾,然后写弥漫山谷的云雾,最后写遮挡山峰的云雾。”中层孩子阳一本正经地讲给他听。就这样,磊在同伴的帮助下,进行了朝向挑战的学习,他开始用自己的理解,磕磕绊绊地说起来。我相信,长此以往,只要永远朝向挑战与冲刺,他的学力一定能够被唤醒,一定会提升一个层次的。

      在我的蒲公英班级,无论是班会、晨会,还是语文课堂,我总是带领学生努力践行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班级已经呈现出一派学习共同体课堂合作学习的新风景,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学习在课堂中生成,每位学生正放下傲慢姿态,秉持谦逊之心,互相学习、合作、信任,努力建设一个个有温度的学习共同体,逐步形成一个个良性循环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在我的课堂中,孩子们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与老师相互尊重、情感相融。在这样轻松、自在的氛围中,他们更愿意去参与课堂,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更高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系统化、整合化,广度、深度得到了延展。在落实课堂基础性知识点的同时,让知识释放出最大的魅力,师生生命在课堂中对话,并碰撞出火花,释放出属于课堂的精彩,使每个生命都是一个金色的梦,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灿烂光辉。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沟通交流。而这种沟通交流是出于我们情感上的一种需要而进行的,同时我们运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情感呢?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而情感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情感是非智力因素,它提倡每一个教学阶段和每一门学科都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这是因为情感态度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影响各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这种动力功能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增力功能,二是减力功能。增力功能指的是积极的情感,如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能够驱使人积极地行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减力功能是指消极的、悲观的情感,它能促使人消极地行动、降低学习效率。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多岁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讲,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除了智力因素外,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大不相同,积极的情绪是加速思维进程的催化剂。同时,情感也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用情感效应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英语教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情感教育的三要素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应充分运用以下三方面的情感素质,即教师本身的情感素质、教材资源的情感素质和学生的情感素质。

1教师本身的情感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他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同时又是活动中的交流者和管理者。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教师的兴趣爱好,甚至性别、年龄,乃至服装、发型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有力工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些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考验都可能导致教师形成强大的心理学压力,从而引发许多负面情绪。然而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努力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发展着的学生,而情感是可以传染和传递的。当教师产生挫折感并且表现为不良的情感时,教师消极的情感会使他的学生受到其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会调节不良的情感,提高教师的情商,始终保持一种良好心境。同时教师应当多方面的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有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自身的优势,一定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情感,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2教材资源的情感素质

英语(新标准)这一套教材选取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如hobbies, friendship, entertainment等都是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中学生的情感发展过程相一致,因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将教材内容具体化,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形或隐性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学科的课程由其特殊性,英语教材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信息量大,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理解,而且能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体验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的兴趣。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提高教学效率。

3学生的情感素质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是因为由我们的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所面对的是由个性差异显著的学生个体所组成的庞大学生群体,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但是身心都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年轻人。同时,他们身上还保留着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教育的作用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师的情感因素,教材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健全人格必备的品质,消极的情感不仅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汝州市夏店乡初级中学)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数学教学对多数人而言都有冷漠枯燥的感觉,而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数学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用情感打破这种冷漠,用激情点燃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

(一)数学教师必须热爱数学

数学教师必须热爱数学,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情感和思维,把教学当成一种享受,同时用这样的情感和思维影响学生。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数学的人能讲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数学课。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教材冷淡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应充满挚爱和期待,这样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地学习。

(二)教师应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能因数学严谨,就保持过于“严肃”的情绪状态,使课堂气氛压抑,学习索然无味,学生思想受阻,反应迟钝,那就很难有创造性。实践表明,只有教师保持饱满的教学热情、振奋的教学状态,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随之充满应有的活力,这样才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情感化

数学虽然不像语文那样有显性的情感因素,但只要深入到教材中去,同样能挖掘出教材的隐性情感因素。

(一)善于把握教学机制

可通过一题多解、多变、多用进行问题的全面探究,寻找简洁优美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领略数学美的过程中,引起精神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把学生的情感与数学内容相结合

例如,初中几何课的导入,按课本讲:“几何学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相互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这本身不会引起学生太多的兴趣。但如果改变一下,提出问题:为什么许多屋梁要建造成三角形的?为什么自行车轮子要制作成圆形的?这些问题会马上激发学生探究这些现象背后本质的求知欲望,这时,再指出这些都是几何课上要解决的问题,今后会逐步研究。这样的课题引入使学生感兴趣,思想容易集中,并且专心和兴奋。

(三)善于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解释抽象的数学问题

许多数学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善于发掘它们的相似之处。在讲解不是同类项的因式不可合并的问题时,我曾向学生提出:“一个萝卜加两个萝卜是几个萝卜?”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三个萝卜。”我再问:“一只山羊加两只山羊是几只山羊?”学生回答:“三只山羊。”“那么一个萝卜加两只山羊又等于什么呢?”学生无言以对。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答不上来了?”有学生说:“没法加。” “这就对了,因为萝卜和山羊不同类,无法相加。”这个简单的例子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合并同类项的深层含义。

(四)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相关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要求语言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偶尔出现几句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教学效果将不同凡响。例如,有的教师常常在师生共同探索,经过曲折尝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不无感慨地说:真是“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啊。”当要求学生解题必须弄清题意时教师可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寥寥几字却道出了研究数学的内在美和那种豁然开朗的兴奋之感。

三、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情感需求

欲望和需求永远是人类追求和奋斗的强大动力。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情绪和态度会更好,坚持学习的动机就会更加强烈。用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需求,就能够改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让情感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最佳教学环境,使学生乐于学数学。

(一)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分步评价法”强调在教学中不是以一个完善无缺的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学生思维中,解答中的某一点乃至一个数据、一个符号或某一步的正确都加以肯定,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快乐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围绕一个问题或某一个练习进行抢答比赛,使本来枯燥、单调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间相互竞争变得更加有趣。

(三)发掘数学美,让学生在审美需求中获得快乐

中学数学中美学因素到处都是,关键在于教师的发掘。有公式的对称美、演绎变换中的奇妙美、图形的几何美、难题突破时的感受美等,只要数学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每节课都能体现出数学美的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都可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增强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给数学教学插上情感的翅膀,让二者相互交融,互相影响,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史玉英)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10-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规定中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很明显,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它将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在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努力挖掘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情感因素,培养和完善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此谈谈体会。

1 注重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师生之间如果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彼此之间就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学生也就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就会信任老师,相信其传授之“道”,从而扩大老师的影响力,使学生对该老师所教科目加以关注,不断产生兴趣并积极进行探索。

11 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即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从上第一节历史课开始,就要通过精心准备的 教学设计 ,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自己的历史”,体会“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如何学好历史”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别出心裁的第一节历史课,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传统历史的看法:原来学习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历史老师也不都是“老古董”,历史课也并不枯燥无味。于是,对历史这门学科开始有了兴趣。

12 让历史课堂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照本宣科,不仅教师觉得没意思,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延伸和拓宽,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我引用了美国迈克尔·H·哈特写的:“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一直不如西方文化先进,但在公元后的一千年间,中国的成就则超过了西方。根据许多标准来看,七、八世纪中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最为先进。但是在15世纪后,西方超过了中国。在蔡伦之前中国没有方便的书写材料。西方世界有纸莎草纸,虽然这种材料有其缺陷,但是却比用木头或竹子做的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缺乏适当的书写材料是中国文化进步的一种极大的障碍。中国学者需要用车随行带上在我们看来是可怜的几本书,可想而知,用此依据来掌管政务,是何等的艰难。但是蔡伦对纸的发明,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有了适当的书写材料,中国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几百年内就赶上了西方。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西方发展得比较慢,而中国却出现了诸如指南针、火药和刻版印刷术等重大发明。由于纸比羊皮纸便宜又容易大量生产,所以整个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国家开始使用纸以后,就堪与中国平起平坐,甚至成功地缩小了文化上的差距。但是马可·波罗的著作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十三世纪,中国也远比欧洲繁荣昌盛。那么中国为什么最后又落在西方后头呢人们说出各种不同的复杂的文化上的原因。但是也许一种单纯的技术上的原因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在15世纪的欧洲,一个名叫约翰·古腾堡的天才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的技术,因而欧洲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中国没有古腾堡,因而中国人仍使用刻字印刷术,其文化相对说来就发展得慢些。”

13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创设情感生成的教学情境。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有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利导,与历史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创造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会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如讲述“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浩浩乾坤》,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注意, 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悲壮的历史情境。

2 注重学法指导,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感教育

从教学实践来看,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角色扮演和现场教学等。在这些教学方法中,既有利于进行情感教育的,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当数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对话,双方产生互动,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互动中,教师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和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学生主要通过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提出自己的疑惑寻求教师的点拨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讲到“港、澳成功回归”时,学生提出了问题:“港、澳为什么能成功收回而台湾还未统一”我用大屏幕展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两段话作答。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撒切尔夫人回忆录片段:“……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学生读材料有所感悟。教师接着追问: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目前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各种因素有哪些师生共同分析作答。讲到国际反华势力时,一位学生问道:“美国和日本为何要干涉中国统一台湾”对此我利用两则信息,创设情境,评判美、日两国对中国的台湾问题的真实目的。一是日本高中历史教师讲到中日关系时,会让学生对以下假设的命题作出推断:“依据历史和现在的形势分析:中国统一台湾,对日本未来发展有何不利”日本学生结论是台湾海峡就成了中国的内海,台湾对日本的安全来说,是最后的“生命线”。如果台湾与中国大陆和为一体,那么日本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将永远处于下风。二是美国反对台湾“公投”、独立,私下却卖给台湾先进的武器。让学生谈看法,之后指出:美国态度是不统不独,实质上是在意识形态上敌视中国,害怕中国强大对美国形成威胁,将台湾作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威慑中国,对其最有利。日本的态度不言而喻,可怕的是日本的高中生把中国当作对手、敌人研讨,这一代人将来一旦执政,对中国的威胁更大,也就是我们在座学生的潜在的敌人。由此,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学生学习历史时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现实政治,升华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发生碰撞,增强他们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这也可以让学生的思路、视野打得更开,感悟历史的真谛。

一、备课要备情感 备课中要备情感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要备教师的情感这是指酝酿和凝聚教师自己的情感。虽然在备课笔记中不需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字一句的写下来,但围绕教学内容酝酿和凝聚自己的情感却少不得。有了这个准备,在讲课中情感就会自然而有分寸地流露,进而迸发学生的情感。 第二层意思是:要备学生的情感。学生平时对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总会流露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有些喜和怒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合拍,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结合课堂讲解,对学生的情感加以疏导。例如,听说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学生中有各种议论,流露出各种不同的情感。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课堂上结合政治经济学有关内容的讲解,分析我国劳动合同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雇佣劳动制的本质区别,大力宣传实行劳动合同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并且结合讲解的内容,明确表达自己对雇佣劳动制的憎恨,对我国劳动合同制的热爱和支持。这样,就比较好的统一了学生的认识,疏导了学生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5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