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娱自乐的唯美诗句

自娱自乐的唯美诗句,第1张

楼上的回答很好,不过有两处错误。一个是“槲”字,为入声字,属仄声;一个是“思”字,虽有平仄两读,但在此处应为平声。两诗平仄如下:

《登余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官舍以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驿,客行悲故乡。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唐 · 刘长卿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唐 · 刘长卿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

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唐 · 刘长卿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

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

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 唐 · 刘长卿

客心豁初霁,霁色暝玄灞。西向看夕阳,曈曈映桑柘。

二贤诚逸足,千里陪征驾。古树枳道傍,人烟杜陵下。

伊余在羁束,且复随造化。好道当有心,营生苦无暇。

高贤幸兹偶,英达穷王霸。迢递客王程,裴回主人夜。

斑竹 唐 · 刘长卿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唐 · 刘长卿

万里猿啼断,孤村客暂依。雁过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旧路青山在,馀生白首归。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 唐 · 刘长卿

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近北始知黄叶落,

向南空见白云多。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唐 · 刘长卿

忽忽忘前事,事愿能相乖。衣马日羸弊,谁辨行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止,懔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幸君夙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子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唐 ·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唐 · 刘长卿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旧业已应成茂草,

馀生只是任飘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别陈留诸官 唐 · 刘长卿

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

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别李氏女子 唐 · 刘长卿

念尔嫁犹近,稚年那别亲。临歧方教诲,所贵和六姻。

俯首戴荆钗,欲拜凄且嚬。本来儒家子,莫耻梁鸿贫。

汉川若可涉,水清石磷磷。天涯远乡妇,月下孤舟人。

别严士元 唐 ·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步登夏口古城作 唐 · 刘长卿

平芜连古堞,远客此沾衣。高树朝光上,空城秋气归。

微明汉水极,摇落楚人稀。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 唐 · 刘长卿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

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

绀宇焚香净,沧洲摆雾空。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

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

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 唐 · 刘长卿

长沙积雨晦,深巷绝人幽。润上春衣冷,声连暮角愁。

云横全楚地,树暗古湘洲。杳蔼江天外,空堂生百忧。

长沙过贾谊宅 唐 ·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唐 · 刘长卿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唐 · 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 · 刘长卿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归路却看飞鸟外,

禅房空掩白云中。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唐 · 刘长卿

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家贫寒未度,身老岁将除。

过雪山僧至,依阳野客舒。药陈随远宦,梅发对幽居。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免费

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 唐 · 刘长卿

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

酬郭夏人日长沙感怀见赠 唐 · 刘长卿

旧俗欢犹在,怜君恨独深。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

岁去随湘水,春生近桂林。流莺且莫弄,江畔正行吟。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唐 · 刘长卿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酬李郎中夜登苏州城楼见寄 唐 · 刘长卿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日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

客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酬李穆见寄 唐 ·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 唐 · 刘长卿

想见孤舟去,无由此路寻。暮帆遥在眼,春色独何心。

绿水潇湘阔,青山鄠杜深。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酬李员外从崔录事载华宿三河戍先见寄 唐 · 刘长卿

寒江鸣石濑,归客夜初分。人语空山答,猿声独戍闻。

迟来朝及暮,愁去水连云。岁晚心谁在,青山见此君。

酬灵彻公相招 唐 · 刘长卿

石涧泉声久不闻,独临长路雪纷纷。

如今渐欲生黄发,愿脱头冠与白云。

酬秦系 唐 · 刘长卿

鹤书犹未至,那出白云来。旧路经年别,寒潮每日回。

家空归海燕,人老发江梅。最忆门前柳,闲居手自栽。

酬屈突陕 唐 · 刘长卿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乡看秋草归无路,

家对寒江病且贫。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酬张夏 唐 · 刘长卿

几岁依穷海,颓年惜故阴。剑寒空有气,松老欲无心。

玩雪劳相访,看山正独吟。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 唐 · 刘长卿

离群方岁晏,谪宦在天涯。暮雪同行少,寒潮欲上迟。

海鸥知吏傲,砂鹤见人衰。只畏生秋草,西归亦未期。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唐 · 刘长卿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唐 · 刘长卿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此为邑,令名满徐方。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唐 · 刘长卿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唐 · 刘长卿

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云留永日,黄叶减馀年。

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后田。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 唐 · 刘长卿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越鸟岂知南国远,

江花独向北人愁。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

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 唐 · 刘长卿

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

谁堪去乡意,亲戚想天末。昨夜梦中归,烟波觉来阔。

江皋见芳草,孤客心欲绝。岂讶青春来,但伤经时别。

长天不可望,鸟与浮云没。

春草宫怀古 唐 · 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春过裴虬郊园 唐 · 刘长卿

郊原春欲暮,桃杏落纷纷。何处随芳草,留家寄白云。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长啸高台上,南风冀尔闻。

春日宴魏万成湘水亭 唐 · 刘长卿

何年家住此江滨,几度门前北渚春。

白发乱生相顾老,黄莺自语岂知人。

春望寄王涔阳 唐 · 刘长卿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湖畔春山烟点点,

云中远树墨离离。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从军六首 唐 · 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苦辛。

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代边将有怀 唐 ·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弹琴 唐 ·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免费

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唐 · 刘长卿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唐 · 刘长卿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免费

登润州万岁楼 唐 · 刘长卿

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望,

塞鸿何事又南飞。垂山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更能谈笑解重围。

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 唐 · 刘长卿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唐 · 刘长卿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平芜万里无人去,

落日千山空鸟飞。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登吴古城歌 唐 · 刘长卿

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贤达兮同埃尘。望平原兮寄远目,

叹姑苏兮聚麋鹿。黄池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

伍员杀身谁不冤,竟看墓树如所言。越王尝胆安可敌,

远取石田何所益。一朝空谢会稽人,万古犹伤甬东客。

登扬州栖灵寺塔 唐 · 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登馀干古县城 唐 ·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绿,

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东湖送朱逸人归 唐 · 刘长卿

山色湖光并在东,扁舟归去有樵风。

莫道野人无外事,开田凿井白云中。

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 唐 · 刘长卿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唐 · 刘长卿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免费

对酒寄严维 唐 · 刘长卿

陋巷喜阳和,衰颜对酒歌。懒从华发乱,闲任白云多。

郡简容垂钓,家贫学弄梭。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 唐 · 刘长卿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鄂渚送池州程使君 唐 · 刘长卿

萧萧五马动,欲别谢临川。落日芜湖色,空山梅冶烟。

江湖通廨舍,楚老拜戈船。风化东南满,行舟来去传。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唐 ·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唐 · 刘长卿

渐入云峰里,愁看驿路闲。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且喜怜非罪,何心恋末班。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唐 · 刘长卿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唐 · 刘长卿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苹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 唐 · 刘长卿

相思楚天外,梦寐楚猿吟。更落淮南叶,难为江上心。

衡阳问人远,湘水向君深。欲逐孤帆去,茫茫何处寻。

逢雪宿芙蓉山 唐 ·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 唐 · 刘长卿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柳絮三冬先北地,

梅花一夜遍南枝。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唐 · 刘长卿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 唐 · 刘长卿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 唐 · 刘长卿

便道访情亲,东方千骑尘。禁深分直夜,地远独行春。

绛阙辞明主,沧洲识近臣。云山随候吏,鸡犬逐归人。

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 唐 · 刘长卿

建隼罢鸣珂,初传来暮歌。渔樵识太古,草树得阳和。

东道诸生从,南依远客过。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

永日空相望,流年复几何。崖开当夕照,叶去逐寒波。

眼暗经难受,身闲剑懒磨。似鸮占贾谊,上马试廉颇。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 唐 · 刘长卿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

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

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奉饯元侍郎加豫章采访兼赐章服 唐 · 刘长卿

任重兼乌府,时平偃豹韬。澄清湘水变,分别楚山高。

花对彤襜发,霜和白雪操。黄金装旧马,青草换新袍。

岭暗猿啼月,江寒鹭映涛。豫章生宇下,无使翳蓬蒿。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唐 · 刘长卿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唐 · 刘长卿

羽檄催归恨,春风醉别颜。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破竹从军乐,看花听讼闲。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免费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唐 · 刘长卿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 唐 · 刘长卿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

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第一百四十九卷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 唐 · 刘长卿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 唐 · 刘长卿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唐 · 刘长卿

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

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余干古称干越,秦始(公元前221年)置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东山岭风景区、五雷万春山风景区和鄱湖风景区,都有各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人传说。主要古迹有北宋崇宁年间摩岩石刻、古埠宋代拱桥、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在大战鄱阳湖时阵亡将领建造的忠臣庙。历史名人有汉朝的长沙王吴芮、十万户列候梅娟、理学家张遐、张吉、胡居仁,以及宋代右丞相赵汝愚,礼部待郎李伯玉等。余干民风淳淳,意境深远,慕名游览者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唐代刘长卿、蒋士铨、韦庄,宋代王十朋、黄庭坚、辛弃疾、米芾、朱熹;明代李时珍等名人都在余干写下许多赞美的诗词佳作。

“干越亭前晚风起,吹入鄱湖三百里,晚来一雨洗新秋,身在江东图画里。”这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游玩余干时写下的赞美余干优美自然风光的不朽诗篇。余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演绎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人入胜。康山怀古、李梅踏青、憩园品茶、琵琶泛舟、东山赏月、城北漫步、老城探幽,走走古埠桥,看看石口古樟,听听饶河古调,尝尝风味小吃,品品贡品特产,自有品不完的鄱湖风情和江南韵味。东山岭地处县城,襟山带湖,素有“干越八景之一”美誉。鄱阳湖是世界候鸟自然保护区,康郎山是观察鄱阳湖候鸟的最佳地点。余干计划开发鄱阳湖旅游一日游,将明代朱元璋建的忠臣庙、水中森林芦苇荡、白黄蓝绿流水颜色为一体的三江口,以候鸟观赏点等一系列景点,加速引进资金开发鄱阳湖自然景观,建设休闲度假基地。目前引资6亿元的瑞洪卫星城正在启动。从抓好东山岭、市湖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高起点开发,使山水相依的县城更加美如仙境。余干还将革命老区五雷建成一个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龙头,集“登山揽胜,水上旅游,农户食宿,返璞归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素有“鱼米之乡”、“江南名郡”之美誉。盛产大米、大豆、红薯、油菜籽、芝麻、甘蔗、萝卜,是农副产品集散地,年产粮食10亿斤,优质大米60余万吨,豆类作物1万余吨,油料作物2万余吨,花生5400余吨,薯类6000余吨;是猪、牛、鸡、鹅、鸭等畜禽,银鱼、甲鱼、河蟹、虾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1983年和1985年分别被列为全国首批5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和全国水禽生产基地。中国稀有珍禽——“余干乌黑鸡”博得“中华土鸡王”之美誉;江月牌红木二葫、琵琶、堂鼓荣获1999年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展览会金奖;康郎系列酒、天然凉粉、薏仁汁、金狸牌呢绒等荣获省优质产品;“赤霉素”、酒糟鱼、赣亭牌大米、芳彩牌植物油、红烧牛肉罐头、红烧板鸡(鸭)陆续出口;“藜蒿、龙虾、虾股素畅销港、澳和东南亚。鄱湖银鱼、甲鱼、乌鱼、河蟹、青虾、鳜鱼、真贡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已成规模,12万亩河蟹基地、3000亩乌鱼基地、1000亩甲鱼基地产销两旺,水产业已成为余干走上世界的一个独特而闪亮的窗口。

东隔瓷都景德镇80公里,南达铁路枢纽鹰潭市67公里,西距省会南昌76公里,处三市三角中心,全县已实现乡乡通油(水泥)路。5座大桥齐跨信江,东到景德镇、西到南昌、北到波阳、南到鹰潭等四方出县通过已全面打通,余干已成为鄱湖南岸地区的交通咽喉之地。 余干县-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14个乡:玉亭镇、瑞洪镇、黄金埠镇、石口镇、古埠镇、乌泥镇、康山乡、东塘乡、大塘乡、鹭鸶港乡、三塘乡、洪家嘴乡、白马桥乡、江埠乡、枫港乡、大溪乡、杨埠乡、九龙乡、梅港乡、社庚乡。共有27个居委会、320个村委会。余干县-历史沿革 汉置余汗县,南宋改为余干县。据《通典》:“越之西界,所谓干越,越之余也。”据《旧唐书·地理志》: 余干县“古所谓汗越,隋朝去水。”王先谦曰:“汗干字通。”余干,似指古越人之一部,一说“越人谓盐曰余。”

2005年,全县辖6个镇、19个乡:玉亭镇、瑞洪镇、黄金埠镇、石口镇、古埠镇、乌泥镇、康山乡、古竹乡、东塘乡、东源乡、大塘乡、新生乡、鹭鸶港乡、三塘乡、金山嘴乡、洪家嘴乡、白马桥乡、江埠乡、禾山乡、枫港乡、大溪乡、杨埠乡、九龙乡、梅港乡、社庚乡。(根据江西民政厅网站“余干县辖8镇17乡”)。

2006年1月20日,撤销新生乡、东源乡,成建制划归瑞洪镇管辖;撤销余干县古竹乡,成建制划归石口镇管辖;撤销余干县禾山乡,成建制划归枫港乡管辖;撤销余干县金山嘴乡,成建制划归三塘乡管辖(赣民字[2006]5号批复)。余干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余干县地域总面积为23363635公顷,其中耕地为6936025公顷,园地102965公顷,林地为3887104公顷,水面有6402367公顷。人均土地面积513亩,人均耕地093亩。余干县水域辽阔,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水资源 余干县

本县地处鄱阳湖南岸,雨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水量丰富,地表水径流量大,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9亿立方米,工程蓄水和天然湖塘蓄水可达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蓄水量2300立方米,耕地亩平均占有量2086立方米,在全国排列中属丰水区,地下水位高,潜力大,能为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能源

本县自产能源有生物质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三种,理论蕴藏1495万吨标煤,人均占有量6175公斤标煤。矿产资源

勘探资料表明,能源矿有煤、石油;金属矿有钛、铁、砂金、岩、赤铁矿和锰矿;非金属矿有瓷土焦宝石、石英石、紫砂土、粘土。水产资源

全县可养殖水面349万亩,已养殖面积16万亩,这些水域水草丛生,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水产生产的良好基地,全县现共有鱼类25科113种,有鲤、鲫、鳊、鲶、青、草、鲢、鳗鲡、河豚等种类,还有甲鱼、湖虾、湖螺、天鹅、白鹤、大雁、银鱼、象形珍珠等珍贵的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有莲藕、菱角、芡实等,可充分发挥水面优势,采取多品种,多层次,高密度养殖。草场资源

各类草场理论产草量为6222万吨,可载畜202万黄牛单位,常见牧草品种有10科41种,为发展草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余干县森林资源

全县森林资源覆盖率为205%,上余干为低丘山区,林木种类属用材林地,主要有杉木、毛竹、马尾松等;中余干地形起伏不平,属经济林地;下余干为平原水网地区,属平原防护林地,有枫杨、水杉等。动物资源

本县管辖的鄱阳湖地区是各种鸟类的良好栖息场所,被省列为候鸟保护区。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有李梅岭的幽村古刹,五雷万春山色,鄱阳湖的湖光帆影。县城襟山带湖,景色尤佳,东山岭的“干越八景”与市湖、琵琶州交相辉映。文物古迹有乘风亭、忠臣庙、昌谷寺、中桥、润溪大桥、下枫桥等七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6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